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职责
宣传动员社会公众热爱大自然,增强自然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广泛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实 现本会宗旨提供支持和资助;组织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开展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提供咨询建议,进行人才培训;设立专业基金和奖励基金,对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 的团体和个人给予资助和奖励。
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在哪里成立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成立。
2016年11月2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协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会”)在海洋王国正式成立了中国绿会第一支鲸豚类救护队。
这支鲸豚救护队是中国绿发会、中科院深海所及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组建的,长隆集团提供了第一阶段所需部分物资和资金。
(2)中国生物多样保护基金会成立年扩展阅读
鲸豚类救护队成立的原因:
中华白海豚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海上大熊猫”美誉,2008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近危物种,而台湾海峡东部的族群已被列为最高保育等级的极危等级,仅次于“绝种”!
据资料显示,常有鲸豚在海滩搁浅、负伤,如何对鲸豚提供第一时间救护,是保护它们的关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第一支鲸豚救护队伍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对中华白海豚实施有效保护,
3.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哪年成立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成立于1985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
应答时间:2020-08-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车主贷] 有车就能贷,最高50万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4. 中国绿发会的全称是什么
中国绿发会的全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
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
中国绿发会最早成立于1985年,在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注重发挥科研与公益之长,持续专注于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中国绿发会的前身,为中国麋鹿基金会,其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为重引进麋鹿而成立基金会的初期阶段。
5.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哪年成立
成立时间:1997年4月14日。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最早起源于中国麋鹿基金会。中国麋鹿基金会是由麋鹿重引进项目开始,该项目的背景是,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大肆劫掠,加之永定河水泛滥,使当时北京南郊皇家猎苑中世界上仅有的200多头麋鹿种群在中国消失殆尽。
1992年联合国巴西世界环璄发展大会上签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是签约国之一。会后,时任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长的吕正操同志和一批专家认为麋鹿的重引进项目已获得成功,应将单一物种保护扩展为整个生物多样性保护,这将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此建议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批示,于1997年报中国科协批准,由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正式将“中国麋鹿基金会”更名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总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实现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宗旨: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保护国家战略资源,推动绿色发展事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构建人类美好家园。
6. 中国绿发会是一个什么组织
中国绿发会一般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一家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同时为国家一级学会,及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具有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中国绿发会的作用:
在政策推动方面,中国绿发会就多项生态环境问题向俞正声主席反映,并获俞主席批示。自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举办“两会提案、议案建议会”,通过搭建会议平台,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建议,并提交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研讨。
其中,由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绿发会负责人谢伯阳同志于2016年提交的《关于加强潮间带滩涂湿地保护的提案》(案号4198)获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的表彰。另有提升穿山甲、斑海豹保护等级、南海珊瑚保护、扩大消费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等十多项建议获正式提交两会。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7.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基因)保护,建立人 类美好的家园,特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英文名称:CHINA BIODIVERSITY CONSE RVATION FUND,缩写为CBCF。
第二条 本基金会是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本会接受国内外捐赠并对捐 赠进行管理。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任务是设立专业基金和奖励基金,组织学术合作、交流与培训,以提高 公众热爱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发展。? 第四条?本基金会会址设在中国北京。
第二章 基金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注册基金为人民币拾万元。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基金来源:
一、境内外政府、社团、企业、商社及个人捐赠和赞助;
二、国际友好人士及团体的捐赠;
三、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
四、购买债券和企业股票的收益。
第七条 本基金会的基金主要用于:
一、直接用于与本会宗旨任务有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二、对外合作交流和培训;
三、奖励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等。
第八条 基金管理:
一、本基金会实行独立核算,民主管理;
二、本基金会的基金,用于资助符合本章程的活动和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三、本基金会设立专职财务工作人员,并建立独立的会义、审计和监督制度;
四、本基金会的资金、物资的收支和使用,接受人民银行、民政部等主管部门稽核、检查和 监督。??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基金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理事组成,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为常务副理事长。
本基金会推荐名誉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和名誉理事。
第十条 名誉理事长、名誉副理事长、名誉理事和理事由有关方面协商产生,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推选产生。媒介任期四年。
第十一条 理事长推选理事长一人,常务副理事长和副理事长若干人、秘书长一人和理事若干人,组成长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并对理事会负责。
第十二条 理事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及委员,均由理事组成。
第十三条 理事会设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由理事提名,理事会任免(聘任)。
第十四条 理事会的职责:
一、制定、修改和解释基金会章程;
二、推选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三、任免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四、听取和审查基金会的工作报告;
五、确定基金会的工作方针、任务和计划;
六、决定基金会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 名誉理事长知道基金会工作,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主持基金会工作,秘书长、副秘书长负责日常事务。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立秘书处等职能机构,在秘书长和副秘书长主持下,处理基金会日常工作。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经本基金会理事会四分之三以上理事讨论通过,并经主管部门核准,在民政部办理注销手续后,本基金会方可终止活动。
第十八条 本章程制定和修改经理事会讨论通过,保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后生效。
第十九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本基金会理事会。
8.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建设宗旨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人类美好的家园为宗旨。
9. 全球生物多样性大会时间是
2021年5月17-30日。
2021年5月17-30日将在昆明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同期举行《生物安全议定书》《遗传资源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会标右下角的“中国昆明”印记,既表明了本次COP的举办地,也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印章文化。
COP15介绍:
COP15会标以不同元素组成“水滴”形状。“水滴”意味着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水滴”中包含的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孔雀、蝴蝶、梅花、浪花等元素做背景,反映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表达出《生物多样性公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愿景。
会标运用甲骨文作为设计背景,由山水林田草、花鸟虫鱼等文字组成。作为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从无到有,一步步推动着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向世界讲述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和内涵。
以上内容参考:
灵宝政府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