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詹天佑为什么修完铁路后这么闻名
中国铁路之父
4月24日,北京八达岭詹天佑纪念馆参观者寥寥,这与附近长城的游人如织形成鲜明对照。
然而,詹天佑依然在业界被人以最为隆重的方式缅怀。4月26日,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铁道部长盛光祖在会上说,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现代工程之父”。
詹天佑的传奇一生自少年开始。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参加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1881年学成回国,1882年被差遣驾驶海船,1888年正式投身中国铁路事业,1892年建成滦河大桥震惊世界,1905-1909年完成京张铁路建设。
在纪念馆里,一句出自詹天佑之口的名言摆放在醒目位置:“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
八达岭层层山峦之间,一个名为“青龙桥”的小站已经很少有人提及。这个小站至今保留百年原貌,门前的铁路纵横交织,举世闻名的中国“人”字形铁路诞生在这里,亦是出自詹天佑之手。
“现在偶尔会有京哈线的车经过这里。这条铁路目前的主要用途是旅游观光。”火车站工作人员杨勇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几列洁白车身的动车组驶过车站,沿着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并投入营运的铁路,呼啸而过。
老机车的“万国博物馆”
说起火车,人们自然就想起了火车头。百年历史中,中国铁路机车在一代代更新升级中,推动着铁路建设前进的步伐。
4月26日,在沈阳铁路陈列馆内,排在第一位的老机车是1907年美国生产的,当时的车速只有每小时55公里。在中国铁路早期的发展史上,列强瓜分中国铁路权益的事件屡见不鲜。英、法、俄、美、日等国以试办、承建、贷款等方式掠夺我国路权,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
由此带来的一种现象是,中国铁路不但制式五花八门,机车车辆的车型也十分繁杂,人称“万国机车博物馆”。到1949年,中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
沈阳铁路陈列馆馆长周欣荣介绍,在蒸汽机车近80年之后,内燃机车时代到来,机车效率的提高为铁路发展奠定基础。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具有功率大、热效率高、速度快、过载能力强和运行可靠等优点的电力机车登上了铁路历史舞台。
颇具象征意义的是,在陈列队伍的两头,分别是最古老的1907年颇勒1型蒸汽机车和最现代的CRH3型动车外壳。百余年的发展,中国铁路机车的“旧貌换新颜”,与中国铁路网格局的发展紧紧相连。
铁路新生
从1876年至今,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即旧中国时期(清朝及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时期。
中国从1876年修建淞沪铁路以来,到1981年止的105年内,共建铁路50181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平均每年只修建铁路300余公里。
直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铁路的营业里程仅为5.17万公里,一般情况下在两个城市之间,通常只有一个车次。
但到2009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31公里,居世界第一位。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已经迈入高铁时代。
五年后全国铁路运营12万公里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26日在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到“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公里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4月26日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欧美同学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了“纪念詹天佑先生诞辰150周年座谈会”。
❷ 关于詹天佑修铁路的事迹。(要简便)
詹天佑修京张铁路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
他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在铁路兴建之初,有车厢出轨事件。
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结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
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
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
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2)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官网扩展阅读
后世纪念
詹天佑奖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的基础上,按国家新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要求设立的。基金会是从事社会公益性活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独立社团法人。基金会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业务主管单位是铁道部,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负责举办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简称詹天佑奖)旨在表彰奖励铁路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
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重要的、有益的补充。自1993年设奖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进行了十届奖励活动,共奖励1165人,其中专项奖612人。
❸ 詹天佑的成就
唐山铁路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学邝孙谋的推荐,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
詹天佑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时间就竣工通车了。唐山铁路在开滦煤矿唐山矿1至3号井东面,一条铁路从一个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从唐山市区主干道新华道下穿过,全长十二公里。
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标准轨距铁路,它最初是从唐山矿修到丰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铁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滦河大桥
1891年初,在洋务运动的晚风中,清廷重臣李鸿章受命在山海关设立了“北洋官铁路局”,他的得力助手周兰亭、李树棠总揽筑路事务,全力以赴修建关东铁路(古冶—山海关—中后所—奉天等)。
虽然朝野中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对政府修建铁路一直争论不休,但李鸿章在1892年已经和开平矿务局的英国技师金达签下了协议,着手修建关东铁路第一段由古冶到山海关的铁路。高傲的英国专家在架桥环节屡次受挫之后,最终将这块烫手的山芋转嫁给了德、日专家,但还是以失败告终。
工期将至,金达想起了詹天佑。各国建滦河大桥失败之后,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建造,他详尽分析了各国失败原因,又对滦河底的地质土壤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之后,决定改变桩址,采用中国传统的方法,以中国的潜水员潜入河底,配以机器操作,胜利完成了打桩任务,建成滦河大桥。
滦河桥为单线铁路桥,全长670.6米,共17孔,自山海关端起为9孔30.5米上承钢桁梁、5孔61米下承钢桁梁、孔30.5米上承钢桁梁、2孔9.14米上承钢板梁。从1876年吴淞铁路修筑到1911年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国铁路共修筑桥梁6000余座,其中滦河桥是采用先进的气压沉箱建筑基础的第一桥。
京津铁路
京津铁路(津芦铁路)天津市到北京市西南郊芦沟桥,聘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担任铁路工程师。1895年建设,1897年6月通车。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复线铁路。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朝朝廷议定修建天津到北京的铁路,路线改为从天津到芦汉铁路(芦沟桥到汉口)的起点芦沟桥,名为津芦铁路。
任命当时在天津小站主持训练定武军的胡燏棻为督办。他向英国借款40万镑,作为修筑津芦铁路的资金,开创了借洋债修铁路的先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津芦路建成通车。1897年铁路从芦沟桥延伸到丰台,6月又延伸到永定门外马家堡。1903年延伸至内城前门外东南,称为正阳门东车站。
后津芦铁路称为津京铁路,成为京奉铁路的一段。津芦铁路不仅在中国铁路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同时也是清政府推行"实政改革"的标志性一环。
萍醴铁路
1901年7月,詹天佑受清政府铁路总公司督办盛宣怀委派,到萍乡协助美国铁路工程师李治、马克来修建株萍铁路的萍醴段。他在无图纸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重新进行勘测和设计,并调集人马立即动工。
詹天佑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不到3个月的时间,湘东大桥便铺上了钢轨。萍醴铁路全长38公里,是专为汉冶萍公司运输而修建的将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供给汉阳铁厂。
1902年11月,萍醴铁路竣工通车。
新易铁路
1902 年秋,直隶总督袁世凯任命詹天佑为新易铁路总工程师,责成他在6个月内完工,以免延误慈禧太后来年清明祭陵。这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仍是非常重视。仅用四个月的时间以极省的费用建成新易铁路。大大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为后来京张铁路的修筑打下良好基础。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并负责的中国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
这条铁路工程艰巨。现称为京包铁路,以前的京张段为北京至包头铁路线的首段。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中华工程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一起成立中华工程师会,是工程师有团体组织之始,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中华工程师会的成立对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为,在当时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学术研究的风气。
(3)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官网扩展阅读
人物轶事
娃娃出洋
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考进了幼童出洋预备班。同年,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学生30人远赴美国。
清廷的救国迷梦现在看来是一枕黄粱,但对彼时的孩子们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未尝不昭示着新的机遇。
1873年,詹天佑考入美国西海文小学。他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够用的,于是像诵四书五经似地天天背英语单词,然后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国同学来聊天,加强会话能力。1876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纽海文中学。
1878年,他又考入知名学府耶鲁大学,在土木工程系铁路专科进行深造。在藏龙卧虎之地,詹天佑永不言后,刻苦钻研,各科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数学,在一、三年级时,曾获得数学奖学金。20岁那年,詹天佑出色地完成了大学本科课程,成为当年归国的105名留美学生中仅有的两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之一。
詹天佑在美国读书期间,兴趣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他还喜爱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甚至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
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呀!
慈禧嘉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决定修建新(河北省新城县高碑店)易(易县)铁路。修建这段铁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室去清西陵祭拜;为了不误慈禧次年去清西陵拜谒而用,限期六个月完成。朝廷任命詹天佑担任这项工程的总工程师。
尽管当时这条铁路线民用价值不大,却是中国人自修铁路之始,因此詹天佑仍是非常重视。从测量到通车,仅用了四月的时间,比预定期限提前了两月。慈禧坐上这趟专列甚为高兴,特意召见了詹天佑。
为了对詹天佑筑路有功有所表示,慈禧竟将随身所带的珠宝赏赐给詹天佑。詹天佑仅取了一只钟作为纪念,其余的全部分给了参加筑路的工程人员。
为国争光
1905年到1909年,为发展商业,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派主持修路,先任总工程师兼会办,后升任总办兼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穿越军都山脉,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长约200公里,为通往西北之要道。为争夺修路权,英、俄两国相持不下,清政府决定自力修筑,但缺乏信心。
外国人纷纷议论,认为中国无力完成此路修筑工程。詹天佑则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面对着外国人的讥讽,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
修筑之初,工程技术人员缺乏,詹天佑率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于1905年5月,自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随即回测,并选测了自延庆州绕过八达岭经德胜口、十三陵到昌平的比较线(对永定河谷路线,也曾考虑,以工程艰巨,限于经费及工期无可能采用,故未勘测)。
6月回到天津总局,提出勘测及调查报告,并拟定修筑方案。计划分三大段修筑,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先行开工,以早日通车运输而获利;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及第三段(岔道城至张家口),再详细勘测。特别是第二段中南口至八达岭,地形险峻,更须进一步选测比较线。
报告中称,“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益,商旅亦可早享一日之至便利,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而路工之难,亦实为向来所未有。”
❹ 詹天佑奖 与 鲁班奖 哪个好
鲁班奖好,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1、詹天佑奖: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简称詹天佑大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北京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的全国建设系统工程奖励项目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首批核准的科技奖励项目,也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学技术奖”的主要奖项。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于1999年设立;2001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首批核准登记;2003年由每两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年评选一次。
2、鲁班奖: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简称鲁班奖,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建筑业协会实施评选的奖项,是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建筑工程鲁班奖于1987年设立,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前身。1996年9月26日,建筑工程鲁班奖与国家优质工程奖合并,称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4)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官网扩展阅读:
鲁班奖在初审阶段,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处依据《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2017年修订)》中规定的申报条件和要求对当年申报的工程进行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告知推荐单位,对符合要求的列入复查计划,不符合要求的则退出评选程序。
在评审阶段,鲁班奖评审委员会通过听取复查组汇报、观看工程录像、审查申报资料、质询评议,最终以投票方式评出入选鲁班奖工程,报会长会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后,在“中国建筑业协会网”或有关媒体上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公示后确定获奖工程。
❺ 詹天佑的科学精神
不畏艰难,尽职尽责 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在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情况下,在国内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自然环境非常险恶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说明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工作人员韵严格要求.
民族精神
科学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这还有个小故事是说他的:
火车自动挂钩是美国人伊利·汉尔顿·詹内发明创造的。詹内于1868年4月21日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后来,詹内继续改进,并于1873年4月29日获得第二次专利权。
詹内发明的火车自动挂钩与现今火车使用的自动挂钩基本一样。詹内发明的火车挂钩,英语写作“Janney CoupIer”。我国早期铁路材料目录把它简译为“詹氏车钩”。由于詹天佑是我国早期最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所以,有些人误以为火车自动挂钩是詹天佑发明的。像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徐启恒、李希泌著《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一书中,有一幅火车自动挂钩照片,题目是“詹天佑自动挂钩”。
据说,詹天佑生前曾听说过这种误传,他诚恳地对周围的人说:“请同事们帮助我解释解释,没有这件事。”后来,詹天佑编著《新编华英工学字汇》,书中收录“詹氏车钩”这个词条,在音译时,詹天佑有意不用“詹”字,改用“郑”字,译为“郑氏车钩”。
这一字之差见精神。它表现出詹天佑严肃、诚实,不掠人之美的高尚品德。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
❻ 詹天佑获得哪些奖项
1999年设立的“詹天佑奖”全称为“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设立的最大奖项。该奖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设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科技进步,进一步激励土木工程界的科技与创新意识。因此,该奖又被称为建筑业的“科技创新工程奖”。 “詹天佑奖”之所以出台于世纪之交,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建筑事业必须依靠不断进步和创新进行变革,从而加快当代建筑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首届“詹天佑奖”颁发于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之际,共有桥梁、隧道、房建、铁路、公路、港口、市政等21项工程获此殊荣,囊括了86个参建的设计、施工、科研单位。 “詹天佑奖”公布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发展基金将向获奖单位颁发“詹天佑奖”金像和奖牌、荣誉证书。
❼ 詹天佑的后世纪念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铁道科技发展基金的基础上,按国家新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要求设立的。基金会是从事社会公益性活动的非营利民间组织,独立社团法人。基金会实行双重管理体制,业务主管单位是铁道部,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负责举办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简称詹天佑奖)旨在表彰奖励铁路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重要的、有益的补充。自1993年设奖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已经进行了十届奖励活动,共奖励1165人,其中专项奖612人。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是首批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查批准予以登记的奖项,并颁发《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登记证书》。2010年在全国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中,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是确定的保留项目。詹天佑奖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有益补充,也是铁路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奖项,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瞩目。 詹天佑故居共有两处,一为广州詹天佑出生地;二为詹天佑定居地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
广州詹天佑出生地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关大屋。
湖北詹天佑故居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由他本人亲自设计监造。湖北省武汉市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西式二层楼房。其向阳的东、南、西三面环以回廊,其中东立面回廊采用券柱式,南、西立面则为廊庑。主入口为八字形石台阶,大门、走廊均居于正中,呈内走廊布局。在上下两层走廊的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楼上右前房为詹天佑的卧室。顶部为红瓦四面坡屋面,设有阁楼和老虎窗。楼前是种植葡萄和花草的庭院。现保存完好,辟有詹天佑故居陈列。2001年06月25日,詹天佑故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青龙桥站 1922年,青龙桥站竖立詹天佑铜像。 1987年,在八达岭长城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张家口南站 2005年10月12日,纪念京张铁路开工100周年时,在张家口南站“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铜像揭幕。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校内立有詹天佑全身塑像。
❽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的介绍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自1993 年设立,旨在表彰奖励铁路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激励科技人员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为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已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重要的、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