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蒋周健的人物简介
蒋周健,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爱心音乐家、促进世界和谐友好使者、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爱心家园义工联爱心大使 、江苏省留守儿童志愿者、镇江市社会妈妈志愿者 、镇江京口区特殊教育中心爱心助教、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爱心志愿者 、新浪微公益爱心团成员。
原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现任周艺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中国艺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家协会青少年教育委员会蒋周健古筝教育基地教学总监、中国艺术教育学会古筝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家协会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学会理事、文化部全国艺术水平考级高级考官、中央民族乐团客席古筝演奏家、国际艺术报社中国分社副社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常务理事 、镇江市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扬州周艺民族乐器厂顾问;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获学士学位,现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 周健野谈的周健是什么人
这不是一个人吗?也许是一个人聪明的嘛。
3. 大成基金会董事长是谁呀
罗登攀将出任大成基金总经理,而周健男是大成基金董事长的人选。
4. 周健的履历
[span]1995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工作;
1998年从师于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中国功能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神经外科博士生导师栾国明教授,专攻功能神经外科;
2001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学位;
2006年获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
多次在国内国际会议上获奖。为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颞叶癫痫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主要研究成员。曾任亚洲癫痫外科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周健主任1995年开始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对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在癫痫的外科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目前共完成了近千例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完成各种神经外科手术近两千例,效果良好。 作为研究生副导师,协助培养十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共培养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专业医师近五十名。
5. 帮我修改一下这篇作文!
可以删除一些内容,主要是要突出一些重点,写出你感恩的心
6. 蒋周健的公益事迹
蒋老师一直在践行“让贫困儿童享受到音乐的阳光”的诺言——他开设了面向贫困儿童的公益培训班,2006年他在京江晚报登了一个公告:凡持有民政部门或地方街道办居委会开具的贫困户证明、低保证明的家庭,这个家庭里的生活困难及边缘儿童,年龄在6至12周岁均可报名。针对不同年龄学员,分别设置2个班级(6-9岁、10-12岁),每班8人开班,共招2个班。以考级十级为结业标准。每周一课时,每课时60分钟,以考级十级为结业标准,学习时间总计3-5年,上课时间周一至周五,择优录取。近10年来,共培训贫困学生80多名,累计公益培训时间近1000个小时。
除了贫困儿童,在镇江甘露敬老院、丹阳特殊教育学校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等,都留下了蒋周健的身影,关爱老人、资助贫困孩子、送教育、送乐器,蒋周健忙得不亦乐乎,此外蒋周健老师还义务教授特殊儿童,不论是智障孩子、有自闭症的孩子,还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在他的眼里都是一样的可爱。从一点一点调整手势,到一句一句地教会乐谱,孩子们用心感受着蒋老师带来的音乐乐趣。
作为4名孩子的“社会妈妈”,蒋周健老师一直坚持每周前往镇江京口特教中心给智障孩子们义务上课,在蒋老师这几年的努力下,孩子们有着惊人的变化,古筝就是通过手指的灵活来触动大脑的灵活度,孩子们应该说在灵敏度上面,包括协调性上面都能得以锻炼,并明显有了提高,包括他们的快乐感、幸福感也有明显的提高。在2012年这些孩子首次成功登台演出。此外,蒋周健老师还在丹阳、苏州等地面向贫困儿童免费教授他们古筝,在这群学生当中有的已经取得了7级证书。这里特别提到的是,蒋周健老师今年4月将又开始了面向问题少年进行帮教活动,每周都要前往句容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这些孩子们义务上课,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们也能享受到艺术教育的快乐,感化他们的心灵。
蒋周健老师除了让贫困的、特殊的、农民工及问题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触乐器,他还主张让正常的学生多接触特殊群体,感受“爱”与“感恩”。蒋周健老师每年都会特意组织学生、家长们一起走进特殊教育中心,敬老院、还有贫困学校等特殊群体。就是为了让正常孩子和一些非正常孩子包括一些特殊群体去接触,让他们能够从小融入这样的氛围当中,让他们从小就有爱心,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蒋周健多年来的突出表现,他被授予 “镇江市雷锋常在身边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奖”“镇江市最佳慈善义工奖” 市 、省民盟“先进个人”、江苏儿童慈善奖 、镇江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镇江市扶残助残爱心人士称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江省民盟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其“让贫困儿童同样享受音乐熏陶”更是被镇江市文明办评为镇江市“雷锋常在身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奖、镇江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奖等。
7. 周健的成就
发表论文:
1.《19世纪华北青苗会组织结构与功能变迁——以顺天府宝坻县为例》,《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39-51页,第一作者(与张思教授合作),2万字。
2.《道光初年直隶差徭改革论争考析》,《明清论丛》第8辑(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第252-273页,独自,3.1万字。
3.《嘉道年间江南的漕弊》,《中华文史论丛》2011年第1期,第233-299页,独自,4.1万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明清史》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
4.《陋规与清嘉道之际的地方财政——以嘉庆二十五年清查陋规事件为线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5期(2012年3月),第115-158页,独自,4万字。
5.《清代中后期田赋征收中的书差包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86-406页,独自,2.6万字。
6.《清代财政中的摊捐——以嘉道之际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146-155页,独自,1.4万字。
7.《侯家营文书资料解题:小人物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张思主编:《二十世纪华北农村调查记录》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1-86页,独自,0.8万字。
8.《道咸之际的地丁银制度——以湖北各州县收支结构为中心的考察》,《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第126-146页,独自,2.7万字。
主持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中后期的田赋与地方财政研究”(13CZS031),2013-20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4批面上一等资助(2013M540344)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究项目,“清代中后期的田赋与地方财政(1800-1911)” (2013YYJ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