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分析某个蛋白质序列属于哪个通路
蛋白质序列测定技术先于DNA序列测定技术问世,蛋白质序列的搜集也早于DNA序列。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的雏形可以追溯到60年代。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美国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National Biomedical Research Foundation,简称NBRF)Dayhoff领导的研究组将搜集到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信息以“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地图集”(Atlas of Protein Sequence and Structure)的形式发表,主要用来研究蛋白质的进化关系。1984年,“蛋白质信息资源”(Protein Information Resource,简称PIR)计划正式启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PIR也因此而诞生。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国际合作相呼应,1988年,美国的NBRF、日本的国际蛋白质信息数据库(Japanese International Protein Information Database,简称JIPID)和德国的慕尼黑蛋白质序列信息中心(Munich Information Center for Protein Sequences,简称MIPS)合作成立了国际蛋白质信息中心(PIR-International),共同收集和维护蛋白质序列数据库PIR,[Barker等, 2000]。
⑵ 贺福初的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发现一种能特异刺激肝细胞增殖和肝脏再生的新细胞因子即人肝细胞生成素(HPO),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cDNA序列,并率先研制出重组人HPO首次揭示了存在于原代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膜上的HPO高亲和力特异性受体及HPO两条信号转导通路。开展规模化的人胎肝cDNA克隆与测序,建立了大规模、系统的基因表达谱,发现与肝脏发育、分化、癌变以及造血系统发育等相关的基因群。提出生长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细胞活性因子与受体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种系发生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认识,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
1 发现“细胞活性因子的发育相关进化”、“相互作用分子的协同进化”、“mRNA编码区与非编码区的协调进化”及“物种演化中的分子减速进化”等规律性现象;
2 发现并克隆肝细胞生成素、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研制其重组品,发现其受体及其两条信号转导通路;
3 揭示人胎肝、成体肝转录组及其蛋白质组,从中发现500余种新基因、新蛋白质;
4 发现中国常见恶性肿瘤及慢性肝炎等的易感基因10余种; 倡导并领衔了人类第一个组织、器官的“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这也是中国第一次领导大型国际合作计划,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杂志给予首肯;
5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共第十八届代表大会代表、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共同执行主席;
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理事;
亚太地区人类蛋白质组组织副主席;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主席;
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家“863”计划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
国家中长期“蛋白质科学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理事;
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防生物危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及军用生物技术专业论证组组长;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理事长;
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roteomics、Proteomics-Clinical Application资深编辑;
Journal of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执行编辑;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编委;
主要从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及系统生物学研究。少将,研究员,专业技术一级,博士生导师。
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副院长,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首任主任。 2005、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9、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200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2003、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993年被评为“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科技标兵”;
1996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8年荣获“全国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被评为总后勤部“科技金星”;
1999年被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2年被评为“中国青年科学家”、被授予中国“五四”青年奖章;
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全军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4年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授予“研究贡献奖”;
2005年获得“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6年所领导(任实验室主任)的全军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获“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2009年被国际蛋白质组论坛授予“杰出成就奖”;
2011年被国际人类蛋白质组组织授予“杰出服务奖”;
获中国发明专利7项、国家新药证书1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主编/主译专著十余部。在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ethods, Nature Protocols, PNAS等国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主编《生物信息学——方法与实践》、《造血调控》、《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技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等
参编《生命的岁月与梦幻》、《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蛋白质分子结构》、《医学分子生物学》。
⑶ 大家对美国Proteintech Group公司有什么认识吗
用过他们的抗体,感觉还不错
⑷ 肝炎基金会有没有规定高效蛋白大约多少钱一支
你好,肝炎基金会没有定价的权利,多少钱一支最终是由物价局核定的。
⑸ 吃了蛋白粉能解酒吗
蛋白粉不能解酒。
主要功能及作用:
1、对于高血压、高血脂
蛋白粉是低胆固醇、低热量、低脂肪的优质蛋白,有利于防止热量过剩和脂肪合成增加,降低 血压,对于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与胆固醇有很大的帮助。
2、对于脂肪肝、肝炎、肝硬化
蛋白粉低脂优质蛋白,是理想的蛋白质食品,高效防止脂肪肝。蛋白粉所含之必须氨基酸,能快速有效的合成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以修复坏死的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医学证明,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和胆碱等抗脂因子时,可损害肝脏并诱发硬化。
3、对于消化溃疡
蛋白粉为优质蛋白,是溃疡修复的最好来源。可迅速促进溃疡面愈合,保护胃粘膜不受损。
4、对于肥胖症
为控制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蛋白粉可以减少过多热量摄入,当纯净的蛋白质的摄入量充足了,可以减少对高脂肪高糖食物的嗜好;对于减肥,保护心脏均很重要。
(5)蛋白质研究基金会扩展阅读:
食用过多的蛋白质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因此正常的健康人,是没有食用蛋白质粉的必要。如果食用,不仅仅对人体健康无益,还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得不偿失的。即使是因疾病而需要补充蛋白质粉的人,也不能单一的依靠蛋白粉,还是需要通过饮食补充体内所需要的蛋白质,这样补充过来的蛋白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如果正常人,不依靠日常饮食提供蛋白质,而仅仅依靠蛋白质粉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其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不但是一种浪费,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危害的,因为蛋白质在体内的分解产物聚积,会影响正常的肝肾功能,导致免疫力低下,其中动物性蛋白质摄入过多还会诱发心脏病。
⑹ 邵梦扬的简介
1958年开始从事肿瘤防治研究工作。在“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两课题全国大协作中,成绩斐然,声望日高,成为一代名医。于1992年被国家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研制的“生白口服液”和“生白合剂”1996年批准为国家级新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是国家卫生部批准并以“Z(治疗类药)字开头的第一个国家级II类“抗癌生白”药物,曾于1997年获得在德国举行的“全球抗癌药物大会金奖”,并多次获得河南省及郑州市科技进步奖5项。邵梦扬教授发表专著5部,论文100多篇。在邵教授创立的中西医结合全方位综合治疗肿瘤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综合疗法,使二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康复,四分之一的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剩余的四分之一患者,症状也能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实践,由邵教授主持研制的治癌系列药品如胃清胶囊、克瘤清胶囊、扶正胶囊、肺清丸、肝清丸、乳清丸、肠清丸、症积消合剂等医院用制剂,经长期临床应用疗效显著。邵教授指导培养了许多卓有建树的学者专家,有的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地,有的分布在国内卫生战线的各个岗位,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医学上造诣高深、博学多识,德高望重,他曾多次被国际学会、国家学会及省级学会推举为领导人。1990年,被推举为“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副会长”;1994年,被美国录入《美国500名著名学者》一书;中国中医药学会新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家会诊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肿瘤学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他创建的东方肿瘤医院挂牌时,国家卫生部胡熙明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卫生部张立平部长、河南省张世英副省长、卫生厅刘全喜厅长等各级领导都光临指导。几年来,无论是邵老献身公益事业或投身各种社会活动,国家卫生部,河南省委、省政府及郑州市领导对这位“国家级专家”都会给予关注和大力支持。
人为什么会得肿瘤?怎样才能治好肿瘤?这不仅是全世界医学界苦苦思考、也是普通群众无不关心的问题。郑州东方肿瘤医院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邵梦扬教授,早在1990年就提出“癌症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产物”以及“应由单一治癌转为全方位综合治癌”的新理论,不仅得到了第15届国际癌症大会的肯定,也在今后大量临床实践的成功中得到了验证。其结果不仅影响了我国肿瘤界治疗思路的转变,也使数不清的癌症病人由此转危为安。
癌症是全身问题的局部表现
邵梦扬早年是河南医学院的高材生,毕业后分配到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这一安排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了中医,也看到了原以为是“云山雾罩”的中医技术的真实疗效。一位严重感染的病人持续高烧不退,邵梦扬用上了多种抗生素都不起作用,尝试以中药辨证治疗,病人竟然痊愈;此后,这类的事情临床愈来愈多了,自然引起了邵梦扬学术思想的转变,从对中医的不理解到逐步接受、应用和崇拜,70年代初他就脱产系统学习了中医,使他更加努力学习和挖掘中医,也开始尝试以中医的思维看待事物。
50年代,邵梦扬作为新中国较早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随河南省医疗队深入到闻名全国的食道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开展肿瘤调查和防治。当时的林县,食道癌发作的惨境令人触目惊心:不少病人一经发现已是晚期,往往是男人扛起铁锨去挖坟,女人换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人们对癌症的恐惧与无奈令邵梦扬刻骨铭心。他暗下决心,不管有多难,也要穷毕生精力把癌症攻下来!
治疗疾病必须探求这种病的机理,人们普遍认为癌症是局部疾病,发展到以后才成为全身问题。因此,对肿瘤的治疗就产生了误区,往往是切了再切,甚至一直切到不能切为止;放疗、化疗,一直疗到病人无法耐受为止。但这样穷追猛打的做法并未使病人因此痊愈,反而使全身衰竭,肿瘤该转移的还会转移。最后的结果是“癌没治住,人已治垮”。为什么会如此事与愿违?
邵梦扬转而以中西医结合的思维看待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于是,一切问题均豁然开朗:意识到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其病因是全身性的,是分子水平的变化,早期肿瘤的存在人的肉眼看不到,发展到晚期才变成为有形之物。人体阴阳的失调就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每个人都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它们是肉眼所看不到的一种蛋白质,当二者保持平衡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平衡时,人就不会得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当阴阳失衡即人的机体内外环境紊乱时,如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精神情志失常,五脏六腑失协、内分泌失调等诸多因素,使癌基因被激活并突破抑癌基因的限制开始活跃,因此,单纯对癌症的局部进行治疗,忽视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不能解决癌症治疗的根本问题。
基于这一认识,,邵梦扬逐步建立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肿瘤的新概念。这一概念就是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实行“一对一”的综合治疗方案,开展包括中药、西药、化疗、手术、介入、激光、冷冻、加温治疗、电化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等在内的各种治疗方法,而不是以往的“头疼治头似的单打一”,从而在国内开创了癌症治疗的全新局面。针对当时癌症病人放化疗治疗毒副作用大、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严重影响治疗和健康之难题,邵梦扬在80年代末即研制成功了中药“益肾生白饮”,即现在已成为国家准字号药物的“生白口服液”,其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效率达到91.3%,在国际肿瘤界得到很高评价;针对晚期癌症病人以及手术、放化疗后体质虚弱的问题,邵梦扬从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整体状况入手,研制出中药扶正胶囊,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他所研制的症积消胶囊、胃清胶囊、克瘤清胶囊、肺清丸、乳清丸、肝清丸、肠清丸等,也从各种癌症的不同病理出发,针对性地进行辨证治疗各种癌症,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全方位综合治癌是最佳选择
新乡县李某,患多发性骨髓瘤伴椎体转移骨髓破坏,在当地化疗一周后,白细胞减少,疼痛难忍,只能靠一天一针吗啡度日,病人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在亲友推荐下,去年底找到了邵梦扬教授,接受邵教授全方位综合治疗一个疗程后,白血球恢复正常,疼痛消失,并能拄拐活动;三个疗程后,饮食睡眠正常,体重增加,像常人一样行走。李某现在心情舒畅,爱说爱笑,高兴时还能哼上一段豫剧。
某研究院的一位女科学家发现右乳上有两个鸡蛋大小的肿块,医生确诊是癌肿,几次切除均又复发,后来连左乳上也发现癌块。她不惜重金请全国的不少肿瘤专家会诊,共同研讨治疗方案,但他们看后都表示:“已没办法,癌细胞已广泛转移,最多还有半年生存时间。”女科学家最后找到邵教授,邵教授亲自为她制定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终于使她重回实验室。今年春节,邵教授接到了她寄来的第十一张贺年卡。
美籍华人张先生,发现肝癌时就已经到了晚期,他在美国跑了多家著名医院,但因失去了手术机会只能靠放化疗,但是,强烈的毒副作用使他无法忍受,白细胞急剧下降,胃肠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不得不中断治疗。医生让他使用西药“生白能”以增加白细胞,但又一次反映严重,且产生了耐药性,治疗陷入困境。万里迢迢来到郑州东方肿瘤医院后,邵教授为他综合治疗三个月,病情明显好转。当时曾给他做CT的美国专家看过他的新片子后惊讶不已:“3个月能把一个晚期肝癌患者恢复到这种程度,中国专家真是了不起!”
数十载的治癌实践使邵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挽救了数千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运用中西医结合全方位综合治疗肿瘤,可使1/2的癌症患者康复,1/4的患者长期带瘤生存,剩余的1/4患者症状也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还带领学生们先后完成了多项癌症临床方面的重大课题,并获得众多奖励:“生白口服液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新药研制和临床应用”、“复方苦箭液治疗胃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海星消癌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活瘀扶正方加POD方案治疗中晚期食道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益肾生白饮治疗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症积消口服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邵教授所研制的中药新药生白口服液、生白合剂、生白颗粒已销往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缅甸、香港、台湾。
“像消灭天花一样攻克癌症”
现年已71岁的邵梦扬教授像勤耕不辍的老黄牛,在艰难的抗癌道路上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辛勤耕耘。
邵梦扬教授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多年努力和突出贡献,为他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学术界的认可,他先后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并担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河南分会副会长等职。同时,他的成功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除被聘为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副会长、被收录入美国的《500名著名学者》外,他还多次应邀出国讲学,足迹遍及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他的中西医全方位综合治癌思想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面对成绩,邵梦扬教授淡然地说:“我一生有四个愿望:入党、成为学者、著书、出国讲学。现在这四个愿望都实现了,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养学生和为癌症病人治疗上。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像消灭天花和征服结核病一样,攻克癌症!”
⑺ 近几年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只有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没有生物学奖。
我说说从90年到现在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字和获奖原因吧!
1991德国生理学家Erwin Neher&Bert Sakmann:发明了「单离子通道记录法」
1992艾德蒙费雪&柯瑞伯:研究肝醣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