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二个春天的电影剧情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
该片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海军某支队政委冯涛被派往东港的一个造船厂任工委书记的故事。
㈡ 怎样才能让自己落枕
落枕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不是什么疾病,是由于睡觉姿势不好或受风寒,导致颈部肌肉出现痉挛或炎症所致的不适症状,对人的健康没有明显危害,缓解后也没有后遗症。很多方法可以迅速缓解落枕症状,必要时可以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睡觉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就变成歪脖子了,睡一觉醒来居然发生了落枕,这种事情相信大家经常遇到,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脖子着凉或者枕头不合适导致的,睡一个觉脖子不能正常活动,那种感觉是非常难受的,这时候应该怎样处理呢?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让你快速恢复!
一、药油按摩
患者的脖子会很僵硬,可以用活络油、红花油、风湿油等能活血止痛的药油进行治疗,把药油擦在疼痛的位置,然后用手掌轻轻按揉,直到温热为止,,每天擦3次,能缓解疼痛,促进血液流动,让脖子很快可以恢复正常。
二、按摩疗法
按摩是治疗落枕的有效方式,能疏通脖子的气血,消除瘀滞,通络止痛。方法:病人需要坐端正,按摩的人站在后面,用手指轻按一遍患者的脖子,然后找到最痛的位置,从这个位置的侧上方用拇指一直按揉到肩部,按摩最痛位置要用力一些,患者会很难受,但是要忍住,直到患者感觉酸胀为止。
三、揉落枕穴
我们身上有一个落枕穴,这个穴位在手背食指和中指之间的掌骨上,患者可以自己按揉这个穴位,用拇指大力按,哪一边的脖子疼痛就按哪边,要按到穴位有酸胀感才有效。
四、拔火罐
患者如果痛得厉害,可以用拔火罐进行治疗。在最痛的位置进行拔罐,时间15分钟左右,可以让肌肉得到放松,减少颈部疼痛和僵硬,如果结合按摩一起效果更好。
患者不要因为疼痛就不敢动脖子,这样很难恢复的,应该忍住疼痛慢慢移动脖子,前后左右轻轻转动,让颈部肌肉得到放松,如果疼痛减轻了,可以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让脖子逐渐回到正常位置。转动时,基本限于不出现的最大疼痛范围,多做几次,疼痛就能明显缓解。
㈢ 神七宇航员什么时候出舱行走
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航天员出舱时间选定在神舟七号发射后的第二天下午4:30进行,航天员出舱选择在神七在太空飞行的第29圈出舱。
㈣ 神舟七号发射、出仓时间等
2008年9月日21时10分发射成功后,三位宇航员在起飞后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向后方致意。截屏图
记者昨日从神七载人航天新闻中心获悉,航天员出舱时间方案分两组,首选在27日下午,备选在28日下午。按照计划,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约为20分钟。
何时出舱将进行评估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此次航天员出舱准备了两套出舱时间方案。第一套出舱活动方案为,在飞行第29圈至30圈的连续测控弧段内出舱,即27日下午。
但是由于航天员在太空一般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适应,方可减少空间运动病。考虑到特殊情况,若在29-30圈之间,航天员身体仍没有适应太空失重环境,不宜在此时出舱,则改在在第44圈至45圈出舱,为28日下午。若选方案1,飞船飞行三天后返回;若选方案2,飞船飞行4天后返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员林西强介绍说,飞船按照预定发射程序进入轨道后,如果一切正常,航天员将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出舱准备。在完成航天服的组装、测试后,航天员还将在飞船上进行模拟训练。
林西强介绍说,“我们将对飞船、舱外航天服的工作状态、性能进行评估,对航天员也会进行生理评估,最后决定出舱活动的时机。”按照目前的评估,航天员应该在飞船运行的第29至30圈出舱。”
出舱将取回实验样品
出舱时,一名航天员位于返回舱,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入轨道舱后,一人出舱行走,取回科学实验样品,舱外活动时间约为20分钟;另外一人留在轨道舱内为出舱的人提供支持。
2名进入轨道舱的航天员分别穿着“飞天”和“海鹰”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据航天员系统舱外服分系统主任刘向阳介绍,“飞天”和“海鹰”最大的差距是出舱活动时间,海鹰可以实现8个小时,而飞天目前的指标是4-5个小时。
神舟七号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航天员包括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宇航员,他们中的一人将在27日下午进行中国第一次出舱活动,取回实验样本,出舱活动进行20分钟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㈤ 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怎么联系
北京海鹰脊柱公益基金会,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教授和前奥运冠军李宁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发起,在中国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等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下,于2011年10月18日得到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批准,成为我国首家专项资助脊柱相关疾病的公益性基金会。
找一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教授就应该能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