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玉器展览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玉器展览

发布时间:2021-08-05 03:26:21

『壹』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管理办法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本会)作为非营利公募组织,广泛动员企业、国内外基金组织、民间团体以及个人等自愿捐赠,汇集各类社会资源,资助公益文化事业。
第二条 根据本会章程规定,本会遵从捐赠人的意愿为其设立本会下属的专项基金,并根据捐赠人的喜好兴趣将捐赠款投向指定文化项目。向本会捐赠将享受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条 为规范专项基金管理,维护捐赠人、受益人及本会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2000]41号”文件精神和本会章程,制定本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四条 在本会设立的专项基金受法律保护,本会和本会工作人员不得私分、侵占、挪用专项基金。
第二章 专项基金资金来源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的专项基金,是指本会依法受赠的、并按捐赠人意愿投向指定文化项目和用途的合法捐赠款。
第六条 专项基金资金来源:
(一)国内外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
(二)专项基金实现的增值收入;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章 专项基金理事会
第七条 专项基金理事会是专项基金管理和使用的决策机构,由基金发起人和其他理事及本会特派理事共同组成。基金发起人可以作为基金长期不变的理事会组成成员,并为专项基金事务的核心决策人。
第八条 专项基金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需经本会理事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条 专项基金理事会设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若干人,或秘书长一人。理事长、理事由基金发起人与相关单位协商确定,本会有至少一个席位制理事。副理事长、秘书长由理事会选任。
第十条 凡同意专项基金章程,热心文化艺术事业,并能够积极参加基金组织的活动、承担并完成专项基金理事会交付的有关任务的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申请并经专项基金理事会同意,报本会理事会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均可成为专项基金理事。
第十一条 基金理事有参与和监督基金各项工作的权利;有参加基金举办的各项活动的权利;有遵守基金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积极完成基金分配任务的义务。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理事会的职责:
(一)制订和修改基金章程;
(二)选举产生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审批基金年度工作计划和预决算;
(四)决定基金资助项目及用途检查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
(五)增加和罢免理事、秘书长、副理事长;
(六)决定基金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三条 专项基金的日常管理和运作由基金理事会负责,本会有权对基金的日常管理和运作进行监督。
第四章 专项基金使用
第十四条 专项基金为特定捐赠款,本会与捐赠人签订捐赠协议后,设立专项基金专用账户。本会开据捐赠票据给捐赠人,根据国务院“国发[2000]41号”文件规定,凭本会开据的捐赠票据,捐赠人可以享有公益性捐赠的税务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 专项基金支出须有基金理事会决议和基金理事长签字。专项基金使用范围应在专项基金章程所涵盖或规定的范围内,不得用于超越章程范围外的支出。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设独立的银行专用账户,实行独立核算,单独建帐,财务工作由本会财务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 专项基金须遵守本会的有关财务制度、审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
第五章 专项基金保值和增值
第十八条 专项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由专项基金理事会负责运作,基金理事会应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专项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可以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也可以采取购买债券和其它保值、增值方式,但不得用于风险投资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理事会也可委托本会对专项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本会将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对专项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第六章 管理监督
第二十一条 本会对专项基金的管理:
(一)提供法律保障:捐赠本会设立的专项基金均受法律保护。
(二)免费提供服务:本会为捐赠本会设立的专项基金提供免费的专业财务服务,以确保专项基金使用的畅通和规范。
(三)实施财务监督:确保专项基金用于其章程规定的范围。
第二十二条 本会对专项基金的财务管理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专项基金理事会和基金捐赠人对专项基金支出情况的查询,给予及时如实答复。
第二十三条 本会每年向专项基金理事会递交财务年度汇总表。
第二十四条 如因本会违反本会《章程》和本办法的规定导致专项基金遭受损失,本会将责成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会在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对专项基金账户进行财务决算,以确保专项基金的延续性和捐赠人的权益。
第二十六条 专项基金及基金理事会成员不得有损害本会声誉的行为,或借本会的名誉开展不适当的活动。如有违反,本会有权终止专项基金的运作,直至取消专项基金的设立。
第二十七条 专项基金(包括固定资产)不足人民币十万元且不足时间持续一年以上时,本会将对专项基金进行清算。清算后,剩余资产归本会所有,专项基金自行解散。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归本会。

『贰』 赵力的成就及荣誉

1991年,获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颁发的“美术史论专业学生论文奖·学士论文奖”。
1993年,《中国当代油画现状》(合著)被《人民日报》评为当年美术类畅销书第一名。
1994年,与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合作进行“中国当代油画”研究工作,策划实施“中国当代油画收藏计划”,组织编撰《中国当代油画》大型画册;参加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美国卢斯基金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举办的“明清绘画透析”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专著《京江画派研究》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5年,在香港亚洲艺术基金会资助下进行“中国早期油画”的专题研究,主持出版《中国油画简史》、《中国早期油画大系》。
1996年,赴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短期学术考察。
1997年,开始以“中国早期美术教育与日本、东南亚的关系影响”为题与日本、东南亚学者进行广泛合作,并多次赴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1998年,担任中国艺术博览会学术总监,创设博览会主题展模式,并首度推出“中国油画五十年”主题展。
1999年,参与创立中国艺术新闻网;担任中国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参与筹备由中国嘉德、日本软银、香港电讯共同发起的嘉德在线,探索国内艺术品商务网络平台的创新性建设。
2000年,兼任嘉德在线拍卖有限公司的首席信息官(CIO),之后兼任该公司的首席艺术官(CAO);参加由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主办的“风格与网络”美术史国际讨论会,并发表论文。
2001年,参与“中国书画鉴定研究”国家级科研组工作,任课题的副组长;参与创办景平艺术机构,策划“中国油画新新力量系列展”(广州)、在韩国世界杯期间与韩国美术家协会共同策划“中韩代表画家联合展”(韩国首尔)。
2002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参与创办 “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参加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东亚艺术美术史国际讨论会”。
2003年,合作编著《中国油画文献》并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参评国家图书奖;合作编写的《中国美术史简编》获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一类(精品项目);参与创立中国艺术博览会的新品牌“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并任艺术总监;参与雅昌艺术网“中国艺术市场拍卖数据库”的建设,该数据库曾被深圳市政府评为“年度科学创新奖”(2004年)。
2004年,编撰并出版《中国美术史图录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京江画派》(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5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担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参与筹建中国艺术博览会新品牌“艺术北京”;出版《中国美术史资料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与筹建《艺术财经》杂志,并从事艺术市场数据库、中国艺术市场景气指数的建设;与《上海证券报》合作创办《艺术财经周刊》;创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CAFA/AMRC)并任主任;策划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出版专著《奇园幻境》(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年,参与创办“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任艺术总监、学术委员会委员、论坛协调人;参与创办《艺术财经》杂志并任总监;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聘为客座教授;承接文化部“外国艺术法律法规调研”和北京市文化局“北京画廊市场调研”两项课题。参与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艺术品管理条例”修改起草小组。
2007年,主持并推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系列(湖南美术出版社)、“艺术财富”系列丛书(湖南美术出版社),承接文化部“外资画廊在中国经营情况的调研课题”;参加韩国ARTRO美术馆“中国之门”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策划展览有季大纯个展(北京、上海)、章剑(上海、广州)、“视觉遭遇展”(北京)、“视界无限大”以及其它展览共8个;参加台湾亚太艺术产经研讨会;参加高雄美术馆“世变、形象、流风:中国近代绘画1796-1949”研讨会。
2008年,创设“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基金”,创设“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参加福布斯“中国私人财富论坛”(上海)、“中国艺术财富论坛”(杭州)、 “艺术经济论坛”(北京)、“艺术与资本论坛”(北京)、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主办的“The Arts in the Global Society”国际研讨会、深圳美术馆主办的“艺术论坛”,并在上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参与文化部重点学术展览“墨非墨”的策划;参与文化部“艺术品管理条例”修订;《2007-2008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被列为文化部“现当代艺术推广计划”重点学术课题;《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被国家出版总署评为美术类图书年度“金牛奖”三等奖。
2009年,受邀参访TEFAF(欧洲艺术博览会);担任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联合策展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艺术沙龙并发表主题演讲;参加深圳文博会论坛并发表主题发言;主持策划“艺术经济论坛”(北京);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国家文化与政策研究所;参与策划“2009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担任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公共论坛部分的总负责人;参加中国拍卖协会“2009中国文物与拍卖国际论坛”,并发表演讲;主编出版《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与未来》(中国青年出版社伦敦分社,中文版、英文版)、《艺术财富·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市场》、《2008-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筹备“全球艺术品市场研究联合体”;参与创办“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参与中国文化部“2009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简称“白皮书”);参加歌德学院举办的“中德艺术市场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发言;策划各种艺术展览活动8个。
2010年,参与创办亚洲艺术教育基金会;参加韩国2010AAAF论坛及相关学术活动;策划展览“不同凡想”(北京印象画廊);

『叁』 李磊的创作及展览

李磊1996年起主要从事中国抽象艺术创作和研究,力求将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国际上成熟的抽象艺术语言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的抽象艺术之路。创作有《禅花》系列、《忆江南》系列、《意象武夷》系列、《醉湖》系列等。
李磊在中国北京、上海;美国纽约;德国法兰克福、奥地利林茨;荷兰阿姆斯特丹、博克斯梅尔;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过个人画展。
出版专集
《海上油画名家——李磊》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当代艺术家画传——李磊、诗意的抽象》河北教育出版社
《今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李磊、楼高人远天如水》四川美术出版社
李磊的艺术年谱
1965年(1岁)
1965年10月8日,李磊生于上海。出生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母亲沈如云毕业于这所大学。父亲李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服役。姐姐李姮2岁
1966年(2岁)
父母从部队转业到冶金部第四冶金建设公司第五分公司,其所在地为甘肃省海石湾镇。
随父母到西北生活。
1972年(7岁)
进入冶金部第四冶金建设公司第五分公司子弟学校上学。
1975年(10岁)
转入青海省民和镁厂子弟小学读书。经常为学校的黑板报画插图。
1976年(11岁)
由学校推荐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工农兵美术创作班”画宣传画。创作《放学回家》,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业余美术比赛中获奖。
1978年(13岁)
回上海,寄居在姑妈李爱珍家。拜徐悲鸿的学生周竹湘先生为师。每周上美术夜校,开始学习绘画。
1980年(15岁)
考入华山美术职业学校实用美术班。受杨见龙、游龙姑、倪常明、蒋昌一、丁荣魁等老师指导。
1982年(17岁)
装饰画《劳动、青铜、历史》入选上海市美术作品展并在《上海文学》刊登,为第一次参加美术展览和公开发表作品。
王劼音先生到华山美术职业学校讲授版画技法,对版画发生极大兴趣,从此开始版画创作。
1983年(18岁)
从华山美术职业学校毕业,进入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在装潢设计室从事广告、包装等平面设计工作。业余进行美术创作。
开始对中国神话和民俗产生极大兴趣。
1985年(20岁)
赴广西龙胜、桂林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
1986年(21岁)
进入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夜大学学习。
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上海美术馆);第一至第四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1986-1993)(上海美术馆)。
1987年(22岁)
开始关注中国文化、社会问题的讨论。
黄浦江陆家嘴轮渡发生拥挤践踏事故致使渡客重大伤亡,据此创作丝网版画《跌入地狱》。
游历塔尔寺、拉卜塄寺、麦积山、华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名胜古迹,对佛教、道教艺术发生兴趣。
参加上海民间学术组织“版画角”的活动。
1988年(23岁)
开始创作丝网版画《太阳鸟》系列。
游历四川。进九寨沟、海螺沟历时两个多月,饱受大自然的滋养。在第二次进入海螺沟时遇险,幸免于难。
1989年(24岁)
创作丝网版画《地狱变》系列。
创作丝网版画《太阳鸟》系列,创作《远古战争》草图。
参加“中国现代版画展”(上海美术馆)。
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夜大学毕业。
1990年(25岁)
对宗教文化和气功发生兴趣,开始创作系列油画《止观》。
与韩颐、张德民、陈新在黄陂路举办“版画角四人展”(上海美术家画廊),展出丝网版画《太阳鸟》系列作品20件。
参加“全国青年版画大展”(上海美术馆)。
到上海市文化局工作。
1991年(26岁)
开始创作系列油画《我爱小小鸟》。
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银河宾馆画廊),展出《我爱小小鸟》系列作品近30件。
参加“第四届全国三版展”(江苏美术馆)、“第五届台湾国际版画双年展” (台北美术馆)。
1992年(27岁)
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版画展”(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现代版画展” (上海美术馆)。
1993年(28岁)
4月,与曹琼结婚。
丝网版画《太阳鸟》、《地狱变》等4件作品参加“第一届亚洲及太平洋当代艺术三年展”( 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参展的中国艺术家还有许江、周长江、孙良、丁乙等。
参加“全国第五届三版展”(深圳美术馆)。
加入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1994年(29岁)
参加“全国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览”(成都美术馆)、“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上海美术馆)。
1995年(30岁)
3月,儿子李政钟(天乐)出生。
参加“中德美术作品交流展”(中国、德国)。
1996 年(31岁)
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版画作品展”(江苏美术馆)。
1997年(32岁)
参加“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展出油画《月亮蛇》系列。
开始创作油画《禅花》系列。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8年(33岁)
组织“上海青年文化系列讲座”,邀请文化名人为上海市青年举行文化艺术普及讲座。
与黄豆豆、谷好好等一起组织开展抗洪赈灾募捐活动。
参加“第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任上海文化局群众文化图书馆美术处副处长,分管美术工作。 1999年(34岁)
参加“上海青年美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作品展”(上海油画雕塑院)、 “第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新视觉’上海青年美术联展”(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中、日、韩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当代艺术中心)。
与肖谷、张桂铭等一起组织“’9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 刘海粟美术馆)。
组织成立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美术专业委员会,任常务副主任。
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所攻读MBA课程。
2000年(35岁)
参加“上海青年美术邀请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第四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第六届‘海平线’中青年美术作品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肆』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怎么样

简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简称“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11月。基金会的宗旨是:筹措文化发展资金,资助公益文化,扶植文化人才,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致力于上海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伍』 总部设在上海的基金会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文化基金会;上海水资源保护基金会;
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学发展基金会
记得采纳啊

『陆』 文化发展基金

不知你是要哪个发展基金的内容: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创建于1996年12月,是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和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发起联合北京有关文化机构和新闻媒体创立,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和北京市民政局核准登记为公募性的基金会法人机构,是北京最有影响权威的基金会之一。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宗旨是:以广泛联系海内外关心首都文化发展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人士,多方筹集文化发展资金,以各种形式资助、扶持、推动北京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扶持文化新人,促进首都北京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致力于首都北京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展示国家文化中心的魅力。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各种开创性的工作,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为促进和繁荣北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具有四大功能:

(1)展示推广功能
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资助扶持北京市各类文化项目。增加文化发展基金募集力度,加强对优秀文化艺术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体现先进文化的展示推广主导示范作用。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北京文化消费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大,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基金会将成为活跃的文化融资领域。

(2)吸纳资源功能
通过社会各界对北京文化发展的支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公益文化基金运作,把社会上有意资助公益文化的分散资金和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地投入到首都北京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为发展民族文化和开展文化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通过基金会的运作,可以使分散的资金发挥规模效应,使资助的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和化解,使资助者支持文化发展的良好愿望得以实现。

(3)鼓励创新功能
通过对原创性、创新性、实验性公益文化项目的资助和支持,有力地推动文化新人的成长,吸引更多优秀的公益文化项目向北京这个国家文化中心汇集。世界级大都市的发展证明:一个城市的文化实力,不但要看吸引文化人才的数量,而且要看推动原创的能量。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和人文奥运理念的实施,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需要筹集资金设立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奖项,评选展示有国内外影响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加大对文化艺术新人实施更有力的发展扶持。基金会积极鼓励文化艺术创新和培育文化艺术新人,突出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更多的文化动力和资源。

(4)扩大交流功能
推动北京与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吸收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通过与境外文化基金会的项目合作、相互委托、交叉资助,推动北京文化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与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同交流和发展。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任务

·接受并管理社会捐赠资金,用于发展北京市文化事业。
·开展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的文化艺术活动。
·推动并资助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及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组织有关文化事业发展的专题调查研究和学术研究。
·评选并奖励为北京市文化建设及文化艺术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与个人。
·组织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
·资助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和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发。
·开展其它有益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创建于1986年11月,是应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战略的需要而建立的国内首家地区性(市级)文化类基金组织,也是上海地区成立最早、规模及影响最大的几家基金组织之一。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宗旨是:筹措文化发展资金,资助公益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扶植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交流,致力于上海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基金会成立二十多年来,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各种开创性的工作,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为促进和繁荣上海地区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被誉为上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蓄水池"。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具有四大功能:

(1)主导示范功能

通过对优秀文化艺术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体现先进文化的主导示范作用。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社会上的各类文化基金和基金会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会越来越广,成为活跃的文化投资和融资领域。基金会将不同于社会上其他公益性、私人性、专业类基金会,以鲜明的政治导向、积极的社会效益、广泛的公益服务、国际化的操作规范,起到良好的主导示范作用。

(2)吸纳资源功能

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基金会运作,把社会上有意资助文化的分散资金和资源集中起来,有效地投入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去,为发展民族文化和人类进步而做出积极的贡献。特别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涌动着密集的资金流和资产流,许多个人和机构也有资助文化发展的强烈愿望,但又顾虑政策风险、操作失误等诸多问题。通过基金会的运作,可以使分散的资金发挥规模效应,使资助的风险得到有效的规避和化解,使资助者支持文化发展的良好愿望得以实现。

(3)鼓励创新功能

通过对原创性、创新性、实验性项目的资助和支持,有力地推动文化新人的成长,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项目向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群汇集。世界级大都市的发展证明:一个城市的文化实力,不但要看吸引文化人才的数量,而且要看推动原创的能量。迄今为止,上海所设立的大型文化艺术奖项,比如上海文学艺术奖,宝钢高雅艺术奖等,主要侧重于评选有国内外影响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而上海更迫切需要的是对文化艺术新人实施更有力的扶持。基金会高高举起鼓励创新和培育新人的旗帜,会突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

(4)扩大交流功能

推动上海与整个长江三角洲及海内外的文化交流,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基金会的集资融资和文化资助的范围,将立足上海,又不限于上海,而是逐步扩大到整个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大江和大海交汇处一面鼓舞人心的文化旗帜。随着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一个包括江、浙、沪15个大中小城市,纵横绵延300公里,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15%以上、中国第一、世界第六的大上海都市群正在兴起。通过设立基金会,将更有力地吸纳"长三角"的资金和资源,促进"长三角"的文化协作、融合和创新,同时,通过与境外文化基金会的项目合作、相互委托、交叉资助,推动上海的文化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流,与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共存共赢。

近年来,基金会还主办一系列在上海乃至海外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如每年一届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电子艺术节”等。

自2003年3月开始,本会进行重大改革,力求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规范的资助模式和运作机制。本会经过全面调整改革,接受政府委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规范原则,面向全社会开展公益文化项目资助、奖励、扶持贷款和(影视)投资(资助)。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海内外众多文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上海新闻、企业、文化艺术等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办公地址:番禺路396号2楼,电话:62815037(总机)

『柒』 张济海的相关事件

国内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收藏了张济海手书的“厚德载物”,李昭、龚心瀚、杨海波、夏晓梅、朱训、胡德平、白杨、张阳、周克玉、陈昊苏等名人也收藏了这幅力作。台湾工党主席、明代郑成功后裔郑昭明还专程来到石家庄求得墨宝“厚德载物”,郑先生手捧力作激动地对张济海说,这是我来大陆得到的最好的礼物。在台湾国民党连战主席那里看到你的力作,深为敬佩不已。今天求此佳作,真乃三生有幸。当晚,郑昭明先生馈赠礼品-平安符给张济海,此礼品是郑先生特意从台湾郑家祠堂转来的。
1992年张济海为石家庄烟厂题写商标“新石家庄”,让很多人了解了这位军旅书法家,“新石家庄”四个字像石家庄的名片一样,在河北家喻户晓,被人们交口称赞。此后,他又为知名企业武夷山“大红袍”岩茶题写商标, “大红袍”中的“大”字,无论是
从那个角度上看都是两片茶叶。可谓创意新颖,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张济海认为茶与墨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老祖宗留下的重要遗产,茶文化与水墨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渊源,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张济海的书法造诣和艺术修养速即提升,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但他始终谦和低调,从不张扬,而是朝夕勤勉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他虚怀若谷,经常聆听名家讲座。一次在倾听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讲座时,他感慨系之。欧阳先生是集哲学家、教育家、戏曲家、书法家于一身的当代大家学者,张济海在倾听先生讲座时,对先生的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反复品味,认真揣摩,心领神会。欧阳先生的启迪深深的影响着张济海的艺术生涯。 2009年7月新刘安文化传媒与罗博报告杂志将张济海先生与皇甫江先生为万宝龙联袂创作的“生命书写”刊登于《罗博报告》专属封面。
2009年8月经刘庆刚先生精心安排,于上海图书馆成功举办了张济海先生个人展览,并成功举办了《兵法与书法》讲座和《论书法的精神高度》讲座。此次展览打破了13年来一直没有在上海举办大规模个展的局面,同时也是第一个在上海举办个展的河北书法家。艰辛的付出赢得了社会的首肯。张济海书法作品连续在瀚海、保利、太平洋、传是等各大拍卖会上以高价成交。张济海所著的《书法教程》、《教师板书入门》、《张济海书法作品选》等颇受书坛青睐。他主编的《封龙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优秀作品集》、《燕赵风--书画名家系列作品集》《兵法与书法》等备受读者推崇。张济海被文化部及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杰出人民艺术家”,“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收藏》、《世界名人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澳门莲花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河北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燕赵都市报、书画名家报等上百家媒体及大型典籍里先后刊登或播出了张济海的艺术成就。
2010年4月上海中意友好协会成立,经刘庆刚先生精心安排,迈克.摩根收藏了张济海先生代表作《厚德载物》。
2010年6月上海世博会期间“王泰戈虎画上海巡回展”展览期间,由张济海先生创作的《虎》字助兴世博,同时《中国风》也出现在宝钢大舞台上与观众见面。 风靡日本的《大三国志展》已于2009年3月15日结束。在日本为期近一年的巡展中,这个跨越 1800年,以三国时代为历史背景的大型综合文化展览被众多海外人士称之为“中华智慧的文化符号”。《大三国志展》是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于2006年在时任驻日大使王毅同志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日本创价学会的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提议下,由中国外交部、国家文物局共同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日本东京富士美术馆和黄山美术社共同主办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汇集了中日两国专家数十人,历时3 年,寻访了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74处与三国有关的名胜古迹,从34所文博单位,近千种珍贵文物中遴选出117 件(组)国宝进行展示。自2008年5月3日至2009年3月15日近一年时间里,先后在日本的东京、北海道、神户、福冈、香川、名古屋、群马共七地展出,观众络绎不绝,媒体好评如潮,展览盛况空前,参观人数达百万之众,开创了中国文物展览在日本展出的新记录。
《大三国志展》归国汇报展首展于2009年4月13日至5月17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是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市委宣传部、夏征农民族文化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大三国志展》中所采用的33幅书法作品全部由张济海创作书写,他以职业军人的内心世界去和1800年前的三国文物在做心灵上的沟通,诸葛先生的《前后出师表》,曹孟德的诗句,刘备的经典名言和家喻户晓的战争故事,刻印在张济海的脑海里,他时而以士兵的心态去创作,时而以将军点兵的气势去创作,一幅幅传世佳作就这样诞生了。张济海先生的作品映衬着117件国宝级文物展现给观众,无论是学者、艺术家、外宾还是学生都被张济海创作的幅幅巨作震撼了,他们驻足展品前,品味三国,畅游三国,感悟三国。上海某收藏家曾在展览期间表示愿以巨资收藏这33幅作品,被展方婉拒。为什么张济海能成为和三国文物对话的第一个书法家呢?究其原因是张济海40多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一颗赤诚的心。他除了在军事院校搞军事教育工作外,还经常参与并指挥了多次军事演习。他精通战术,明了兵法,常年的军事积淀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资格的和三国文物对话的书法家。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马未都任职于中国青年出版社,从事文学创作及编辑工作,发表小说《今夜月儿圆》,出版小说集《记忆的河》等作品。同时,他又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等,并先后编写出版《马说陶瓷》、《明清笔简》、《民国艺术》、《中国鼻烟壶珍赏》等书,其中,《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在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3年他的专著《中国古代门窗》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
经过艰苦的努力,马未都于1997年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随后,马未都又相继设立观复博物馆的地方馆:杭州馆与厦门馆,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马未都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王牌节目——《百家讲坛》,讲授中国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知识。节目播出后受到社会的热烈关注,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马未都根据《百家讲坛》的节目内容成集出版了《家具篇》、《陶瓷篇》(上下)、《玉器篇》、《杂项篇》等书,将传统文化推向了更广泛的天地,受到了广大收藏家和读者的厚爱。 马未都在弘扬民族文化、收藏与保护中国文物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8年马未都被评为年度文化人物、年度作者、北京读书大使等,并被受聘担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万宝龙 Montblanc International (GmbH) 万宝龙国际是德国历峰集团旗下一家精品钢笔、手表与配件的制造企业。创建于1906年,以「白色六角星」商标作为识别标志。 一个世纪以来,万宝龙(Mont Blanc)以制造经典书写工具驰名于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万宝龙的名号代表着书写的艺术,笔顶的六角白星标记,恰恰是欧洲最高的山峰勃朗峰俯瞰的形状,象征着欧洲最高山峰勃朗峰(Mont Blanc)的雪岭冠冕。 该山峰的最高点为海拔4810米,而每支笔尖上的“4810”字样正是勃朗峰的高度,该数字通常偱环用作各种主题。而纯手工制作、经过25道工序打造的笔头,更使得MONT BLANC书写工具如勃朗峰般坚实而又高贵。十年间万宝龙很少脱离太远其旗舰产品Meisterstück钢笔的生产线,但开始建立新的产品线。万宝龙将Bohème、Scenium与Starwalker系列加入其生产线。万宝龙于1992年成立了“万宝龙文化基金会”,每年颁发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藉以赞扬及表彰为文化艺术无私奉献宝贵光阴、精力及金钱艺术赞助人,至今已有百余位世界各地艺术赞助人获此奖。

『捌』 圆明园是否需要重建

夏宫,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避暑圣地,也是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自清军入关,来自东北漠地的少数民族入主紫禁城,然而习惯了天高地阔的生活就不是那么能接受雄伟沉闷的紫禁城,于是,北京城郊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拔地而起。

它三面环山,南面平坦开阔,福海湖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圆明新园集中再现当年北京圆明园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所有建筑景观均按原尺寸仿建。它在哪里?浙江横店,相信不久的未来,清宫剧中就会出现圆明园了。

『玖』 目前上海的演出展览情况

给你提供上海市近期的演出展览的全部信息详细资料:

『拾』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术研究

获奖情况
1、2013年表演学院徐健老师参与主演的小品《背影》(卢湾文化馆)和《门当户对》(徐汇文化馆)获得了2013年上海市新人新作小品大赛金奖。其中《门当户对》获得了第十节中国艺术节全国小品大赛的最高奖群星奖。
2、2012年10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就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联合主办的“2012年全国商业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陈列展览设计员竞赛”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学校设计学院会展专业负责人苗岭老师荣获大赛一等奖并被授予“全国会展业十佳设计师”称号。
3、在2012年德国red dot(红点)设计奖设计竞赛中,张卫伟老师的作品从全球56个国家的3672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2012“red dot(红点)设计概念奖”。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工业设计领域顶级奖项之一,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
4、2012年学校表演学院徐健老师排演的小品《电梯人生》(黄埔区文化馆)和《海派农民工》(桃浦文化馆)或得了上海市新人新作小品大赛一等奖。其中《海派农民工》获得了华东六省一市小品比赛的银奖。《电梯人生》获得参加全国小品大赛群星奖的名额资格。
5、2014年广编微电影《屋顶情缘》在东方网微电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6、2014年广编学生微电影《画痣》荣获亚洲国际青少年影像大赛 “最佳影像作品”金奖
7、2014年原创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学生版)获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专业组榜首
8、2014年我校承办的《艺术世界》 杂志荣膺“2014 中国最美期刊”
9、2015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入选全球最顶尖《QS全球学科排名榜前400名》,艺术与设计类排名进入全球前100位,也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纯艺术类高校。
科研项目
1、蒋艺等六位教师获得2014青年教师培养资助项目。
2、设计学院朱曦教师获得上海市民办高教处重大内涵建设项目。
3、汪天云等三位老师获得上海市民办高教处重点科研项目。
4、音乐剧《上海梦》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音乐舞蹈类科研项目。
5、《第五、六届大学生电视节》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类科研项目。
6、刘众等三位教师获得2013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项目。
7、沈忱等六位教师获得2012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项目。
8、夏寸草等五位老师获得2012年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个人)项目。
9、张同等44位老师获得上海市民办高校骨干教师科研项目。
10、《中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研讨活动》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类科研项目。
11、《松江大学城》系列油画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类科研项目。
12、张一老师荣获2012年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学者”荣誉称号。
13、我校牛玉芝等二位老师获得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青年课题项目。
14、《中国历史画展与历史画理论研讨会》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博类科研项目。
15、艾婧等四位教师获得2011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项目。
16、设计学院张卫伟教师获得2011年上海高校教师出国访学(进修)项目。
17、包为跃等十二位老师获得2011年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个人)项目。
18、《百集京剧水墨动画》项目是一部由长安法制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公司出资,上海艺术学院制作的京剧水墨动画项目,该项目主要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手段,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水墨效果,创作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主要合作内容:联合组建上海视觉学院“水墨动画研发基地”;水墨动画创作及核心制作技术研发; 图书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位于学院标志性建筑----图文信息中心内北侧,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截止2015年,藏书近20万册,其中建筑、绘画、雕塑、平面设计、服装设计、摄影、电影、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图书占到近1/3。原版艺术类专业外文图书2000多册,原版外文期刊18余种。另藏有各类电子图书5万册。并藏有一定数量的多媒体资料和光盘资料。馆藏的多媒体资料包括馆藏的多媒体资料包括以数字化视频节目为主要内容的视听点播系统、数字化电影资料库、超星名师讲坛和全国文化工程共享资源。数据库则包括万方论文库和万方期刊库等。图书馆开设的服务区域包括专业阅览室、综合阅览室、外文资料阅览室、信息共享区、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影视观摩室,座位计有500余个。其中信息共享区为国内图书馆第一家拥有全新概念,通过一个共享的平台,由各学科专家现场或在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的空间。
实训管理中心
实训管理中心是为SIVA乃至大学城各兄弟院校服务的教学机构,属于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造型技术公共基础平台。 它的建立主要体现当代视觉艺术教学的理念。工作室平台位于校区东北角的实训大楼,总面积二万四千平方米,拥有雕塑、陶瓷、玻璃、版画、雕塑、金属、综合材料、演艺、数码艺术等三十二个工作室以及多功能教室。 将成为上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和全面开放的共享平台,填补国内大型综合型艺术实验工作项目的空白。 学校建立了与国际高等艺术教育界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平台。成员包括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法国国立美术学院、丹麦设计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德国艺术学院、芬兰赫尔辛基美术设计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日本武藏野艺术设计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的校长。

阅读全文

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玉器展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