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怎么样
简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简称“基金会”)成立于1986年11月。基金会的宗旨是:筹措文化发展资金,资助公益文化,扶植文化人才,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致力于上海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Ⅱ 阳光文化基金会的阳光文化基金会
2011年5月25日,阳光下成长公益项目在中国电影博物馆举办了第二场快乐艺术、快乐六一活动。此次活动是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阳光文化基金携手达芬奇家居提供资助,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北京创元时代合作执行,同时得到了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大力支持。
2012年12月13日,2012阳光文化基金慈善晚宴在北京举行。该晚宴将为阳光文化基金2013年推出的“阳光艺术教室”项目募集款项,以增加流动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多名演艺界人士出席了该晚会,并通过捐赠拍卖品、竞价购买以及现场表演募集善款等方式,为爱助力,给流动儿童带去更多希望。
2013年4月10日由阳光文化基金创办的“阳光艺术教室”项目在北京红莲小学正式启动,由阳光文化基金“形象大使”王珊王璐担任该活动主持;阳光文化基金创始人杨澜参加了揭幕仪式,并和现场的孩子们亲密互动,该项目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流动儿童城市化融入问题,旨在为缺乏艺术教育机会的弱势群体提供硬件设备与师资方面的系统资助,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更好的融入社会。2013起本项目将在北京13所流动儿童集中的小学开展,同时在四川资助两所学校,预计每个教室每年将提供8000人次艺术教育的机会。
2013年 11月30日,阳光文化基金在北京举行“2013年阳光下成长分享会”,近200位多年来支持阳光文化基金流动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的社会各界嘉宾参加了该活动。
Ⅲ 半边天基金会的组织概况
1997年的年,博珍妮和丈夫博文理从中国南方的一所福利院,领养了女儿玛雅 ,当时玛雅还在蹒跚学步。通过扶养玛雅,他们亲身体会到福利院集体抚育对幼儿发育所造成的一定负面影响:玛雅的身心发展较同龄人普遍落后。但经过短短一年的家庭关爱与呵护,玛雅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惊喜的变化。 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孩子的命运从此改观!假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孤残儿童,无论是那些翘首盼望着家庭温暖的,或是那些终身无望被人领养的,他们也都能得到同样的亲情关爱,那该有多好? 1998年,半边天基金会(取自名谚: “妇女能顶半边天”)于焉诞生。
尽管半边天有着明确的使命— 为孤残儿童提供家人般的关怀。然而,我们自2000年年夏季建立的第一批试点项目,究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成效呢?
我们想问,生活在福利院半边天小妹妹抚育中心,在满怀爱心,接受专业训练的全职祖母抚育下长大的宝宝,能否如同正常家庭中的孩子一般成长茁壮?
我们也想问,上了半边天小姐妹学前班,在激励奋进的学习环境下,有受过系统培训的教师的耐心引导,孩子们是否真能快乐向上,成功地跨越一个又一个发展阶段?
每个孩子都需要亲情的滋润,才能身心健全地成长,到底半边天的工作人员,能不能与福利院里的孩子们建立起温暖、深厚的情感依恋?
从半边天试点项目成立迄今,这许多年的付出,我们所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小宝宝们在抚育中心咿呀学语,笑声朗朗,学会拥抱,自然地流露自己纯真的情感,还记住了祖母温柔的声音,并时时追寻她们的身影。从前个性畏缩,闷闷不乐的 学前班儿童,变得开朗乐观,学会了画自己栽下的向日葵,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与同伴们谈论如何分享玩具,会张开双臂给予老师热情的欢迎。
由于半边天两个试点项目成效卓著,受到中国合作伙伴的热烈响应,基金会于是决定增设两个新的项目,以帮助更多项目无法惠及的孩子们。
2002年,半边天启动大姐妹项目,为福利院的学龄儿童,青少年,提供根据个体兴趣的学习机会,课程包括语文、电脑培训、音乐、艺术、职业教育等。对于那些刻苦求学,顺利考上大学的孩子们,半边天也给予学杂费用的资助,以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005年,半边天设立新和家园,为不能被人领养的残疾儿童,建立双亲俱全的永久爱心家庭,这项创举,使原本只能在福利院中度过童年的孩子们,也能够拥有父母双亲的关爱,可以充满爱意与自豪地叫声『爸爸』、『妈妈』。
半边天除了积极推广上述四个项目,也同时不断努力在中国各地宣传普及关爱孤残儿童的重要性。
2003年,半边天欢庆成立五周年,于安徽合肥举办了一场全国活动,研讨如何提高中国福利机构抚育教育工作质量。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之下,半边天出版了『为了孩子』一书,该书由来自中西方的教育工作者合力编纂,以半边天践行的爱心培育法为准绳,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教师,祖母培训指导手册,借此为福利机构儿童提供高品质的关爱与抚育,全国各福利机构皆可免费获赠该书。
2005年,半边天受邀推行中国政府孤残儿童抚育方面的新举措,除解决基本温饱及医疗需求外,也要给予每个儿童个体关注和一对一的抚育。半边天并怀着雀跃的心情与中国收养中心合作,为提高全国孤残儿童抚育水平,参与拟定新的福利机构儿童抚育培训手册。
自半边天立下誓愿,要帮助孤残儿童撑起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至今已有成千上万在中国福利机构生活的孩子,透过我们的项目,获得了爱与关怀,这个数字每年仍在持续增长中。半边天项目中心现已在中国地图上星罗棋布,每一个点,对孤残儿童而言,都是希望与关爱的象征。
而半边天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仰仗于众多支持者的爱心和热情参与。今天,半边天的全球社区由成千上万慷慨而满怀爱心的个人、公司和基金会组成,他们都各自贡献着一份心力,帮助我们撑起属于孤残儿童的一片希望天空。 罗·迪马蒂先生
Lou DeMattei 罗·迪马蒂先生,董事会主席在“半退休”之前, DeMattei 先生曾任美国银行与英特尔公司的税务律师,现在他只为为数不多的私人客户处理税务和财务相关事宜。他从旧金山金门大学取得法律学位。 DeMattei 先生与夫人(即著名作家谭恩美女士)经常到中国旅行,并帮助当地孤儿。他们在加州和纽约均有住所,两人膝下无子,但有宠物约克夏猎犬,以及一只名叫傻瓜的爱猫, 傻瓜 还被画进了电视卡通,让小朋友永远记得它。 Steve Hoffmann,史蒂夫·霍夫曼先生,董事会财务总监Hoffmann 先生在1979年的年加入惠普公司,后转至从惠普独立出来的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最近刚刚退休。他是范德比尔特大学电机工程学士,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他和他的夫人 Patricia Lee 从广东省领养了两个女儿,分别为来自吴川的 Greer Georgia( 1999年)和清新县的 Amelia Lee( 2002年)。
史蕙兰
史蕙兰 (Nancy L. Spelman) 博士
史蕙兰博士旅居东亚25年,曾长期居住于台湾、香港、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她于 1987年由香港大学取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其后曾任教于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吉隆坡的卫星市必打灵查亚((Petaling Jaya) 社区学院,与佛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大学。 1989-1991年间,她在施乐公司 (Xerox) 的国际培训管理发展中心,担任互动技能观察及推动者的角色,从1993年至1995年,她则是美国在台协会的台北人事部官员。史博士的丈夫史伯明 (Doug Spelman) 为美国国务院之高级外交官员,前任中国现代史教授。他们有两个成年的女儿,史培心和史培仁,到现在仍自称为第三文化孩子 。 半边天以改善孤残儿童生活为己任,目前五个项目涵盖儿童数以千计,而自2000年半边天在中国开展工作以来,已有上万名儿童受惠于这五个创新项目:
小妹妹婴幼儿抚育项目: 半边天聘请当地富于爱心的妇女,经过专业培训,担任全职的祖母 ,为福利机构中的婴幼儿提供健全成长所需之启蒙及关爱。
小姊妹学前教育项目:半边天精心培训的学前班老师,通过不断创新,运用结合了中西方教育精华之独特教学法,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掌握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使他们顺利升入小学。
大姊妹项目: 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们,若不适当引导,常常成为问题青少年。半边天根据这些孩子本身的兴趣和天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新和家园项目:有一些孩子,由于身患残疾而不能被领养。针对这样的孩子,半边天在福利机构内/旁设置温馨的永久家庭,使他们同时能在家庭的抚爱及福利机构医疗、康复配套支持体系下,幸福成长。
中国关爱项目: 半边天的最新项目,专为脆弱的孤残婴孩提供医疗及愈后服务。病童不论身处北京特别护理育婴室、邻近的家庭护理医疗单位,或是在医院里,都会有专业祖母全天候呵护,这些为了活下去而奋斗的孩子将永不再孤独。 半边天基金会是最早于中国设立服务中心的外国非政府机构之一。自二○○○年开
设首家服务中心以来,半边天基金会的中国服务网络迅速拓展。时至今日,基金会服务中国内地三十所福利院,遍及十二个省市。
半边天基金会执行主任博珍妮(JennyBrown)表示,半边天基金会现已注册为香港慈善机构,正式名称为半边天基金会(亚洲)有限公司,让香港市民和企业直接捐输,资助关怀中国孤儿的计划。
香港一向是热心公益的城市,不少市民和企业均已慷慨支持半边天基金会关怀中国孤儿的工作,而且擅长的数目正不断上升。香港办事处开幕后,香港市民和企业可为中国孤儿提供更多援助,配合并支持中国政府的努力,真正改善孤儿的生活。
香港投资推广署署长卢维思表示,欢迎半边天基金会于香港设立分会。他深信香港是半边天基金会,以至其他国际非政府机构实现目标的理想地点。
半边天基金会致力为中国内地三千二百多名孤儿,提供一对一的关怀和照顾,于世界各地共有四万位善长和企业支持。
半边天基金会与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等中国非政府机构通力合作。
Ⅳ 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的介绍
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于1965年,是一家非盈利的私立国际组织,致力于保护修复世界濒危的艺术、文物和建筑。
Ⅳ 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 和 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是个什么机构 谁来回答一下
如果是正经的知名机构,你网络一下不就知道了,哪里需要到这里问,找得真辛苦。十有八九是野鸡机构,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唬人。
Ⅵ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的简介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创建于1996年12月,是北京市委宣传部根据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定位,联合北京有关文化机构和新闻媒体发起创立。基金会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和北京市民政局核准登记为公募性的法人机构,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直接领导,是北京最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金会之一。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宗旨是:广泛联系海内外关心首都文化发展的社会团体、企业和人士,多方筹集文化发展资金,以各种形式资助、扶持、推动北京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扶持文化新人,促进首都北京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致力于首都北京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展示国家文化中心的魅力。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在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各种开创性的工作,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为促进和繁荣北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