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按权责发生制,收入应该是多少
收入4000,你只能确认4000元的主营业务收入,这与权责发生制无关,权责发生制只是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
『贰』 关于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定
一、权责发生制下,全部入账: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借:应收账款 1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
二、收付实现制下: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叁』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在确认收入和费用上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基础、应计制原则,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处理收入和费用时的原则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会计事项按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进行处理,其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本期销售产品一批价值5 000元,货款已收存银行,这项经济业务不管采用应计基础或现金收付基础,5 000元货款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因为一方面它是本期获得的收入,应当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现款也已收到,亦应当列作本期收入,这时就表现为两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两者则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现金收付基础,这笔货款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因为现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采用应计基础,则此项收入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因为它不是本期获得的。 综上所述可知,采用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有以下不同: ① 因为在应计基础上存在费用的待摊和预提问题等,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不存在这些问题,所以在进行核算时他们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 ② 因为应计基础和现金收付基础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原则不同,因此,它们即使是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不同。 ③ 由于在应计基础上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较为准确。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下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作收入和费用的归属、配比,因此,计算出来的盈亏不够准确。 ④ 在应计基础上期末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之后才能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麻烦,而在现金收付基础上期末不要对账簿记录进行调整,即可计算盈亏,所以手续比较简单。
『肆』 用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是怎么确认的怎样理解权责发生制的当期概念
确认:
1、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是以时间确认,时间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
2、权责发生制的当期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3、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指会计核算中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方法.即凡属本期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不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项也只作为预收款项处理,而不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出,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不属本期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列入本期费用.
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处处可见.如本期销售出一批产品,期末款项尚未收到,但在会计处理上应把它作为本期营业收入.
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
企业经营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损益的记录又要分期进行,每期的损益计算理应反映所有属于本期的真实经营业绩,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因此,权责发生制能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伍』 权责发生制为什么是财务会计的核算基
(一)会计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目前,我国会计核算的基础有两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由于大多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进行成本和盈亏的核算,收入和成本费用的配比事项也不十分明确,所以行政单位全部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在当前的事业单位当中,会计核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
(二)事业单位性质是经营性业务和行政服务职能并存。事业单位的性质介乎行政和企业之间,双重性质和多元的职能决定了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其核算基础不应简单地予以归并。
(三)事业会计实务中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虽然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依据的是收付实现制,但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却是两种基础同时存在的,比如,在临近年终的时候,由于财政很难将应该年前拨付的款项在决算前及时拨付到位,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事业单位次年一月份收到的资金就应该把收入记到次年的进账上,但实际情况是,财政以拨列支,要求单位将年底拨出次、年初到位的资金也作为当年的财政拨款予以反映,所以单位只能在得到财政电话通知的时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做出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账款,贷:财政补助收入,待收到财政拨款回单的时候再记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在填报决算报表时,不仅财政补助收入要使用权责发生制,对事业支出的反映亦然,财政临近年底前拨付的款项,收款单位不可能在没有收到资金之前就做出支出,但同时为了不使年底结余转事业基金的数额过大,单位在决算报表中往往要同时做支出反映,而这部分支出的反映完全是不符合收付实现制要求的。
『陆』 计算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收入、费用、利润(要计算步骤)
权责发生制:收入=50000+10000=60000
费用=600+5000=5600
利润=60000-5600=54400
收付实现制:收入=20000+30000+50000=100000
费用=20000-800=79200
利润=100000-79200=20800
权责发生制: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他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依据。
『柒』 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如何确认收入和费用
第四小题,它的原意是,7月份有一笔借款利息,现在财务已经计算出来了,是1000元,但是这笔利息费用本月财务只是计算出来,并未实际去支付,因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话,属于当月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已经支付,只要归属于当月,那就算是当月的费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话,要看其支付的时间是不是在当月,若当月未支付,就当做未发生。
第五小题,它的原意是,上月个有一笔销售,但是钱还没有收到,这个月收到了。这个销售行为实际发生在上个月,因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话,这是属于上个月(六月份)的收入,虽然上个月没有收到,但是其实质归属于上个月,因此不能算当月(七月份)的收入;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话,以其实际收到的时间为限,本月实际真的收到这个货款,因此按收付实现制来说,它就是当月的收入了(不管这笔收入的本质)。
第六小题,“预付”即是订金,原意是现在支付一笔购货订金,实际采购行为还未发生,因此,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话,实际采购本质还未发生,虽然其款项已经支付,但不能作为当月的费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的话,当月确实是支付了一笔订金,钱少了,所以属于当月的费用。
『捌』 关于权责发生制如何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权责发生制下做分录:1、销售产品40000,款已收到借:银行存款4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不考虑税金)
2、收到外单位归还的上个月所欠的货款35000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35000贷:应收账款35000
3、小手商品2500,款未收借:库存商品2500贷:应付账款2500
4、收到外单位预付25000借:银行存款25000贷:预收账款25000
5、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共3200(1月支付1000,2月支付1050)借:财务费用1150 应付利息2050贷:银行存款3200
6、预付第二季度保险费1200借:预付账款1200贷:银行存款1200
7、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期广告费30000 借:销售费用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
『玖』 权责发生制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所涉及的三种处理程序
1、摊销受益期超过1个月的已付费用款,支付时,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摊销时,借:管理费用等 贷:其他应收款(每月平均)。
2、已发生消耗实质而未付的费用款,借:制造费用等 贷:其他应付款
3、收入与成本配比,每1份收入配每一份成本,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