A. 米希拉博士在哪项科研活动中获得了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
1987年,尼泊尔马亨德拉国王自然保护信托基金会自然保护区首席执行官米希拉博士获得此奖,他曾深入野外考察现场,在尼泊尔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长期考察,并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在亚洲最大的自然保护科研项目“老虎行动计划”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B. 盖蒂中心的色彩建材
引发争议最多的色彩与建材问题,在设计阶段,基地附近的住屋协会特别委托律师与基金会协商,要求以淡色的石材为外观,建筑物的高度不能太高,以防游客窥视,破坏住户的私密;每天的车流量不能过多,避免对社区造成污染暨破坏安宁。
这些条件基金会全都接受,这也就是开车参观者必须预约,馆方好借此来控制参观人数与车辆的原因。 美国草根性的民主从这个事件令人充份体会,财大气粗的基金会绝无仗势蛮干的作为,透过众多公听会、说明会,彼此尊重,达成双赢的局面,使建设全程纵有波折,但绝无因建设而造成的抗争与灾害,这不是一般访客所能知晓的,但这却是盖蒂中心成功的因素之一。
淡褐色、粗面的石灰茸(Travertine)是迈尔最终选择的外观建材,迈尔表示石材象征永恒,刻意以粗糙的质感表现,是要让建筑物有如从地面自然地「生长」出来,这又是一次呼应环境的作为。
迈尔本想在1996年10月12日完成盖蒂中心,他想借这个重大的建设庆祝自己60岁生日,结果工程延宕1年。 「博物馆有启迪文明的功效,这项任务也可以透过建筑物传达。」迈尔很自豪地表示。 如今人们到洛杉矶旅游,在欢乐性的环球影城与迪斯尼乐园之外,也可以看到相当具艺术性的盖蒂中心。
被誉为洛杉矶最新艺术地标的盖蒂中心,绝对值得用心、用眼去体会欣赏!
C. 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是如何命名的
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设立于1974年,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美国分会颁发的一项奖励,因为是用已故美国人保罗·盖蒂的捐款设立的,故称此名。
D. 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哪一年设立的由谁颁发
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设立于1974年,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美国分会颁发的一项奖励,因为是用已故美国人保罗·盖蒂的捐款设立的,故称此名。保罗·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奖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直接或间接地对国际产生巨大影响的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杰出成就。
E. 武汉大学医学部的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医学部积极实施开放性办学的战略,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基金会)、比利时根特大学、芬兰瓦沙综合科技大学、日本福岛医科大学、法国南锡大学等20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一些院校、国际组织建立了院(校)际交流关系。医学院聘请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蒂契克博士、耶鲁大学医学院熊菊贞博士、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毛利平博士等4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武汉大学医学部已开设与法国南锡大学联合培养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实验班,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基金会)建立一所国际水平的HOPE护理学院。
F. 盖蒂中心的设计案
1982年,基金会新主席魏哈罗(HaroldM.William)上任,他有意大展雄图,成立艺术研究中心。 1983年,盖蒂遗存的股票被德士谷(Texco)公司搜购,基金会资产瞬间激增至17亿美元,这下子,坚定了基金会执行艺术研究中心构想的决心,当下就在西洛杉矶买下110英亩的山坡地,开始甄选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建筑师。首先,基金会聘请了加州柏克莱大学环境设计院长彭理查德(RichardBender),加州圣塔克鲁斯大学艺术史系主任班雷纳(ReynerP.Banham),曾任国家艺术委员会委员的企业家戴顿(KennethDayton),费城美术馆长哈安妮(AnneD.Harnoncourt),前纽约时报建筑评论家霍爱妲(AdaLouiseHuxtable),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主任史密思(CraigSmith),与纽约古柏联盟设计学院校长雷瑟(BillLacy)等学者专家,加上基金会中的两位人士,组成了甄选委员会。 这些一时之选的甄选委员们先挑选了33家建筑师事务所,邀请他们送件以供审阅参考,然后初选出七家,再一一走访参观初选者的作品。 经过面谈等程序,复选出三家,然后更进一步广泛地与候选建筑师们以前的业主交流,以期明了候选人真正的执业能力。
决选名单的三位建筑师是英国的斯特林(JameSterling),日本的桢文彦(FamihikoMaki)与美国的迈耶。 在亲自体验过三位建筑师的作品之后,委员们对史德灵与桢文彦皆有好感,尤其后者。可是委员们耽心以加州的营建技术,可能做不到他俩所要求的设计水准,更关键的是,这两位外国建筑师对常驻洛杉矶一事感到困难,不可能出席基金会频繁的会议。 至于迈耶,虽然他于1972年因「五位建筑师」一书崭露头角,但是多年来,他未曾设计过美术馆,更缺乏从事大案的经验。 而委员会更对其一贯的建筑风格产生疑虑。 委员们认为盖蒂中心的建筑绝对不会是白色的,绝不会使用金属建材,而这两点正是迈尔作品的独特风格。 如果迈尔愿意改变,新风格的不确定性远超过甄选委员会所能掌控,是否造成对基金会的困扰? 迈尔在知悉委员们的考虑之后,曾写了一封四页的长信以表明个人的态度,声明他会尊重基金会董事们的决议,并不坚持白色的金属建材,「景观与建筑应该有对话,应该从加州的地域与历史来考虑。」
根据迈耶在《建造盖蒂中心》一书中的自述,他之所以会获选,在于他对基地的观点与热忱,赢得委员会的青睐。1984年4月,在迈耶与甄选委员会初次面谈之前,他提早抵达洛杉矶,到基地及盖蒂博物馆观察、参观,并在洛杉矶体会大都市的种种,这些事前的准备功夫,令他充份掌握面谈当天的气氛、并侃侃叙述他本身在欧洲的经验,及欧洲与美国建筑的关系等等,让他比其它两位非美籍建筑师更占上风。 整个甄选过程花了一年的时间,1984年10月26日,美国建筑师迈耶获知喜讯,成为盖蒂中心的设计者,当时他才刚过完50岁生日。基金会任命迈尔的同时,又新聘南加州建筑师盖里(FrankGehry)、墨西哥建筑师李格雷塔(RicardoLegorreta)、艺术赞助家米勒(J.IrwinMiller)、图案设计师贝少罗(SaulBasw),连同原是甄选委员的霍爱妲与雷熙,组成六人建筑咨询委员会,共同与迈尔研商整个中心详尽的建筑计划。
G. 盖蒂中心的建筑群
1990年10月9日,盖蒂中心设计案正式公开,除了美术馆,基金会各相关部门都有专属共享的建筑物,所以合计有七组主要建筑群。 从地下停车场搭电梯到电车站,大约5分钟左右的车程,就可以目睹位在山丘上的「小城」(盖蒂中心主体)。 在美国,尤其是洛杉矶,停车场是兴建工程第一个施工的建筑物。
停车总是优先被解决的事,这点和中国不同,停车场在中国根本从未被获得应有的对待,所以人人叫苦,停车问题以极高的社会成本在支付代价。 此外,为免过于庞大的建筑量体破坏景观,盖蒂中心地下化达六层之多。 盖蒂中心予人的第一印象是直径75英呎,挑高三层的门厅,在门厅可以看到被馆舍包围的庭园,庭园的观念源自马里布的盖蒂博物馆。 由于新博物馆规模巨大,迈尔有心借着串连不同时代的展览室之际,让参观者不时地接触自然,发挥基地本身的特色,让参观者有机会饱览洛杉矶的天际线。
流连欣赏馆内的展品之际,室内柔和的光线烘托出艺术品,这也是迈尔精心设计的成就。 照明是美术馆设计的重头戏,迈尔以自然光为光源,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画作等艺术品造成伤害,所以来自上方的光线是经过多次反射、漫射才进入室内。 即使建筑物的屋顶全是平的,其间的奥妙变化,从室内高度的不同与天花板的变化皆可窥悉。 「光是生命」迈尔如是强调,他很巧妙的营造出有生命的展览室,回避了通常美术馆以人工照明的光害问题。 每间展览室的壁面上仅见到挂着的艺术品,丝毫没有干扰欣赏的建筑设备,这点又反映出迈尔的细心与用心。 室内空调的出风、回风口,迈尔将之与脚板及挂画板线融合,仔细观看这两处,可见到细长的隙缝,那就是必要的建筑设备,可是若不经指出,想必没有人会察觉。 见微知着,盖蒂中心设计与施工皆有相当的水准,当初的预算是6亿美元,随着设计修正,需求增加,预算节节高升,到完工时,宣布的花费高达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