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金的发展历程
1886年,英国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基金”,金融史学家将之视为争取投资基金的雏形。到1890年,运作中的英国投资信托基金超过100家,以公债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在类型上主要是封闭式基金。 20世纪以后,世界基金业的发展大舞台转到美国。1924年3月31日,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在美国波士顿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只公司型开放式基金。20世纪40年代以后,众多发达国家的政府认识到证券投资基金的重要性,纷纷通过立法加强监管,完善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为基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截止2007年末,美国的共同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基金占所有家庭资产的40%左右。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证券投资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发展,基金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现象。根据美国证券业的统计,截止2008年年末,全球共同基金资产规模达到18.97万亿美元。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发展可以分为3个历史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7年11月14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之前的早期探索阶段,《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后至2004年6月1日《证券投资法》实施前的试点发展阶段与《证券投资基金法》实施后的快速发展阶段。
❷ 私募股权的发展历程
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19世纪末,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新兴产业,这类投资完全是由投资者个人决策,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雏形。
国际PE产业先后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的发展。
1946~1981年的初PE时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资产投资以及小型企业对私募的接触使PE得到起步。
1982~1993年的第一次经济萧条和繁荣的循环使PE发展到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债券为资金杠杆的收购浪潮,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几乎崩溃的杠杆收购产业环境下仍疯狂购买著名的美国食品烟草公司雷诺纳贝斯克(RJR Nabisco)中达到高潮。
PE在第二次经济循环(1992~2002年)中得到洗涤并经历了其第三个时期的进化。这一时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浮现出一系列金融和经济现象,比如储蓄和贷款危机,内幕交易丑闻以及房地产业危机。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在1999~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2003~2007年成为PE发展的第四个重要时期,全球经济由之前的互联网泡沫逐步走弱,杠杆收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从而使私募企业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2007年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的IPO中我们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证。
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阔,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占其GDP份额已达到4%~5%。迄今为止,全球已有数千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KKR、凯雷、贝恩、阿波罗、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机构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变迁轨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市场背景和特点。
一、行业发展初期阶段,形成全新投资概念
1999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入股上海银行标志着私募股权投资的模式开始进入中国,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投资概念。首批成立的主要还是外资投资基金,投资风格以风险投资(VC)模式为主,受当时全球IT行业蓬勃发展的影响,外资对中国的IT业的发展较为认可,投资的项目也主要集中在IT行业。但是由于2001年开始的互联网危机,人们开始对IT行业的过热发展开始进行重新审视,国内的IT风险投资受到重创,这批最早进入中国的股权投资基金大多没有存活下来。
与之相应的是当时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发起人股份不能流通,投资退出渠道存在障碍,这些都成为制约这个阶段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因素。2002年尚福林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后,在2004年着手开始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这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革举措之一,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一直到2006年10月9日,“G”股标识正式告别沪深股市,股市也就真正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股票市场才开始步入正轨。终结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全流通时代。
二、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内资股权基金迅猛发展
从A股股权分置改革开始,我国股权投资基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阶段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化、二级市场的高估值使得A股成为国内公司青睐的上市平台,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渠道畅通,而内资股权投资基金在A股上市中具有本土优势,使得内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猛;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在2006年之后,我国的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强烈,国家外管局对外币的兑换作出了限制,海外上市企业在海外融资后存在着货币贬值的风险,外资基金发展受到限制; 三是政策对外资基金的限制。政府和市场都有着顾虑,以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辛苦创立的优秀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控制,2006年8月由商务部牵头,六部委联合发布十号文《关于境外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核心的思想就是限制内资企业在海外上市,这对于外资股权投资基金来说是当头一棒,外资基金自此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这短短的三年时间,国内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外资基金发展受到抑制,给内资股权投资基金腾出了快速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是内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春天,大量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出现了,并取得了快速发展,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基金规模逐渐放大。在该阶段,市场整体入股价格在6-10倍市盈率,略微高于国际水平。
三、行业发展过热甚至疯狂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一级市场持续高温,市场整体的价格在10倍市盈率以上,甚至出现了以20倍市盈率入股的项目,这在国外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市场的疯狂程度,远远偏离了市场理性。该阶段的非理性发展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
第一,二级市场的关联效应。二级市场作为股权投资基金的下游,其发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一级市场的价格,2009年下半年随着金融风暴的渐渐平息,我国的股票市场也开始有所复苏,虽然大盘整体水平不高,但是IPO行情很好,在发行价格和发行速度方面都十分有吸引力,加速了一级市场的非理性发展;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渡过金融危机,国家推出并逐步实施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市场上钱太多了,企业贷款环境非常宽松,大量的产业资本不是投向实业,而是投向了股票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既抬高了股票市场的价格,又推高了股权投资市场行情。
第三,证监会两大政策出台。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和创业板的推出,促进了市场化进程,单独来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两者在同一时段推出却给市场带来了太大的波动。在实行上市窗口指导发行价政策阶段,30倍PE是上市公司不能越过的红线,优秀的企业也只能以28、29倍的市盈率进行融资。创业板的概念早在2000年就提出,经历了十年的漫长等待终于成为现实。这两者就像是弹簧,被压制了多年后突然放开,市场会有报复性反弹,而两者一起放开,叠加效应使反弹的幅度更大。
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中,就有超过十家公司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简单点看这相当于投资需要100年时间才能够收回,在发达市场这种现象是很少见的。二级市场的火爆行情点燃了一级市场的赚钱欲望,拉升了股权投资市场的价格。
在这个阶段,几乎每周都有新的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成立,内资股权投资基金数量快速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放大。市场上的赚钱效应使得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也参与其中,搞了不少产业基金。但由于人民币不断升值,限制企业海外上市的政策没有任何松动,外资基金在中国市场上持续低迷、沉沦。
❸ 英国金巴斯集团的发展历程
世界最大的饮食服务金巴斯集团公司((Compass Group)宣布, 该公司2006上半年的税前利润下降了9.4%。
金巴斯集团2006上半年的总收入达57亿英镑(84亿欧元) , 比2005年同期的收入增长了8%。但是, 由于商品或服务的公用事业价格较高, 严重影响边际利润, 公司被迫提前退出中东市场, 因此税前的利润下降了9.4%。
1. 取得稳定的进步
集团公司持续取得稳定的进步。
在2006年上半年期间, 我们公司保持高水平的合同履行率, 并且取得大量的新的生意。尽管联合国正在进行合同授与情况的调查, 金巴斯继续取得新的生意, 特别是美国的生意。在美国的经营收入, 增加了13%, 增加到22.8亿英镑。
2. 回购股份
2006年4月期间, 集团完成销售180万镑的旅游特许餐饮经营SSP公司(集团旗下的SSP公司) (travel concession catering business Select Service Partner, SSP)的股份。
集团拟用上述销售程序回购价值5亿英镑的股份, 以减少2.75亿英镑的养老金基金赤字。集团也确认, 己收购了美国运动和休闲经营Levy 餐馆余下51%的价值1.43亿英镑的股权。
金巴斯集团透露, 它不准备对对其附属公司SSP面临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联合国采购合同的指控采取法律行动。
❹ 私募的历史起源
私募基金起源于美国。1976年,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的三名投资银行家合伙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KKR,专门从事并购业务,这是最早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庞大,投资领域广泛,资金来源广泛,参与机构多样化。西方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占其GDP份额已达到4%至5%。迄今,全球已有数千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黑石、KKR、凯雷、贝恩、阿波罗、德州太平洋、高盛、美林等机构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6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2150亿美元,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总投资额达到了738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一倍。其中,单笔超过1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交易达到9个。
中国私募发展历史
1984-1990年:混沌时代
在每个资本大幕开启的时候,都是少数精英和投机客的保险柜,这个多数人不熟悉或者不看好的领域,注定将迎来历史上最原始也是最猛烈的爆炒……
1990-1995年:疯狂时代
一切资本力量开始悄然酝酿,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这场万众瞩目的好戏谁将是主角?
1995-1999年:巨鳄时代
“327”国债风波成为券商整合大幕拉开前的序曲,以君安为主的券商纷纷崛起,涌金系、德隆系等资本大鳄先后诞生,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在这个时代里格外刺目。
1999-2001年:黑金时代
一切故事皆从1999年的“5·19”行情展开。 “无庄不欢,无股不庄”,是这个时代最逼真的写照。
2001-2005年:价值时代
熊市的漫长教人冷静,价值投资风潮应运而生,无声无息地成为这个时代的新主角。
2006-2008年:理性时代
公募系基金经理形成一支骤然崛起的力量。这批“公募叛逃者”以理性的力量强势搅动江湖。
2009年:非言时代
市场的正常化,让私募在悄然之间进入到一个 “诸子百家”的新时代。这个舞台,每一家都有可能跳上来表演一把。而此时,私募为自己所选择的发展路径,似乎也决定着他们之后的道路可以行进多远
2010年:行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目前,市场上正在运行的阳光私募累计已达500多只。各方投资明星纷纷加盟,私募业内明星璀璨,并逐渐开始拥有自己的品牌。国内私募基金规模一般在3000万至20多亿,预计私募的总规模已超过500亿,总规模虽然还有限,但成长速度惊人。此外,私募在投研团队、绝对收益理念、营销方面,都较早几年有了很大变化。而政策的支持,也在逐步提高阳光私募的社会地位。
截至2010年12月31号,全国从事私募基金的管理公司共有377家,管理的证券类信托产品数量为1234个,其中,开放式产品为810个,结构化产品为424个,总规模已经超过1200亿元,从发展规模来看,自2007年开始,开放式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在开始迅速发行的步伐,到近两年更呈加速之势。
从私募基金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证券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其中,深、广和上海均以32.02%占据首位,在投资收益方面2008年—2010年,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均好于同期的公募基金,具体来看,2008年沪深300指数全年跌幅65.95%,同期公募基金全年亏损50.63%,私募基金则亏损32.86%,亏损幅度较公募基金明显收窄。2009年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96.71%,同期,公募基金全年盈利50.41%,私募基金则达到54.92%,再度小胜公募基金。
❺ 英国私募slq0尽2015
一、作为基金业发源地的英国公募基金行业
1.英国基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基金作为一种为一般公众服务的社会化理财工具,最早起源于英国,其发展历程如下:
截止2012年末,英国基金业管理资产规模9388亿美元,全球排名第7位。从基金分类来看,单位信托总资产规模已达到了2773亿美元,数量达到529只,分别占英国基金总资产规模与总数的13.48%和10%。投资信托基金依旧是封闭式基金的主流在英国基金总数和总资产中分别仅占比达5%和3.42%。英国的OEIC占比达到35%,仅次于排名第一、占比47%的开放式养老基金,成为机构投资者与零售、私人投资者的集合理财首选产品。
从基金投资资产结构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占主导,比例为56%,固定收益类基金占比2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他投资类型基金占比不足20%。从销售渠道来看,其渠道构成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已形成综合性、立体化的基金营销系统:主要包括基金公司直销、银行代销、理财顾问、机构专户及私人银行等。
金融危机之后,独立理财顾问(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er, IFA)渠道逐渐替代银行代销占主导地位。目前,英国已有11000多家理财顾问公司,超过3万名理财顾问,通过他们销售的基金占零售总额的80%,占销售总额的50%以上。
2.英国基金业发展经验
(1)自律性协会以保护所有投资者为中心对基金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英国具体的共同基金投资管理实体是各类民间管理协会,如共同基金协会、投资顾问协会、投资信托协会、基金经理人协会、证券投资协会等。协会通过对会员资格的审查进行自律性管理,凡是从事共同基金业务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需要获得某共同基金协会的会员资格,协会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成员取消会员资格,使其不能再从事共同基金业务。
各协会对共同基金的投资进行风控限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自律性协会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保持基金行业的长期稳定和规范;便于政府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且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
(2)以市场及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为创新提供法律支持、完善市场监管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英国的经验表明,契约型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规范和监管,各项制度和法规都是保证基金良好发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
(3)鼓励、培育和监管独立理财顾问,推动了基金理财向个人投资者的普及。
为确保IFA提供建议的客观和中立性,英国金融服务监管(Financial ServiceAuthority,FSA)要求其监管下的投资咨询公司和独立理财顾问,都必须具备有效的内部投诉处理程序,通过对独立理财顾问实施分级的资质管理和保证金制度等措施,保证理财顾问向客户推荐产品时,充分了解其需求和投资境况,与其风险预期匹配,并提供书面报告。发达的独立理财顾问渠道是促使英国基金市场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
3.英国基金业发展教训
共同受托人这种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矛盾。按照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第81节的规定,传统信托法上的受托人职责由信托型基金中的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保管人分担,基金管理人是信托型基金的管理受托人,基金保管人是信托型基金的保管受托人。
虽然由于英国模式的“共同受托人”的存在,基金单位持有人的权益能够有一定的保障,但基金管理人和基金资产的托管人权利归属问题难以明确,因此造成模糊地带,二者的责任难以清楚划分。而同时,由于管理人不是信托关系的当事人,则不受信托法的规范,相应地,投资者对管理人主张权利也不受信托法的保护。
二、私募的发展经验和趋势
1.私募股权投资
英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英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成立手续较为简便,不作为企业法人单独征税,因此在英国有限合伙制是主流模式。
二是与美国相比,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领域更偏向企业扩张期和管理层收购期,投资项目更偏重主流产业。
三是资金来源方面,银行是主要供给者,由于税收方面的优惠,外国资本也成为英国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四是退出方面,由于欧洲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一,公开上市难度较大,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多采用并购或回购的方式。
(1)英国PE发展经验
第一,持续的政策优惠极大地推动了PE发展。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推出信贷担保计划、放松投资管制、制定激励创业投资的税收政策等。
第二,PE市场监管以行业自律监管为主,法律监管处于次要地位。英国1986年《金融服务法》也确定了在自律基础上的两级监管体系,直接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的自律组织是“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由于环境和政策的宽松,加上严格自律的传统(严谨的协议和公司章程),英国私募股权基金可以自由发展、规范运作且成本较低。
(2)英国PE发展趋势
第一,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PE项目退出和交易的场所。1995年6月,伦敦交易所设立了二板市场(AlernativeInvestment Market,简称AIM)。最主要特点为上市标准较低.但是对公司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和公开,并由投资者进行自行选择。AIM 只有40个规则,简洁清晰但必须严格遵守。
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为更初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未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市场一未上市股票市场(OFEX)。其目的是为那些未进入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或AIM 挂牌交易的公司股票建立一个可出售其股票、募集资金的市场。在OFEX 挂牌交易的公司, 通过市场的培育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则,进入AIM 交易。
(2)加强风险监控。
近来多家英国大公司被私募股权公司并购,银行向一些私募股权公司大量放贷的做法引起了争议,由于私募股权公司在英国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市场上出现了滥用金融工具和过度利用杠杆效应等现象。
为了抑制这种趋势,英国金融服务局在2008开始对银行向私募股权公司的放贷情况进行监控。并且在金融危机后,英国对私募基金监管给予了更高重视,要对私募基金要建立高标准且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制度。
(3)加快向新兴市场国家的扩张。
2008年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英国股权投资集团看好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中国的投资机遇,纷纷在重点城市设立办事处,积极拓展项目,并希望投资比重提升,以分享这些国家高增长带来的收益。
2.对冲基金
(1) 对冲基金的发展现状及经验
伦敦仅次于纽约是“对冲基金”第二大中心,聚集了75家对冲基金将总部设在伦敦,管理的全球20%左右、欧洲80%左右的对冲基金规模。伦敦形成目前对冲基金的地位得益于:
一是本地的专业知识;
二是接近客户和市场,并有强大的资产管理行业;
三是完善的对冲基金配套服务,伦敦也是对冲基金服务的一个领导中心,如管理、主要经纪、托管、审计、经纪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大约有一半的欧洲投资银行伦敦通过伦敦展业。
(2)对冲基金的发展趋势
第一,对冲基金客户主体机构化。
伴随着对冲基金业规模的扩张,其投资者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取代富裕家庭成为对冲基金的投资主体,投资者结构呈现出机构化的趋势。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已经占到对冲基金资产总值的30%。另据数据显示,目前近40%的主权财富基金已投资或将投资于对冲资金。随着机构投资者对对冲基金业投资的迅速增加,对冲基金的规模还将继续快速膨胀。
第二,监管更加严格。
英国政府率先于2007年10月宣布对对冲基金正式实施监管。组建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1月发布了《对冲基金标准管理委员会标准》,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建立在加强信息披露、灵活的监管措施及文明的投资人这三大支柱之上,通过信息披露、估价限制等措施来拓展对对冲基金行业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对冲基金的区域分布向离岸区域变化。为了获得税收的好处与操作上的便利,目前50%以上的对冲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等离岸司法辖区内。
第四,对冲基金的基金大量成立,逐渐成为对冲基金最主要的投资者之一。
与单纯的对冲基金相比,FOHF(对冲基金的基金)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一是通过对冲基金的基金投资于多个对冲基金,可以分散风险;
二是可以投资于不接受新投资的对冲基金,因为很多对冲基金不接受新的投资者(即合伙人),但接受对冲基金的基金;
三是有可能在封闭期满之前申请特许赎回,这也是对冲基金的基金区别于普通投资者的另一项特权。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得对冲基金的基金成为连接投资者与对冲基金之间的桥梁,从而大大推动了对冲基金的发展。
3.不动产投资
(1)英国REITs发展现状及经验
2005年英国政府发布REITs立法草案,标志着REITs引入英国。截至2013年1月,伦敦上市的REITs共有25个,总市值达275.58亿英镑。其快速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交易所的合理安排确保了REITs的流动性。
伦敦是领先的不动产国际融资中心,不动产市场活跃。同时伦敦交易所也是世界最大的交易所之一,保证了REITs较好流动性,使通过REITs间接投资不动产比直接投资更为便捷。另外,在伦敦交易所的交易成本很低,如印花税仅为0.5%,而不动产交易的印花税高达4%。
第二,REITs的成功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
2012年6月,针对REITs体系的重大变革生效,其中包括取消REITs占租赁财产2%的入市费(entrycharge),降低了REITs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准入门槛,将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提高投资者税后收益,建立国际化的Reit品牌,这对增强REITs的吸引力有深远意义。
第三,REITs的收益性是REITs成功的关键因素。英国REITs对投资者的税收节约效应,是促使REITs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英国REITs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具有现金收息概念的投资策略成为资产配置的主流之一。REITs收益率优于长期公债及投资等级债,且股利率平均约有5.5%,也高于其它类型股票的股利率,加上投资标的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入,REITs成为资产配置的重点之一。
4.资产证券化
英国资产证券化是伴随着英国金融业的高度发达而发展起来的,凡是现金流动可以写在合同上的均可证券化。英国经济证券化率已达到200%左右。其以下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第一,完善的法律制度。最显着的特点是维护经济关系中的效益公乎、公正。在法务执行中充分体现了财产权至上、债权至上、信用至上的观念。
第二,发达的金融体系。英国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有赖于相关领域众多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如律师、会计师、精算师、证券专家及其他专业顾问的支持。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众多的外国银行和种类齐全的专业金融公司以及各类大财团、互助协会,都为英国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可靠的载体和循环空间。
第三,市场规则和管制完全符合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需要。英格兰银行是英国所有获得授权经营的银行的首要监管者,有些银行的证券和投资活动也受一个以证券与投资事务委员会为首的体制监管,从而为证券交易提供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市场,公司可筹集资金,而投资者可购买和出售证券,投资者也能咨询专家准备所有必要的财务和其他资料。
第四,巩固的社会信用,是资产证券化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英国的各种银行和房屋互助协会都为客户提供多种的付款服务,它们既包括传统的、以票据为主的方法,也包括创新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派生品,金融派生品是各种于未来时日买卖金融票据如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票据的合同,分为金融期货或金融期权,它们有助于比较有效的风险管理,即防范或预防不利的利率、汇率和证券市场的变动。
三、公司拜访的感受与体会
1、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资本跨境流动的逐渐放宽,建议参考欧洲UCITS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大中华地区内容共同基金跨境销售、运作与监管的“通行证”。
2、从海外经验看,另类投资机构多为精品式运作,传统公募起家的资产管理公司开展PE、对冲基金、房地产投资等另类业务多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来开展,在集团下下设子品牌。包括此次考察的CVC为花旗资产管理下负责私募股权投资的机构,JardineFlemming为大摩资管旗下负责另类业务的机构。建议研究允许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通过并购与兼并的方式涉足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业务。
3、从全球及欧洲市场各种协会组织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属于矩阵式的架构,即有不同地区的跨业务协会,也有不同业务的协会,协会组织之间的跨境与跨界交流与合作日益重要。建议加强与各地协会与监管机构交流合作。
❻ holland & barrett的发展历程
1. 1920年,当今世界顶级欧美高尔夫球大师对抗赛“莱德杯”的创始人,Samuel Ryder先生建立了Heath & Heather品牌。从创立伊始,公司就将草本治疗和健康食品作为立身之本延续至今。
2. 1946年,经过26年的不断发展,Heath & Heather慢慢积累了丰富的草本产品研发、提纯经验,产品种类不断丰富,门店数已经发展到了46家,为今后H&B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1968年,Heath & Heather与Associated Health Foods合并。公司的产品线由草本产品扩展到健康食品、维生素、营养食品等,大大丰富了其产品线,满足了消费者的多重需求,产品覆盖了从婴儿到银发族的家庭全体成员,并给英国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如何享受健康生活方式。从此确定了H&B日后门店体验服务和产品品类的轮廓。
4. 1970年,以Booker McConnell收购为契机,公司正式更名为Holland and Barrett。也从这一天起,H&B的使命就被定格在提供高质量的健康食品和独特的自然治疗上。经过50年的发展,H&B终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5. 经过1991年, Lloyds Chemist和1997年的NBTY两次并购,H&B获得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步入整合的高峰时期,快速扩张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
6.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最初的10年,H&B门店数量从180家飞速发展到超过1000家。
7. 2009年,H&B及母公司被世界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凯雷资本私有化,当年H&B收购估值达到30亿英镑。
8. 2009年,H&B在欧洲的第1000家连锁店开张,标志着H&B在英国健康食品、自然治疗、天然护肤零售领域的霸主地位正式形成,如今,H&B已经成为英国现代健康美丽生活的一部分。
❼ 证券投资基金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美国后,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普及。今天,美国的投资基金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资产量和最完备的管理系统,美国号称基金的王国。二次大战后投资基金遍及全世界.
英国的封闭式基金一般以投资信托公司股份的形式向公众募资,而开放式基金一般以单位信托基金的形式存在。1868年,世界上第一个投资信托“外国和殖民地政府信托”在英国诞生。该基金成立时募集100万英镑,其操作方式类似于现代的封闭式契约型基金.
美国的共同基金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基金的起源早于开放式基金,但开放式基金以其方便投资者的优点很快超过了封闭式基金。目前,封闭式共同基金大约只有500余个,多为债券基金和国家基金,而开放式基金的数目则高达5000余个,种类多种多样。
投资基金出现在香港,最早是在1960年,台湾的投资基金诞生于1983年.
到目前为止,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早在1987年,中国银行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熟悉海外业务的金融机构就开始在境外(香港等地)涉足基金业务。
从1992年开始,国内的基金纷纷在沈阳、大连、海南、武汉、北京和深圳等地出现。同年10月8日,国内首家被正式批准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到1993年,各地大大小小的基金约有70家左右。这一时期是我国基金发展的初期阶段。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依次为标志,我国基金进入了公开上市交易的阶段。
1993年8月,淄博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依次为标志,我国基金进入了公开上市交易的阶段。1998年3月23,开元、金泰两只证券投资基金公开发行上市,这次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到2001,我国已由基金管理公司14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34只。
2001年9月,经管理层批准,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华安创新,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003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基金业和资本市场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必将对中国基金业以及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截止2007年10月,我国已有50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大约300只开放式基金,56只封闭式基金.
我国对基金的扶持,主要体现在税收和费用上。从国内基金税收情况看,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只对基金管理公司征收所得税和营业税,不对基金和基金投资人征税,不存在着重复征税的问题。在印花税上,投资者买卖基金都是免征印花税的。从未来发展情况看,基金的税收政策发展方向是,使基金投资者通过基金管理公司买卖证券的实际税负不高于投资者直接投资于证券的税负。
❽ 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的发展历程
PE FOFs于1975年起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PE资本在美国的大规模兴起使PE FOFs迅速扩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美国市场上仅有16只FOFs,所管理的总资产为14亿美元,至1999年年底,FOF的数量已达到213只,管理总资产达到了480亿美元。
同时,PE FOFs投资领域也在逐渐放宽,尝试参与PE二级市场投资分散风险,逐渐形成了FOFs拓宽投资者特殊投资渠道、合理配置资产、利益风险制衡等优点。
近年来,FOFs基金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除了美国之外,在欧洲、加拿大等国家也在飞速膨胀,并于上世纪的90年代进入亚洲,起初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05年才随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