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天最新基金净值与实际误差较大是怎么回事
基金当天看到的是当日的估值,第二天看到的才是昨日的基金净值,所以存在误差也是正常的。
Ⅱ 基金净值忽然提升90%是什么情况 例如最近
按照常理来说,基金如果遭遇大规模赎回,净值应该是下跌的。但近几日,一些基金却出现大规模赎回后净值飙升的反常情况。
据悉,10月8日,中邮基金旗下多只基金此前抱团持有的光环新网复牌后遭遇两个一字跌停。但这些基金在8日的净值并未受到拖累,相反还出现暴涨,其中中邮核心科技当日涨幅达到11.55%。业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赎回费用被计入了基金资产,这才导致基金的单位净值出现大幅波动。然而这一现象具有特殊性,并不能作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依据。但从这一现象也可以看出,随着A股风险的持续释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正在上升。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中邮旗下多只基金重仓光环新网,其中明星基金经理任泽松执掌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持股395万股,占流通股持股比例3.38%;中邮核心成长基金持股325万股,占流通股比重2.78%;中邮核心竞争持股246万股,占流通股比重2.11%。体量不足7.5亿的中邮核心科技创新持仓83万股光环新网,占据其第二大重仓股 。而有媒体报道,从上述基金的十大重仓股表现来看,个股涨幅远逊于10月8日上述基金的净值涨幅,这说明净值的上涨并非是持股因素助推。
无独有偶,万家瑞兴和景顺领先回报C两只基金也在国庆节后遭遇了类似情况。公开信息显示,万家瑞兴于今年7月23日成立,成立规模接近2.69亿元,是一只股票仓位配置范围为0到95%的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虽然当时正处于股市暴跌期间,但基金成立后单位净值一直在1元面值附近小幅波动,显示其股票仓位接近于零。
有媒体报道,万家瑞兴于9月15日起开放申购和赎回业务,根据赎回费率规则,对持有时间满30天但不足180天的赎回,赎回费率为0.5%,75%的赎回费总额计入基金资产。到9月30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一直保持稳定,意味着这期间赎回比例较小。但国庆后第一个交易日,万家瑞兴在A股大幅反弹的情况下出现了大规模赎回。当日提交的赎回申请在10月9日得到确认,赎回资金总额的0.375%(即0.5%乘以75%)被计入当日基金资产,造成9日该基金单位净值暴涨45.15%。根据测算,此次该基金净赎回比例可能高达90%以上。而景顺领先回报C也是同样的情况,大比例赎回后,净值在10月9日意外上涨了14.2%。
有专家表示,从历史上一些基金单日净值波动超过10%的案例来看,无疑都是遭遇了大比例净赎回,但这种盈利模式显然不具有可持续性,投资者切莫因此买入这类基金。对于上述这种现象,有基金业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经过了大幅调整之后,投资者的情绪逐渐趋于乐观,风险偏好有所上升。据观察,从10月8日A股结束休市后,市场一改此前疲弱的走势,出现了连续上涨的反弹行情。
Ⅲ 基金净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净值,是又称基金单位净值,是每份基金单位的净资产价值,等于基金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余额再除以基金全部发行的单位份额总数。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都以这个价格进行。计算公式为:基金份额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份额总数。
计算公式为:基金份额资产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份额总数。
其中,总资产是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是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
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内不能向发行机构赎回基金份额,基金份额的变现必须通过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
基金单位的流通采取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办法,投资者日后买卖基金单位,都必须通过证券经纪商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竞价交易。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关系: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共同构成了基金的两种基本运作方式。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发行新份额或被投资人赎回的投资基金。
Ⅳ 基金是否有人为调净值
在正常情况下,基金是可以人为调净值的,例如每次基金给股东分红之后,基金的净值会相应的降低。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基金也可以通过自身仓位的增减来调节基金净值的增减速度,当基金的仓位增大时,基金的净值变化会增快。当基金的仓位减少时,基金的净值变化会相应的减慢。
Ⅳ 为什么有的基金单位净值两快多的怎么突然调整到一快多啊这是什么做法啊/有什么意义
首先要明确基金单位净值的涵义,它是指某一时点上每一基金单位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可以看出基金单位净值的高低会受到供求关系(会影响基金单位总份数)和基金业绩(会影响基金净资产总额)的影响,所以基金单位净值才会忽高忽低,上下波动。虽然如此,基金投资的风险还是比其它的证券投资风险要小,因为基金本身就是专家帮助投资理财,如果专家帮助理财还有很大风险,那么他们就不叫专家了。
Ⅵ 什么叫基金的偏离值什么叫基金净值
到新浪基金学堂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