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管理 > 红五星基金会

红五星基金会

发布时间:2021-07-26 21:48:17

『壹』 爱国小英雄有哪些

爱国小英雄有:

1、武建华: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4、潘东子:1931年,红军解放了柳溪乡。潘东子的父亲参加了红军,而潘东子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什么叫作仇与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撤退,临别时,父亲留下冬子一颗红五星。柳溪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母亲为掩护乡亲,被捕后从容就义。

在党和前辈们的照顾下,冬子迅速成长起来。他和宋大爹一起切断敌人退路,迫使“靖卫团”向游击队投降。在游击队筹盐活动中,他机智地躲过敌人搜查。

在搞情报时,他沉着地应付恶霸地主胡汉三的多次试探与盘问,最后勇敢地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红军游击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冬子的父亲前来迎接。冬子终于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父亲,他带上了那颗心爱的红五星,光荣地加入到红军的行列中来。

5、王朴(1929-1943),也作王噗,幼名兰贵,男,河北省完县人,抗日儿童团长。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

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枣野场惨案。

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一授予王林“抗日民族小英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贰』 写出一位革命英雄,并写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有一位革命英雄是黄继光的战友,是位女空军,黑龙江人,离休老干部,这位阿姨把自己省吃俭用,连双鞋都不舍得买,但把自己积累的三千万捐给家乡作教育经费,这是多么大的爱心,我看完报导很感动,是我扪心自问,能作到吗?不能,老一辈的革命英雄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叁』 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1、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

3、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直逼贵阳,坐镇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孙渡纵队急忙入黔救驾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昆明告急,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滇西北金沙江沿线成了几乎不设防的地带。

4月29日,红军虚晃一枪绕过昆明,兵分三路,直扑金沙江。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着找到的7条小木船和当地36名各族船工顺利渡江,跳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4、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行军队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等率领,自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

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翼为林彪的红一方面军,先行;继后是中央领导机关、红军大学学生等。右翼为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三十军和红四军。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垫后,走左翼行军路线。

5、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

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走吧。”“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肆』 盘县城关镇的旅游景点

年代:明、清
公布时间:1999年11月20日
盘县普安州文庙,位于贵州省盘县人民北路营盘山东麓。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万历十六年(1588年)修葺。后毁于兵。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修,再毁。后又多次维修。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再修。1996年维修。是中国南方现存唯一一座按明代皇家标准颁布修建的文庙。
整个文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397平方米,建筑面积824平方米。现存大成门、大成殿、配殿及部分甬墙。礼门、义路、泮池、状元桥、节孝祠、忠义祠、棂星门、崇圣祠遗址尚存。大成殿,清同治六年(1867年)建 。坐西向东,面阔五间,通面阔17.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1米,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歇山顶,前带双步廊。有明显柱生起。明间三、五、七架梁均保留彩绘痕迹。角背、驼峰饰高浮雕卷草或云纹。石柱础上部鼓腹刻乳钉纹,中部为高浮雕暗八仙或卷草,底部四角浮雕如意纹。
文庙本应是坐西朝东,但普安州文庙为了与对面山上的文笔塔遥相呼应,故成此格局,
武笔塔:

张道潘祖籍南京。祖上在明清之际,为避战乱迁徙到贵州盘县。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衰,他自幼喜爱读书,因家境贫寒,常常要靠打短工来维持学业。清朝末年,新思潮从西方涌入中国,他的心受到感染。1918年底西渡英国,凭着一身才气,于1921年入伦敦大学大学院美术部就读。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此次来德国旅行,听说徐悲鸿也在柏林,便急匆匆地前来拜访这位艺术上的同道。后进英国维多利亚公园学校、克乃佛穆学院、伦敦大学思乃德学院、巴黎最高美术学院深造。不久,投靠国民党,为CC系骨干人物。历任广东省政府秘书,贵州省党务指导员,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南京市政府秘书长,青岛大学校长,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交通部常务次长中央执行委员,内政部常务次长,“国民大会”选举事务副总干事,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校务主任,教育长,中央宣传部长,海外部长,第一届“立法委员”。
长期从事官办文化教育事业,参与控制国民党文宣与党务系统。1932年与叶楚伧等成立中国文艺社。1934年组织公余联欢社话剧团。翌年创办国立戏剧学校,兼任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副主委。1938年于武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又兼任教育部教科书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电影企业公司董事长,南京市文化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中央训练团民间艺术训练班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47年组织成立“国际文化合作协会”。赴台后,于1950年奉派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参与策划推动国民党改造工作,继任CC系首领。创设“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兼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华日报》董事长。1952年10月当选“立法院”院长,主持院务近10年。不时支持CC系“立委”问政,制衡陈诚“内阁”,多次遭院内团派“立委”攻讦。1961年因电力加价案而辞职。1965年任“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会副董事长暨文艺创作奖审议委员会召集人。1968年6月病逝。号称“三民主义文艺理论家”。著有《近代欧洲绘画》、《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三民主义文艺论》等。
天洞左上方百余米一崖壁凹进处,称“干洞”,原有明崇祯年间修建的一座寺庙,到清代又由一陈姓道人重修,并置楼厅。游人到此歇息,可眺望半城景色。寺庙山门有联云:“沿溪行到水穷处,小憨坐看云起时”。庙内有对联一幅,上联为“清风明月不要一钱买”,下联为“悬崖绝壁惟有曲径通”。寺庙于1958年被毁,今仅存庙基和一石质神龛。
碧云洞内外峭壁上遍布明清两代骚人墨客的题辞,如“碧锁云封”、“游逸天半”、“地帅天宫”、“廊庙江湖人间仙境”等,字体雄浑菝劲。
1985年,盘县特区人民政府将碧云洞作为“碧云公园”规划修建,在园内建仿古牌楼大门、亭阁、茶室等,并塑有徐霞客雕像一尊,又将原天洞洞口扩大,修筑下洞石阶160余级。特区政府于当年将公园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盘县城关镇九间楼的“盘县会议”会址,是见证长征惊天动地的史诗中光辉灿烂的一个篇章。九间楼位于盘县城内,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路过盘县时的总指挥部驻地,也是著名的“盘县会议”会址。1936年3月30日,中国工农第二、六军团首长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关向应、张云逸等在九间楼召开会议,决定放弃在南北盘江建立根据地的设想,作出立即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北上抗日的决策,史称“盘县会议”。“盘县会议”是红二、六军团长征中一次最重要战略转折性的会议,不仅从根本上摆脱了在长江以南孤军作战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顺应了抗日救国的民族革命斗争形势,对维护党与红军的团结,粉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推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迎接抗日民族统一高潮的到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进门,由肖克将军题写的“红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大匾映入眼帘。2005年,六盘水市组织“红军从咱家乡过”重走长征路大型活动后,盘县九间楼被纳入贵州省红色旅游规划路线,2009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拨款123万元,用于该楼的修缮改造。现如今的九间楼作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已经成为盘县一个最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各地的党政部门、学校也常常组织干部学生前来九间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档案
九间楼位于盘县城内,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路过盘县时的总指挥部驻地,也是著名的“九间楼盘县会议”会址。该楼始建于1928年,原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第五师师长黄道彬的武营,楼体为二层木质穿斗式梁架,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建筑面积817.6平方米,因上下各九间,俗称“九间楼”。198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报道———
当年红军标语 如今依稀可见
距盘县县城100余公里的保田镇鹅毛寨,因我们的到来,不少村民守侯在魁星阁下,指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给我们讲述了“红军从咱家乡过”时的情景。
1935年4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在彭德怀、杨尚昆等领导人的率领下,从贵州省普安县旧营过楼下河,到达盘县境内的三官营、祭山树、普田、上保田等地。当夜,三军团宿营在鹅毛寨,由于红军进驻时天色已暗,村民们一时分不清来的是什么队伍,争相逃避,不敢接近,寨中几百户人家,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提心吊胆地从门缝中往外看,想弄个明白。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听说有队伍过来,还点燃香火祈求神灵保佑。然而,整整一个晚上,这支队伍没有任何一名士兵走进民房,而是在魁星阁的周围席地而睡,天刚发白,寨上有人看到了身着灰色军装,帽上缀有红五星的大队人马渐渐消失在村头的弯道上。
当村民得知这支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队伍对村子秋毫无犯时,纷纷返回想亲眼目睹这支队伍的真面目,然而红军队伍早已远离村庄。虽然大多数村民没见到红军的身影,但魁星阁左侧的围墙上留下的朱红色标语:“红军优待白军俘虏!”字迹清晰可见。该标语从右至左,横书,字迹工整。70年来,当地村民把这幅标语视为天上的“魁星”一样神圣,一直奉为寨子里的珍宝,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着这条标语。如今,这条标语仍然依稀可辨,人们讲起这幅标语就不由想起红军露宿魁星阁的身影,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通过这条标语也再次被证明。
那条依稀可见的红军标语,虽经岁月的冲刷已经斑驳、褪色,但我们仍能从中读到那段光耀千秋的历史,感受到红军宣传工作的强大。
时代变迁———
传承红军精神
见证盘县变化
历史远去的今天,盘县仍然闪耀着红军精神的灿烂光辉,75年前的战火硝烟已经散去,曾经的枪林弹雨也已被记入史册,如今的盘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门洞(现存),南观庙(现存),武庙全毁。福寿寺全毁。城隍庙,贤通庙,东明寺,水星寺,钟鼓楼(被烧毁)。
如今的城关镇虽然是古城,但是古城的风貌已经大半被毁,许多值得保留观赏的文物景点都于改革开放前被毁坏。现在,这些被毁坏的景点正在进行修复。

『伍』 十大抗日小英雄有哪些

王二小、张嘎、海娃、雨来、李爱民、谢荣策、石宝芹、王朴、周银海、马秀英。

1、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942年10月25日),河北省涞源县人,抗日小英雄。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2、张嘎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连长钟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

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了胖墩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

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手枪。嘎子高兴极了,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嘎子的家乡也解放了!

5、李爱民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

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阅读全文

与红五星基金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