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亦称股份不定投资公司。一种为小额财产所有者提供投资,经销可随时兑换成现金的股票的投资信托基金组织。在西方国家,由于有价证券市场发达,投机活动严重,人们无法决定购买哪种股票或何时买进和卖出为好。
一些有证券从业经验的人从追求收益、资本增值甚至投资目的出发,组织“共同基金”,自行筹集资金,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购买各种证券。同时,它们为投资者提供了另一种购买选择,从中收取佣金。投资者也可以根据需要支付一些费用来交换投资类型。
(1)主动管理共同基金扩展阅读:
投资基金的优势:共同基金比普通投资者拥有更多的资产,可以将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资工具上,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散,共同基金公司利用专业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团队进行市场调研,对双方的整体和个人投资环境有透彻的了解;只要少量的基金管理费能从专家的帮助中受益,可以说这是小投资者最好的福音。
当投资人不想投资时,可随时选择退出,赎回国内债券基金的款项,可於申请赎回之次一营业日收到,国内股票型基金及海外基金约一周可拿到款项。不像其他的投资工具,有卖不出去的风险。
B. 基金和共同基金有区别吗
有区别。
相关区别:
一、概念不同:
1、基金:
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2、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亦称股份不定投资公司。一种为小额财产所有者提供投资,经销可随时兑换成现金的股票的投资信托基金组织。
二、特点不同:
1、基金:
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的资产较一般投资人来得庞大,故足以将资金分散於不同的股票、甚至不同的投资工具中,以达到真正的风险分散,而不致因一支错误的选股,而产生重大的亏损。
(2)主动管理共同基金扩展阅读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盛行于美国。1924年3月21日在波士顿设立的“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基金”(Massachusetts Investment Trust,MIT),是世界上第一只公司型开放式基金,也是美国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共同基金。在此后几年中,投资基金经历了第一个辉煌时期。
共同基金发起人一般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例如共同基金公司、经纪商、银行或者保险公司。发起人为基金投入最初的资本并召集运营基金所需的第三方。在美国,发起人必须将基金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
C. 中国有共同基金吗
我猜是不是共同基金是不是基金的总成啊,从定义上看,共同基金投资于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票据。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这不就是基金吗?我们买的基金,都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啊,下面一群书呆子,根本理解不了定义啊!那不就是公募基金啊。!
我们说基金的种类很多,我自己的分类是这样的!
根据流动性(赎回 增加投资)分类为封闭和开放式
根据投资标的分类为:股票型 债券型 混合型 指数型 货币型 TOF FOF
根据基金经理操作方式分为:主动管理型(对冲基金)和被动管理型(指数基金量化基金)(不同阶段不一样)
根据投资理念方法不同,lof名字中会有什么中小盘 大盘拉筹 价值 成长 量化的关键词!
暂时就这么多了!
D. 依据什么的不同可以将基金分为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转自 保罗时报 共同基金知多少(五)主动vs被动
了解投资基金所需的各项成本后,部分投资人可能会想,是不是费用愈低的基金愈好呢?答案是“不一定”,就像上次提到的“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基金收费的高低是基金管理公司依照其操作成本来计算的,所以投资人在比较基金费用时,应该要以同类型基金为比较基础。而除了根据先前在《共同基金知多少 (三)认识基金家族》中介绍的各类型基金外,读者也需考虑《保罗时报》将于本篇介绍的基金管理方式。
主动式管理(Active Management)
主动式管理相信基金绩效可以击败大盘,因此积极操作投资组合并以超越大盘表现为目标。
主动式管理不相信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其操作原则为利用市场无效率性买进价格被低估的金融证券,或是作空价格被高估的金融证券,细部的操作手法又会依不同基金管理公司或不同基金经理人而有所差异。
虽然各基金的操作手法不同,但基本上,主动式管理是透过基本面分析或技术分析等证券分析工具以观察包含本益比(P/E Ratios)和市盈率与增长比率(PEG Ratios)等数据,并极度仰赖基金经理人的选股及选时能力。
由于主动式管理强调“主动”,因此采用主动式管理的基金也会因频繁进出市场而曝露在较大的风险之下,但就如同投资基本准则“期望报酬愈大的投资,风险也愈大”,主动式管理的信徒,在期望获得高报酬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度。
令人失望的是,根据数据,主动式管理基金成功打败大盘的机率并不高,这也是近几年来打着被动式管理旗帜的基金会风行全球的主因之一。
被动式管理(Passive Management)
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的相反。被动式管理不认为基金绩效可以超越大盘,“不能打败它,就复制它”的想法油然而生。指数基金即为被动式管理的代表,而近年来热门的ETF更是采用完全被动式管理来操作。
被动式管理信奉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证券市场已充分反映所有信息,一动不如一静。不同于主动式管理积极操作投资组合,被动式管理选择复制大盘指数,且为了尽量贴近大盘,除非是追踪的指数成分股有改变,否则基金经理人不会于市场频繁进出。
由于被动式管理基金的投资组合很少变动,因此基金所需支付的证券经纪费也会较主动式管基金减少许多,这也使得被动式管理基金的基金管理费较主动式管理基金便宜,成为被动式管理基金吸引投资人的另一个特点。
根据数据,被动式管理基金的表现胜过大部份的主动式管理基金,再加上低廉的管理费,也难怪被动式管理基金会成为近年来热门的话题商品。
E. 什么是主动基金
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是按照投资理念的不同来区分的。
主动型基金不刻意去做指数化投资,以超越市场基准为目标。
主动型基金即主动管理型基金,是指募集后有基金经理操盘,把资金投资于他所偏爱的股票,债券等,以期获得超越市场基准的收益的基金。
主动型基金需要很多的管理成本,不像被动型的基金,把资金募集后按比例投入到相应的股票即可。
主动基金是指基金管理人可以依据基金契约自由选择投资品种,它更体现基金管理人的运作水平以及背后强大投研团队的能力。而被动基金则简单复制指数,指数涨,基金就涨;指数跌,基金就跌。像指数性基金多数是完全复制市场的走势,就属于被动基金。如果投资者想购买此类主动型基金,务必选择一些正规持牌机构的平台选购。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主动管理型基金无疑仍然占据中国基金市场中的主流。特别是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全面飘红,更使主动基金备受追捧。被动基金的投资一般都是进行模仿指数的投资。根据国际成熟市场经验,80%的主动配置无法战胜市场,也就是从长期来看,只有很少的基金经理所做的主动配置收益率能强于大盘。
在中国,由于市场的有效程度相对较低,可能主动配置战胜大盘的概率会大一点,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同样也无法避免逃脱这一现象。因此投资者应该考虑从现在开始配置被动性投资基金,但短期被动基金的风险是无法规避的。
从运作的角度,当然被动基金运作更容易,收费也就更低。而主动基金因为更多地体现基金管理人及其团队自身的能力,所花费的精力更多,自然费用就更高。
F. 共同基金是什么 共同基金的特点有哪些
概念
共同基金(mutal fund),从广义上讲,泛指美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从狭义上讲,专指开放式的公司型基金。在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统计年报中,共同基金(mutual fund)和封闭式基金(close-end)、单位信托基金(unit-investment trust)、etf(exchange traded fund)士兵类的。在这四类基金中,共同基金是最大和最主要的一种。
特点
开放是公司基金的特点,一是开放式,二是公司型。开放式,是从基金的运作模式来划分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封闭式。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是可以变动的,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者赎回,封闭式基金的份额则是固定的。另外,封闭式基金有一定的期限,而开放式则没有特定的存续期。从历史上来看,世界上最早的基金是封闭式基金,为1868年在英国成立的“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但到了美国之后,就发展为开放式基金,1924年的“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是美国开放式基金的鼻祖。开放式基金在美国发展十分迅速,而且也是当前国际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形式.
公司型是从法律形式来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的划分,与之相对应的是契约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以《公司法》为依据开发,其组织形式就像是一家公司,基金的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权,按照所持有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型基金的份额代表的是一种所有权。契约型基金则是按照基金合同为基础来组织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持有人之间签订合同,依法约定相关的权利义务,契约型基金代表的是一种信托关系。投资者把手头的资金托付给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美国的基金以公司型为主,我国的基金全部是契约型基金。
G. 主动式基金管理好还是坏
主动管理型基金就是根据基金预定投资方向、投资类型、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等主动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基金。
指数型股票基金是跟踪预定的指数比如沪深300,完全复制买入该指数成分股(按成分股比例),不另外制定投资策略。
主动型基金的仓位更灵活,一般下限为60%,而指数型基金为90-95%,主动型基金可主动选股,而指数型基金不主动选股,只是被动跟踪指数成分股。
H. 什么是共同基金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怎样
现在定投的好时机
银行的"基金定投"业务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基金理财方式,是一种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和相同的金额申购某种基金产品的理财方法。基金定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平均投资成本,因为定投的方式是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当基金净值走高时,买进的份额数较少;而在基金净值走低时,买进的份额较多,即自动形成了逢高减筹、逢低加码的投资方式。
定投首选指数型基金,因为它较少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只是被动的跟踪指数,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情况下,长期定投必然获得较好收益。而主动型基金则受基金经理影响较大,且目前我国主动型基金业绩在持续性方面并不理想,往往前一年的冠军,第二年则表现不佳,更换基金经理也可能引起业绩波动,因此长期持有的话,选择指数型基金较好。若有反弹行情指数型基金当是首选。
国外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指数基金的表现强于大多数主动型股票基金,是长期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据美国市场统计,1978年以来,指数基金平均业绩表现超过七成以上的主动型基金。
因此我建议你主要定投指数基金,这样长期来看收益会比较高!
易方达上证50基金是增强型指数型股票基金,投资风格是大盘平衡型股票。该基金属高风险、高收益品种,符合指数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基金经理林飞除了担任上证50基金经理之外该基金经理还担任了指数基金深证100ETF的基金经理,作为指数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其具有较强的指数跟踪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2008年1季报基金经理表示,50指数基金将继续在严格控制基金相对基准指数的跟踪误差等偏离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对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判断,对投资组合做适度的优化和增强,力争获得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追求长期资本增值。
易方达管理公司是国内市场上的品牌基金公司之一,具有优异的运作业绩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目前的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1374亿元,旗下囊括了12只权益类基金和6只固定收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公司权益类基金净值排名出现了较大分化,整体业绩有一定下滑,但长远看公司中长期投资实力仍较强。
上证50ETF:上证50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2004年1月2正式发布,指数简称为上证50,指数代码000016,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优质大盘企业的整体状况。
华夏中小板:华夏中小板ETF的标的指数为深圳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中小企业板价格指数,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还可少量投资于新股、债券及相关法规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I. 1978年至1999年的20余年间,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中,有多少的主动式基金业绩比不上指数基金
1978年至1999年的20余年间,美国共同基金管理人中,有79%的主动式基金业绩比不上指数基金。
但这个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原因有三:
一、美国是成熟的市场,不利于基金的主动管理,中国是新兴市场,利于基金的主动管理
二、美国的1978年至1999年的20余年间,恰好是大牛市,只涨不跌,所以基金无法发挥主动管理的优势
三、主动式基金分进取型、稳健型、保守型,保守型过于保守,所以涨不起来,用保守型基金跟指数基金比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主动式基金被低估
附:
指数基金是否优于主动管理基金,这个问题是许多投资者最关注的。但回答却取决于投资期限的长短以及所处的市场环境。在上涨阶段,指数基金无疑跑得比主动基金快。但长期来看,在我国指数基金投资并非最佳选择。原因就在于,支撑指数基金的根本理论是有效市场理论,即专业投资者长期无法战胜市场,市场在信息上是有效率的。而恰恰我国目前的市场离有效甚远,大起大落频繁,政策效应明显,基金经理更有信息优势。因此总的来看,我国主动型的基金更能够跑赢指数基金。
期限为03年年初至今。上证基指、深证基指、中证股票基指和沪深300的累计收益分别为407%、380%、385%和203%,可见三个基金指数均大幅度超越了沪深300指数,表明主动型基金在此期限内业绩优于指数基金。在03年至今,上证基指、深证基指,中证股票基指分别有80%、70%以及90%以上的时间内累计收益超过沪深300。可见,长期来看,主动基金优于指数基金,原因就在于我国股市并非有效的,低效率的市场给了主动基金更多的创造收益、避免损失的机会。
那为何今年指数基金如此热火朝天呢?毫无疑问,是今年指数基金赚钱的“近因效应”起了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后出现的信息会比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更大。这种模式被称为近因效应。当人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记得后出现的信息而不是先出现的信息时,近因效应便起作用了。2009年以来,指数基金涨势喜人,打动了不少投资者。其次,人们对熊市时指数基金的悲惨遭遇有选择地忘记了,即重建了记忆,对于某些具体事件,记忆受到了他人言论的影响。当投资者决定投资于指数基金时,所回忆的都是有利于指数基金的片断,不利的内容自动地被忘记了。由此可见,正是这两个心理学上的偏差,使得投资者只看到指数基金短期的好,而忘记了,长期而言指基很可能不是主动基金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