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那年借给美国多少资金还款期限多少年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5700多亿美元,而总共外汇储备是1.95万亿美元。美元储备在中国外汇储备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60%。 美元贬值对中国经济影响肯定很大,因为这些美元外汇是来自于企业和个人与央行换的,如果美元贬值,央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中美两国双赢,买美国国债说白了就是我国靠外贸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厂)赚取了太多的美圆,工厂把赚来的美元拿到银行换成人民币,给工人发工资、支付原材料费用等成本支出,而银行保存的美元为了保值增值,就必须对外投资,我国就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国债最安全收益稳定,总不能买伊拉克的国债吧!我们借钱给美国,美国又可以有钱消费东西,就会继续进口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工厂又可以加大开工、吸收就业、采购原材料等等。 美国是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军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国债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动性最好,你中国不买,日本、还有中东石油国家一样会购买美国国债;当然,随着美圆贬值,我国的美圆外汇资产出现了缩水,但是不买美国国债,缩水更严重;如果美圆反弹,或许会减轻资产出现的缩水。所以买美国国债不得已的选择,不可能去买股票,那样风险太高,亏损了怎么办,你看看中国的股市从6000点掉到2000多点,资产缩水多少?还有很多国内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亏损;如果去买工业资源,例如铁矿石、石油等,中国买什么就涨什么,这些东西价格现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为国际炒家都在炒中国概念。 就抛售美国国债的后果来看,中国并非能比美国轻松,伤人3寸,自伤1尺。如果中国抛空美国国债,那么将带有标志性意义,国际市场的跟风不可避免。美元回流将使得贬值成为美元的唯一选择,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 这将打击我们的制造出口,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口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失去国际竞争力,或者国际市场,那么生产出的东西卖给谁,我们的收入非常低,还有8亿农民,是不可能消费这么多的东西,我们出口的工厂垮了,其他电厂、铁路、钢厂、水泥厂、石油公司等一切上游相关的企业,怎么办?我们工厂垮了,谁给工人工资,谁买农民的粮食?还有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服务业,直接关门。而且我们的1万多亿资产缩水也比较厉害的啦!
⑵ 国债是怎么玩的
您好,据我所知
国债
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定义:
所谓国债就是国家借的债,即国家债券,它是国家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书面借款凭证,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约定的条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实物券式、记帐式三种。
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首先是一种财政收入。国家发行债券或借款实际上是筹集资金,从而,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三大功能。
国债的发行要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债券或借款到期不仅要还本,还要付一定的利息。国债具有认购上的自愿性,除极少数强制国债外,人们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自己决定。
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把国债分为不同的种类: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以筹措和发行的期限为标准,国债可分为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中期国债。所谓长短中期是比较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将一期以下的称为短期国债,10年期以上的称为长期国债,期限界于两者的称为中期国债。以筹措和发行的性质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
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内债和外债。所谓内债,是国家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券。所谓外债,是指国家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分为可出售国债和不可出售国债。国家的借款是不能转让的,只有债券有可出售和不可出售之分。
中国的国债称为国库券,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相对其它债券,其信誉度非常高,一般属于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的债券。其种类有凭证式、实物券式、记帐式三种。
国债
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具有成本低、流动性更强、可信度更高等特点;在国债二极市场上做多做空,做的只是国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额,上下波动的幅度很小。
国债种类
国债的种类繁多,按国债的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即: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其中无记名式国债已不多见,而后两者则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无记名式(实物)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
无记名式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我国从建国起,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
发行时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国债经营机构的营业网点面向社会公开销售,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
无记名国债的现券兑付,由银行、邮政系统储蓄网点和财政国债中介机构办理;或实行交易场所场内兑付。
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帐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二)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 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主要面向老百姓,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开始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如需变现,可以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经办机构按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续费。对于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经办网点还可以二次卖出。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 1.凭证式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 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 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个百分点(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 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 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 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三)记帐式国债
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
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帐式国债这一品种。记帐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帐户上记上一笔。其一般特点是: 1.记帐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 2.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 3.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 4.记帐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 5.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可见,记帐式国债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强的特点。
由于记帐式国债的发行、交易特点,它主要是针对金融意识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有现金管理需求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设计的国债品种,投资者将其托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于流通交易,变现能力强,不易丢失,还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得高额利润。
无记名式、凭证式和记帐式三种国债相比,各有其特点。在收益性上,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要略好于凭证式国债,通常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的票面利率要略高于相同期限的凭证式国债。在安全性上,凭证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后两者中记帐式又略好些。在流动性上,记帐式国债略好于无记名式国债,无记名式国债又略好于凭证式国债。
国债发行的四种方式
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国债发行有四种方式。
时至今日,已演变为四种发行方式并存,它们分别是: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直接发行方式,指的是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这种发行方式,共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各级财政部门或代理机构销售国债,单位和个人自行认购。第二种情况,也就是80年代的摊派方式,属带有强制性的认购。第三种是所谓的“私募定向方式”,财政部直接对特定投资者发行国债。例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等,定向发行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等。
国债发行第四种方式,是招标拍卖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国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在拍卖场上投标竞价确定。在这里,招标有两种具体方式,竞争性招标和非竞争性招标。前者既然冠名为竞争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投标者把认购价格和数量提交招标人,招标人据此开标。决定中标的依据,就是发行价格的高低。投标者认购价格高,招标者受益就大,所以出价高者胜出。而非竞争性招标,乍一看与竞争性招标相似,实则差异巨大。说它们相似,是因为,非竞争性招标沿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开标;说它们不同,是指结果不同。实行竞争性投标,只有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获得国债发行权。而采取非竞争性招标,却类似于吃大锅饭,参加投标的投资者人人有份。
通过非竞争性的招标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在中标价格确定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招标规则:“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所谓“荷兰式”招标,指的是中标价格为单一价格,这个单一价格通常是投标人报出的最低价,所有投资者按照这个价格,分得各自的国债发行份额。而“美国式”招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举个例子,在一场招标中,有三个投标人A、B、C,他们投标价格分别是85元、80元、75元,那么按照“荷兰式”招标,中标价格为75元。倘若按照“美国式”招标,则A、B、C三者的中标价分别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而且从2003年起,财政部对国债发行招标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在原来单一“荷兰式”招标基础上,增加“美国式”招标方式,招标的标的确定为三种,依次是利率、利差和价格。
国债费率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深交所的有关规定,深市国债现货佣金为不超过成交金额的1‰;国债现货经手费为100万以下(含100万)每笔0.1元;100万以上每笔10元。其中佣金由会员单位收取,经手费由交易所收取。
我国国债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
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
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时至今日国债市场的发展又可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
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1993年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革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帐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
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化,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即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深沪证交所国债市场和场外国债市场。
⑶ 500万美元债券,美国花旗银行已经鉴定并结论是真的,承兑成难题
能交流一下吗能交流一下吗
⑷ 如何解释国债,针对中国购买了美国7400多亿元的国债的看法.
国债就是国家借的债,即国家债券,它是国家为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书面借款凭证,承诺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约定的条件,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实物券式、记帐式三种。
国债种类
国债的种类繁多,按国债的券面形式可分为三大品种,即:无记名式(实物)国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其中无记名式国债已不多见,而后两者则为目前的主要形式。
(一)无记名式(实物)国债
无记名式国债是一种票面上不记载债权人姓名或单位名称的债券,通常以实物券形式出现,又称实物券或国库券。
无记名式国债是我国发行历史最长的一种国债。我国从建国起,50年代发行的国债和从1981年起发行的国债主要是无记名式国库券。
发行时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以及国债经营机构的营业网点面向社会公开销售,投资者也可以利用证券帐户委托证券经营机构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购买。
无记名国债的现券兑付,由银行、邮政系统储蓄网点和财政国债中介机构办理;或实行交易场所场内兑付。
无记名式国库券的一般特点是:不记名、不挂失,可以上市流通。由于不记名、不挂失,其持有的安全性不如凭证式和记帐式国库券,但购买手续简便。由于可上市转让,流通性较强。上市转让价格随二级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定,当市场因素发生变动时,其价格会产生较大波动,因此具有获取较大利润的机会,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无记名式国库券更适合金融机构和投资意识较强的购买者。
(二)凭证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我国从1994年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其票面形式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具有类似储蓄、又优于储蓄的特点,通常被称为“储蓄式国债”,是以储蓄为目的的个人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方式。
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主要面向老百姓,从投资者购买之日起开始计息,可以记名、可以挂失,但不能上市流通。
投资者购买凭证式国债后如需变现,可以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付,经办机构按兑取本金的千分之二收取手续费。对于提前兑取的凭证式国债,经办网点还可以二次卖出。
与储蓄相比,凭证式国债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方便、收益适中。具体说来是:1.凭证式国债发售网点多,购买和兑取方便、手续简便;2.可以记名挂失,持有的安全性较好;3.利率比银行同期存款利率高l一2个百分点(但低于无记名式和记帐式国债),提前兑取时按持有时间采取累进利率计息;4.凭证式国债虽不能上市交易,但可提前兑取,变现灵活,地点就近,投资者如遇特殊需要,可以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5.利息风险小,提前兑取按持有期限长短、取相应档次利率计息,各档次利率均高于或等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没有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活期计息的风险;6.没有市场风险,凭证式国债不能上市,提前兑取时的价格(本金和利息)不随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可以避免市场价格风险。
(三)记帐式国债
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它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帐户中,投资者仅取得收据或对帐单以证实其所有权的一种国债。
我国从1994年推出记帐式国债这一品种。记帐式国债的券面特点是国债无纸化、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而是在其债券帐户上记上一笔。其一般特点是:1.记帐式国债可以记名、挂失,以无券形式发行可以防止证券的遗失、被窃与伪造,安全性好;2.可上市转让,流通性好;3.期限有长有短,但更适合短期国债的发行;4.记帐式国债通过交易所电脑网络发行,从而可降低证券的发行成本;5.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有获取较大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伴随有一定的风险。
可见,记帐式国债具有成本低、收益好、安全性好、流通性强的特点。
由于记帐式国债的发行、交易特点,它主要是针对金融意识较强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有现金管理需求的机构投资者进行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而设计的国债品种,投资者将其托管在指定券商的席位上,便于流通交易,变现能力强,不易丢失,还可以通过低买高卖获得高额利润。
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还是经过多方考虑的,是 为了让中国摆脱困境。
⑸ 次贷危机下,为什么美国的债务不是增加,反而消失了
谁跟你说消失的~
貌似没有啊。美国的外债还在增加啊。
⑹ 关于美国国债上限问题
美国人的借债的上限又提高了!全世界都在发抖,发抖能结局问题吗?
无论我们国人怎么痛恨美国无耻行径?但都不能改变现实!
既然不能改变它,我们就适应!
第一,美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的本质没有改变,当年它侵略过我们,他们的天堂世界里有我们同胞们血淋淋的鲜血,这个我们不忘是对的。不要这些年它跟我们做朋友了,就忘了自己的历史,别忘了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第二,美国这个国家虽然现在是很富裕,但都是表面现象。为什么呢?美国表面上是很风光,但是内部已经很糟糕了。为什么呢?谁说一个富人比穷人赚的钱多,他们就一定餐餐有肉吃吗?富人用是嗜赌如命,吸毒成瘾,好打成痞呢?也许常常也是吃不上饭呢!!!
这样比喻吧?中美两个国家就好像两个家庭一样啊,美国这一家呢,虽然家底很厚是富人,但是子孙们挥霍无度,超前消费,入不敷出。那又有人说了,那么富裕啊!怎么会入不敷出呢?美国当全世界的大哥,全世界的耀武扬威,不要钱啊!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最终是不够花,怎么办呢?那就借,发国债。
表面看来,中国还挺有钱的,其实呢,中国人民是在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下来的钱供美国人大把大把的花着。痛心也没办法。
这样的分析,我觉得还不够形象。中国的外汇怎么来的呢?贸易顺差啊!有顺差是不是一定好事呢?不一定。
中美比着两个人,美帝是地主老财,中国是长工。地主老财是长年的不干活,整天在那里吃喝玩乐,把他们的房子盖的美美的,那里也山清水秀,矿山石油金银珠宝也不开发。而长工呢整天地为地主老财干活,最后把房子、妻儿老小都卖了。最最后自己的血也被榨干了。
接下来,我们分析钱。这是两种货币。同学们,我们在高中的时候都学过简单的货币。货币就是一张纸,但也是度量衡。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印刷钱的数量要合理,多了,货币贬值,然后人们赶紧的去买东西保值,商品就价格就上去了,最终是通货膨胀。少了也不好,会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最终损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
地主老财不干活,入不敷出了。就支付长工的美元,其实就是一张纸。接下来政府拿到了美元怎么办呢?这美元原来是中国老百姓的一点点的血汗钱,而美元在民间又无法流通,你拿着美元去菜市场买菜,菜农根本不鸟你。
再来看外汇的总量那么大,都是老百姓的劳动所得吗?中国多少人啊,一人贡献美国100美元,那就是1300亿啊!我们卖了自己的矿山啊,我们的矿石都是贱卖啊!美国老财自己的矿山为什么保留着,不开采呢?是美国的没有矿山石油吗?是美国的版图小吗?不是,美国人有战略眼光,先别人的东西都用光,等到别人资源枯竭的一天,他就在那里乐呵呵的了。
第三,发国债得有人买啊!最初总在忽悠别的国家的政府买,好处说了一大堆。买了,就上了贼船了。为什么呢?网友说,干脆把美国国债抛了吧!似乎这样,美国就怕了。
这种言论刚出来,就有人来打压了,美国垮了,全世界都跟着遭殃。美国人自己也是这样说的。长工拿了他的纸票子,想买老财家的好果子(高科技、蓝筹股)吃,吝啬的老财捂死死的。你耍点花招买了好果子,还没吃上,钱就被冻住了。难道能跟他打架吗?只能拿一堆无用纸,去换回另一堆无用的纸回来。
第四,而老百姓创造的价值,得到的是中国政府自己发型与顺差对等的人民币。钱多了,东西贵了,老百姓被愚弄了。美国的老百姓和中国老百姓差距是多大啊!人家过得滋润的很,欠债不犯愁。反正国际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的。这就导致别国创造出来的血汗换来的只是一堆纸,而本国的货币却流不出去。
第五,老财们坏透了,钱在别人手里捏着,他们也不是滋味。暗暗地指挥起一条条金融大鳄还时不时把一些国家撕咬的血淋淋的。杀鸡儆猴呢,让人们意识到,捏紧了那堆无用的纸,还是很有用处的。捏得越多,越牢靠。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明例。
第六,美帝最擅长是转嫁国内的矛盾,把国内的矛盾押注到别国一场战争上去。
美国的金融体系绑架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你越是献的越多,越是亏空的越厉害。另一方面他又胁迫你一直捏着那一堆无用的纸,另外美帝国主义手里还拿着一根大棒呢;虽然他可能不敢打中国这样的大国,但是也要提防他跳墙的可能。
所以,说呢,中央及时调整拉动国内消费的战略是对的。长工不能长年地给地主老财家搞的富丽堂皇的,自己的茅草房还破落不堪呢。物质的,精神都应该有,享受也该有。未来的中国人民,会加速的走向富裕。
美国国债不过是一堆纸,我们拿了他们的一大堆纸,而他们却一张人民币也没有。长工把最甜美的果子卖给老财了,而得到的是一堆纸,大大的不对等。记得一个专家说,2001至2005年我们国家的经济特别的好,A股却总是跌,最低跌到1600呢。还说什么,中国的股市同经济对这干。一看数据,确实是好,外汇翻番地涨,顺差那么大,真让人沾沾自喜的。现在想一想,算是明白了,那几年外汇高了,对经济产量消极的影响。股市中不是有一句话嘛,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相反地,07年的大牛市,是怎么起来的?个人观点是,正是在01年以来,顺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刺激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再加上政府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政策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下,股市起了一个大牛市。对于股民来说,当然希望多碰几回大牛市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涨必然会大跌。大涨也推动了一大批的房地产股的热络,一个个神话被炒起来了。房产商从股市上捞取了大把大把的钱。
由此看来,股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应该说它的其中确确实实存在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股市跌的那么厉害,就是经济不好,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数据迷失。所以,我们政府决策者也可以从股市中去分析宏观经济,股市一发生感冒发热的现象时,就应该及时的思考。那样中国就是战无不胜了。
由此看来,股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它的根本的规律没有改变,相反地它确实是起到了天气预报的作用。但是令人悲哀的是无人正视股市的作用,以为股市在中国是怪物,是小丑。甚至个别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我们的政权对股市的控制。
那么由此看来,现在的A股还是一个上升的阶段。从07、08年的牛市之后,短暂地探底之后,现在已经很平稳。而现在的股民都在怀念07年的大牛市,我们要知道,历史是不会重来的。疯牛的出现,对经济不见得就是好事。当然事事都有正反两面。我们的股民不能一直怀念着,更不能整天幻想那天再来个大疯牛。而现在从08年11月的大底,到现在已经上升了很多了。你们有没有抓住呢?现在的股市在低位还是在高位?现在的股市与01——05年的点位差不多,而且相比较而言,还是较高的水平。是国内外的经济形式比01——05年那段时期要好吗?那为什么,股市不跌呢?对,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08——2011年股市在涨,这说明经济在好转,我们的政策的对的。
那就是中国人民放弃了勒紧裤腰带一味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美国人民的方子。兴起了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国家的神圣使命!!
祝愿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越来越来好!!!
收起全文 浏览(12) 评论(0) 编辑
⑺ 中宣部无能,把世界的与论高地丢失了。美国的国债是废纸,为什么不用美元去宣传美国是战争的刽子手
为什么说美国国债是废纸?
战争刽子手对中国有什么坏处,为?上次看新闻,美国佬为给自己脸上贴金,去给伊拉克的学生送学习用品,来表现伊拉克人民的幸福,结果送的全是义乌生产的奥特曼书包。美国破坏,中国建设,虽然不好,但对中国来说也是商机。
⑻ 如果中国拥有的美国债券全部消失了会怎么样
货币本来都是纸
黄金不能吃也不能喝
当今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
不知你说的消失是指什么,如果是说纸质的凭证没有了,那么这个凭证对于大国来说即使没有了也算数
如果你说美国的信用失灵了,那么好,美元也失灵了,所有国家以美元形式记录的欠债也不存在了,美国受不了这个。
至于中国,可以就地把能控制的美国资产都没收,当做美国失信的补偿,如果还不够,就去抢!此时美元已经不灵,没有哪个国家认美国的收买,中国打它就有把握多了。
总之,不要怕。
⑼ 500万美元债券。(绝对真实,经美国花旗银行鉴定)兑换成难题,目前收藏价值是多少
不是!
前几天中国工商银行是世界第一,美国花旗银行是第二,现在由于股票价格下跌不知道是第几了!
⑽ 为何500万美元,承兑成难题,求帮助
你这个问题真是犀利,500万美元的国债数目不小。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国债,这难度简直就是不一般的大了。你当作古董收藏下去吧! 如果是几十美元,说不定政策什么的还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你这500万的买卖。换成人民币就上千万了,谁都不敢轻易给你个结论,万一谁失误,那可赔的掉裤子。看看有没有收藏家看上这个。你家里有这个大的一张国债,应该也至少是富豪之家了,既然到手中没法兑换,干脆就留着做古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