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发行债券属于什么财政政策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简单呢。
发行公债不能具体说是扩张的财政政策或是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是不确定的,因为公债作为一个稳定经济的工具,在不同的经济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作用。具体来说:(1)公债发行在经济不景气时可以扩大消费支出,在经济景气时可以抑制消费支出。公债的利息支付总是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萧条时期,公债利息支付会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繁荣时期,公债的利息支付可以抑制通货膨胀。(2)公债发行可能导致劳动意愿和投资意愿下降以及资本积累减少。(当然,这也是理论上的)
再者,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公债中性理论,意思就是公债的发行不会引起投资和储蓄的变化,作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且政府以债券和税收筹集资金效果是等价的。当然这个理论是有一定假设的,在此就不细说了。
此外,发行公债除此之外,也有货币效应(是指公债的信用扩张效应和货币扩张效应)。
总之,公债是宏观经济中一个颇具争议和复杂性的问题,“政府债务是一个多大的问题”这是宏观经济学未解决的难题之一。
我觉得我们国家在实际运作中,看成扩张的财政政策成分多一点,用此来维持赤字财政,增加财政收入,这样才可以承受不断增加的政府投资。但事实上,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
❷ 国债是财政支出还是财政收入
现在,国债是财政收入。
国家把国债列为财政收入。
❸ 国债属于国家财政收入吗
属于。
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规费收入、其他收入。
1、税收收入
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据法定标准,从单位和个人无偿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税收,一般都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例如美国税收收入总额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90%。
中国在1950~1984年间,由于国营企业除向国家纳税之外,还上交利润,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仅为50%。从1985年以后,由于先后分两步实行利改税,原来国营企业向财政上交的利润改为缴纳所得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幅度上升,1985~1990年都达到90%以上。
2、国有资产收益
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其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
3、国债收入
国债收入即国家债务收入是国家凭借其信誉,以政府的名义,采用信用借款的方式筹集的收入,也称公债收入或国债收入,包括国内债务收入和国外债务收入。
4、规费收入
规费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或公共机关为个人或者企业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时,依照有关部门规定向特定对象所取得的特定报偿。
规费数额,通常有两个标准:一是报偿主义,即以公民从公共机关劳务所得到的利益为准,二是填补主义,即根据公共机关提供劳务所需的费用而定规费的数额。
5、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滥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❹ 事业单位自己偿还政府债券本息,该债券还算财政资金吗
这种财务资金的话应该是属于财政资金,如果你想了解的话,可以直接去银行咨询。
❺ 国债属于财政收入还是支出
国债本身不是收入也不是支出,国债的收益是财政收入。
❻ 政府在市场上购买债券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这个问题需要很多字才能阐述清楚啊 具体可以参看货币银行学或者货币金融学的书籍 我大致说说吧 产出由有效生产力决定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解决这两个问题关键就是落脚到如何影响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与资金的供求关系
希望采纳
❼ 企业发行债券属于国家财政收入吗
企业发行债券是一种融资行为,从资金性质上来说,去的资金的同时,负债增加。
因此,债券取得的资金不属于收入。而是借款。这种借款来自民间购买债券的民众。
所以都不和国家财政收入挂钩。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知道团队——《老庄的会计盟》
❽ 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属不属于货币政策
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就是通过发行国债,筹集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属于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