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叶嘉莹:归国执教40载,毕生积蓄全不留,甘守清贫与古诗为伴,后来呢
一间小屋、淡饭粗茶,所有生活所需都一律从简。当别人问起她,为什么要把全部财产捐出去而不给自己留点积蓄时,她却回答:“我有中国诗词作伴,我不孤单”。
B.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三十年的时光就像弹指一挥间,匆匆而过,不应该被磨掉的和被污染的是保持自己的初心。
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在南开大学第二十一届叶氏驼庵奖学金、第十三届蔡章阁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叶嘉莹先生在店里上发表了“‘心中一焰’——我对后学者的期望”主题讲座。她叮嘱同学们:“‘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无论何时,也要不忘初心,牢记这世间美好的事情,坚定自己的使命、信念和理想。”
(2)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意义扩展阅读:
叶嘉莹,号迦陵。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2016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6月3日,叶嘉莹将自己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C. 叶嘉莹如何回应捐赠全部财产
24日,95岁的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接受媒体采访。回顾自己七十多年的执教经历时,她只是说,“我别无所长,就是喜欢诗词,而且愿意把我喜欢的诗词介绍给年轻人”。谈及自己向南开大学捐赠的事情,叶嘉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对现实利益很关心的人”。“‘君子忧道不忧贫’,所以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我自己内心有我的理想、有我的持守。我觉得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6月3日,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8年(扩大)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在郑州召开。在当天这场大会的捐赠仪式上,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女士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目前已完成初期捐赠1857万元。
D. 范曾真的住在天津市吗(目前)南大的教授啊
唉....你不要感到遗憾,他这个人很一般,艺术水平不高,糊弄大众而已。书画圈内的人都基本上不认可他。他的名望只不过是他善于利用媒体而已。你记住,只要经常上媒体的,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被媒体炒作的有很高声望的,根本没有大师级人物。范曾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当今的话...如果以古人的高度来衡量,当今书法没大师。如果退而求其次,只是跟现在的人相比的话,比较突出的我个人认为有欧阳中石(行),王学仲(行、隶),张荣庆(小字行书),孙其峰(隶),孙伯翔(楷),李逸野(草)。这里面李逸野的名气不大。至于再年轻一点的书家,张旭光和卢中南都还不错,王镛很有前途。现任书协里的那帮领导水平普遍不高,甚至都不会写字,比如赵长青、陈永正这些副主席的字,都是垃圾。书协领导中字写得比较好的也就是旭宇跟何应辉了。沈鹏的字精品很夺目,但出的精品太少了。有些人的字乍一看很好,现在的名气也大,但看时间长了就无味了。我就是粗略一想,难免也有疏漏,而且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足为训。如果再往前推一下,推到清末民国,值得称为大师的人就多了,比如吴昌硕、沙孟海、陆维钊、于右任、白蕉、李叔同、王蘧常、谢无量等等,再加个启功吧,这些也只是个人看法,难免也有疏漏。他们可比现如今的这些所谓的书家水平强多了,可不是一星半点。但不管怎么说,以上所列的这些名家,今后肯定是绝大多数都会被历史所淘汰的。
我是WZMZ127...那个号刚才回答的内容被删了,就不能回答了...唉...
E.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里,叶嘉莹为何说希望为不懂诗的人打开一扇门
总有一种大爱感动中国。您认为怎样的爱才算大爱?你心目中的感动又是怎样定义的呢?父母爱孩子,有的父母为了医治孩子可以献出自己的器官,这是一种感动,深藏在血缘里的爱;乌鸦反哺,子欲养恰巧亲仍在,这是一种感动,回报恩德的动人;人们爱世界,所以遍地春暖花开,这是一种感动,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但还有一种爱,她用一辈子诠释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与坚贞不渝,她的爱更广,誓要为不懂诗词的人打开一扇门,把这种热爱传遍大地。她就是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叶嘉莹!
叶嘉莹先生不仅在口头上宣扬诗歌,在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先生捐出退休金的一半10万美金在南开大学设立“叶氏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不仅如此,她还将自己的财产3568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此举也是为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F. 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她为诗词的传承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感动中国》组委会在给予叶嘉莹的颁奖词中写道:“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叶嘉莹一生为诗词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三、在叶嘉莹先生的这几十年风雨之中,经历过无数的风雨飘摇,在破漏的房屋中教导学生,孜孜不倦;在吃不饱饭的日子里,用诗词抚平人们心中的伤痛,这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背后是那种刻苦坚持的精神,很多人都不懂得这种坚持的背后是为了什么,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很多的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够坚持,但在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之后就轻言放弃的人不在少数,当下很多人都缺乏这样的精神,这是我们需要深刻学习的。
G. 叶嘉莹是加拿大国籍吗
叶嘉莹是加拿大国籍。
叶嘉莹结婚后,随丈夫迁居台湾,后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60年代,她被应邀及派往美国、加拿大讲学。在1969年,叶嘉莹先生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从此加入加拿大国籍。
叶嘉莹从小身在书香门第,受父母良好教育的影响,幼承家学,熟读古典诗词。叶嘉莹先生于1941年考入辅仁大学国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从此开始了她与古典诗词作伴的一生。
(7)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意义扩展阅读
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执教四十余年,她对南开有着别样的情愫。连续两年共向南开大学捐赠3568万元,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也是基于此种感情。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播着中国的古典诗词文化,她更是无私捐献出自己的巨额财产,用于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在2018年和2019年,叶嘉莹先生将自己北京和天津的房产出售所得,还有自己多年来的版税收入、稿酬所得,全都捐于南开,而她自己的生活是极度节俭的,可以说,她为了诗词,倾尽了所有,用了极一生。
H. 关于周恩来的故事
1.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2.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3.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4.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
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5.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
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6.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于是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运用曲解,使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拓展资料:
周恩来(1898~1976)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网络-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