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如何评价化缘校长莫振高的行为,就关爱他人,对社会负责来谈
深厚的父爱,我来想办法..
谢谢您:“不管怎样:
您离开我们已经两个月了,但您对我们的爱护及亲切的笑脸历历在目;难怪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您这大山一样真诚、奋发向上,做一个对自己负责敬爱的莫校长..,先回来上学。这是怎样的高尚情怀啊,您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当成了自己的子女.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您是人们眼中可敬的“化缘校长”..,我们为有您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感到骄傲,您的慈爱以及对贫困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学习,我将终身难忘、对社会有用的人,资助1..。
您总是对考上大学却贫困无助而一筹莫展的学生说,将鼓励我们做儿女的励志自强。
”您用自己的善良去筹集善款,可敬的老校长,谢谢您伟大的父亲
B. 感动中国莫振高作文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一支粉笔写就您人生的轨迹;两鬓染霜谱成您人生绚丽的乐章;三尺讲台留下您人生的灿烂和辉煌!有人说老师像园丁;也有人说老师像蜡烛;而我却觉得她更像一支粉笔。她缩短了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长了知识之路。她总是默默地在黑板上耕耘着,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相信用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诠释莫振高老师的伟大。我们只能在心底聊表敬意。
希望对你有帮助!
C. 莫振高的介绍
莫振高(1957年--2015年),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1。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莫振高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2015年3月9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8岁。2016年2月14日晚,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D. 观莫振高事迹有感800字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观莫振高事迹有感
学习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薄工资托起300名贫困生的学习梦的事迹与学生以自家创造的财富——青菜——感谢师恩的片断感动着,但对我影响较大,让我觉得必须学习的却是莫老师坚持再贫困也不能贫困学校,学校教育装备一定要跟得上国家发展水平的工作理念。
莫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入:“固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莫老师这类与时俱进的精神正是现在的我所缺少的。特别是在带了一轮完全的高中以后,我连续三年都执教高一,有时候觉得内容都很熟习了,课本都倒背如流了,备课甚么的已没有必要了。实在,随着时代发展,科学研究进步,知识网络是不断更新的,而知识利用体系的变化更是飞速前进,没有拓展学习的我已能感觉到教学内容的陈腐提不起学习学习爱好的现实。另外,教学对象的更新,学情的变化也让原封不动的教学方式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建立在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用当下最新发生发展的客观存在来丰富教学内容,才是好的教学,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并在学习过程当中体会到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是如何的息息相干,从而更有动力往学习。莫老师教会我,我亦师亦生,我不能“死教书,教死书”,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让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科研教学,坚持教研相长,才是进步教学教育水平的硬道理,是一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
莫老师精神永存。
E. 感动中国的莫振高哪里人
莫振高(1957年--2015年),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莫振高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
2015年3月9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58岁。
2016年2月14日晚,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F. 感动中国莫振高得的啥病
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G. 化缘校长莫振高的事迹对你有哪些启示
莫振高,广西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一个连续35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的善良人;是一个不惜一切筹资助学,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化缘”的好心人。
近10年来,他先后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
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在家人、群众和贫困山区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总是惦记着山里贫困孩子”的校长爸爸,一个被瑶山的孩子称作“莫爷爷”的好心人。
为了办好学校他不惜力不怕苦
都安高中是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最好的中学,在广西非常有名,因为教学质量高,连续23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老百姓都拼命地把孩子往这里送,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
广西河池市都安高中校长莫振高
但是,都安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曾让前来考察的专家感言“心都不安”——这里,人称“石山王国”,九分石头一分土。因为贫穷,过去全县每年约有200名考上本科的考生被迫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穷”,提到都安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字眼。上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也逃离不了这个“穷”字。当时,学校校舍基本上都是瓦房,只有1栋宿舍楼和3栋小教学楼。每逢下大雨,房子就漏水,这时莫振高都要冒雨,亲自架着梯子,上房去检修。
学校缺乏教具,莫振高自己动手绘制挂图。周末,他徒步10多公里的山路到老家,扛木板为学生修理桌椅。
那时,莫振高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中共党员之一,别人不去做的事情,他带头做。后来,他当校长了,下决心改变这一切。
学校没有钱,他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10万元“化缘”而得。
对新建的教学楼,他的要求很严,因为都安县是在地震带上。他知道,教学楼不结实,出了事,没法向家长交代。为此,他蹲在施工工地上,与工人们讨论楼要怎么建……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将5层的学生饭堂、图书馆、综合教学楼和3栋学生宿舍楼建了起来。
除了硬件设施,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必须跟上。莫振高说:“虽然生活在大山里,但必须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接着,一栋科技楼建成了,每个教室里配了两台电视机、一台高亮度的投影仪,100台电脑也进了都安高中……
从此,瑶山的孩子知道了什么是互联网。
“只有不离开教学,才是一名人民教师。”当了校长,莫振高始终没有放下教鞭,仍然坚持上高三毕业班语文。他说:“我更喜欢被称为老师,而不是校长。”
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学校,晚上11点半回家,这个“时间表”,莫振高一直坚持了35年。
瑶山贫困孩子家里的“常客”
都安县自然条件恶劣,莫振高挑起了改变贫困孩子命运的重担。都安高中贫困生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而都安县人均年收入才1600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800元。“帮一个贫困生,就是帮一个家庭!”莫振高感同身受。
莫振高走遍了每个村屯,走进每一个贫困生家里。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帮助贫困学生。莫振高还常组织全校师生给贫困生捐款捐物,发动学校领导、团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届校友寻求资助。
家住古山乡徳雅村的黄春茜考上了重庆大学,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也凑不足300元,她只能无奈地放弃上大学。莫振高知道后,第一时间赶到黄春茜家了解情况,并拿出1000多元塞到她手里。大学期间,为了让黄春茜安心完成学业,莫振高每月定期给她寄去生活费。
其实,慷慨的莫振高并不富有,他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当时每个月50元的工资。
爱是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莫振高对贫困生的爱,就是这样一种心贴着心的情感。他感受着他们的痛苦,体会着他们的快乐。他说:“有困难,就找我莫振高。”
都安高中每年招收的1000余名新生中,有近三成是贫困生,很多学生报到时的行李只有一床破被子。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因为没勇气报到,就在校门口徘徊。这时,莫振高就把“校长办公室”搬到校门口,招呼为学费发愁的贫困生“先入学,其他费用慢慢想办法”。每逢开学必“摆摊”,专做贫困生的“生意”,这一幕,在都安县家喻户晓。
托起数万瑶山孩子心中的“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3年以来,都安高中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
48.2%到2000年的
93.75%,今年将近100%,而且连续23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在莫振高的带领下,都安高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性高中,全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先进集体。
而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贫困生,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近10年来,他先后筹集到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
1.8万名贫困生完成学业,最终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美好愿望,实现了让所有贫困生“进得来,学得好,考得上,出得去,成得才”的目标。
一名考上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在临行前的晚上,拿了一把苦麻菜、一把红薯苗来到莫振高家:“老师,明天我就要走了,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我就把这两把自家种的菜送给您,以感谢您3年来对我的关爱。”
一把苦麻菜、一把红薯苗!这份纯朴的情意,让莫振高流泪了!
多年来,由于教学成绩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荐到行政部门任职,被外地学校高薪聘请,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爱我的学生。我要用毕生的奋斗,给瑶山的孩子们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踏上大学路……”
翻开厚重的荣誉簿,记录了已经54岁的莫振高对教育无私奉献、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广西“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广西十佳校长”、“全国劳动模范”、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这些荣誉,是社会各界对一位教书育人模范的崇高敬意。
H. 感动中国莫振高100字观后感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其中王宽很让我感动,他是郑州戏曲圈里的一位老艺术家,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他的颁奖词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I.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莫振高颁奖词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J. 读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有感800字作文
有感于“化缘校长”莫振高
作者:陈庆林
今晚我认真的看完了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一直是眼含热泪,感动之余对这些人想要有更深的了解。
最让我感动的要数广西的“化缘校长”莫振高。我在网上搜索了莫振高校长的资料,让我吃惊的是,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凭借一件事两件事感动大家,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平凡中透出伟大,他当之无愧,只可惜颁奖播放的画面都是灰色的!
莫振高(1957年--2015年),男,壮族,1972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到广西民族学院(现广西民族大学)中文系学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广西十大新闻人物。
2015年3月9日,莫振高因心脏病逝世,多所国内著名高校以及海内外校友发来唁电。莫振高的离去,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他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
2015年3月15日上午,广西都安,千余人送别都安高级中学病逝的校长莫振高,队伍绵延数百米。
1996年以来,即使担任校长,莫振高依然坚持肩挑两个毕业班以上的主科教学,每周上10节课以上,且成绩优异。
在他的带领下,都安高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广西示范性高中以及全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先进集体。1993年以来,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由当时的48.2%提高到几近100%,而且连续27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莫振高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校长爸爸”,连续35年(截止2011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莫振高不惜一切筹资助学,到企业、工地为贫困学子“化缘”,也有人叫他“化缘校长”。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在家人、群众和贫困山区孩子眼中,他是一个“总是惦记着山里贫困孩子”的校长爸爸,一个被瑶山的孩子称作“莫爷爷”的好心人。
在镜头上,我看到了那么多的老师学生还有家长在为莫校长送行,他们真挚的话语道出了对莫校长的真情流露,眼泪不能表达内心所有的情感,但是只有眼泪才能痛快地倾诉对莫校长的感激。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豪气干云的话语,但莫振高以毕生的心血,用爱与责任铸就的丰碑,长留天地之间,耸立万千学子心中。
如果说清贫是一种生存状态,莫振高在这样的状态中锻铸了震撼人心的坚韧精神。莫校长病逝后,他的一个学生说,每次经过教学楼,莫校长那个双手叉腰的高大身影仍然依稀隐现,激励她跑得更快,用更优异的高考成绩,告慰校长的在天之灵。
莫校长留下的是惠及后代的大爱,他的形象和精神激励着这所学校和更多的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愿莫校长在天之灵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