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对金灿荣、张维为、陈平等人,大家如何看待他们的言论
有网友提问:对金灿荣、张维为、陈平,大家如何看待他们的言论,首先,这三位学者各有不同,但也很相同。
类型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提高创新工作的能力。
一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学识与时俱进;二是学以致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务的发展;三是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纵观古今,了解时代发展的历程。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应该便能与时俱进,让自己不会更不上时代的发展。
Ⅱ 张维为中国信心演讲稿全文
大家好,过去三十多年啊,对中国的预测,一种是乐观的,一种是悲观的。但很有意思的是,三十多年过去,我们回头一看,乐观的几乎都是对了,悲观的几乎都错了。
十八大召开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曾经邀请我去他们演播室。这个主持人很有意思,他见到我坐下来,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张教授啊,你觉得中共还会有十九大吗?当时十八大还没有召开,即将召开。我笑了,我说过去这么多年,你们对中国的政治预测,那一次是对的?
我说我都记不起来,我一个人的预测都比你们预测得准。有相当一部分的西方媒体人、西方学者,他的思想里还是一种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只要你和我西方做得不一样,你就不对,你就要走衰,你最后要崩溃。
大家知道《历史终结论》的作者是福山先生,美籍日裔的学者,他跟我有过一场辩论。 2011年时在上海,我说以我对美国的了解,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了解,它的政治制度设计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美国政治改革的迫切性绝对不亚于中国,实际上我觉得比中国还要迫切。
现在我们这个辩论已经将近四年过去了,我的观点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更加细化、深化。但福山先生,最新的一期外交事务杂志,是美国的一个顶尖杂志,他发表了一篇长文,标题就是“America in Decay? “衰败中的美国”。我自己看了这篇文章,英文,还有中文的翻译,我说有百分之九十五不用任何修改,登在《人民日报》上没有问题(观众大笑)。
我之所以谈问题比较自信,恐怕跟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有关系。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我在中国最底层工作过,我在上海当过三年工人。到在八十年代中期时,非常荣幸,有机会直接为当时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做翻译。我接触过中国的最底层,也接触过中国的最高层。我第一次出国去的是泰国曼谷,我都不可思议,当时觉得,怎么这么发达,领先上海至少二十年。
第一次看到超市,第一次看到高速公路,第一次看到九点钟商店还都开着。当然今天,去过曼谷的都知道,落后上海至少二十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在西方长期生活过,所以西方很多忽悠我是不会,上当的。我在那儿用过律师,用过会计师,交过税,打过官司,买过地,建过房子等等。我总的感觉是,西方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现在,它体制中的短处,开始慢慢压倒它的长处。我走了--百多国家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觉,中国已经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我自己发觉我们相当大的一个人群,特别是我们知识界、媒体界,这些人不自信,总觉得还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彼岸世界,就在西方,特别是美国。
一次在上海一个大学里讲课,讲中国崛起,一个青年教师提了一个颇为尖锐的问题,他说张老师啊,听完你的讲座,给人感觉好像中国人生活得都很幸福,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移民呢?你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待在中国?我也笑了,我说你这个问题问对人了,我说我不做这样的傻事情,我鼓励他移民。
因为我做过个小小的研究,就是至少百分之七十的人,出国之后会变得更加爱国,不管他加不加入那个国家的国籍,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观众大笑)。而且我仔细查了有关移民的数据,我们现在移民还非常之少,就过去三年平均的这个移民,是每年19万。一年19万是什么概念?小小的波兰,还是所谓的民主国家,人口四千多万,去年移民50万。
我们这个民主的台湾省,人口比上海还少,2300万,现在在中国大陆生活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多少人?150万。这是最保守的估计。
我说这是围城现象啊。如果你想移民美国的话,我给你支个招,我对纽约还算熟悉,恐怕不亚于上海,我说这样吧,你可以从上海的浦东机场,到纽约任何一个机场纽约有三个机场,现在跟上海联系比较多的是纽瓦克机场,我说你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机场,到第三世界的机场,美国基础设施都是六十年代的,怎么跟中国比?
我说如果你有胆量的话,如果你是八尺男子的话,试一试,敢不敢在纽瓦克这个镇,就像我们虹桥一样是个镇,住一夜,我住过,体验一下你晚上敢不敢出去。我一个朋友在纽瓦克一个医院,做过博士后,我问他了你这个医学院怎么样?他说不错的。我说你哪个专业是最好的?他说枪伤科,天天有火并,那枪伤科就发达了(观众大笑)。
美国,你只要稍微有点起码的对这个国家的知识、常识你就知道,这个国家三个世界组成: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对不起,我估计你的寿命和非洲人差不多,五十来岁。
如果你像我们很多的留学生那样,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美国所谓的第二世界,变成一个中产阶级,你真的问问这些人,过去二十年,你的实际收入有没有增长?你买了房子的话,你的房子有没有增值?你对以后在美国的退休生活你有没有信心?我不是说美国什么都不好,美国有很多地方不错的,但是我说我们应该平视美国,平视西方,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这样可以防止被西方被美国忽悠。
中国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还要被西方被美国这么浅薄的话语忽悠的话,我们的后代将会诅咒我们:“一手好牌,当时的好牌,怎么当时打成那个样子”我自己觉得中国的进步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没有见到过的。我们脱贫的人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我们的成就恐怕超过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总和。
现在我们如果看经济总量,最保守的估计,我看到的,十年之内,根据就是官方汇率计算的GDP,应该超过美国了。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一这是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就是你的货币实际能够买到多少东西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报告,2014 年已经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
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有的人还是不自信,说这个没有什么了不起啊,即使你超过美国,你的人口比美国多四倍,对不对?你的人均GDP还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我说你换一个指标系统,可能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我自己用两个不同的指标来看世界各国,一个就是家庭净资产,也就是说你老百姓家底到底有多厚。你的房产、你的股票、你的债券、你的储蓄等等加在一起,去掉你所有的债务,你有多少净资产?我现在看到的,美联储每年都出报告,2010 年,美国的家庭净资产中位水平百分之五十比这个高,百分之五十比这个低一 是7.73万美元。有人说美国怎么就这么一点呢?
实际上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债务型的国家经济,个人老百姓消费也是债务型的消费,你把债务都去掉以后,资产还确实不是特别高,这个水平和中国今天的家庭净资产,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而在中国的发达板块一我们已经形成 了一个和美国人口一样多的三亿多人的发达板块,坦率讲47万人民币(7.73万美元)的资产,属于弱势群体了,恐怕是需要政府提供帮助的人群。
第二个重要的指标系统就是人均预期寿命,可以活多久,中国现在是75岁,美国是78岁,就比中国多三岁,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而我们整个发达板块,北京上海都是82岁,纽约才79岁,这个79岁还是最近的,前两年还没有到这个水平。
为什么名义GDP、人均GDP美国比中国高相当多,但实际上家庭净资产和这个人均寿命这个差距不是很大,一种解释,我觉得邓小平当时讲过一-句很好的话,就是我自己亲耳听他讲过,他说因为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们人民得到的实惠可能会比较多。
第二种解释就是,最富的一百个中国人不可能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而最富的二三十个美国人可以左右白宫。就这么简单。因为现在美国连竞选的政治献金都不封顶了,个人捐款也不封顶了。那就不是Democracy, 是Moneytalkracy, 不是民主是“钱主”,是“钱主”的话你就没有办法,老百姓怎么改善?
但是我们国内一些人还是不自信,西方还是天天在骂我们,骂我们用的最多的是什么?“我们是民主国家,你是专制国家。”叫民主与专制,西方一个主要的话语。所以我们讲超越美国,超越西方,不仅是经济总量,不仅是百姓财富,而且也是话语的超越: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
但是我们国内一些人还是不自信,西方还是天天在骂我们,骂我们用的最多的是什么?“我们是民主国家,你是专制国家。”叫民主与专制,西方一个主要的话语。所以我们讲超越美国,超越西方,不仅是经济总量,不仅是百姓财富,而且也是话语的超越:我们要有自己的话语。
今年三月,我们有一个小组去德国首都柏林开会,BBC正好在播一个电视节目,叫“Freedom2014"(自由2014),这里面一个退役的宇航员,拿着一张他冷战时期拍的照片,跟大家说:“你们看,这是冷战时期我从外太空拍的柏林的夜景。东柏林,你们看是黯淡无光的,西柏林非常明亮。这说明了什么?”他说,- 边是一个落后的专制国家,另外一边是一个繁荣的民主国家。
但我们这些从上海到柏林的同事,一到柏林就觉得:“这个机场怎么这么小啊?”确实,中国已经找不到这么简陋的机场了。“这个街道里的商店空空荡荡没有人气”、“这个夜景比.上海差太多了,一个天-一个地”,所以如果-定还是要套用这个宇航员的话语的话,那么也可以说,今天中国是一个繁荣的民主国家,德国是一个落后的专制国家(观众大笑)。
Ⅲ 怎样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 的演讲
客观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的演讲。对于张维教授演讲的评价好的坏的都有,因此听众要客观选择对自己有作用的演讲内容来激励自己。张维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观点发人深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是民族的脊梁,是学识渊博,充满正能量的学者。
张维为教授的演讲言论恰恰说明了当今中国人最缺失的是自信心,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中这种自信心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封建性知识分子、买办性知识分子几乎都是没有自信心的中国人最好证明和代表。
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教授,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邓小平高级翻译。
2016年5月,张维为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作为政治学领域的代表就理论创新、中国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等议题作了发言。
曾为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
Ⅳ 中国援助美国次贷危机后怎么忘恩负义
因为中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都很好,美国是世界的霸主,怕被中国赶超,为了自己的利益,对中国有很大的偏见,嫉妒羡慕恨,所以不管中国怎么援助美国,美国都会想办法打压中国。
Ⅳ 如何评价张维为加入瑞士籍
我认为张维为加入瑞士籍大概率是网友的炒作,并非事实。
因为张维为并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曾经在演讲中,张维为自信地说:中国基本实现了全民养老和医保,虽然水平还参差不齐,但美国还做不到。
张维为还称,根据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具有事实上世界最大的也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具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
他不仅抨击美国,他还抨击英国、希腊、印度等等,当然也包括网友爆料他入籍的瑞士。张维为在节目中称要给西方民主国家把把脉,开开方。
张维为的人物经历:
张维为,曾在上海当过三年工人,复旦大学外文系毕业,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博士学位。他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国内多所大学的兼任教授。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担任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英文翻译,已经走访过100多个国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张维为
Ⅵ 该如何看待张维为和金灿荣这样的人
正是有了这些民族的脊梁,才撑起来五千年的文明!踏实做事,不辞辛苦,为民着想,国之幸事!
张维为先生儒雅沉稳罗辑思维能力极强,分析有根有据有理有节。政评类NO1。 金教授博学多才评论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讲空话实事求是通俗易懂。军评类NO1。
现在有太多的人或者说是普通民众不懂得当下的生活是何等的不易。他们被迷惑了还不自知,总以为西方人的生活是在天堂。他们不了解西方人的生活是建立在什么样基础之上的,当我们也想要过西方人的生活时,你看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是什么嘴脸?改革开放中国人吃苦耐劳终于积赞了一些财富想过过好日子了,他们就一起说中国威胁了,想想看我们威胁谁了?要说威胁,那就是威胁了他们上等人的富裕生活。 醒醒吧,我的国人。
世界上不是有一个好人就必须要有一个坏蛋。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言行,世界观决定了他的视野。良善与正义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人类的主流还是文明向前,个别人逆不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Ⅶ 张维为评论美国的三句英文
When we look into our souls we need some help from some great books.Sometimes you may feel the beauty from words written down on the books without no voice.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is a poem which praises the lonely in our hearts and says that when lonely becomes our friends the happiness will come back soon.Araby is a novel which decribes people is going to find a harmoy warmth in another warm place,but he fails at last and dies.The road nottaken is a graceful poem by Robert Frost which praise our lifetimes comes from the right choices by our hearts directions.
Ⅷ 为什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是张维为先生
在社会性的宏观问题上没有什么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张维为等学者一定程度代表了政府,提出了对我们当前道路的认同与宣传,弱化甚至忽略了一些负面问题。但他们宣传优点时的逻辑是清晰的,语言是平实的,慢慢补上了我们前几年失去的舆论阵地。
单看赞美肯定是不全面的,想看批评的声音,不可能通过国内正常的渠道,外面的批评声从来就没有断过,但是很多都不成体系自相矛盾,有深度的资料大概率是英文版,极少有人特地翻译成中文给你送到嘴边,毕竟这些东西真的能在中文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那才完了。
刻板印象是很难清除的,一些老一辈的人感受过中外的巨大差距,在他们看来,每一句对中国的赞美都是对价值观的破坏,张维为教授他们的理论也不是给他们听的,而是要年轻人树立自信,年轻人是能接受的,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和西方国家差不多甚至某些方面可以超过,所以张维为他们这样为我们的制度摇旗呐喊的人出现是历史必然。而顽固分子们只能气急败坏地断章取义,落在时代潮流后头了。
Ⅸ 怎样看待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 的演讲
复旦附中是一所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高级中学,它只招收上海市的初中毕业生,并设有国际部(招收境外学生和台港澳学生),没有初中部和小学部。复旦附中国际部是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国际公共关系学院合作办学,其与其他在中国的国际学校相比,可能不仅有国际名校的背景,更有一流的中国优秀高中师资的背景,以及复旦附中集聚大量优质生源等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复旦附中以素质教育见长,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许多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外出比赛的领队、教练、队员有时清一色的都是学生,令许多同场竞技的其他学校师生感慨不已。语文课居然会到外地名胜古迹现场上课,模拟联合国(以外语参赛,抽签决定代表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要站在该国国民立场上,想发展的提案,争取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联署,乃至在联大会议上经过陈述、辩论获得通过)的参与成员最多达一个年级的1/5。喜欢理科的同学经常能在学校讲坛上聆听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的演讲,乃至到访的国际大师的演说。学校许多资源是与大学部联动的。如附中图书馆是与复旦大学图书馆联网的,附中许多活动是以复旦大学下属一个院系的身份参与大学部活动的,需要用体育场时,可直接使用复旦大学最大的室内体育场等等。最重要的是,复旦附中的办学方针以创办世界一流高中为己任,国际交流很多,每年有相当部分优秀同学(非国际部学生)昂首考进世界顶尖大学,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牛津、剑桥、早稻田等。这些世界顶尖大学都对复旦附中学生的优异质量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少名牌大学每年都来复旦附中举办招生推荐会,甚至预留招生名额,这在其他许多国际学校是无法做到的
Ⅹ 如何评价张维为的演讲《中国信心》
之前看完张维为的《中国信心》演讲,甚至有人每天反复地看这个视频,这次演讲,张维为通过指出国外一些落后于中国的情况,以此增强观众对中国的信心。我觉得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当然,看过此次演讲的人,对此的态度褒贬不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优秀民族,中国共产党更是充满自信的先进政党,信心来自于实力,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会让全世界惊讶,这是要靠我们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华民族的富强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