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与教育基金会的故事作文
每当我们坐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每当我们在公园、足球场、蓝球场尽情玩耍的时候;每当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呵护
下,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时候,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那些遭受自然灾害遇到生活困难的孩子们,此时此刻又正在干什么?相信许多同学会
说,想这些干嘛,只要我们过得快乐就可以了。可是那些与我们同龄的孩子们同样也渴望汲取知识,同样也希望尽情玩耍。又有谁能给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前
几天,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为了帮助那些遭受罕见雪灾的人们能和我们一样过上一个和谐欢乐的春节,我们上海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在尽自己的一份
力,积极捐款、捐物。我心里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动员同学们一起加入进来,一起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龄人,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
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我们也一定会得到更多快乐。
在我的爱心基金会里,有的同学捐出了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有的同学捐出了自己心爱的
学习用品,有的同学捐出了自己平时喜欢的书籍……,在我们大家的帮助下,许多孩子的脸上又重新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展开想象的翅膀,脑海里勾画出我的爱心
基金会温馨画卷,同学们都成为了爱心基金会的主人,奉献着爱心,制造着快乐和幸福。
⑵ 儿童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的区别有哪些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20多年来,中国儿基会恪守为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的宗旨,汇聚社会爱心,为我国儿童公益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中国儿基会曾资助了幼儿园、儿童福利院、少年宫、SOS儿童村、儿童活动中心、学校等儿童生活、学习和活动场所,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公益项目“春蕾计划”。 1996年,为推动“春蕾计划”的深入实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毕业后没能继续升学的春蕾女童回乡后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中国儿基会特别设立了“春蕾女童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截止到目前,“春蕾计划”已经在全国普遍实施,共募集资金6亿多元,救助贫困失学女童达170余万人次。“春蕾计划”已经发展成为多视角、多方位促进女童全面发展的儿童公益项目。 2000年,为呼吁全社会给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中国儿基会推出了又一个大型公益项目——“中国儿童安全健康成长计划”,简称“安康计划”。“安康计划”推出后,通过在全国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图书站”、“安康宣传栏”、“社区儿童德育中心”、救助“贫困弱视儿童”等项目,帮助孩子们安全健康地成长。 为了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深入实施“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两个品牌项目。 2002年,中国儿基会创造性地策划并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动——“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活动中,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分别授予“公益明星单位”、“中国儿童慈善家”等荣誉称号,并将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北京八达岭长城的“中国儿童慈善功德碑”上,实现了捐赠者和公益组织、公益效应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为进一步创新劝募模式,中国儿基会坚持“零钱慈善”理念,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万台视频募捐箱。2003年、2006年,紧紧抓住我国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时机,先后与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在我国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机公益短信募捐项目。随后又开通了“12361”固定电话募捐特服号码,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赠平台。 20多年来,中国儿基会恪守为我国儿童教育福利事业竭诚服务的宗旨,用诚信凝聚了社会爱心,用执著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儿童公益事业的动人乐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赞誉,先后被中央机关和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抗击‘非典’先进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扶贫奖‘劝募模式创新奖’”、 “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是一项恩泽后代,造福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衷心希望与国内外一切热心于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友好联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为了孩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了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宗旨 为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教育福利事业。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 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著名实业家霍英东先生出资一亿港元,与教育部合作,于1986年成立的。基金会旨在鼓励中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和出国留学青年回国内高校任教,对从事科学研究和在教学与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和奖励。基金会设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为优秀青年教师从事研究工作,每项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资助;设立青年教师奖,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个人进行奖励,每项奖金1000-5000美元。为鼓励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从2003年开始,设立“优选资助课题”,由符合申报条件的青年教师“公开申报”,每项课题资助2万美圆左右。 基金会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以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为宗旨,扶植新秀,奖掖群贤。截止到2002年底,基金会共襄助1844名青年教师,资助金额1159.786万美元。基金会16年来所进行的资助和奖励,已成为最受我国高等教育界瞩目和赞誉的奖项之一,一批有作为、有成就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不少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⑶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证书
十几年前,我给中国儿童基金会,用手机短信的方式捐过多次钱,记得基金会给我回复短信让我讲话。我就把我当时看到的事用做讲话了。此后就没有和基金会联系过。当时捐款地址是8858。我想基金会应该给我补发证书。
⑷ 国家教育基金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企事业中小学领导的意见
【颁布单位】 国家教委 【颁布日期】 19870704 【实施日期】 19870704 【章名】 全文 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和军队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举办中小学(简称企
事业办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办学形式,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直接面向交通、能源、工业、林区、垦区、军工生产和国
防科研等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子弟。1985年,全国企事业所办中小学
有近3万所,在校生近1000万人,教职工80多万。多年来,企事业
办学为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提高企事业劳动后备军素质、稳定干部职工队
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和政府一向重视企事业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
育法》及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都鼓励企事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强调要
充分发挥企事业的办学积极性。长期以来,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和军队
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为加强对企事业办学的领导
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但是,企事业办学在管理体制、师
资、经费和教学业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事业办学的
质量和发展,影响着企事业干部职工子女教育、干部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事
业的现代化建设。为了认真办好企事业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各有关部门还须进一步加强领导。为此,提出如下意
见: 一、切实加强领导 随着我国各项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众多相对集中、自成系统的油田
、厂矿、铁道、林区、垦区、水电及军工生产和国防科研基地相继建成,
企事业办学日益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客观形势的需要,国务院有关部委教
育司(局),地方政府和军队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必
须切实加强对企事业办学的领导。 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地方和军队各有关业务部门、教育部
门,各企事业单位,要牢固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
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
方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义务教育法》
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企事业单位所办的中小学,实行办学单位为主、
地方教育部门为辅的领导体制。因此,企事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地方教育部
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加强对企事业所办学校的领导。国务院有
关部委、地方和军队有关业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
企事业办学的宏观指导。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
伍的建设,选派热心教育事业并懂得教育规律的同志担任学校领导,尤其
要配好一二把手。要从实际出发,搞好办学的总体规划,保证办学经费,
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地方教育部门要积极协助各企事业主管部门搞
好基础教育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检查、教学业务指导及
其他工作,为发展企事业办学做出切实的努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问题是企事业办学的关键。目前,企事业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不
足,质量较低且不稳定,初中和职业高中尤为突出。教师结构也不配套,
史、地、生、音、体、美、外语、政治等教师尤为缺乏。这种状况严重影
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解决企事业办学的师资问题,当前仍应坚持以企事业部门自力更生为
主的原则。各部委、地方和军队各有关业务部门、各办学的企事业单位,
要通过内部调整、自培、委托代培、外部调入、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扩大
师资来源。首先,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要认真办好现有的部属师范大专院校
、教育学院、中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部委所属的非师范性的大专
院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分配到企事业中小学任教。此外,
也可酌情增设师资班。这是解决企事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一条
重要途径。其次,各企事业中小学的主管单位,每年在向各部委申报师资
需求计划时,应同时报送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在规划培养本地区师资
时,应当把企事业中小学所需的师资列入规划。对老、少、边、山、穷地
区的企事业中小学,分配师资时应予以照顾。要鼓励大专院校、师范学校
毕业生到边远艰苦地区任教。此外,各企事业单位还要严格遵守中央、国
务院有关规定,保证师范毕业生到位,不得随意扣留师范毕业生做企事业
的行政干部,更不要任意抽调现有合格教师。要努力改善教师的待遇,提
高教师地位,稳定教师队伍。企事业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不应低于当
地教师的平均水平。要认真执行民办教师(含代课及以工代教教师)转公
办教师、教师家属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等有关规定,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
之忧,使之安心于教育岗位。各级地方教育部门,要关心、爱护当地企事
业中小学教师,把他们的培训、进修、考核、职务评定等项工作列入计划
,提供方便。所需经费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企事业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提
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
人师表。 三、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目前,企事业中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尤其是亏损企业单
位更为困难。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企事业中小学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必须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不但要
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且要做到生均教育费用
逐步增长。这“两个增长”的原则精神,也适用于企事业举办的学校。为
了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许多部委和企事业单位,除认真按中央
规定在企业营业外项目列支外,还在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后,在利润留成中
设立了教育科学基金,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许多增加办学经费
、改善办学条件的具体措施。这些做法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更好地支
持企事业办学,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按国发〔1986〕50号
文件的规定,将一定比例的教育费附加返还给企事业中小学。对亏损企业
单位,在返还时还应酌情给予适当照顾。各企事业单位要支持和帮助所属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校办工厂、农场,用其收入补充教育经费。对企
事业中小学在基建、购置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应与地方中小学同
等对待,减免各种应减免的税收,不应按企事业生产性建设、生产性购置
对待,以利于企事业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四、认真解决分散企事业职工子弟的入学问题 各部委都有一些企事业或企事业所属的站、队、派出单位分散在全国
各地。这些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弟不多,很难集中办学,只能到地方学校入
学。目前,一些地方学校在吸收这部分企事业职工子弟入学时,提出了一
些不合理的要求,使职工和企事业单位感到为难。今后,分散和流动性较
大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应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按户籍就近到地方学
校入学。其收费标准,应严格执行地方政府统一规定,学校不得任意向企
事业单位要钱、要物、派劳务,更不得借故将企事业职工子女拒之门外。
有条件的企事业中小学,也要尽量吸收一部分当地居民子女入学。企事业
中小学毕业生报考地方学校,在录取条件上应与地方学校毕业生一视同仁
。 五、加强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差是当前企事业中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提高企事业办学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各企事业主管部门和学校
要加强教研机构,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探索企事业办学的特点、规律和企
事业职工子女的心理特征,充实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国务院有关部委要注意总结推广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地方教育部门
对企事业中小学要在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上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在阅
读教育文件及资料、参加有关会议和教研活动等方面,要与地方学校一视
同仁,促使企事业所办学校与地方学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企事业所办的中小学不同于车间,管理学校不能简单地采取管理生产
的方式,必须尊重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领导和教
职工的积极性,给学校以较多的办学自主权,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增强
学校活力和责任感。办学主管部门要帮助学校搞好规划,完善规章制度,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不断改
善办学条件。对于学校干部的任用及教师的考核和聘用、招生录取、教学
教研等有关教学业务方面的工作,要尊重学校的意见,充分发挥校长和教
师的作用。企事业的领导同志,既要加强对学校的领导,又要防止统得过
多,管得过死,挫伤学校的积极性。 企事业办学是我国发展基础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有关部委、地
方和军队主管业务部门以及地方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密
切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总结经验,推动企事业办学的健康发展,并
努力使之办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