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主要是国家中央银行采取的一些措施.目的在于影响总需求,并促使总需求更近于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比较稳定所需求的水平。
二.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主要措施有:削减政府预算,降低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增加税收,发行公债.
三.进行货币改革:
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通货膨胀的程度,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实行货币改革.即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制定一些保证新币币值稳定的措施
B. 国债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楼主你好,这个属于货币政策。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回收市场上流通过多的货币,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目的,此方法正是利用了对货币的流通数量达到了经济调整。
C. 简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的模式
1、配合的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国债政策。这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传统的配合领域。国债政策就其筹资而言是财政政策,但是它的影响是货币政策,因此关于国债政策就必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中国进一步城镇化过程当中的投融资问题。中国从工业化投资为主逐渐转为城镇化投资发挥重要作用。
4、社会保障。不可能由财政完全承担,也不可能完全由金融部门来承担,必须有一个机制来解决越来越紧迫的大的挑战。
5、财政和金融之间的资金联系问题。
6、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要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7、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问题。现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是这个世界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独善其身。
(3)货币政策与国债协调扩展阅读: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经济结构性改革方向,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激活存量增长动力,着力补齐短板,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稳妥扩大对外投资。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在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宽松的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落地,加快推进对经济增长有重大牵引作用的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改革。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D. 论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运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在调节经济的过程中,彼此是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六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离不开货币政策的配合与支持。本文将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以及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一、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为基点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政策,但两者的调节范围却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财政政策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正是这种调节范围的不同,使得不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求的调节都有局限性。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在政策制定上,财政政策的变动,需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而货币政策的变动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在政策执行上,财政政策措施通过立法之后,还要交给有关执行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_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则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间接的。从这一点分析,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所需的时间要长。
由此看来,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有「定的局限性,如果单纯运用其中某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这就要求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调控能力。
二、不同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方式
1.在1998年通货紧缩,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同时松动,既有总量措施上的配合,又有结构措施上的协调。既有间接调控手段上的组合,又有直接调控手段上的搭配。譬如,在总量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向松动。在结构方面,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对象结构的优化同信贷投入结构的调整并行不悖。这至少反映在三个侧面,一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财政建设性支出的扩大与以上述领域为重点的信贷投入的增加遥相呼应;二是在财政下调小企业增值税率的同时,银行也开始消除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歧视,并一再强调改善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三是在财政增加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经济性支出的同时,银行对个人消费信贷的投入比重也大幅上升。在手段方面,政策支出、信贷规模、外汇管制等直接调控工具与税收、利率、准备金率等间接调控工具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积极财政政策通过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适用范围;建立全国性的中小企业货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创造条件等方式来拓展货币政策作用的空间。在货币政策方面,也通过一定手段使之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如建立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的正常渠道和机制,增加再贷款投放;适时增加公开市场的操作频率,扩大可进入公开市场的金融机构范围,完善和扩大公开市场操作,使之成为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中央政策工具;要求商业银行合理配置分支行贷款权限,建立合理的贷款约束和激励机制,把握好贷款的投放,支持经济发展;逐步放开管制,让商业银行自动购买和持有各种债券。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投资需求的扩大,需要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8000亿元的国债资金,拉动了大批的社会投资,而社会资金的大部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的扩大,同样离不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不仅仅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应落到实处,更直接扩大了内需。
2.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变化,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出现了政策冲突的现象。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度增加。2003年下半年,央行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力图收回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缩货币信贷量过快增长的态势。然而,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2003年8月23日,央行被迫给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从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提高到7%。综观2003年货币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央行实行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采取回购方式和发行央行票据,还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已使货币政策实际走向紧缩,而财政政策仍然积极。因此,2003年的宏观调控中出现了一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以增发国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的过度增加。银行机构构成国债的主要买主,银行机构购买了大量国债,会增加货币投放。据估算,银行机构增持国债而创造的货币,约占货币供应量的10%左右。另外,银行机构需要为国债投资项目提供配套的贷款,以及财政贴息而带动一部分银行贷款,这些也会推动银行贷款的增加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2003年趋向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国债发行成本上升,影响了国债的发行。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基调一直倾向于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频发票据回笼货币,特别是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由此产生利率上涨预期,打压债市,影响了国债的发行。为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完成2003年的发债计划,财政部被迫调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品种,且采用先发行、交易,然后再缴款的方式。
作为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联结的重要工具,国债在市场化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债市场分割成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国债发行体制在国债利率市场化、国债品种多样化和国债期限分布平缓化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使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很难兼顾各方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国债管理部门难以根据市场状况,灵活、有效实施国债发行和债务管理操作。另外,我国目前财政投融资体制存在的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界限不清,效益低下,盲目、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以及财政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导致财政、金融部门职能界定不清,影响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在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投资过热的条件下,为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型为中性财政政策,与略微从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并推进国债运作管理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
鉴于我国经济形势已经趋向好转,积极财政政策将转型为中性财政政策,可以适当减少国债的发行规模。同时,由于我国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欠债很多,所以要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更多地注重财政资金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重点转向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环保等方面。要合理、灵活、及时地应用各种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时机成熟时也可进行税制改革,重点由拉动投资需求转移为调节社会分配、拉动消费需求。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确立我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实施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使财政功能由经济建设型转为公共服务型,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地增长。
为抑制投资过热,防止物价全面上涨,应实施略微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控制银行信贷投放的规模和速度。2004年3月24日央行宣布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同时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从2004年3月25日起,对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加0.63个百分点。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又于4月25日,再次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直接冻结资金1100亿元,按货币乘数效应估计会收缩资金3000亿-4000亿元。4月25日开始实施的这两个政策突出的特点,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实行这个政策,其目的就是要保证春耕生产对资金使用的需求和农业领域的其他有效资金投入。这一政策目标非常明显,就是体现了中央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保证农民增收致富的政策意图。
为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的势头,中国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会派出机构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加强贷款的风险管理。通知指出: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发放新的贷款。已给予授信和已发生贷款的要采取适当、稳妥的方式予以纠正,适时、适度对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房地产、汽车等过热行业贷款进行合理控制。但对于煤炭、电力、石油、交通、供水等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要给予重点倾斜。银监会要求各银行要严格执行审慎的贷款准备金制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并加强对贷款的逐笔、实时监控,对重点机构和客户进行直接监测。
推进国债运作管理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是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两大基点。在国债运作管理方面,可以考虑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制度,即全国人大每年给财政部批准一个国债余额指标,这个指标是上一年的国债余额加上本年度财政预算赤字之和。只要国债发行不突破这个余额,由财政部视市场情况灵活掌握发行规模和期限品种。为解决财政部发行短期国债缺少动力,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又缺乏短期国债作为操作工具这一矛盾,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可不列入当年的国债发行计划,当财政账户出现临时性头寸不足之时,财政部可以迅速发行短期国债用于周转。在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中,要明确财政投融资与商业银行投融资的界限,既提高财政投融资的投资效益,又保障货币政策免受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冲击。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政策应相互配合与协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在财政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应重点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全局性的问题,促进第三产业的恢复和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货币政策应适度从紧,要防止货币供应总量和信贷规模大起大落,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的监督管理,降低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希望采纳
希望采纳
希望采纳
E. 为什么说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调节税收和政府支出,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通过市场操作,利率设定,和银行准备金制度调节货币供给量。 如果经济不景气,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发行国债,得到资金,增加政府支出,包括政府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同时,经济不景气,央行要通过提高货币供给量增加市场流动性,一个方法就是去买金融机构手里的国债,金融机构就有了钱可以贷款给企业,企业就能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当然央行也能通过对商业银行再贴现,再贷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增加市场流动性,不过要扩大货币供应量最主要还是通过买入国债和降低利率这两种方式。 最典型的就是美联储。 中国人民央行一半调节存准率和利率居多,国债由于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性不广,不像美国国债,所以使用起来力度不大。
F. 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控制经济?
答:双紧、双松、货币政策紧财政政策松和货币政策松财政政策紧。这是两项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的四种为人熟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只能用于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形势急剧恶化时的紧急调节。因为这种调节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要 造成经济衰退。因此,必须谨慎地加以利用。双松的搭配方式一般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及生产资源有较大富裕的经济条件。这时,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资源急需足够的货币力量去推动。客观要求投资需求与现实及潜在的资本供给和生产能力相适应,消费需求与消费品及劳务的供给相协调。如果单松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都可能出现需求刺激力不足或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问题。而同时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就可以使经济保持足够的上升冲力。但双松政策在搭配运用时一般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因为很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取怎样的松紧搭配方案,取决于经济失衡的累积特点及两项政策对经济趋于均衡的调节能力。
若是论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3.“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为通货膨胀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松”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了不同的配合方式,大体为三个阶段:
1.1979-1988年,总体上实行的是“双松”配合,期间表现为多次模式转换和由“双松”到“双紧”,又由“双紧”到“双松”的螺旋式循环。1979年、1980年为“双松”配合,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这两年财政支出连续大幅度增长,造成了高额财政赤字;货币政策上则是大幅度增加现金和贷款投放,使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大幅上涨。1981年为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财政方面,压缩了当年财政基建投资,财政赤字有所降低;银行方面,实行紧中有松的政策。1982年至1984年实行“双松”的配合,财政方面实行一系列的财税改革,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银行方面实行了“拨改贷”和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信贷供应的体制,增发货币增发贷款。1985年又实行了“拨改贷”和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信贷供应的体制,增发货币增发贷款。1985年又实行“双紧”配合,财政方面采取措施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当年实现盈余;银行方面“紧缩银根”,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投放。1986年至1988年又实行“双松”配合,财政方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再次下降;银行方面提出“稳中求松”、“紧中有活”,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再度失控,到1988年通货膨胀率已达18.5%.
2.1989-1997年,总体上是“双紧”的配合,期间同样表现为“双紧”与“双松”的螺旋式循环。1989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状况,1989年中央提出了“治理整顿”的方针,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现金投放。1990年至1993年实行的是“双紧”基调下的“双松”配合,增加了货币供给,并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财政方面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支农支出,调整经济结构,但由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致使财政赤字大幅度增加,通货膨胀率达21.7%.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1998-1999年实行的是“双松”的配合。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快“费改税”进度,对某些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并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1998年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增加配套贷款,定向用于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1999年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希望采纳
G. 怎样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融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H. 国债与货币政策是怎么一回事
国债的价格与利率政策息息相关,国家降息,国债价格就会上涨而到期的收益率会下降。反过来,国家加息,国债价格就会下跌而到期的收益率会提高。有时国债是用来调控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的,例如在2007年下半年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国债发行,而当时的股市很热,可以说是到处都是钱,国债一出就把一部分钱收走了。有时国债发行是为了人为扩大财政赤字,用来刺激内需或者是要拯救国内经济,当然要在一定限度内进行,像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开动印钞机,同时大量发放国债就是要弥补金融衍生品导致的巨大损失
I. 如何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若是简答:
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答:双紧、双松、货币政策紧财政政策松和货币政策松财政政策紧。这是两项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的四种为人熟知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只能用于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物价形势急剧恶化时的紧急调节。因为这种调节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要 造成经济衰退。因此,必须谨慎地加以利用。双松的搭配方式一般用于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萧条时期及生产资源有较大富裕的经济条件。这时,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资源急需足够的货币力量去推动。客观要求投资需求与现实及潜在的资本供给和生产能力相适应,消费需求与消费品及劳务的供给相协调。如果单松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都可能出现需求刺激力不足或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问题。而同时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就可以使经济保持足够的上升冲力。但双松政策在搭配运用时一般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因为很容易导致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采取怎样的松紧搭配方案,取决于经济
失衡的累积特点及两项政策对经济趋于均衡的调节能力。
若是论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4、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5)
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2.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3.“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为通货膨胀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松”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6)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了不同的配合方式,大体为三个阶段:
1.1979-1988年,总体上实行的是“双松”配合,期间表现为多次模式转换和由“双松”到“双紧”,又由“双紧”到“双松”的螺旋式循环。1979年、1980年为“双松”配合,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这两年财政支出连续大幅度增长,造成了高额财政赤字;货币政策上则是大幅度增加现金和贷款投放,使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大幅上涨。1981年为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财政方面,压缩了当年财政基建投资,财政赤字有所降低;银行方面,实行紧中有松的政策。1982年至1984年实行“双松”的配合,财政方面实行一系列的财税改革,使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银行方面实行了“拨改贷”和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信贷供应的体制,增发货币增发贷款。1985年又实行了“拨改贷”和企业流动资金由银行信贷供应的体制,增发货币增发贷款。1985年又实行“双紧”配合,财政方面采取措施增加收入控制支出,当年实现盈余;银行方面“紧缩银根”,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投放。1986年至1988年又实行“双松”配合,财政方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再次下降;银行方面提出“稳中求松”、“紧中有活”,银行信贷和货币投放再度失控,到1988年通货膨胀率已达18.5%.
2.1989-1997年,总体上是“双紧”的配合,期间同样表现为“双紧”与“双松”的螺旋式循环。1989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状况,1989年中央提出了“治理整顿”的方针,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和现金投放。1990年至1993年实行的是“双紧”基调下的“双松”配合,增加了货币供给,并三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财政方面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支农支出,调整经济结构,但由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致使财政赤字大幅度增加,通货膨胀率达21.7%.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
3.1998-1999年实行的是“双松”的配合。针对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政府实施了以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为目的的“双松”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五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在财政政策方面,加快“费改税”进度,对某些产品提高出口退税率并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1998年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长期国债,增加配套贷款,定向用于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1999年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大幅度提高职工的工资,开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http://www.govyi.com/paper/n3/a/200611/105447.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3/09/content_7738912.htm
J. 怎么理解“国债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提供最佳结合点”
国债是财政政策工具:
公债,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央政府公债了为国债。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工具
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在中央银行买卖的有价证券中,国债是重要的操作对象。从这个意义上,国债又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