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英特尔基金会

英特尔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8-05 06:37:17

1. 英特网的历史与遐想

Internet发展史简述
说到internet 的起源,不得不说科学史上这样的一个奇特情况,那就是在科技的发展中,战争的需求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我们把科技看得至高无上的今天,我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沉迷它们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可曾想到那些东西也许就是用本来是准备用于人类之间互相撕杀的技术而生产出来的!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东西是首先应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比如计算机,起源与美国陆军计算弹道的需要;原子能,来源于二战双方迫切需要强大攻击力和最后打击力量的需要。 而我们现在应用非常广泛的网络,也就是internet,则来源于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需要。(一)世界internet 发展 internet起源于ARPA(Advane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在20世纪60 年代末期,美国国防研究部门提出了个大胆的构想: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网络中的一部分破坏时,其余网络部分会很快建立起新的联系。当时在美国的4个地区进行了网络互联实验,采用TCP/IP作为基础协议。但当时并没有想到要把这项技术转为民用。从1969年-1983年,internet开始形成,但那时的internet还主要是用于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实验,在一部分每个大学和研究部门中运行和使用.并没有广泛的发展开来.到1983年, internet才开始逐步进入实用阶段,在美国和一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学和研究部门中得到广泛使用,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本国的主干网并接入internet,成为internet的组成部分。 1986年,NF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利用TCP/IP通信协议,在5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以使在全美国实现资源共享。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是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如NFSNET中。1989年,由CREN开发的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成功,为internet实现广域网奠定了基础。从此,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1993年,NCSA发表的Masic以其独特的GUI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紧随其后的网络浏览工具Netscape,internet explorer等的发表,以及WWW服务器的增长,掀起了Internet应用的新的高潮。 提到了这里,就不能不说说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 操作系统,以及捆绑在一起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尽管Microsoft因为市场垄断为世人所诟病,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公司。Microsoft公司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因富有而停止脚步。Win98,Win2000.WinXp等操作系统的发展证明了这些。打开我们的电脑,大部分是用的是Microsoft的操作系统。(跑题了,呵呵!)我说这些是要说明的是,windows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pc机的广泛应用,这也是现在的internet发展速度之这么快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二)中国internet发展简述 1983年,我国第一次与国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从此拉开了中国internet发展的帷幕。 1986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商用电话线,与欧洲原子能质子物理研究室(CERN)直接建立了电子通信连接,实现了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子邮件传输。1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所开始与国际联网,建立了中国学术网络(CANET)。1989年,由世行贷款,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等配套投资,开始了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实施高科技信息技术设施项目的建设。1990年,CANET向InterNic申请注册了我国最高域名“cn”。从此,从我国发出的电子邮件有了自己的域名。1992年,中科院网(CASNET)、清华校园网(TUNET)、北大校园网(PUNET)建成。1993年2月,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开始进入规划,计划把全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连接起来。这是今天教育网的前身。1994年,由原邮电部投资的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ANNET开始启动,并于1996年正式投入使用。值得庆贺的是,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商用计算机网络,也正式从此开始,我国的网络事业可谓是一日千里,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附一 :中国六大计算机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网、中国科学技术计算网、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中国联通、中国网络通信网、中国移动通信网、附二: CNNIC提供的1997年11月到2003年7月期间中国网民人数。 1997年11月62万 /1998年7月120万 /1999年1月210万 /1999年7月400万 /2000年1月890万 /2000年7月1690万 /2001年1月2250万/2001年7月2650万/2002年1月3370万 /2002年7月4580万 /2003年1月5910万 /2003年7月6800万附全球Internet上计算机递增数:

英特网遐想
英特尔星期四描绘了未来的英特网,数百万的计算机和服务器分析并指导网络传输,旨在让网络更安全和有效。
目前的因特网是基于1970年代的技术,来自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的新用户已使其不堪重负,技术总监盖尔辛格说,新的网络并不是取代现有的软硬件,而是建构在现有的因特网之上,支持新的服务,应付安全威胁,解决对特定服务器访问量激增的情况。新层的网络必须起到监测和指导的作用,它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在整个网络发送信息包的技术。

这种网络的模型已经做为 PlanetLab 形式存在。它由英特尔资助,并得到150所知名大学和实验室的支持。不过,并非所有公司都赞成英特尔的看法,其路由器和交换机构成当前因特网骨干的思科公司即是如此,它正在对目前的基础设施产品采用更为智能的特征。

2. 英特尔 Management Engine Interface是什么

我回答过类似问题,把答案链接放在最后。

简单点说,跟远程控制有关。

http://..com/question/303755173.html

3. 因特网是英特尔公司创建的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6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到70年代,ARPAnet已经有了好几十个计算机网络,但是每个网络只能在网络内部的计算机之间互联通信,不同计算机网络之间仍然不能互通。为此, ARPA又设立了新的研究项目,支持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有关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想用一种新的方法将不同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形成“互联网”。研究人员称之为“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这个名词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在研究实现互联的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起了主要的作用。1974年,出现了连接分组网络的协议,其中就包括了TCP/IP——著名的网际互联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这两个协议相互配合,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 TCP/IP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即TCP/IP的规范和Internet的技术都是公开的。目的就是使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都能相互通信,使Internet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这正是后来Internet得到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ARPA在1982年接受了TCP/IP,选定Internet为主要的计算机通信系统,并把其它的军用计算机网络都转换到TCP/IP。1983年,ARPAnet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军用,称为MILNET;另一部分仍称ARPAnet,供民用。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组织(NSF)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5个为科研教育服务的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并支持地区网络,形成NSFnet。1988 年,NSFnet替代ARPAnet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NSFnet主干网利用了在ARPAnet中已证明是非常成功的TCP/IP技术,准许各大学、政府或私人科研机构的网络加入。1989年,ARPAnet解散,Internet从军用转向民用。 Internet的发展引起了商家的极大兴趣。1992年,美国IBM、MCI、MERIT三家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高级网络服务公司(ANS),建立了一个新的网络,叫做ANSnet,成为Internet的另一个主干网。它与NSFnet不同,NSFnet是由国家出资建立的,而ANSnet则是ANS 公司所有,从而使Internet开始走向商业化。 1995年4月30日,NSFnet正式宣布停止运作。而此时Internet的骨干网已经覆盖了全球91个国家,主机已超过400万台。在最近几年,因特网更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快就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4. Internet起源的时间,它的前身叫什么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ARPAnet。

20世纪50年代末,正处于冷战时期。当时美国军方为了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在受到袭击时,即使部分网络被摧毁,其余部分仍能保持通信联系,便由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设了一个军用网,叫做“阿帕网”(ARPAnet)。

阿帕网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4台计算机,供科学家们进行计算机联网实验用,这就是因特网的前身。

(4)英特尔基金会扩展阅读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展,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信息的意识,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重视越来越加强,这些都强烈刺激了ARPAnet和NSFnet的发展。

今天的Internet已不再是计算机人员和军事部门进行科研的领域,而是变成了一个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覆盖全球的信息海洋。

在Internet 上,按从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5. openstack基金会是什么组织

概述

OpenStack基金会是OpenStack的全球独立家园,旨在推动OpenStack云操作系统在全球的发展、传播和使用。OpenStack基金会的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服务开发者、用户及整个生态系统,为其提供共享资源,以扩大OpenStack公有云与私有云的成长,从而帮助技术厂商选择平台,助力开发者开发出行业最佳的云软件。

OpenStack基金会它是一家非盈利组织,在2012年成立,SUSE的行业创新总监Alan Clark担任OpenStack基金会主席这一要职。OpenStack基金会分为个人会员和企业会员两大类。OpenStack基金会个人会籍是免费无门槛的,他们可凭借技术贡献或社区建设工作等参与到OpenStack社区中。而公司参与的会根据各司赞助会费的情况,分成白金会员、黄金会员、企业赞助会员以及支持组织者,其中白金和黄金会员的话语权最大,目前,OpenStack基金会的董事会有两名成员是来自于中国的公司,而整个基金会中黄金会员级别的公司中中国企业已经占据到3家,他们分别是华为、EasyStack和UnitedStack有云。

董事会成员选拔

OpenStack基金会董事成员包括24位,白金会员在董事会里的8名席位是固定的,不用参与竞选,而剩余的16位将是竞选得出,其中的8位要在所有黄金会员里进行角逐,方式是由黄金会员们在1天内投票决定,并且不对社区进行公开。另外的8位被称作个人独立董事,他们是由千万社区个人会员经过1周投票最终决定的。席位在基金会董事会里是可以影响OpenStack发展和建设方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这也就成为了企业们对会员级别和董事会席位趋之若鹜的原因。

基金会企业会员的划分

说完了董事会成员的划分,再来看看企业会员都有谁,准确来讲,OpenStack基金会只允许最多8家白金会员资格和24家黄金会员资格。

白金会员仅限的8个席位已被AT&T、Canonical、惠普、IBM、英特尔、Rackspace、红帽和SUSE这8家囊括。

而黄金会员仅限24个席位,如下图所示包括了Aptira、CCAT、思科、戴尔、DreamHost、EasyStack、EMC、爱立信、富士通、日立、华为、inwinStack、Juniper Networks、Mirantis、NEC、NetApp、赛门铁克,UnitedStack 以及Virtuozzo这19家,目前尚有5个空缺位置。

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告诉我们,社区对于个人会员而言是非常开放的,基本上向任何人敞开。但如果想要成为金牌会员的话,那么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对后备公司进行审核,并且必须经由基金会、董事会成员批准。考核的首要一点就是要看他们是否对OpenStack社区做出了贡献。

6. INTEL公司的微机的CPU发展史

CPU也称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1971年,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它是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以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为例介绍一下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1978和1979年,INTEL公司先后推出了8086和8088芯片,它们都是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它们的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8088是8位,8086是16位。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最早的i8086/8088是采用双列直插(DIP)形式封装,从i80286开始采用方形BGA扁平封装(焊接),从i80386开始到Pentiumpro开始采用方形PGA(插脚),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该芯片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80286有两种工作方式: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4GB内存。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称为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
1990年推出的80386SL和80386DL都是低功耗、节能型芯片,主要用于便携机和节能型台式机。80386SL与80386DL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基于80386SX的,后者是基于80386DX的,但两者皆增加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系统管理方式(SMM)。当进入系统管理方式后,CPU就自动降低运行速度、控制显示屏和硬盘等其它部件暂停工作,甚至停止运行,进入"休眠"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
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这种芯片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其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处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
80486和80386一样,也陆续出现了几种类型。上面介绍的最初类型是80486DX。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类型中的一种低价格机型,其与80486DX的区别在于它没有数学协处理器。
80486DX2由系用了时钟倍频技术,其芯片内部的运行速度是外部总线运行速度的两倍,即芯片内部以2倍于系统时钟的速度运行,但仍以原有时钟速度与外界通讯。80486DX2的内部时钟频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DX4也是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的芯片,它允许其内部单元以2倍或3倍于外部总线的速度运行。为了支持这种提高了的内部工作频率,它的片内高速缓存扩大到16KB。80486DX4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其运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DX2快40%。

80486也有SL增强类型,其具有系统管理方式,用于便携机或节能型台式机。INTEL公司于1993年又推出了80586,其正式名称为PENTIUM。PENTIUM含有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最初为60MHZ和66MHZ,后提高到200MHZ。66MHZ的PENTIUM微处理器的性能比33MHZ的80486DX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则比33MHZ的80486DX快6至8倍。
PENTIUM引起的轰动尚未结束,INTEL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微处理器--P6。P6含有55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33MHZ,处理速度几乎是100MHZ的PENTIUM的2倍。P6的一级(片内)缓存为8KB指令和8KB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P6的一个封装中除P6芯片外还包括有一个256KB的二级缓存芯片,两个芯片之间用高频宽的内部通讯总线互连。P6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项称为"动态执行"的创新技术,这是继PENTIUM在超标量体系结构上实现实破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1997年,在奔腾(P54C)和P6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一块奔腾(P54C),加上57条多媒体指令,就得到了多能奔腾(P55C),相对P54C,P55C在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1)支持称为MMX多媒体扩展的新指令集,有57条新指令,用于高效地处理图形、视频、音频数据;(2)内部Cache从16KB增加到32KB。(3)优化了CPU的执行核心。
为了弥补P6芯片的某些缺陷,Intel在P6基础上开发了两个变体:Klamath(即PentiumⅡ)和Deschutes来补充完善它。PentiumⅡ使用MMX和AGP技术,其系统总线速度达到66MHz,一级Cache含16KB指令Cache和16KB数据Cache,二级Cache为512KB,采用了0.35微米的工艺,CPU工作电压为2.8V;而Deschueses(PII350以上的CPU)是PentiumⅡ的一个0.25微米版本,具有更低的电源电压,外频为100MHz。PentiumII改变了以往的PGA陶瓷封装,而把处理器芯片、L2高速缓存以及TAGPAM(用来管理L2高速缓存)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然后封装在新的SEC(SingleEdgeContact,单边接触盒)内。由于采用了新的SEC封装,PentiumII必须插在242线的SLOT1插槽内,也就是说,PentiumII不兼容Socket7结构。
1998年7月,Intel推出了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PentiumII至强器(PentiumIIXeon),它采用新的P6微处理器结构,0.25微米制造,最低主频400MHz,内部带有512K或1M二级高速缓存。PentiumII至强使用的是330线的SLOT2插槽,使L2高速缓存与CPU主频同步运行,系统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当然,体积也比SLOT1的PentiumII稍大。
PentiumII赛扬是Intel在1998年4月针对低端市场发布的PentiumII级处理器,它采用了PII的内核,去掉了PII处理器上的二级缓存,从而降低了成本,但同时也使其整数性能税减。Inter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随后推出的300MHz和333MHz的赛扬中集成了128K二级高速缓存,虽然比PentiumII的512K少,但由于赛扬的128K二级缓存是与CPU同频运行的,所以性能几乎和同主频PentiumII持平,有时甚至比PentiumII还要好。而其价格,只不过是同频PentiumII的二分之一,非常超值。
1999年1月5日,Intel推出了Socket370赛扬,它仍然使用了Slot1架构的赛扬内核,只不个过采用了新的PPGA封装,降低了生产成本。Socket370的赛扬处理器在外形上很像PentiumMMX,但它的针脚比PentiumMMX的要多一圈,为370针,而PentiumMMX只有321针。所以老的Socket7的用户如要使用Socket370的赛扬,,必须购买一块Socket370插座的主板,而使用Slot1插座主板的用户,则可以选择一块转换卡,就可以使用新的Socket370的赛扬了。
1999年2月26日,Intel正式发布了PentiumIII处理器,打响了1999年CPU大战的第一枪。PentiumIII的内核和PentiumII大致一样,只有新增加了70条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单指令对数据流扩展)指令集,使CPU的浮点运算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了CPU对浮点运算密集型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另外,就是关于PentiumIII的序列号。由于Intel在每一颗PentiumIII的硅片上都植入了一个固定的序列号,那么在因特网上,就可以通过PentiumIII的序列号识别出电脑的用户。这样做,是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但同时更多的人担心自己的隐私暴露在网上。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Intel的序列号控制软件关闭序列号,也可以在BIOS中直接将序列号关掉。
目前的PentiumIII主频为450MH和500MHz,0.25微米工艺制造,32K一级高速缓存,512K二级高速缓存同样以CPU主频的一半运行,核心电压2.0V,仍然使用Slot1插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SSE指令集的软件还很少,不能体现出SSE指令的优势,随着各大软件厂商对SSE指令的支持,PentiumIII的性能将会有更大的提高。
PentiumIII推出不久,Intel推出了PentiumIII至强处理器,频率有500MHz和550MHz两种,核心电压2.0V,使用Slot2插槽,L2级Cache内置于片内,有1M、2M或2M以上的版本。在微处理器的市场中,虽然Intel公司以其绝对的规模,生产能力和杰出的工作设计成为业界领袖,但它的产品还是有隙可乘的,许多具有实力的公司正挤身微处理器这一市场,向Intel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AMD的K6-2、K6-III处理器,还有K7处理器,它们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完全可以和PentiumⅡ、PentiumIII相媲美,使微处理器市场形成了一种错踪复杂的状态。
微处理器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从1971年到1999年,在短短四分之一世纪内,微处理器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人难以置信。目前的PENTIUM比1981年用于第一台PC机的8088要快300倍以上。可以说,人类的其它发明都没有微处理器发展得那么神速、影响那么深远。

7. 最近Linux基金会推出了一款叫ACRN的开源项目,用起来如何

ACRN由Linux基金会发布,是一款灵活的、轻量级、开源hypervisor参考软件。英特尔公司为该项目提供了大部分的设计及代码,其在虚拟化技术上的丰富经验和领导地位在这个hypervisor解决方案的初期开发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CRN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hypervisor软件和设备模型,支持众多的I/O设备共享。ACRN以实时性和关键安全性为设计出发点,特别为精简嵌入式开发而优化。该项目为各行业的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参考设计框架,可以用来构建一个开源的嵌入式hypervisor,尤其适用于物联网领域。另外,开源项目一般允许用户看到原始代码,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所以安全性更高。

8. 什么是inter网

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其 准确的描述是:因特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a network of network)。它以TCP/IP网络协议将 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理网络联接成一个整体。它也是一个国际 性的通信网络集合体,融合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集各个部门、领域的各种信 息资源为一体,从而构成网上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网。它的出现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 的必然和象征。

因特网最早来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s Agency,DARPA)的前身ARPA建立的ARPAnet。最初的ARPAnet主要用于军事研究目的。1972 年,ARPAnet首次与公众见面,由此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 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ARPAnet试验并奠定了因特网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计算机网络之间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同时,局域网和其他广域网的产生和发展对因特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有 影响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网NSFnet。它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但NSFnet对因特 网的最大贡献是使因特网向全社会开放。随着网上通信量的迅猛增长,1990年9月,由Merit 、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先进网络与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 Science,Inc)。 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能以45Mb/s的速率传送数据,相当于每秒传送14 00页文本信息,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已同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通。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大发 展,人们对开发和使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视,强烈刺激着因特网的发展。在因特网上,按从 事的业务分类包括了广告公司、航空公司、农业生产公司、艺术、导航设备、书店、化工、 通信、计算机、咨询、娱乐、财贸、各类商店、旅馆等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构成了一个信息社会的缩影。

9. Linux基金会的团队会员

Linux基金会有三个不同等级的会员:银级、金级、白金级。各级别会员需承担的责任有所差别,白金级别会员同时拥有董事会席位,每年需缴纳会费50万美元。
2010年11月2日,中国移动正式加入Linux基金会,成为金级会员。这是Linux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个会员企业。
2011年7月,第一家汽车企业丰田公司加入到Linux 基金会,这将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汽车很有可能在后台运行着一个 Linux 系统。
2012年6月6日,Linux基金会今日将宣布正式接纳三星成为该基金会最高级别的的“白金会员”(platinum member),三星将由此在Linux基金会董事会中获得一席。作为使用谷歌基于Linux的安卓操作系统的最大手机制造商,三星产品线各产品几乎都受惠于Linux,其成为白金会员似乎是水到渠成。
截止2012年6月:Linux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拥有100多家会员企业,以及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10家金级会员,其中三星成为Linux基金会第七个白金会员,其他的白金会员包括IBM、甲骨文、英特尔、富士通、高通创新中心、NEC。
2012年11月05日,HP加入Linux基金会,成会白金会员。
2013年04月思杰向Linux基金会捐献开源软件Xen Hyperviso。
2015年8月14日阿里宣布加入Linux基金会。在加入Linux基金会的同时,阿里也成为开源项目Xen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阅读全文

与英特尔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