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资产清理如何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的账务处理: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 (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的时候,企业销售房屋和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有关规定,应该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资产类科目,它是一个过渡科目,在全部的清理工作未完成之前,记录因为清理而发生的各项收入和损失,收入放贷方,损失放借方。最后用贷方合计减借方合计,正为盈利,负为损失。
❷ 慈善捐款会计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慈善捐款属于企业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贷: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等。
营业外支出的内容:
⑴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⑵本科目可按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⑶营业外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低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借方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③盘亏、毁损的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本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⑷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❸ 固定资产清理是否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是一个过渡科目,要看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等的清理完成后要转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
计入固定资产合计中
❹ 固定资产清理年底一定要做处理吗
1、不一定,没有清理完成的。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年末是有余额的。 清理完成的,年底必须结转损益。
2、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3、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资产类科目,它是一个过渡科目,在全部的清理工作未完成之前,记录因为清理而发生的各项收入和损失,收入放贷方,损失放借方。最后用贷方合计减借方合计,正为盈利,负为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