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银行理财收益持续下滑该怎么办
最近我又开始观察微信理财通了,其中一款博时纯债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到5.76%,申赎灵活,不仅0申购费,持有超过6天也是0赎回费,T +1到账,我认为非常满意。买入第一天收益率达到6.12%,关键随时可以赎回,流动性也非常高啊。债基去年可谓风光无限,平均业绩超过货币基金和股票基金,可谓基金市场一枝独秀。
展望新的一年,如果股市有逐渐企稳迹象,股票型基金也值得观望。因此,理财必须根据不同市场热点,纵观全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银行市场,把握节奏,通过不同产品的灵活配置与转换,才能使收益最大化,尽量减小通胀带来的财富缩水。
B.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为何创2018年最低水平
目前网上的很多解释都没说明白,或者不愿意说明白。一个拿得出手的解释是国内货币政策转向,资金充裕导致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但是如果看余额宝收益率可以发现是4月初开始大幅跳水,而去杠杆是在7月23号实际上结束,显然在时间上不能很好解释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现象。
实际上,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4月份资管新规(包括2016年底开始的去杠杆政策)。2017年的一系列去杠杆政策,导致大规模的表外资产回表,确实化解了金融风险,规范了金融秩序,不过也导致非信贷领域的融资渠道和平台(即广义的影子银行)不能给无法获得贷款的资金需求方提供融资。而4月资管新规给了表外业务致命一击,导致底层质量较差但收益率高的产品出局。8月份社融存量增长10.1%,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表明大量资金需求方已经得不到融资了。虽资管新规被暂停,给融资平台留了口子,但表外业务已经被规范,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不再包含高收益产品。所以说,理财产品的底层产品结构变化决定了收益率必然下降。
而且目前实体经济变差,质押不断爆仓、P2P不断跑路,整体上约束越来越多,激励越来越少。理财产品收益率没有上升的动力啊。
C. 为什么银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比一年期存款率低
有两种可能,
第一,你看到的理财产品,都是短期的,比如3个月,比如7天,比如周末理财,他们的利息是年化的,这个利息,比同期的活期利息高。
第二,可能你看到的不是银行产品,而是保险产品,他们公布的保底收益是比银行的低很多,但是他们年年还有分红,但条件是一般都要放3年以上,一年内退保,还不能保本。
D. 最近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好低是怎么回事啊
因为大家现在都感觉银行安全,银行靠谱,所以银行现在市场打开了,利率必然下降,别说5.2了4.2的也有很多人买,现在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考虑一下民间借贷p2p行业,那个年收益高,但是以后也会降和银行一样,银行以前也有9%的理财产品,现在民间借贷通俗的讲为什么利率高,你可以理解为,他们为自己开拓市场,吸引客户,提高知名度。
E. 2年期限已到,银行理财产品开始亏损,还能买吗
对普通人来说银行依然是理财的首选,银行中存在三种主流的理财方法,即存款,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
存款受存款保险法规保护。本金和利息保证在500,000以内。缺点是良率不太高。国债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安全也得到了保证。可以说,它也是本金和保证利息的产品。在许多储户的心中,银行理财产品也是“安全且有资金保证”的产品,因为购买理财产品几乎没有损失,即使有,也仍然是少数。银行通常严格地付款,承诺保护资本,并期望收入到期时按时支付。这给每个人一种幻觉,即银行理财产品也可以无损失地盈利。
简而言之,中央银行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僵化的支付方式。不可能。只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渠道可以赚钱了。如果不能严格赎回银行理财产品,您会继续购买理财产品吗?
F. 银行理财产品时间跨度大,流动性低,起存门槛高,它还剩下什么
银行理财产品只有在季末收益才回走高,那是因为银行要回拢资金。至于流动性低,银行其实也有流动性比较高随存随取的产品,但是数量有限,一般都抢不到,而不像余额宝、拉卡拉考拉理财一样数量比较多。银行这种打开门做生意的早就垄断了好多年了,大企业都吃忘了剩下一些渣渣留给互联网金融,那你说互联网金融还不赶紧笼络屌丝?起存门槛再放高点真的是汤都没的喝了。
G. 最近银行理财收益越来越低,出现负理财现象了,怎么看待这个现状问题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H.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为什么会下降
一些银行今后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有所降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产品的收益或将走低,收益率可能一直在4%左右徘徊。除了宝宝之外,银行理财也不能幸免,对于固定收益类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收益的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进入下降通道。此外多位P2P人士表示,P2P平台失去赖以立身的高息优势后,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