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有哪些
山东泰山、武当山古建筑群、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敦煌莫高窟等。
1、山东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古称岱山,又名岱宗、 故称岳山,主峰玉皇顶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中华泰山作为东岳,西岳,中岳,南岳和北岳的五岳之首,历来有着“中华第一山”的美誉。
2、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武当山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
3、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4、颐和园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
5、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
『贰』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福建武夷山
1、山东泰山,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2、安徽黄山
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主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3、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4、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福建省北部,属中亚热带地区。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
(2)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遗产进程:
1、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3、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叁』 中国文化遗产破坏情况
中国文化遗产被破坏、流失,这就好比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总是让人有些沮丧”张得勤说,中国文物流失的源头是在国内,治本之策是切断国内的文物盗掘、走私渠道,但目前“治本”尚看不到希望。申请“禁令”实际上是求助于国外的监管,多少也是无奈之举。
根据文物界人士的介绍,如果将中国文物非法流失的路径分为几个段落,盗掘应该是出发地,是源头。中国海关是第二个环节,香港是中转站(部分文物不经过香港),欧美国家是最后的目的地。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环节在监管上均有难度。
虽然近十多年来,中国打击文物盗掘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在外界看来,打击时松时紧,经常反弹。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去年一年,我国共发生36起馆藏文物、寺庙文物以及田野石刻被盗案件,共丢失各级文物223件。案件发生率比前年上涨了近8成。
而海关能查获的文物也只是外流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根据公开的数字,2002年全国海关文物走私案是260多起,收缴禁止出口的文物8000多件。这些仅仅是从所有出口货物的5%中抽查到的。
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主任张永年说,文物走私是自古有之的,连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条通道都是畅通的。
国际上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文物走私通道,要完全斩断简直难于上青天。减少文物外流的另一渠道是从海外追索,这一“亡羊补牢”的方式在现实操作中也有很大难度。
目前追索海外文物的最成功案例是王处直墓彩色武士石雕的回归。石雕1994年被盗,2000年,国家文物局得知石雕出现在纽约将要举行的拍卖会上,向美国紧急提出停止拍卖、返还文物。而后历经一年,这块石雕方得以回国。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且不论追索文物耗时耗力的巨大成本,目前我国能够追索的文物也只是实际流失的文物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国际公约,走私出境的文物返还所在国家,前提是该国必须提供充分的合法拥有证明,但由于我国的文物档案并不完备,很多文物无法索回。
“从目前来看,如果能通过‘禁令’来管住终端市场,从而切断一条流失的通道,对中国文物来说,也是好事”。
但该协议对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能产生多大的实际效果,文物界并不乐观。“很难期望一纸协议会对现状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这么多年建立的走私渠道太畅通了”。张永年说。“这样的一份外交协议,需要很强的法律步骤,对于普遍存在的文物盗掘和走私,也许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发生国宝级文物等重大纠纷,双方就可以依照此协议做出决定。”国家文物局一名官员说。
报道称,美国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主义者和古董交易商、博物馆就此协议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前者赞成通过进口“禁令”以消除对文物考古现场的破坏,后者则担心会对自己的收藏和买卖产生影响。
“我当时的感觉是内心一阵窃喜”,北京的收藏家任雅武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如果美国政府同意中国的提议,那好的东西出土后流不出去,只能在国内消化,价格势必会下降,这对国内的收藏家来说,肯定是好事。”任雅武说。
围绕“禁令”的争议并不仅限于此。美国一些古董经销商和收藏家提出,国际间的文物贸易是有利于研究和保护中国文物的。
这种观点在国内的一些古董经销商和收藏家中也有赞同者。马未都认为,美国收藏家愿意出高价收中国文物,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他们对中国艺术品和中国文化的尊重。
马未都说,金钱是现代人对古代艺术品表示尊重的惟一表现。国度不同,但金钱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本国的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能有高价。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外人买走,是好事。相反,如果限制外流,国人可能会看不到本国文物的价值,因此造成对文物的不尊重或破坏。
要想从根本上打击文物盗掘和走私,就要鼓励更多人喜欢这些艺术品、去收藏、去研究,去自愿捐献国家。单纯的管、卡、压只会触发更多的暗流滋生。他提出了两条解决思路:通过赎买、鼓励交流等疏导措施使文物的交流正常化,同时确认私人交流的合法地位。
“文化遗产不是摇钱树,应强调的是保护而不是开发。”谢辰生说。据谢辰生讲,文物保护和开发的争论,从改革开放至今几乎不曾间断。2002年,在新文物法制订中,各界人士就曾经为文物可否上市交易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法律允许私人家传的一些文物上市交易。
“现实已经证明,同意一定范围内的交流是一种进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会主任张永年说,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但是保护文物,还是应该在原地保存,这样才有生命力。“
『肆』 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有哪些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名单(7处)
1.九寨沟(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2.黄龙(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3.武陵源(湖南,1992.12 世界自然遗产)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世界自然遗产)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 世界自然遗产)
6.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2007.6.27 世界自然遗产)
7.三清山(江西,2008.6.26 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单(25处)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2.长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4.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5.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陕西,1987.12 世界文化遗产)
6.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7.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山东,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8.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9.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遗产)
10.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1997.12 世界文化遗产)
13.颐和园(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4.天坛(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遗产)
15.大足石刻(重庆,1999.12 世界文化遗产)
16.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世界文化遗产)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18.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遗产)
20.云冈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遗产)
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吉林,2004.7.1 世界文化遗产)
22.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世界文化遗产)
23.安阳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遗产)
24.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25.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遗产)
『伍』 文化遗产
『陆』 确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机构是()
确认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79年开始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
据世界遗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共评选出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
(6)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扩展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职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各国政府间讨论关于教育、科学和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设置了五大职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学 、文化和传播。
2、知识的发展 、传播与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训和教学 。
3、制订准则:起草和通过国际文件和法律建议。
4、知识和技术:以“ 技术合作”的形式提供给会员国制订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
5、专门化信息的交流。
『柒』 中国一共有多少处古迹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至2014年6月,中国已有47处自然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中国47处世界遗产名录: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4、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6、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沈阳故宫(辽宁) 2004.7 文化遗产
7、安徽黄山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8、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12 自然遗产
9、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0、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11、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12 文化遗产
12、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遗产
1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12 文化遗产
14、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遗产
15、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16、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17、苏州古典园林1997.12 文化遗产
18、山西平遥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19、云南丽江古城1997.12 文化遗产
20、北京天坛1998.11 文化遗产
21、北京颐和园1998.11 文化遗产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3、重庆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遗产
24、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 文化遗产
25、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 2000.11、明孝陵(江苏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区) 2003.7、盛京三陵(辽宁沈阳市)2004.7 文化遗产
26、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11 文化遗产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遗产
28、云冈石窟2001.12 文化遗产
29、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2003.7 自然遗产
30、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004.7.1 文化遗产
31、澳门历史城区2005 文化遗产
32、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7.12 自然遗产
33、中国安阳殷墟2006.7.13 文化遗产
34、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遗产(2014..6.23增补二期)
35、开平碉楼与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遗产[2]
36.福建土楼2008.7.7 文化遗产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遗产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观
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7.30文化遗产
40.“中国丹霞”2010.8.1 自然遗产
41.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6.24文化景观
42.元上都遗址2012.6.29文化遗产
43.澄江化石地2012.7.1自然遗产
44.新疆天山2013.6.15自然遗产
45.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6.15文化景观
46.中国大运河 2014.6.22文化遗产[3]
47.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2014.6.22文化遗产
2、《世界遗产名录》简介:
《世界遗产名录》是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委员会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4年末中国有世界遗产47处。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捌』 《中华遗产》这本杂志如何背景怎么样
介绍:
中国第一份全面关注自然、文化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权威杂志
刊宗旨:透析文明遗存,彰显人文关怀。
地球是个巨大的生命体,它并不完全属于人类,而人类只是整个地球的一部分。在21世纪,人类的关注重点也许会转向自然和环境,因为我们在地球上所生存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环境越来越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遗产》杂志愿与同道一起,以关注遗产为起点,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将来。
《中华遗产》杂志是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中华遗产》杂志将成为中国遗产地和将要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地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沟通的重要通道。
●权威出版社中华书局主办:
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1958年被指定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办事机构,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成绩卓著,出版了数以千计的研究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方面的最基本的典籍和文献。
●权威组织协办和支持: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协办,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的支持。
●权威人士出任顾问和学术委员:
全国人大许嘉璐、彭佩云、费孝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陈奎元副主席、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同志、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同志、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代表青岛泰之先生等出任顾问;王蒙、启功、冯其庸、罗哲文、傅熹年、谢辰生、谢凝高、郑孝燮、冯骥才、郭旃等著名专家学者出任学术委员。
●权威专家学者撰文供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章新胜同志撰写了发刊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班德林先生为创刊号题写了贺辞;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国家文物局巡视员兼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同志、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等都发表了相关文章,确保了杂志内容的权威性。
还不错的,这是它的网站,
http://www.cnheritage.com/
你说的背景是不是指的是它的发展历程?
『玖』 我国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共有四处,分别是:
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分别是:黄山、泰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从山脚到山顶,沿途古迹名胜30多处,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西路有黑龙潭、扇子崖、长寿桥等。中西两路会合后为中天门,登天险十八盘,有南天门、碧霞祠、瞻鲁台、日观峰。登日观峰看日出,更为胜景。
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2、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古称黟山,唐改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有三大主峰;莲花峰(1873米)、光明顶(1841米)、天都峰(1810米)。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并称“黄山四绝”。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玉屏楼、半山寺、慈光阁、始信峰、天都峰、莲花峰、仙人洞、白鹅岭、百丈瀑等名胜古迹,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4、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红色砂岩构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为喀斯特地貌静观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涧、卧龙潭、龙啸岩等名胜和冲佑万年宫(武夷宫)、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及历代摩崖题刻。2017年7月9日,江西铅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9)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扩展阅读
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我国的世界遗产对生态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对外展示的窗口
2018年7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30届国际协调理事会上,黄山被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中国第34个、安徽省首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至此,黄山成为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自然保护地,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风景名胜区为主体成功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