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查询十年期国债历史利率
在英为财情网进行查看:网页链接
拓展资料:
国债期限是指从国债发行日到偿清本息日止的这段时间。确定发行哪种期限的国债,要受到政府对资金的需求时间长短、市场利率的发展趋势、认购者的取向、流通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国债期限的确定要有利于改变其偿债结构,降低举债成本,避免和缓解偿债高峰压力。
国债一旦发行,就存在着到期还本付息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国债偿还数额是作为到期年度的财政支出的一个项目列入此年的支出预算,从正常财政收入之外的资金来源是有限的,而国债每年都在发行,每年也都有到期的债券须要还本付息,所以就要避免偿债高峰年的产生,制定合理的期限,使国家每年都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偿债能力,确保国家信用。因此,每年发行国债,首先就要考虑已发行而还未兑付的债券,再应预测未来的财政收支情况,使长期、中期、短期的债券有机地相互依存,保证国家经济正常运转。
网络
⑵ 请问哪可以看到历年国债发行数据
直接上和讯网就可以了
⑶ 历年来国债在一年当中的哪个时间段发行的国债利率最高
当年发行的国债的利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去年到今年每年3--11月10日到19日发行的国债利率都是当年一样的。
除非遇上银行利率变动,国债发行也是会跟着变动一下的。
⑷ 今年第一批国债正式发行,利率和往年对比变化大吗
变化不大,2021年第一批储蓄国债利率较去年同期的变化还是有的,今年3年期的国债年利率为3.8% ,5年期的国债年利率为3.97%。而去年,也就是2020年发行的国债利率,3年期国债的年利率4%,5年期的年利率是4.27%。 实际上浮动期间也就是百分之零点几,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在疫情影响经济的情况下,我国国债在参考证券市场的趋势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利率核定,说明中国在疫情情况下的影响实际上并不十分大。
熬过了疫情影响最大的2020年,国债利率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家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流通领域,来促进大家的消费,假如利率变高,有可能导致大家不愿意消费,更愿意把钱存起来,但是微微下调的利率水平,既不会让市民感到不安,还能够促进市民去消费,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⑸ 国债利率三年、五年、十年、的年利率分别是多少
3年期的年利率为5.43%,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 5年期的年利率为6.00%,最大发行额为90亿元;没有十年国债的类型。
三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300亿元。第十六期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3.85%,最大发行额为30亿元;第十七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58%,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第十八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15%,最大发行额为120亿元。
三期国债发行期为2011年10月15日至10月27日,2011年10月15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10月15日支付利息。第十六期于2012年10月1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第十七期和第十八期分别于2014年10月15日和2016年10月1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5)历年国债发行扩展阅读:
国债的种类:
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现代国家在向外国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举借外债和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主要采取这种形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债务人数量较少的条件下进行。
2、以国债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券。外债则是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债利率
⑹ 历年国债发行情况哪里能查求具体网址链接
您可以直接输入:国债管理 进行搜索。然后进入财政部官网--国债管理
也可以先进入财政部官网---国库司---国债管理进行查询。
进入国债管理后可以查询的各种国债历年的发行情况。
⑺ 有哪些网站可以查找到我国国债每年发行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网站 http://www.mof.gov.cn/
财政数据里面有关于每年国债发行规模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每年的统计年鉴里面都有国债的相关内容
⑻ 求助,如何查询中国历年的国债利率(5年期国债),谢谢大家的帮忙!
首先,5年期国债利率为6.15%。这个利率基本上是固定利率不会变更,一般会在发行前给出。
查询方法如下:去这个网站可以查到:http://bond.money.hexun.com/data/
⑼ 求:我国历年国债发行总额
显然,国债发行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国债相当于财政赤字,就是向老百姓借钱,政府花未来的钱。从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发行国债保持一定水平是比较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能刺激国内需求。但是,当经济过热时,发行国债会使经济更加高涨,不利于调控。发行过多国债,会有增加债务风险的可能,如现在债务问题困扰的希腊;另一方面,国债是对国家未来发展能力的透支,过多的债务会削弱将来的发展能力。因此,并不是国债发行越多越好。
希望采纳
⑽ 中国历年发行债券情况
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414789&chnid=3736&leafid=14327&gourl=/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
http://tjsj..com/pages/jxyd/20/32/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