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管理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分析怎么做谢谢!
根据情况设定指标
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指标。一个指标内含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等多方信息,分公司、中小企业、子公司或投资者、债权人适用具体指标分析,不应不分对象盲目适用指标分析方法和选择不能体现企业特点的指标作为财务分析指标。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有20多个,但具体到某个企业的一般性分析不必面面俱到都选择。一般企业可选择常用的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1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主要指标的说明
(1)变现能力比率。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其意义是: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财务thldl.org.cn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越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一是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二是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三是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四是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3)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4)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一般包括:第一,销售毛利率。意义: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第二,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意义: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第三,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意义: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很重要的财务比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选取
财会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比较关注的,比如收入、利润等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同以前年度同期相比有何变化等。笔者认为,具体分析这些会计报表及附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盈利质量分析是指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指标:一是盈利现金比率。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二是再投资比率。再投资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净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现金。
(2)偿债能力分析。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是通过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之间的比较,反映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筹资能力以及偿付债务或费用的能力。企业筹资与支付能力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指标:一是外部融资比率。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在金融市场筹措资金的能力,或经营发展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这一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的筹资能力越强。二是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流入总额/(经营现金流出量+偿还债务本息支付),这一比率反映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经营费用等。在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入量至少应满足强制性目的支付,即用于经营活动支出和偿还债务。这一比率越大,其现金支付能力就越强。这意味着该公司本期创造的现金流入量可满足经营活动和偿还债务的现金需要。
(3)现金流量分析。即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资资源的比值。它弥补了根据损益表上分析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投入资源可以是主营业务收入、公司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股本等。具体指标有:第一,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大小,即销售收入的货款回收率,既可从一个方面反映公司生产商品的市场畅销与否,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其数值越大越好。第二,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该指标说明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越好,可与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同期水平比较,评价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4
财务工作者应该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逐步引入这些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分析方法的缺点,还能发挥分析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评价结果。
总之,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经营者、债权人、社会投资者通过分析报告,可从全方位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从而达到客观、真实、准确的目标。
② 什么是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为什么要有附注
在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中提到: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所以,题中完整的叙述可以为: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及其相关附表的“补充说明”,它也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财务报表附注怎么做
上市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外商投资企业等都求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年度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注,起码审计时会让公司出示。
年度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如下内容:
(一)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
(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主要包括以下事项:
(四)或有事项的说明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应说明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对一个企业的巨额投资、自然灾害导致的资产损失以及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等非调整事项的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作出估计,应说明其原因。
(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七)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八)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九)会计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十)收入,说明当期确认的销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
(十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十二)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说明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本年度合并报表范围如发生变更,企业应说明变更的内容、理由。
(十三)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④ 财务报表附注怎么写
财务报表附注应当按照如下顺序披露有关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如企业所处的行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或服务、客户的性质、销售策略、监管环境的性质等。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企业应当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以此明确企业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制度基础。
如果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只是部分地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附注中不得做出这种表述。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可以不披露。
1.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也即存在不止一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例如,存货的计价可以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可以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额法等。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必须从允许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会计政策,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能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而编制出不同的财务报表。为了有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有必要对这些会计政策加以披露。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说明会计政策时还需要披露下列两项内容:
(1)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直接显著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分析,这项披露要求便于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项目是按何种计量基础予以计量的,如存货是按成本还是可变现净值计量等。
(2)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主要是指企业在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所作的对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最具影响的判断。例如,企业如何判断持有的金融资产是持有至到期的投资而不是交易性投资;又比如,对于拥有的持股不足50%的关联企业,企业为何判断企业拥有控制权因此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再比如,企业如何判断与租赁资产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企业,从而符合融资租赁的标准;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些判断对在报表中确认的项目金额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这项披露要求有助于使用者理解企业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背景,增加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2.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强调了对会计估计不确定因素的披露要求,企业应当披露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确定依据,这些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在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进行重大调整。
在确定报表中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过程中,企业有时需要对不确定的未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对这些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加以估计。例如,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需要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在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时需要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选择适当的折现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所采用的假设及其依据、所选择的折现率为什么是合理的等等。又如,为正在进行中的诉讼提取准备时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依据等。这些假设的变动对这些资产和负债项目金额的确定影响很大,有可能会在下一个会计年度内做出重大调整。因此,强调这一披露要求,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有关情况。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企业应当以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尽可能以列表形式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构成或当期增减变动情况,并且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金额合计,应当与报表项目金额相衔接。在披露顺序上,一般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顺序及其项目列示的顺序。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这主要包括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具体的披露要求须遵循相关准则的规定。
⑤ 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1、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重要会计政策主要包括:
(1)编制会计合并报表所采纳的原则;
(2)外币折算时所采用的方法;
(3)收入的确认原则;
(4)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5)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
(6)存货的计价方法;
(7)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8)长期债权投资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9)坏帐损失的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10)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
(11)无形资产的计价及摊销方法。
(12)应付债券的溢折价的摊销方法。
3、或有事项的说明;
4、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
6、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
会计报表中重大项目主要有:
(1)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及计提坏帐准备的方法;
(2)存货、投资核算的方法;
(3)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
(4)无形资产计价和摊销的方法;
(5)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方法;
(6)收入的分类及金额;
(7)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7、其他重大会计事项的说明:
(1)企业合并、分立;
(2)重要资产的转让或出售情况;
(3)重大投资、融资活动;
(4)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
(5)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