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西小虹山涛慈善基金会

西小虹山涛慈善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8-12 20:04:08

⑴ 武陟县医保中心在哪儿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郑州隔河相望,属焦作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C,年降水量575.1毫米,无霜期211天。
武陟()历史悠久。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境内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唐代古建筑妙乐寺塔,明清佛道合一的千佛阁,清雍正皇帝下谕建造的黄河第一龙王庙--嘉应观等名胜古迹。"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山涛,明代礼部尚书何塘,三代帝王之师李堂杰,清代名人毛昶熙等历史名人的故里都在武陟。武陟交通便利。京广铁路穿境而过,有武陟、老田庵两个火车站,是黄河北岸重要的货物换装站。公路四通八达,郑晋高速公路、济焦新高速公路和孟武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郑(州)常(平)、新(乡)洛(阳)两条省道在县城交汇,是南北物资文化交流、晋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武陟热电厂
武陟农业发达。属黄、沁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省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基地县和平原绿化达标县。武陟县30万亩黄河滩区水丰地肥,林茂粮丰,以奶牛、肉鸡、生猪等为主的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了50%。13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基地已形成规模,为林纸一体化项目奠定了基础。"四大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久负盛名,饮誉东南亚。武陟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造纸、食品、饲料、化工制药、皮毛加工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黄河集团、绿宇化电、江河纸业、天津药业焦作分公司、金河饲料、正虹饲料焦作公司、华威公司、飞鸿包装公司、河南粤禽食品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主要名优产品有江河纸业公司开发生产的高档无碳复写纸,远销美、日、德的羊剪绒系列产品,获全国亿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称号的"绿宇牌"化肥,获国家金爵奖的沁河系列酒,获国优精品奖的怀山药切片、熟地黄切片,获国家银质奖的"武陟油茶"等。
武陟城区面貌
武陟旅游开发成效显著。近年来,加大了嘉应观黄河苑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开通了"嘉应观-渠首-邙山"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以嘉应观黄河苑景区为中心,以黄河滩区自然风光为特色,以现代休闲娱乐为热点,以五千年文化为底蕴的旅游格局。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嘉应观、渠首视察,并为"嘉应观"欣然题词。嘉应观、妙乐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陟投资环境优越。电力供应充裕,网电、自发电兼备,拥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13座35千伏变电站和3个自备发电厂;通讯快捷方便,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宽带、程控电话和移动数字通讯网络;城市功能完善,环境整洁亮丽,被评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服务设施一流,办事效率快捷,投资政策宽松,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力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大展宏图的发展空间。自然资源
水资源
武陟城区面貌
武陟县属黄河中下游黄、沁河交汇地带,境内有沁河贯中。过(入)境河流有15条,主要排水河道有6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包括沁南地区和黄沁河两滩区,主要过境河流有黄河、沁河、漭河、济河和二四区涝河。海河流域包括县东和沁北地区,主要河流有大沙河、蒋沟及一干排、二干排、共产主义渠首、大狮涝河。武陟境内地下水非常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适宜居民饮用和工业用水。
动植物资源
全县的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蜜蜂等。有属于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连香椿、银杏、红豆杉,杜仲、白皮松等。药用植物及园艺花卉资源药用植物主要有:天麻、连翘、桔梗、柴胡、葛根、枸杞等。园艺花卉及观赏植物主要有:月季、银杏、白兰、铁树、马蹄莲、绣球、水仙、玫瑰等。历史沿革
垂钓园
夏属冀州,春秋置怀县,秦易名武德。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武陟县。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武陟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周初,称怀邑。周司寇苏忿生食邑之一。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怀邑属郑国。周贞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怀邑属魏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置怀县。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置武德县(今圪当店乡大城村),属河内郡。汉武帝建元年间(约前140年),割温县、怀县两县地置平皋县(今温县北平皋),属河内郡。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河内郡由怀县迁至野王(今沁阳县)。怀县、武德县属河内郡。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废武德县入修武县。东魏天平三年(536年),温县治所迁移至今武陟县大虹桥乡温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平皋县入州县。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隋开唐十六年(596年),分修武县南部置武陟县。隋开唐十八年(598年),改州县为邢邱县。隋大业元年(605年),改邢邱县为安昌年(今大封镇赵庄村)。隋大业二年(606年),废武陟县入修武县;废怀县入安昌县(今温县武德镇)。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怀县。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安昌县为武德县(今温县武德镇),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武陟县(在今阳城乡原老城村,1982年,沁河杨庄改道,老城村搬迁,老城遗址已成河道)。唐贞观元年(627年),废怀县入武陟县。五代十国时期,武陟县属怀州。北宋时期,武陟县属河北西路怀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武德县入河内县(今沁阳县),辖区域今属温县、武陟;同年,废修武县入武陟县称“修武镇”,至元佑元年(1086年),废镇复县。金代,武陟县属河东南路怀州。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将怀州改为怀孟路总管府,武陟属之。元,武陟县属怀庆路总管府。明,武陟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清,武陟县属河南省怀庆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北河务兵备道驻武陟县(旧县城),亦称彰卫怀道,领三府(彰德、卫辉、怀庆),二十四县。民国元年,(1912年),武陟县属怀庆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怀庆府,彰卫怀道改为豫北道,道治所由武陟移驻汲县。民国三年(1914年),豫北道改为河北道,武陟县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河北道,武陟县直属河南省民国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武陟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月15日,建立修获武抗日民主政府,智所在今获嘉县徐营村,后移至武陟县北小段次村,属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木栾店以东地区。同年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属晋鲁豫边区太行七专署,辖武陟县沁河以北地区。同年5月,建立温陟县抗日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古樊村,属太行八专署,辖武陟县沁河以南地区。同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撤销了修陟、温武抗日民主政府。10月28日,建立武陟县民主政府,治所在今武陟县小董村,属太行四专署,辖武陟县县西沁河南北地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转移至博爱韩高城一带,民国武陟县政府属河南省第八行政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武陟县民主政府返驻小董村,属太行四专署。同年,修获武县并入武陟县。6月,修获武县恢复建置,治所在武陟县岳庄村,属太行四专署,辖大虹桥以东地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武陟全境解放,修获武县民主政府撤销,原辖武陟区域划归武陟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武陟县属平原省新乡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武陟县属河南省新乡行署。1986年至今,武陟县隶属焦作市管辖。
原郑晋高速路武陟收费站(已撤销)
。历史名人
毛昶熙
武陟县地处豫北怀川平原,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这片捏土于掌,道生澧泉的肥沃土地,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山涛(205-283年)字巨源,河内怀(今武陟西小虹村)人,西晋大臣,学者,“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其推荐人才的“山公启事”被后人赞许。著有文集,已佚,今有辑本。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武陟西尚村)人,魏晋时期哲学家、文学家,擅长诗赋,“竹林七贤”之一。曾注释《庄子》。《思旧赋》颇有名,作品多散佚。何塘明代礼部尚书,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音乐家,数学家。李堂杰三代帝王之师毛昶熙(1817-1882)河南怀庆府武陟县人。字旭初。道光进士。刘阳光诗人,生于西仲许村,多部诗歌流传于世。经济状况
工业
优质小麦生产基地
区内已形成食品、造纸、化工、酿造、机械、皮革、制药、电线电缆及工艺美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土特产有“武陟油茶”、“武陟怀山药”等。土特产山药、地黄切片获国优精品奖。武陟县詹店镇(原何营乡)绿色无公害蔬菜形成一定市场,周边郑州、新乡等地来此贸易。武陟县还是著名的粮食大县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水稻等质优产量高。不仅催生了全国著名的食品深加工企业—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也吸引众多国内著名企业入住,如蒙牛集团、多尔克司集团等。
农业
粮油及经济作物:全县的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西瓜等。果树品种:全县的果树品种繁多,主要有:苹果、梨、桃、油桃、草莓、枣、核桃、柿、杏、无花果、山楂等。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增长40.6%;第三产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12.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3.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商品出口总额8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7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6.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384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56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627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3.9亿元。项目建设跃上新台阶,工业经济格局正在形成。全年开工项目168个,当年竣工114个,比上年增加31个;完成投资11.7亿元,增长56%;新增销售收入7.2亿元、利税8600万元。焦作韩电热电联产、江河纸业无碳复写纸、瑞丰林纸一体化、焦作慧科聚合硫等亿元项目和49个千万元以上项目的开工和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黄河集团、江河纸业、绿宇化电、天津药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税收4392.7万元,分别占限额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42%、税收的59.2%。民间投资生产领域势头强劲,新增民营企业155个,焦作飞鸿、绿旗肉业、富莱格超硬材料、长江制动器等民营企业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亮点。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2亿元,增长36%,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8.8%。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700万元,实施了1.33万公顷小麦良种推广、666.67公顷商品粮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工建设了引黄补源生态治理和老武嘉引黄供水工程。依托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完成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3346.67公顷,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发展奶牛小区10个,奶牛存栏达3117头;建成千头牛场10个、规模养殖小区44个,年存栏肉牛2.5万头。围绕造纸、食品、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长足发展,粮食、畜产品、怀药加工企业分别新增12个、8个、8个,斯美特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9亿元、利税2.3亿元,分别占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56.4%、利税的57.5%。对外开放取得实效。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选派147名干部赴沿海发达地区招商引资、谋职锻炼。大力实施“面向郑州、服务郑州”战略,15个乡(镇)、60个县直单位与郑州建立了友好关系。外贸出口领域进一步拓宽。绿宇化电公司的小氮肥出口东南亚,焦作飞鸿公司的安全玻璃进入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市场。全县完成外贸出口844万美元,同比增长60%,被确定为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建设,建成城区游园4个,完成了3万吨水厂扩建。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完成国家、省、市科技攻关项目5个,实施中药产业化重点项目7个,申请国家专利24项。教育教学质量继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及增幅居全市之首。开展农村宅基地集中整治活动,土地收购储备和招标挂牌拍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土地收益1810万元。强化环境监管,关闭一批重污染企业,出境断面水质实现达标排放。认真落实“三补一减”政策,全县农民直接受益3018.4万元,农民负担比上年下降83%。免费为12983名特困群众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群众达40.9万人,覆盖面达到70.3%。实施“温暖工程”,资助193个特困户重建新居。新增就业人员8831人,实现再就业4441人,安置“4050”人员1558人。实施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3.34万平方米,新建、扩建校舍5.8万平方米。完成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行政区划
2000年,武陟县辖7个镇、8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谢旗营镇、大封镇、嘉应观乡、乔庙乡、圪垱店乡、三阳乡、小董乡、大虹桥乡、北郭乡、阳城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42544人,其中:木城镇25030人、詹店镇40307人、西陶镇45921人、谢旗营镇62726人、大封镇70023人、宁郭镇28609人、龙源镇61096人、嘉应观乡52665人、乔庙乡43705人、圪垱店乡40473人、三阳乡38898人、小董乡41005人、大虹桥乡28050人、北郭乡36435人、阳城乡27601人。2005年,武陟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阳城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大虹桥乡管辖,大虹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1月29日正式挂牌。截至2005年12月31日,武陟县辖7个镇、7个乡:木城镇、詹店镇、西陶镇、龙源镇、宁郭镇、大封镇、谢旗营镇;嘉应观乡、大虹桥乡、圪垱店乡、乔庙乡、三阳乡、北郭乡、小董乡
高速路夜景
。县人民政府驻木城镇兴华路8号。十四乡镇简介如下:
木城镇
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5.8万人邮编:454950代码:410823100原名木栾店。是武陟县政府所在地。2006年,辖3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建设居委会、和平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街村、和平街村、胜利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镇政府驻兴华路79号。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明朝属善福乡,清朝属千一里;1945年属木栾镇;1948年后属一区。1954年10月在建设、和平、胜利三乡的基础上建镇,以木栾店为县城得名,1958年属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4月从城关镇人民公社分出,设置木城镇人民公社;1981年11月恢复木城镇建制。
大封镇
面积:83.94平方千米人口:67872人邮编:454981代码:410823104位于武陟县西南部,南临黄河,与荥阳隔河相望。2006年,辖32个村委会:东唐郭村、西唐郭村、驾部一村、驾部二村、驾部三村、驾部四村、驾部五村、驾部六村、东岩村、西岩村、大封村、南湖村、赵庄村、董宋村、寨上村、东水运村(郭永才烧伤科)、南孟迁村、北孟迁村、老达寨村、南催庄村、老催庄村、保安庄村、前孔村、后孔村、小孔村、孟门村、大屯村、南屯村、东屯村、大司马村、司马岗村、王落村。镇政府驻大封村。据传说,武王伐纣途经此地时曾大封功臣,故得名大封。明万历十九年为待贤乡九里;清顺治十六年由永一里、永二里、维一里部分村组成;民国时期属维新乡,辖25个村;建国后,1955年11月成立大封乡;1958年2月成立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成大封乡;1996年11月撤乡成立大封镇。
詹店镇
面积:79.42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邮编:454971代码:410823101位于武陟县的东南部。2006年,辖27个村委会:何营东村、何营西村、赵庄村、小许庄村、大许庄村、魏庄村、詹东村、詹西村、李庄村、老田庵村、小庄村、冯庄村、小茶堡村、扬延井村、郭庵村、大茶堡村、何井村、东厂村、溜村、大刘庄村、王菜园村、王庄村、陈庄村、宋庄村、马营村、张菜园村、小马营村。镇政府驻何营东村。以镇区位于詹店火车站周围得名。明时属千秋乡;清属大一里、富二里;后又先后属嘉应乡、六区;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属古阳乡、嘉应乡。解放后,先后属八区、七区;1955年分属马营、詹店、茶堡三乡;1956年统一为马营乡;1958年秋乡政府迁至何营村,改名何营乡;同年改名何营人民公社;1971年春,公社迁到何营以南0.5千米处,人民胜利渠一号跌水西岸。1983年改为何营乡;1985年4月1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詹店镇。
西陶镇
面积:37.63平方千米人口:4.32万人邮编:454951代码:410823102位于武陟县西部。镇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56万人。2006年,辖22个村委会:西陶村、周家庄村、郭庄村、西白水村、南东陶村、东滑封村、中东陶村、北阳村、南阳村、交斜铺村、古城村、东张计村、古凡村、小南张村、王顺村、大南张村、陶村、东白水村、石荆村、张武村、北东陶村、西滑封村。镇政府驻西陶村。以乡人民政府驻西陶得名。1948年属第二区;1955年属四区的东陶、西陶、滑封、白水、王顺、周家庄、北阳、郭庄八乡;1958年初合并入西陶乡,同年改为西陶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西陶乡;199年,撤乡建镇。
谢旗营镇
面积:64.48平方千米人口:5.86万人邮编:454981代码:4108231032006年,辖30个村委会:谢旗营村、蒯村、兰封村、辛杨村、亢杨村、冯李村、和杨村、前牛村、后牛村、前高村、后高村、徐庄村、程封村、宋庄村、扈庄村、庙小段村、王道村、杨村、张官滩村、梁官滩村、刘官滩村、后圪当村、南大段村、北大段村、北小段村、陈堤村、小寨村、陈小段村、薛小段村、杨堂村。镇政府驻谢旗营村。因镇人民政府驻谢旗营村故名。明属福善乡、千秋乡;清至民国初年属善一里、千二里;谢旗营、杨堂二村原属获嘉县飞地,1933年后归武陟;抗日战争胜利后属兴国乡及建国乡的一部分并属革命政权修获武县的程封区,北小段村在1947年5─7月为该县政府驻地。解放后,先为七区,后属五区。1955年撤区建乡,先后由谢旗营、蒯村、张官滩、程封、后牛等乡并为谢旗营、程封二乡。1958年8月改为谢旗营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谢旗营乡;1996年撤乡建镇。
宁郭镇
面积:37.17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邮编:454991代码:4108231052006年,辖23个村委会:宁郭村、后庄村、郭村、邱庄村、东尚村、大驾村、黄庄村、石庄村、北田村、南田村、代村、丰顺村、留后村、张桥村、大油村、小油村、小麻村、大麻村、张庄村、大聂村、中聂村、小聂村、乔洼村。镇政府驻宁郭村。因镇人民政府驻宁郭村,故名。解放后属四区;1955年为三区的宁郭、黄庄、张庄、留后、磨庄五乡;1958年初合并为宁郭乡,后改为宁郭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为宁郭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
龙源镇
面积:43.29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邮编:454950代码:4108231062006年,辖24个村委会:龙源村、孙庄村、西石寺村、万花村、原庄村、小原村、余原村、西仲许村、东仲许村、常庄村、央庄村、后龙村、古徐店村、祝徐店村、阎徐店村、卢徐店村、梁徐店村、白徐店村、小徐岗村、东马曲村、西马曲村、三里庄村、郭堤村、任徐店村,(172个村民组)。镇政府驻龙源村镇大街001号。因镇人民政府驻龙源村,故名。1949年为一区;1958年初为城关乡(驻木城镇,含今木城镇范围),同年改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木城镇人民公社后,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71年迁驻东石寺);1983年改为城关乡;1996年11月东石寺更名为龙源村,12月8日撤城关乡建龙源镇。全镇12个村列入城区规划范围,成立了龙源区、城东区两个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西小虹山涛慈善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