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是金信网的股东吗
这个就需要你自己亲自查询了。
目前我们国家对公司的审核和公开化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国家工商总局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要对外披露自己的财产、股东、董监高等人员信息,你可以登录国家工商总局的“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验企业基础信息。网址:http://gsxt.saic.gov.cn/
该网站无需注册,于2014年3月1日正式运行。目前可查询大陆全部省份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具体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营业执照上的全部内容)、股东及其出资、董监高成员、分支机构等。但企业的历次变更登记及股权质押信息尚不能查询。
根据国务院年初注册资本登记改革的最新要求,今年起,工商企业年度报告、工商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处罚也可于此查询。
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基本情况是什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其隶属于文化部,是一家以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团体法人机构。
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非遗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遗协会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之后发起成立的,协会的法定代表人由现任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马文辉兼任。
协会以“宣传、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以提升我国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目的,旨在通过发展协会会员、召集论坛会议、举办产品拍卖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起到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非遗协会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调查研究、信息收集、举办展览、专业培训、咨询服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同时,协会还承担着致力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机构、团体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工作。
因而,建立非遗协会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仅能够有效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同时对我国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义务,行使好中国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的各项权利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协会还专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简称非遗基金会)。作为一家由民政部特批的公募基金会,非遗基金会将完全采取非营利性的方式进行运营,将募集资金完全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承诺划拨募集资金的30%用于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发展的经济化、产业化。
除此之外,非遗协会还专门设立官方网站,力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做出贡献。
3. 为什么说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1、
文化修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30年前,西方工业化建筑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我们生活的城市,则在不断放弃传统建筑的遗产。对此,我们于1977年成立了“阿迦汗世界建筑奖”,并建立了一个托拉斯基金,开展了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9个国家20个不同建筑项目的建设。每个项目都用了大约10年时间完成,带来了很多投资和游客,提高了当地百姓以及边缘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
最近10年来,这个项目的投资总额高达18200万美元,有超过25%是来自于我们的合作伙伴,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但它实现了很大的效应。
就像2005年,在开罗最贫穷的街区,有20万居民几百年来就生活在建筑废墟中。我们大胆地修复那里的各种寺庙、宫殿和城墙,当地居民则参加了各种文化遗产修复技能培训班,超过200名当地居民参与了修复工作。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一个目标:每一个重建项目,都必须带动社会的发展。如今,那里成了非常活跃的文化圣地,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超过整个开罗地区的增长度,整个社会都在改变,以前各种邪恶的社会现象已经看不见了。
做这些事情,我感受深刻的是,只要做好规划,文化修复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文化都可以通过一种非常独特和显著的方式,帮助人们实现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理想。
2、
文化是再次征服生活的力量
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要为抢救海地文化遗产竭尽全力。海地文化遗产国际协调委员会在此背景下得以成立,该委员会与海地地方当局合作,为海地政府修复文化遗产提供协助。
事实上,我们也用了很多艺术的方式来帮助当地人。
比如,组织一些年轻艺术家在那里举行星空下的电影节,让人们去讲述每天各自所经历的灾难,然后去经历这些考验。
再比如,通过像视觉艺术、动画、歌舞、电影形式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吸引当地很多民众一起来歌唱,让他们感受到,当家园被破坏了的时候,文化仍然存在着。
因此,艺术或者说文化有它独特的意义,是我们再次去征服生活的力量,去重获尊严的力量。我们的重建工作,充分考虑了海地的文化特色、前景以及文化遗产,怎么来实现他们当地的美学特色,以实现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我认为,最好的援助就是能够真正帮助走出困境的援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发展组织一直在帮助海地来完成这样的一个重大挑战。受到我们的感染,海地人权和法律部长还创立了一个名为“财富十字路口”的计划,让那些生活在贫困街区的艺术家能够获得一些支持,让他们不再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3、
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明
中国城市化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粗放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发展。
过去城市以建设摩天大楼为荣,现在城市更注重提升文明形象,增加百姓文化认同。重大文化项目影响巨大,在推动城市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万达武汉中央文化区,以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务、居住等功能的项目,成为武汉市旅游的必游之地,百姓休闲的首选场所。
再比如我们的万达院线和美国MC院线,不仅丰富了中国人民、美国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也给企业带来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所以从我们企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投资的实践可以证明,投资文化产业是企业的机遇,也是社会的需要,既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应,也能够产生突出的社会效应,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4. 中国已有15个项目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了吗
据报道,4月19日来自我国的4个项目在论坛上获得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正式授牌,加上原有的11个粮农组织农业文化遗产,我国已有15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项目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据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重大行动,旨在发掘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财富,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5.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增加!申遗的好处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安是指作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方式。包罗表演艺术、社会乡规民约、礼仪、节庆有关宇宙空间和宏观世界的学问和施行、民俗手工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暗含的部族成心的旺盛价值、思虑方式、想象力和学识觉察,是保安本国学识地位和学问主导权的基本据悉。
据此,保护非遗文化遗产哪怕保护人类学识的代代相承,塑造社会学问的根底,保安知识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护社会频频向前进化,持有重大的历史含义。非遗文化遗产同日而语人类自是和启蒙运动的历史女尸,都从不同的边和领域揭示这必定的历史状况,体现史前庶民的思想道德和得法程度,它们价值和表意是一贯的。
6.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基金会标志
标志主体由麒麟、基台和橄榄叶三部分构成,图案标识下方配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英文字样。
1、气宇轩昂的麒麟,象征着祥瑞和仁爱,它仰天长啸,唤醒着全社会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它长啸的头部是回头,意味着不忘过去,表达着基金会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
2、深厚稳固的基台,意为华夏文化的“宏大感、历史感、民族感”,象征着华夏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有序和多元结构、平台广阔是天,是大有作为,同时也代表基金会的精神——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努力拼搏,自强不息。象征着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基金会工作里的重要性。
3、左右九对橄榄叶,象征世界和平美好,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象征中国的文化厚德载物,欣欣向荣。
7.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有私募基金吗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公募基金会,是中国文化遗产发现研究、保护的社会组织之一。其业务范围都是在公募基金上,不进行私募投资,所以,其没有私募基金。
如果想要投资私募,可以考虑下国内比较出名的几家大私募公司。
如有疑问,欢迎指正。
8. 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非盈利的私立国际组织,致力于保护修复世界濒危的艺术、文物和建筑。
9. 企业给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捐款能免税吗
财税〔2018〕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本条所称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10. 华夏佛教基金在哪里,有做寺庙吗
佛缘网站北京讯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于2007年12月10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的消息。
基金会以唤醒公民责任、募集资金保护中国文化、历史遗产,配合政府调动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宗旨的全国性社会公益组织。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莹女士就华夏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感慨万千,她用那语重心长的陈词向社会各界发出了关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声。
成立于2007年8月28日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主要工作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现、研究、保护、传承、弘扬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了解,该基金会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内第一个以公开的形式募集资金的非营利社会组织,它将主动承担“保护和传承中国文化遗产、唤醒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重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有效使用公益基金,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振兴做出贡献。
作为该基金会的主要发起人耿莹女士表示,创建基金会不仅是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对共同捍卫世界文明的坚定支持,更是主办方积极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调动社会资源、弘扬民族文化、挖掘民族历史等方面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会是由社会各界热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代表和主要捐赠人组成的。这支拥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的团队,在三年的筹备期里,以实地考察、文化交流与研究为目的,参与讨论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赴云南孟连实地考察当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贝叶经”保护问题;赴铜川考察玄奘圆寂遗址情况;与德国特里尔的文化遗产保护团体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课题;参加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保护的关键问题;耿莹女士作为《中华遗产》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编写并参与相关活动;参加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基金会将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人类”的原则,通过广泛而又严格的募集和使用资金,资助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的各项活动、项目及先进个人,促进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推动和提高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水平。耿莹女士饱含热情地向与会人员描绘了基金会的发展蓝图:我们要积极广泛开展国际间的项目合作、举办各种募捐活动。耿莹还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媒体继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地传播该事业的重要性。她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和企业为中国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要将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事业视为己任,在大家共同努力、人人奉献的良好氛围下,借助基金会这个良好的平台,实现全民族为中国文化事业奉献的宏伟的心愿。
目前,基金会已拟定几个重要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实施相对长期的支持。不仅如此,基金会还将陆续开展若干围绕保护文化遗产的大型活动。包括以寻找和保护为主旨的“华夏文化遗产万里行”、以普及和宣传为主旨的“中国文化校园行”、以“北京地区文化遗产标识系统”为起点的“文化名城名镇的标识系统工程”、与奥运相结合,以展示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华夏儿童民族艺术展演”、以保护环境、创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儿童歌舞剧“小藏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 “保护东亚传统造纸工艺与纸张修复工艺项目”,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除此,基金会已于近期以实际行动,从保护丝绸之路上位于瓜州县境内的“东千佛洞”和“锁阳城遗址”为重点的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瓜州文物保护工程”开始,进行了深度的文化遗址保护活动。
通过上述项目及一系列的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活动,以国际标准科学管理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全体人员共同表示,将以积极和高效的工作,努力唤醒广大民众对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促进中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信息来源:北青网娱乐)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foyuan.net/article-656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