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宁利的介绍
王宁利,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学者,国际眼科学院院士。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4年被美国《眼科医生》杂志评为全球最知名100位眼科医生,曾获中国医师奖、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1。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从事眼科工作30余年,主要致力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及遗传眼病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2. 中国哪里的医院看眼病看的最好
看眼病还是需要选择正规的地方看眼病,同时也要注意用眼健康,养成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注意用眼卫生。
3. 眼底病有几种 医生说眼底病不好确诊,是吗
目前一些专家提出,眼底病可作以下分类:①视网膜血管病;②获得性黄斑病相关病;③炎症性病,包括非感染性系统性疾病与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病,以及其他疾病;④眼底营养障碍,包括视网膜营养障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以及脉络膜营养障碍等;⑤视网膜脱离;⑥肿瘤;⑦获得性视神经疾病;⑧先天性异常等。
4. 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的医院设施
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于1986年经卫生部批准新建,隶属中国中医研究院。是集科研、医疗和教学相结合的具有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医院总规模300张病床,日门诊量1000人次,职工总人数605人,其中眼科研究所80人。占地面积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1991年5月试行开诊,1994年9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正式成立。
现在医院正在建设中,先设综合门诊部和病床100张(含外宾病床28张〕,已收治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巴基斯但、菲律宾、美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疑难眼病患者3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疗效,受到了普遍赞誉。医院以中医和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眼病,有一批由老、中、青组成的中西医相结合的专家队伍,其中老专家唐由之教授于1975年7月曾为毛泽东主席成功地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为朝鲜金日成主席多年诊治眼病,被授予朝鲜“最高一级友谊勋章”。其它专家多年来从事眼科的科研工作,在各自的领域中有较深造诣。目前,医院开设了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等专题门诊。
该院拥有各项九十年代眼科先进的临床检查、医疗设备,如进口的电生理仪、电视野计、荧光造影设备、激光治疗仪、眼科专用A、B超声仪,以及从美国进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器、玻璃体切割机等。不仅能够完成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各种手术,而且利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一些疑难眼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与北京的各大医院的眼科,如:同仁医院、北京医院眼科、协和医院眼科、北医附属第三医院眼科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临床及基础研究方面相互学习、交流,使中西结合眼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医院在学术上认真贯彻继承、发扬、求实、开拓的方针,在继承发扬中医药的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方法,配备先进的检查和诊断仪器;临床上注意保持中医特色,强调辨证论治,注重整体防治,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科研工作,一切为促进和提高临床疗效而努力。
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眼科医院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要达到的目标为:管理水平先进,医护质量高,服务态度好,出人才,出成果,造福眼病患者,为人类的防盲治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该院于1997年3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为“全国中医眼病治疗中心”筹建单位,旨在成为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治疗及对眼病开展科研工作的中心。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中心建设顺利进行,并于1997年11月中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项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课题。
为进一步突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色,该院特设了“白内障治疗中心”,该中心是世界白内障人工晶体基金会支持下,并按其推荐模式设立的专门从事白内障治疗的机构。中心宗旨是应用当今世界最新技术治疗各种类型白内障。
5. 中国十大眼科医院排名
准分子激光治疗
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原理图
屈光不正是一类光线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面的疾病,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准分子激光是一种能精细雕刻组织的激光,它能在角膜组织上“雕刻”出一个“眼镜”来改变角膜的屈光能力,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6. 为什么中国人得红眼病的那么多啊!!!!!!!!
如果从一般道理还看你说的没错
但是你不能离开中国的特殊国情
因为目前中央也承认贫富分化差距世界第一,而且收入分配非常不公平
很多人的钱挣得没有公德
更别说腐败丑恶现象的灰色收入
而且富人是不是为富不仁的多呢,
炫富,消费没错
但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和平常舆论的表现呢
并别说有的人拿这个事情总是刺激民众的神经呢。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面前
我觉得大家的意见也是没错的
其实你看看国外的富人(大多数)关系慈善事业的
可以说国内的大多数的富人都没有素质,暴发户或者土老财也不错
7. 中国人为什么爱得“红眼病”
红眼病,通俗地说就是嫉妒病,是心理上的毛病。这病古亦有之,也不光是咱中国人得这个“病”,它无处不在,就像一株隐藏在暗夜里的罂粟花,伸展着看似妩媚实则毒辣的枝叶,肆无忌惮的招摇。一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国民的劣根性”一样,它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一些人的血液里,骨髓里…… “半瓶子”不是先贤圣哲,不是卫道士。当然,我也不是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半瓶子”却自认为是一个“纯粹的人”。在所有自我标榜为“纯粹的人”看来,红眼病的泛滥,固然有其社会环境的“熏染”,但却揭示了个别人“阴暗的心理”。 例如,某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发财了,就会有人在背地里编派他:哼!他娃能发财?不是偷税漏税就是坑蒙拐骗!某人升迁了,就会有口服心不服的人在背后说瞎话:他能升这么快,肯定是沾了某某人的光了,走了某某人的后门了!某人工作表现出色,得到领导同事赞扬,“红眼”人会撇嘴90度:就他(她)啊!不就那两把刷子吗?我要是好好干,认真干,他给我拾鞋带都不够格……总之,凡是比“红眼病”强的人,都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都会遭受无端的“诬蔑”。 “半瓶子”有一熟人,早年走出农村,依靠自己的踏实勤奋,从一个小杂货店起家,励精图治,生意越做越大,听说固定资产上了百万元。一日,我俩喝茶闲聊,那位熟人却一脸晦气,情绪低落。“半瓶子”笑问:你现在还有啥不高兴的事儿?不料,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我情愿自己还是一个穷光蛋!”我惊问何故出此言?他说,有钱了却没有朋友了。原来,这位熟人发财后,经常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捐钱捐物,助学兴教,可出乎意料的是,慷慨大方不但没有给自己挣来好名声,却在老家被人说成“钱痨”、“讹人精”,“做了亏心事,现在拿钱买心安呢!”更让他伤心的是,那些从小和他一起玩大的“哥们”,现在见了他都躲着走,他要是硬跟人家套近乎,往往会碰一鼻子灰:你娃现在是大老板了,还看得上跟我们这些人拉话。再说,有跟我们拉话的功夫,你还不挣个千把万把块的…… “他(她)凭啥比我有钱?他(她)凭啥比我能?他(她)凭啥……?”一连串的“凭啥”,反映了红眼病人完全失衡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外化,滋生出的就是不满情绪的宣泄,煽风点火,造谣生事,甚至采取自认为“过瘾”的手段抑或方式,给别人“上纲上线”,到处散布所谓的“有关某某人的绝密消息”。一旦红眼病进入癫狂期,他(她)会告黑状,告刁状,写匿名信,贴“大字报”等等,只要他(她)认为“有助于自己心理平衡”的办法,都会毫不吝啬的全部用上。而且嘴里或许还会念念有词:“叫你再能再显摆,不把你搞臭搞倒,我就不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了!” 当然,在中国,得红眼病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言行代表不了“民意”,也非“主流”,就像一碗汤里头喝出一颗石子,虽然硌牙,但并不影响我们喝汤的好胃口。再说了,这世上本来就是百人百性,难免飞短流长,少不了说三道四,红眼病不算啥大“毛病”,假如你看到了,听到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爱说不说,我赖得理你! 好像是一个叫戴尔·卡耐基的老外说过:嫉妒是人性的弱点。既然是弱点,是人性固有的,我们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要知道,对于红眼病,你除了保持沉默之外,最好的自我解嘲办法就是:哈哈,那家伙太费神劳力了,到处给我免费扬名呢!
8. 中国优生优育眼病防治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总后卫生部牵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国家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9个部委单位参与共建,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1989年4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以推行优生优育优教为目的的全国性、学术性、群众性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优生优育优教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由我国著名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还云集了全国几百名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的专家工作队伍。目前协会拥有团体会员991个,其中包括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优生优育协会;个人会员85090人;协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1.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2.儿童脑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3.医学遗传专业委员会、4.眼病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5.口腔健康专业委员会医药专业委员会、6.医药专业委员会、7.胎教专业委员会、8.婴幼儿体艺潜能开发专业委员会、9.儿童事故预防专业委员会、10.科研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11.儿童少年教育专业委员会、12.药械工作委员会、13.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专业委员会、14.儿童钙代谢工作委员会、15.中国摇篮工程育婴师师资培训专业委员会、16.中国优生优育优教科学普及专家指导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