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付购债券的款项中,是否付自发行日到购买日期间的利息额?为什么?取决于利息的支付方式,如果利息是已经到期该支付但未付的就包括在内。2支付购买债券的款项中包含的股利和利息的区别?债券里只有利息的说法。股利那是买股票时的概念,不应该混在一起。3购买债券的初始怎样确认,是否是确认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金额?入账金额取决于购买的目的,目的不同,金额有所区别。4债券的公允价值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金额?包括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两个明细科目吗?还有可能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购买债券时会计分录
购买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按投资的面值)
应收利息(按支付的买价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持有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收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2)买入债券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实际利率法指按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费用的方法,摊余成本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和加上或减去累计摊销额以及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本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本科目(应计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收到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债券利息,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收到分期付息、一次还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支付的利息,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利息”科目。
3、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3. 购买和出售债券的会计分录
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
应收利息 1500
贷:银行存款 51500
计提4,5,6月利息分录均为:
借:应收利息 500
贷:投资收益 500
同时6月还多一笔收到利息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收利息 3000
计提7,8月利息分录同4,5月
出售时:
借:银行存款 524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00
应收利息 1000
投资收益 1400
债券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
1.债券的发行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是资金的借入者;
2.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是资金的借出者;
3.发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时期还本付息。
债券作为一种债权债务凭证,与其他有价证券一样,也是一种虚拟资本,而非真实资本,它是经济运行中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
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
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
4. 请教关于公司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问题
企业购买短期债券目的一般为了赚取差价或将闲置资金投资来赚取利息.所以一般应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入账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支付的买价)
应收利息(指企业购买的当天有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如果没有就不必做这个)
投资收益(支付的相关手续费用)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全部价款)
5. 购买债券的会计分录明细
1-1:2007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50
贷:银行存款 2050
借:投资收益 10
贷:银行存款 10
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成本。
1-2:2007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3:2007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2007年7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4:2007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2008年1月2日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利息 50
1-5:2008年3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201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投资收益 30
同时:
借:投资收益 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2-1
2010年9月1日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应收股利 5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106
2010年9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5
贷:应收股利 5
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2011年3月6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3
贷:投资收益 3
2011年3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股利 3
2011年6月8日
借:银行存款 120(扣除交易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投资收益 8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2
贷:投资收益 12
6. 有关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问题~请教~
这题有问题,实际利率是根据972.77算的,但费用也应该入到期成本,应付利息也应该代付了到期再收回
1月2日购入时,费用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贷:银行存款 992.77(应该是1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47.23(27.23)
下面按正确的算
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9.07
贷:投资收益 49.07
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9.52
贷:投资收益 49.52
借:银行存款 1040
贷: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7. 购买债券的会计分录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0
投资收益 500
贷:银行存款 10500
8. 购入债券会计分录
购入债券会计分录,要视购买的目的:
第一种,如果短期赚差价的,会计分录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其他货币资金或银行存款
第二种,如果持有到到期日,获得利息,会计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其他货币资金或银行存款
(8)买入债券的会计分录扩展阅读:
企业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的投资成本为债券公允价值加相关交易费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包括成本和利息调整两个明细分录为: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总科目与银行存款相等,即公允价值+相关交易费用。
9. 购入债券的会计分录
2011年1月2日购买时:A小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获利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250万
应收利息 10万
投资收益 3万
贷:银行存款 263万
2011年1月15日:
借:银行存款 10万
贷:应收利息 10万
2011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0万
贷:投资收益 10万
2012年1月15日,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10万
贷:应收利息 10万
希望可以帮助你
怎么老是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