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理解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降低储蓄利息所得税的利益将主要归于对税收减免需求最低的富人”
........穷人没有钱存或者存的很少,因此享受该优惠少。反之富人存了大量钱,本来根本不需要减免,但是缺享受了减免优惠。谁存的钱多税享受到的优惠大这是不合理的。
❷ 对新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
从8月15日开始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由20%下调至5%。
主要是引导股市从疯狂降温到更稳定的发展。再有存款利率的上调幅度高于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降低利息税的举措,利息税减少15%相当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增加近50个基点(按此次加息后3.33%新利率计算),结果是国内银行的实际利率大大提高。老百姓实惠更大。
但随着投资方式的丰富,股市的红火,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存款的收益相比较而言仍然是很低的。
❸ 储蓄与税收的关系
储蓄和税收的什么关系?储蓄要交利息税,其他没有吧。
❹ 如果政府会降低利息税税率,那么投资(c)。A.增加,储蓄减少B.减少,储蓄增加C.和储蓄都增加
利息税的全称是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由于储蓄存款的利率是一定的,国家对个人储蓄存款取得的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如果国家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少了,存款人实际得到的利息收入就多了,所以更愿意储蓄存款。
❺ 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14 条规定,储蓄存款在1999 年10 月31 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1999 年11 月1 日至2007 年8 月14 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 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储蓄存款在2007 年8 月15 日后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 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❻ 为什么要将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调减为5%
很简单~
1997年以来的亚洲经济危机使亚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在以后几年里一直都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央行一直在降低银行利率,并且加收了银行利息税(20%),目的就是降低贷款成本,同时刺激消费,让银行里的钱流到市场上,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增长~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高增长高通胀的现象,货币供应过剩,所以央行开始紧缩银根,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存款准备金率,大规模发行国债,加高银行利息,以及降低利息税,使经济能够软着陆~
一句话,降低利息税就如同加高利息,目的就是降低通货膨胀~
❼ 税收效应的税收对储蓄的效应
大多数税收都有侵蚀一国储蓄的效应。但在某些情况下,税收也有刺激一国储蓄增加的效应。为了更典型更清晰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以所得税为例加以详细讨论。
一国真实储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受所得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从纯粹理论的意义上讲,确实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纳税人缴纳所得税后,如果其挣取的所得不能与其缴纳的税款同等增加,那么他纳税后所得用于储蓄的数额必将减少,因为纯所得既已减少,作为储蓄的数额自然也要减少。在通常情况下,还有一种储蓄的心理效应存在。一个缴纳较重所得税后仍有很高储蓄能力的人,他也不会象过去那样去更多地储蓄,因为在未来收益与现时消费之间加以权衡后,他也许选择后者。另外,由于大部分人的所得需求弹性小,因而他们都希望c在工作时期多储蓄一些钱财,以留作补助年老时收入的不足;或者为防备意外死亡,准备足够的钱留作辅助家属之用。在前一种情况下,课征所得税,对于刺激储蓄的效应小;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课征所得税,对于刺激人们的储蓄心理有很大的效应。
尽管如此,所得税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激励还是阻碍,取决于不同纳税人各自的所得数额大小和各自的储蓄愿望与需要。
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并不很大。第一,低额所得者大部分不需付税,即使需付税者,其所纳税额也很少。第二,低收入者一般宁愿削减日常生活费用,也不愿减少储蓄的数量,因为低收入者对年老时生活费及抚养父母及子女的意愿是极强的。
在所得较高的阶层人氏中,所得税的储蓄效应比较大。通常情况下,由于富裕者一般能够把握其父母及子女的生活需要,因而课征所得税后,他们不愿大部分所得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是将税后所得多用于消费,充分享受现时的快乐。
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还取决于纳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假使他是一个工薪收入者,就会受所得税对不同阶层收入者效应的影响。但假如他是一个私人企业者,那么他对储蓄的态度将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私人企业者必须考虑其税后所得中用于营业的必要资金。对于企业主来说,新资本是时时需要的,而且这种资本的提供来源于税后所得的储蓄远比借助外部的帮助为好。但如果私营企业主的税后所得很高,那么其储蓄的愿望将减小。
对公司或企业而言,所得税的储蓄效应更小。公司或企业,不论其组织形式、所有制性质如何,即使是课征高额所得税还是课征较轻的税,它都必须将一定数额的未分配利润储蓄起来,以备必要时提用。
综上所述,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不尽相同,低收入者税后失去储蓄的勇气程度较高收入者为小,私营企业所有者税后储蓄的态度较强烈,但其收入较高时,其储蓄亦将减少,对企业来说,税后储蓄的状况不会有很大改变。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所得税无论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不是很大,尽管现行税制对储蓄利息负税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去储蓄,但对储蓄的激励效应很不明显。人们对储蓄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因素,诸如各人所享受的保障制度的差别、通货膨胀等。
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和来自国外的储蓄之和。其中国内储蓄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公司)储蓄和居民个人储蓄,国外储蓄包括国外政府的储蓄和国外社团组织的储蓄以及国外私人储蓄。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的改变,影响不同的储蓄主体倾向及全社会储蓄率的改变。下面重点讨论税收对国内储蓄的影响。 影响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愈高,可供储蓄的资金愈多,则储蓄率愈高;同时,对储蓄收益率而言,储蓄利率愈高,对储蓄人的吸引力愈大。此外,储蓄率与储蓄习惯也有关系,一般而言,东方国家的居民偏好储蓄,而西方国家的居民偏好消费。因此,亚洲地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等国,其储蓄率大大高于欧美国家。税收具体通过个人所得税、商品税和利息税对储蓄发生影响: 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它对个人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对个人所得是否征税及征税的多少,会减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并减少个人的储蓄率。设S表示储蓄,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C为消费,那么税前个人储蓄S1为:
S1 =(1-b)Y
其中,(1-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 C、Y分别表示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则:
(1-b)=(Y-C)Y
那么,在征收所得税以后,税后个人储蓄S2为:
S2 =(1-b)(1-T) Y
式中T为个人所得税税率,当个人收入Y和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对个人收入征税将减少个人储蓄额。 政府储蓄是指政府将财政收入中经常性收入大于经常性支出的部分存入金融机关的行为。税收对政府储蓄的主要影响,体现在税收收入规模对预算收入的影响方面。从原理上讲,所有提高税收总量的行为,都对政府储蓄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提高税收水平也不是随意的,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国税负总水平的改变,必须以不损害经济均衡发展为前提,所以,最有效的途径不是提高税率,而是完善税制,并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总之,税收对政府储蓄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必须建立在强化税收管理方面。
❽ 关于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的问题
1.多少金额以上的存款要交个人利息所得税呢,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存1元钱也需要交利息税,是要有利息就有利息税
2.如果不交又有什么后果呢,是交定额利息税呢,还是活期利息税呢
这个利息税是银行直接扣除的,也就是取钱的时候直接给的就是税后利息,你没有办法不交,如果存的是定期就交定期的,存活期就交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