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属于什么性质
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由魏久明和曾经共同从事过青少年工作的李启民、袁正光等人共同创办,并得到了上海企业家袁祥先生的支持,他捐赠了2000万原始基金。
基金会的宗旨为,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 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爱心满世界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
(1)中华儿童慈善基金会9958扩展阅读:
对困难少年儿童实施生存、医疗、心理、技能和成长救助;创办“儿童村”,建立“少儿服务之家”,设立学习“自强奋进奖”,开辟“慈善救助通道”;对少年儿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开展海内外少年儿童慈善救助交流活动;在国内外募集慈善救助资金和物资;以资助和能力建设等方式支持民间慈善公益组织实施少年儿童服务项目。
对捐赠者高度负责。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安全、有效、求实”原则,及时沟通信息,报告资金使用情况,是儿慈会工作的责任。
②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建设宗旨
基金会的宗旨为,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 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爱心满世界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
③ 中华儿慈会“捐200未来返98万”是诈骗的吗
近日媒体消息:中华儿慈会:"捐200未来返98万"系诈骗 已报警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官网获悉,该会接到群众举报电话,有人盗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名义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为由,通过微信群发布信息:凡每人捐赠200元,便可成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爱心大使,当捐赠人数达到3万人时,返给每人98万元。
中华儿慈会在声明中重申,迄今为止,基金会从未发布类似的募捐信息,此种信息为诈骗信息。
基金会已报警,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标识说明
由基金会英文简称的五个字母化成五张笑脸,组成活泼欢乐跳跃的儿童形象;用五种柔和的色彩,使儿童形象明快、阳光;寓意对五类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通过五种渠道,开展五方面的救助;帮助他们享有正常的健全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⑤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靠谱吗
我们鲁山县赵村乡、下汤的山区住校中小学生每天可以吃到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一颗鸡蛋工程资助的一颗鸡蛋,看来还行!
⑥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介绍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由魏久明和曾经共同从事过青少年工作的李启民、袁正光等人共同创办,并得到了上海企业家袁祥先生的支持,他捐赠了2000万原始基金。
⑦ 9958救助中心救助43斤女大学生吴花燕,为何会受到公众网友的质疑
人们不是没有善心,而是怕善良被无耻之人所利用。这名患病的女学生,本应收到近百万元的救助款,最后实际使用的却只有两万余元。
去年十月,吴花燕由于身患重病,而家庭又无力支付,因此在网上向广大网友求助。当时一篇新闻稿《大三女学生患病体重只剩43斤,贫困家庭面对20多万医疗费只能求助》得到了广泛关注,一个名为“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机构也因此为吴花燕筹集捐款。而在筹备了百万捐款的条件下,吴花燕在病发逝世之前只用了两万,让网友不免对此产生质疑。
我们其实不反对将多的钱继续捐助给他人,但前提是我们有知道整个进程的权利,我们必须知道资金流向,并且机构有责任及时更新患者信息以及捐助情况。人们的善良跟信用卡一样,透支了,就再也无法提出善意。所以在慈善捐款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亟需补充,一定要加强相关管理,不要让慈善成为腐朽之地。
⑧ 9958基金会 骗局国家是否介入
9958基金会骗局,国家是否会介入,要看它的危害程度,如果到了一定程度,国家会介入的
⑨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怎么样靠谱吗
本人不知道靠不靠谱,但可以提供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2010年1月12日在京成立。这是继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之后,我国诞生的又一家以少年儿童为救助对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是我国具有民间色彩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宗旨为,募集社会资金,开辟民间 救助通道,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等进行救助。 简介 基金会由魏久明和曾经共同从事过青少年工作的李启民、袁正光等人共同创办,并得到了上海企业家袁祥先生的支持,他捐赠了2000万原始基金。 2009 年9 月10 日基金会获国务院批准后,浙江新湖集团捐赠5000万元,支持把基金会办成“资助型”基金会,通过资助民间公益组织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培育我国民间慈善救助队伍,让基金会的工作和民间慈善救助组织成为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