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开动印钞机,用新印的钱偿还以前借的国债。印钱的政府自然是受益者,但谁是利益受损者呢
印钞还债是指超额发行货币,意思就是说流通的货币量超过了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这样所有持有货币的人都蒙受了损失,如果货币的增长恰好等于经济的增长,那么政府是没有赚到钱的,因为实际的cpi不变。政府赚钱必然是物价上涨超过经济增长。
你说的注入新钞票是指增加流通的货币量,经济学里没有新钞票这种说法。有几种形式:降低银行准备金率;回收国债;降低贴现率。
2. 银行印钞票需要发行国债吗银行印钞发行国债是为了防止货币膨胀吗是信用的表现吗
不是,是国家建设军用费用等等,说白了买国债就是国家借钱用
3. 为什么美国在印钞后要购买自己国家的国债
想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发行国债,一个国家有收入和支出,例如收税就是国家的收入,而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支付基础建设、国防、人民福利保障、教育与卫生等;当一个国家收入低于支出的时候,政府就必须举债,即借钱,就是发行国债。发行国家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财政向市场借钱。
美国为什么要买国债,通常国债可以上市交易,跟股票一样,价格可以涨跌,如果美国去买国债,相当于支持美国国债,买的人越多价格就会上涨嘛!等于提携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信心,方便以后美国再次发行国债,因为美国为了拯救经济,还需要动用上万亿的资金,所以以后还要发行更多的国债。同时,美联储印刷钞票去买国债,等于向市场提供更多的货币,避免因为金融危机造成货币短缺,减少融资成本,维持较低的利率。
4. 国家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啊。。国家还需要钱干嘛呢他不会自己印钞票啊。
简单地说
就是国家向人民借钱,有利息的!
国家发行国债的原因,主要是用来调节货币流通量的。
国债发行一般来说有两种用途,一是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另一种用途就是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目的在于调节市场上的资金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第二种意义更大,当市场上的钱太多的时候,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收集市场上的资金以防止通货膨胀,调节利率.
这是我国发行国债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一、我国现行的国债发行方式。(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即“是什么”。
二、国际主要的国债发行方式。
三、我国与国际发行方式的利弊比较。即“存在什么问题”。
四、如何改进。即“解决问题”。
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国债发行有四种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子越过越富裕,余钱剩米多了,就会想着去投资,于是有炒股的、做期货的,集邮的,搞艺术品收藏的等等,投资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而在诸种投资方式中,国债可说是一枝独秀,倍受投资者青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财大气粗,政府决不会有借无还。投资国债不仅风险小,而且收益又比银行储蓄高。因此,国债被誉为"金边债券"。
私人之间的借债,程序比较简单。往往找一个公证人或担保人,借贷双方立个字据,一手签字盖章,一手交付借款便可告成。国债则复杂得多,它必须通过国债市场,才能流入投资者手中。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中央财政通过该市场,将新发行的国债销售给资金比较雄厚的投资者。与国债发行市场对应的,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打个比方,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在二级市场上,那些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再将手中的国债转让、出售给更多的中小投资者。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
在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几经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采用行政分配的方式,摊派发行国债。到了90年代初,便改为承购包销,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时至今日,已演变为四种发行方式并存,它们分别是: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直接发行方式,指的是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这种发行方式,共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各级财政部门或代理机构销售国债,单位和个人自行认购。第二种情况,也就是80年代的摊派方式,属带有强制性的认购。第三种是所谓的"私募定向方式",财政部直接对特定投资者发行国债。例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等,定向发行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等。代销发行与直接发行正好相反,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我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运用过这种方式。至于承购包销,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宗机构投资者,先承购国债,只有包销出去以后,才能获利。倘若销售出了问题,那么售不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消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承购包销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事实上,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
国债发行第四种方式,是招标拍卖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国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在拍卖场上投标竞价确定。在这里,招标有两种具体方式,竞争性招标和非竞争性招标。前者既然冠名为竞争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投标者把认购价格和数量提交招标人,招标人据此开标。决定中标的依据,就是发行价格的高低。投标者认购价格高,招标者受益就大,所以出价高者胜出。而非竞争性招标,乍一看与竞争性招标相似,实则差异巨大。说它们相似,是因为,非竞争性招标沿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开标;说它们不同,是指结果不同。实行竞争性投标,只有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获得国债发行权。而采取非竞争性招标,却类似于吃大锅饭,参加投标的投资者人人有份。
通过非竞争性的招标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在中标价格确定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招标规则:"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所谓"荷兰式"招标,指的是中标价格为单一价格,这个单一价格通常是投标人报出的最低价,所有投资者按照这个价格,分得各自的国债发行份额。而"美国式"招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举个例子,在一场招标中,有三个投标人A、B、C,他们投标价格分别是85元、80元、75元,那么按照"荷兰式"招标,中标价格为75元。倘若按照"美国式"招标,则A、B、C三者的中标价分别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而且从2003年起,财政部对国债发行招标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在原来单一"荷兰式"招标基础上,增加"美国式"招标方式,招标的标的确定为三种,依次是利率、利差和价格。
从国债开始发行那刻起,它就有章可循。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规则的理解各不相同。随着国债发行在各国实践的深入,很多旧的原则不再适用。而有些原则,却经过反复考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以景气发行原则为例,它是指发行国债,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确保经济的景气,也就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国债发行者审时度势,相机抉择。例如,经济萎缩低迷,需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时,短期国债就要披挂上阵,身先士卒。此中原因,不难理解: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筹集更多的资金,就如冬天里点燃的一堆堆烈火,有助于经济快速回升。相反,经济过热时,长期国债就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它的比重增大,无疑将减弱货币的流动性,对于"发烧"的经济,正如夏日里的清凉饮品,消热解渴,静气安神。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人们借钱,总是事先掂量清楚,有把握偿还,才好意思开口。国家向百姓借钱,发行国债,也是一样。在对国债规模的管理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采取的是国债余额限额管理,这意味着,国会负责审定一段较长时期的国债余额限额,只要不超过限额,国会对国债发行不予干涉,政府在限额内,可以自由行事,自主确定每一年度的发行规模。当然,如果国债余额胆敢跨越雷池一步,超出限额的话,那么国会就出手干预。这很像巡警的风格,假如你在路上遵纪守法,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是如果你违反交通法规,或逆行,或闯红灯,巡警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你面前,惩治你。
在我国,对国债发行规模,实行年度额度管理制度,即下一年度国债发行计划,通常是在上一年第四季度编制,对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的测算,是编制国债发行计划的主要依据。这个计划将作为国家预算的一部分上报国务院,由国务院在下一年三月的全国人大会上提请审议。一旦通过,国债发行计划就如同法律文本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倘若在年度内,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追加或削减国债,政府无权随意为之,必须像修改法律法规一样,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其审议批准后才能执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经历了80年代的行政分配,90年代初的承购包销,到目前的定向发售、承购包销和招标发行并存的发展过程,总的变化趋势是不断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发行方式,逐步走向规范化与市场化。
(1)定向发售。定向发售方式是指定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金融机构等特定机构发行国债的方式,主要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等品种。
(2)承购包销。承购包销方式始于1991年,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它是由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销团,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的义务,因而是带有一定市场因素发行方式。
(3)招标发行。招标发行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来确定国债的承销商和发行条件。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招标发行又可分为缴款期招标、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三种形式:
①缴款期招标。缴款器招标,是指在国债的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已经确定的条件下,按照承销机构向财政部缴款的先后顺序获得中标权利,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
②价格招标。价格招标主要用于贴现国债的发行,按照投标人所报买价自高向低的顺序中标,直至满足预定发行额为止。如果中标规则为“荷兰式”,那么中标的承销机构都以相同价格(所有中标价格中的最低价格)来认购中标的国债数额;而如果中标规则为“美国式”,那么承销机构分别以其各自出价来认购中标数额。
举例来说,当面值为100元、总额为200亿元的贴现国债招标发行时,若有A、B、C三个投标人,他们的出价和申请额如表5-1所示,那么,A、B、C三者的中标额分别为90亿元、60亿元和50亿元,在“荷兰式”招标规则下中标价都为75元,而在“美国式”招标规则下,中标价分别是自己的投标价,即等于85元、80元和75元。
由上可见,“荷兰式”招标的特点是“单一价格”,而“美国式”招标的特点是“多种价格”。我国目前短期贴现国债主要运用“荷兰式”价格招标方式予以发行。
③收益率招标。收益率招标主要用于付息国债的发行,它同样可分为“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形式,原理与上述价格招标相似。
招标发行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过程,从而能反映出承销商对利率走势的预期和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推动了国债发行利率及整个利率体系的市场化进程。此外,招标发行还有利于缩短发行时间,促进国债一、二级市场之间的衔接。基于这些优点,招标发行已成为我国国债发行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5. 为什么收购国债也是一种 货币发行方式
ZF回购国债?应该是央行吗?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比如买卖国债,来回收或发行货币。理论上,ZF的债券是以未来的税收做担保的。但是增加税收最后还要摊到LBX,于是债券越多,税收越多。央行控制在政府手中,ZF必然会有印钞为自己的赤字融资的冲动,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所以央行绝对不能够控制在ZF手中。但这是人类的世界,是利益博奕的场所,不能够用理想主义来为这个世界规划。
6. 国家从向外国借债与自己印钞有什么区别
国家向外国借债是对外国的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自己印钞是对全体人民一种负债,但是不用偿还,它是对人民的一种隐形征税,实质是国家对人民财富的掠夺.一般情况下国家会通过发行国债国借款,特殊情况比如战争会采取印钞的方式筹款.从而会引起通货膨胀.
7. 财政部要钱而发行国债,中行印钞购买国债。这样是不是人为增加了资产会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中行不能印钞,印钞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人行)。我国国债发行,人行并不购买,而是有各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等等)竞标获得。理论上并不增加货币。你说的这种央行直接印钞购买国债现实中在美国发生过,比如美联储推出的QE(QE是什么请网络)。
8. 为什么美联储购买国债相当于印钞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而只有发债权,然后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才能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发行货币。
这本来就是美国发行货币的标准程序。
请参考美联储和银行机构的“造钱过程”:
第一步,国会批准国债发行规模,国债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买卖。财政部最后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这时美联储的账目上将这些国债记录在“证券资产”(SecuritiesAsset)项下。
因为国债由美国政府以未来税收作为抵押,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资产”。当美联储获得了这一“资产”之后,就可以用它产生一项负债(Liability),这就是美联储印制的“美联储支票”。
第二步,当联邦政府收到并背书美联储开出的“美联储支票”后,这张支票又被存回美联储银行,成了“政府储蓄”(GovernmentDeposits)并存在政府在美联储的账户上。
第三步,当联邦政府开始花钱,大大小小的联邦支票构成了“第一波”货币浪潮涌向经济体。收到这些支票的公司和个人纷纷将它们存到自己的商业银行账户上,这些钱又变成了“商业银行储蓄 ”
第四步,商业银行储蓄在银行账目上被重新分类为“银行储备”(BankReserves)。此时,这些储蓄已经由银行的普通“资产”,一跃为生钱种子的“储备金”。在“部分准备金”体系之下,美联储允许商业银行只保留其 10%的储蓄做“储备金”,于是,这90%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
这就是市场上钱的来源。
9. 为了救市,美国大量印钞,但是它为什么还要同时发行国债,难道光印钞的钱还不够用吗
经济的繁荣,流通中就需要更多的货币。此外,纸币在流通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残损。适量的印钞可以满足经济繁荣的需求。而发行国债是国家回笼居民手中的货币,不会造成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
10. 发债和印钞发展区别
发债: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
印钞(传统印钞):
货币发行是一定时间内从央行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减掉回流到央行的货币的差额。国家授权发行货币的银行将货币从发行基金保管库调拨给银行业务库,并通过它向流通界投放货币的活动。
货币发行有两重涵义:一是货币从中央银行的发行库通过各家银行的业务库流向社会,二是货币从央行流出的数量大于流入的数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负债。
货币发行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经济发行是为了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是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要求的,因此,它既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又能保持币值稳定。财政发行是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货币。这种发行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
——————
印钞发展:
印钞发展方式就是国家印制纸币,这些纸币成为国家发展资金,国家以投资和补贴方式进行社会发展。印钞发展方式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投资,为了组织社会的生产、劳动,创造劳动成果;而社会稳定发展的条件是补贴,稳定物价,稳定币值。
印钞发展方式,国家印制的纸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投资,是成为了国家投资资金,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社会交换需要的,其发行量会超过社会现有产品量。虽然纸币发行量大于社会产品量,但是,通过国家上层建筑作用和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可以维持社会物价的高度稳定。通过国家价格政策和国家定价,使物价与纸币发行脱钩,纸币发行再多,物价也是稳定的,币值也是稳定的。
印钞发展方式,使国家印钞转化为国家发展资金,是为了投资和补贴的,是为了改变社会分配关系的。这是印钞发展方式和传统印钞的最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