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洲的基金收益是多少
主权基金一般收益在15%左右
❷ 听说中欧基金公司很厉害,旗下的基金收益怎么样
我的中欧医疗成立以来百分之243了。
❸ 高收益债券基金有那些海外高收益债券和国内高收益债券比较,哪个好些
国内的 050111 博时信用债券 高风险高收益 申万菱信 高杠杆
❹ 富国基金有没有什么高收益的基金产品风险低一点的
天底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追求高收益的产品,必然也会面对一定的高风险。实际上,从风险控制角度看,80%的风险是由结构决定的。如果你刚开始,不妨可以试试富国基金即将发行的富国均衡策略混合基金,将在11月16日发行,这只以追求中高收益和中低回撤为目标,力求打造一只”让持有人安心赚到钱的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博也是有着8年证券从业经验的,长久以来采用均衡策略,业绩一直都不错,跟着他是没问题的。
❺ 听朋友说有个国外基金叫什么目录基金,收益较高,不知是真是假但我
1 : 每月投个300-500,用你的工资卡最方便的,去银行柜台办理基金定投,银行的人就会帮你办托的。
具体什么品种基金那还要你自己多了解,以下是我当初买基金参考的!
其实,选择基金的第一步,是了解基金的种类,然后才谈得上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只或多只基金,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基金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是否开放、策略、标的不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投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风险属性自由选择。在此,我详细介绍一下基金的种类。
依投资策略,基金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风险性依次降低:
1、积极成长型基金:以追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为操作目标,通常投资于价格波动性大的个股,择股的指标常常是每股收益成长,销售成长等数据,最具冒险进取特性,风险/报酬最高,适合冒险型投资人。
2、成长型:以追求长期稳定增值为目的,投资标的以具长期资本增长潜力、素质优良、知名度高的大型绩优公司股票为主。
3、价值型:以追求价格被低估、市盈率较低的个股为主要策略,希望能够发现那些暂时被市场所忽视、价格低于价值的个股。
4、平衡型基金:以兼顾长期资本和稳定收益为目标。通常有一定比重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的工具,如债券、可转换公司债等,以获取稳定的利息收益,控制风险,其他的部分则投资股票,以追求资本利得。风险/报酬适中,适合稳健、保守的投资人。
5、保本型基金:以保障投资本金为目标,结合低风险的收益型金融工具和较具风险的股票。运作方式是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国债等风险较低的工具,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而投资股票的部分份额可能会根据基金净值决定,净值越高,可投资于股票的部分就越高。在国内,保本型基金基本都有第三方担保。在国外,由于可以投资衍生工具,保本基金的风险较高的投资部分也可以通过把债券部分产生的利息投资在衍生工具上,通过放大杠杆操作来追求收益。不过,要提醒投资人的是,保本基金并非在任何时间赎回都可保本,在保本期到期之前赎回,也可能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
定期定额投资着眼中长期,适宜选择综合实力比较突出基金公司旗下的长期表现平稳的基金产品。当然,定期定额也不是意味着没有风险,因此也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投资。
1,长线投资目标:储备养老金、孩子的教育储备。(由于投资周期超长,可面对股价的中短期波动,但养老金及孩子的教育金是人生的重要储备,不宜选太高风险的品种。)建议定投配置型基金。
2,短线投资目标:应付短期的、突发的资金需求。(投资期较短,且需保证随时赎回不会有较大的损失,选低风险品种。)可定投债券型基金、偏债型基金。
3,中线投资目标:周期为5-10年,创业所需。(可选高风险、高收益品种,根据股市的大周期,对持仓品种及仓位作出适当的调整。)针对该目标,现在可开始定投股票型或积极配置型。
我不知道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怎么样?以上三条你对比一下。
指数基金是应用被动型投资理论指导运作的,而定投是专为长期投资而设计的、纵向分散投资风险的操作手段,也是应用被动型投资理论而设计的操作策略。笔者觉得定投指数基金比较适合老股民,根据股市大盘的牛熊更替周期,适时作出调整。也就是说,当运用被动型投资策略投资于被动型的基金品种,适合采取一些较为主动性的管理措施。
易50指数基金的净值变化主要取决于大盘的走势,所跟踪的标的指数基本上由大盘蓝筹股构成,是长线投资价值较高的指数。但指数基金是风险水平最高的基金类型。
意思是根据股市牛熊更替的大周期(按国内以往的情况,每一轮更替周期大概几年)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步入熊市后)开始定投,适时(牛市阶段)停止定投并开始逐步赎回。大盘经过前年的暴跌后,现在是开始定投的不错时机。
我一直坚持定投易基50指数,不过还是要看你的承受范围,量力而行。
2
❻ 富达麦哲伦基金
麦哲伦基金创立于1963年,原名富达国际基金(Fidelity International Fund),1965年3月更名为麦哲伦基金。
富达·麦哲伦是美国共同基金业中的龙头,长期以来,它依靠良好的知名度和庞大的规模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这只基金最初由富达的总裁奈德·约翰逊管理,后来由彼得·林奇来操作。在林奇管理麦哲伦的13年中,年均收益率达29%,使业界极为震惊。
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去年麦哲伦基金比标准普尔落后4个百分点,虽说这也并不是很严重,却有负投资者们对它的期望。
从林奇1990年离任到现在,麦哲伦只是一直依靠自身显赫的声望来维持惨淡的经营。过去十年的收益积累了200多亿的资产,所以,虽然经营不怎么样,却依然在美国15只平衡型基金中列第14位。
鲍勃·斯坦斯基在接受《钱》杂志采访时曾很潇洒地说,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他的目标没有变,和《钱》杂志两年前采访他时所说的一样: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3到5个百分点,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过去一两年中业绩并不怎么好。
其实,过去一两年中斯坦斯基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担心科技股定价过高,收入不会像预计的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在科技股投资上有所保留。2003年末,麦哲伦基金中科技股占总资产的15%,相当于标准普尔500的18%的科技股比例。而斯坦斯基只买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和思科)的少量股票,这些股票在2003年大部分时间内跑赢了大势。更糟的是,斯坦斯基在一些大的医药公司(比如2003年股价下跌14%的默克公司)上大举投资,以致一些保持盈利的投资,包括投资在花旗集团、泰科、摩根斯坦利和百思买上的,都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斯坦斯基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麦哲伦基金最近处于弱势的原因,但不能解释麦哲伦相当长时期内的萎靡不振。自从1990年以来,在三个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基本上跟随着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每当基金经理更替,主动式的投资风格也给予投资者不亚于指数走势的回报,这自然提升了基金的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1990年彼得·林奇离任的时候,麦哲伦基金有140亿美元的资产,1999年泡沫高峰期,该基金旗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
如今,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甚至减少到680亿美元,不只落后于先锋500指数,而且落后于两只美国基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如果斯坦斯基把1000万美元投资一只有前途的小股票,那无论这只股票怎么样,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基金整体的盈利。但斯坦斯基集中投资了一些巨型公司,平均算来,他向挑选出的每家公司投资了2.9亿美元,最多的超过20亿美元,结果,他的资金都被大公司套牢了。他拥有的最多的股票包括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维亚康姆、通用、微软等蓝筹巨头。
斯坦斯基认为,巨大的基金规模决定了他应该主要购买相匹配的标准普尔200(标准普尔500中最大的两百家公司)中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基金的规模要和所要购买股票的公司规模相适应。
林奇却不同,他往往会买一些亲自调研之后确信会升值的品种,像小型的、前景模糊的公司的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正如他所说过的,不要担心错过所谓的最佳投资时机,因为真正的好机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外界长期评论说,麦哲伦不过是只指数型基金,但斯坦斯基包括富达都表示否认,比如,富达指出,去年底麦哲伦持有的233只股票中只有175只选择了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中另外325家公司不在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不过自从1990年以来,麦哲伦基金的走势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同步。关于鲍勃
鲍勃·斯坦斯基是一个在小地方成长起来的成功男孩,父亲是一个火炉和空调维修人员,斯坦斯基从小就生活在伍斯特的工人阶层中,后来获得达德利尼可斯大学的会计学学位和纽约大学的工商硕士学位。他说他的第一份收入来自曾经买的一支叫Valtec工业的光纤股票,当时这只股票从每股9美元一下飙升到了60美元,令他大赚了一笔。1983年斯坦斯基进入富达不久后便被安排作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助手,当时他并没有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管理麦哲伦基金,只是考虑什么可以帮助他得到一些股权,以便可以留在富达。
1987年斯坦斯基接手富达成长公司基金,管理206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小型IPO公司。在他接手的9年中,成长公司的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16%,并积累了85亿美元的资产。1990年购买思科IPO股票也许是他整个事业生涯中最完美的投资,那时几便士就能买进一股,低廉的股价使其不断盈利。1996年斯坦斯基被分派管理麦哲伦基金,事实证明,这比管理成长型公司基金有着更艰巨的挑战,不光巨大的基金规模束缚着斯坦斯基的管理,他还必须让麦哲伦在富达的方针指引下进行运作。一定程度上,这要归结于他的前任、在1992年中期到1996年中期掌管基金的杰斐·维尼克,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时随心所欲,无所拘束,后来因为在债券上投了一笔明显失误的赌注后辞职而去,此后,富达便对麦哲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约束。
为了从401(k)投资者那儿拉到更多的新生意,富达对它旗下的许多大基金开始强行加大控制,由彼得·林奇创造出的牛仔式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再受人欣赏。基金经理们鼓足干劲去寻求固定的收益,不再为了追求排名表上的名次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富达旗下子基金,麦哲伦必须保持稳步前进。
现在一些麦哲伦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了。根据一家金融调查公司的数据,在斯坦斯基任期内,麦哲伦基金的净赎回额达203亿美元,甚至在去年投资者们纷纷撤回到平衡型基金的时候净赎回额也达24亿美元。
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但不断下降的资产回报率让富达损失严重。在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结束的时候,麦哲伦为富达赚了7.1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44亿美元。对于基金持有者和受到麦哲伦基金衰退影响的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富达将会作出什么改变吗?对此,斯坦斯基的上司、富达管理和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阿比·约翰逊表示,斯坦斯基和她都认为基金的规模是合适的,目前他们没有改变其结构的打算。
一些旁观者认为,富达或许正给斯坦斯基和一些大基金的经理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承受寻求高回报所产生的风险。对于斯坦斯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相当一部分财产已经投入了麦哲伦,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买进,持有还是抛售?
大致来说,每10个平衡基金的持有者中就有一个投资了麦哲伦基金。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退休者赛斯勒夫妇持有麦哲伦基金有20多年了--投资到个人养老帐户(IRA)的8000美元如今已经升值到65000美元。现年73岁的鲍勃·赛斯勒认为,或许现在麦哲伦基金不如彼得·林奇管理时那样好,但也不错了。而"FundAlsrm.com"的创始人罗伊·维茨则认为,是彼得·林奇造就了麦哲伦基金的旗舰地位,如今它的衰退却不能不让人们有些伤感。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于麦哲伦目前的情况,大致来说,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达到征税的程度。如果你是在1997年麦哲伦基金对新的投资者停止发售之前买的基金,所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征税程度,要是转移投资的话,你得缴数量巨大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钱继续保留在基金里,同时寻找其他地方的新投资。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已经无利可图。如果像超过四分之三的麦哲伦投资者一样,你所持有的基金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不需要担心缴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把所持有的基金转移到其他基金中去。
[编辑]从麦哲伦基金成长的故事看中国新兴基金业
话说三十几年前,二十郎当岁的彼得·林奇刚就任基金经理人不久,那个基金规模很小,摇摇欲坠,可能被撤销或与别的命运同样坎坷的小基金合并。彼时正是美军败走中南半岛,世界经济在能源危机扫荡下奄奄一息的悲惨岁月。
林奇的上司富达先生,隔三差五地走到他身边想给小老弟一些秘诀:"怎么不买些XX股呢?你看,上周涨这么多!"或者:"听说,那个某某,要大干一场,赶快让基金买上些吧!"行情低迷十几年已经让人很不爽了,老板还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实在烦人。
某日,彼得终于开窍了,告诉长官:这几个月搭地铁上下班让我有个心得,车要走了,等下一班就是,不用追赶。有些人珍惜时光,为了两三分钟,跑步赶火车,不信纸有没有赶上,摔倒、被门夹到、脚扭到的机会都比别人高很多,真是不划算啊!反正下班车一会儿就来。接着他又说:股票也不用追,这个涨了,还有没涨该涨的;也有涨了会跌回来的,追股票的下场跟追地铁一样,得不偿失。后来,他的基金真的因为太小而跟另一档合并,经过二十年之后,这个基金成长为全世界管理资产最多的基金,他留下长期稳定的操作纪录,为投资创造的收益至今无人能及。猜到了吧,这个基金就麦哲伦基金。
就算在共同基金最为发达的市场--美国,基金投资人和基金公司的股东对于基金报酬的预期、基金管理独立性的尊重都经过相当长时间学习的过程。国内的基金还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对于投资基金的信心并不坚定。这一点没有速成的方法,惟有耐心地观察及等待,我估计在国内至少还要有一轮多空循环,方可看出高下。在国外,也是经过多个多空循环后,一些坚守基本面分析专业、坚守纪律性操作的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人,以杰出的绩效向投资者证明买基金比自己做股票要好多了。
所谓杰出的绩效包括几个元素,首要的是稳定性,再就是比市场好,一个好的基金在每一次市场上涨时基金净值要能比上一次上涨更上层楼、在每一次下跌时可以比上一次下跌时净值垫高一些。在中国,只要经济发展向上的趋势不改变,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成长的橱窗,速度或许有快有缓,基金都有长足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业发展所倚赖的资本市场一般被归类为新兴市场,过去国际上对于新兴市场的印象大致可归类为两点:第一是市场波动性较大;第二点则是公司治理结构不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新兴市场似乎是风险极高的事情,因此要承受较高的风险溢价。不可否认,这两点的确曾是新兴市场的特征,不过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与融合,新兴市场本质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投资入应该修正对于新兴市场的认知。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十分迅速,因此波动性大已不再。是新兴市场的特色。从市场波动值(Volatility)来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过去两年的波动值已经比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波动值要高,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值在今年甚至亚洲邻近市场要小。
其次,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浪潮下,许多新兴市场逐渐解除原有的限制,对外开放市场,例如台湾最近即废止QFII的制度。事实显示,在国际资金的进驻后,新兴市场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在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市场,一些占大盘权值高的蓝筹股,外资持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过半,就股东结构而言,这些公司已算是国际级的企业,因此在管理上须同步提升至国际级的水平,决策时亦须考虑外资股东的想法。国内的企业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遇到如股权结构改变、购并的情况时,也必须尊重国外媒体的看法,这也是升级为国际企业所必经的过程。
综合以上两点,投资新兴市场的策略也须加以调整。过去国际投资人习惯将市场按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来划分,但随着新兴市场国际化的脚步,不同国家间的股市渐趋同步,反而是不同产业间的景气周期差异更加明显。因此,以国别作为资产分散的依据,已远不如以不同产业来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一向采取价值型投资法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其投资组合中就有中国石油这家公司,他并不会因为中国石油来自属于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就不投资,这个例子亦告诉我们,只要公司治理国际化,且所属产业具备竞争优势,即使公司在新兴市场,投资前景仍被看好。
❼ qdii基金哪个收益最高
52只QDII产品中,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以来收益率最高,为12.35%,广发亚太精选和国投瑞银新兴市场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为8.14%和7.32%。排名靠后的是华宝兴业标普油气、信诚全球商品主题和诺安汽油能源,收益率分别下跌14.42%、12.70和11.85%。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与华宝兴业标普油气相差26.77%。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有33只QDII基金收益率在0.2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跟踪海外指数的3只基金表现较佳,国泰纳斯达克100、长信标普100和大成标普500,今年以来收益率均位居前十。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全线下跌,使得投资于油气、黄金和商品等大宗商品的基金排名靠后。另外,两只抗通胀的QDII基金也不幸位列倒数。
某基金分析师表示,虽然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与华宝兴业标普油气都投资于美国市场,但由于投资标的不同,收益率分化明显。
❽ QDII基金近一年收益排行前十的都有哪些
这是按照近一年的收益排行排列的QDII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