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加息对债券是利空
② 央行加息是利好还是利空
央行加息是利好还是利空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我们一般认为加息是利空消息。主要表现为:
1、对股市和国债市场的影响: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将分流进入股市的资金,影响股市指数,长期不利于股市发展。,央行加息将导致股市板块的分化。房地产、钢铁等对银行资金依赖性较强的股票板块将受到较大冲击,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业绩,降低投资者的信心。银行业板块则存在一定的利好因素,随着银行业绩的提升,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电力、能源等股票板块是宏观调控的受益者,银行信贷资金的倾斜,将加速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业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加息后国债利率将会调高,继续保持对储蓄利率的优势,因此投资国债是较好选择。对未到期国债大可不必提前支提。因为要交1‰的手续费。可以说是利空大盘。
2、对人民币的影响:加息有利资本内流,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但是利好进口行业。
3、对房地产影响:房贷和车贷的成本会提高。增加购房压力,利空房地产。
4、对银行影响:一般银行因此受益。贷款利息收入增加。但是由于国家收紧银根,限制经济过快发展,可能导致可贷款项目减少。
央行加息是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的手段,一般是为了限制国家经济发展过快,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手段。
参考加息:http://ke..com/link?url=NfcljfC1J58mlENiuPbyh--_CgVB1S_6keWjnsL6C17-Ta
③ 加息为什么对债券市场一般是利空的
加息实际上就是扩大社会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明当前的投资面临比加息前更大的实际风险,所以就是利空…
④ 加息对债市来说是利好还是利空
加息短期是利空,长期看是利好;因为加息会引发抛售低利率的债券,债券价格势必会下跌,其收益率会上升(债券价格和债券收益率是负相关),当其收益率可以和加息后的新债券和储蓄利率相差不多的时候,又会引发购买;同样新发行的高利率债券也会吸引跟多投资者入场,增加债市活跃度,对债市来说是利好。
⑤ 目前经常加息情况下是存定期好还是买国债好
电子国债年限为1,3,5年,利息虽高,适逢加息不分段计息,还是不合算的;选择3月或6个月定期存款,可归避1至2次加息风险,到期后就可按新利率存入定期存款,省却加息后转存的麻烦。
⑥ 通常情况下,加息会使国债收益率上升吗
银行利率与国债收益率是相互竞争关系,如果加息,国债收益率不变或下降,投资者就不会买国债了,全都去存钱了。国债价格下跌,意谓着国债在贬值,需要以提高收益率的方式来弥补投资者的损失。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7-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加息对债券型基金有什么影响
债券型基金由于其投资对象主要为我国的债券市场,而加息将直接导致债券的价格下跌,因此,加息将影响债券型基金的收益,而且对于未来的加息预期,还将导致债券价格的下滑。因此从短期来看,加息会对债券型基金形成一定的负面冲击。不过,通过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比如滚动持有高流动性的短期债券来获得稳定收益,债券型基金可以有效缓解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从长期来看,加息对债券型基金反倒是利好,因为可以提高债券型基金的持有期回报。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关注债券型基金公布的投资组合,如果持有的债券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大幅调整了投资品种,增加了短期债券,减少了长期债券,把基金投资久期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持有人就没有必要因为加息而赎回债券型基金。而对于准备投资债券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相对于投资中长期债券比例较高的债券型基金,投资短期债券比较高的债券基金受加息的影响较小,仍然能够维持比较稳定的收益率。另外,目前股市趋势上向好,所以投资者应区别对待纯债基、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上周,纯债基金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为0.58%,而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的周平均净值损失幅度分别为0.17% 和0.29%,低于纯债基金,这得益于这些债券型基金中的股票投资。对于新债基而言,加息或为其带来较好的建仓机会。所以,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新债基。
⑧ 为什么加息会使国债价格下跌
《商界名家》:据摩根士丹利称,现在已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在押赌人民币将大幅升值。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若按11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的外汇牌价8.2765计算,1万亿美元约合8.2765万亿人民币。根据你们世界银行的汇率计算方法,2003年,中国GDP产值为11.6694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摩根士丹利的估计无误,这些正在豪赌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对冲基金约合中国2003年GDP总值七成以上。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邹恒甫:这是绝对不可忽视的问题,加息给国外投机资本提供了机会。由于中国加息,海外很多人据此作出了不同的判断:中国货币政策战略可能因此出现重大转变。由此将引发一系列后果:海外投机者认为中国的人民币要么升值,要么浮动,因此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无疑会加剧中国货币控制的问题。
因为人民币利息高了,国外短期资本就会涌入中国,获取利息收益,一旦利息下降,这些游资就会立即逃离。这样做无疑是自缚手脚,是非常危险的。有一种可笑的说法,说什么由于人民币没有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国外游资不会因加息而大量流入。这是一厢情愿的观点。人民币对美元的任何汇率波动都将带来国际热钱的投机风潮。我们大家都知道,国外投机资本是无孔不入的,投机资本通过外资企业或其他非正规渠道进入一个国家金融业的例子已经司空见惯了。
《商界名家》:加息对中国的哪些企业的负面影响比较大?
邹恒甫:这是第五个问题,加息将影响国内企业的有效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利息的增加会加大国内投资的成本,尤其是对于那些民营的、有效的企业的投资是一个打击。利息对它们是十分敏感的。由于成本变高,这将促使它们减少投资,一旦国内的有效投资开始减少,通胀的压力也会增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关心的是能不能借到钱,而不关心借到钱以后付多少利息。那些效益不好的总有机会和能力获得银行贷款的国有企业,是不在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的,即利息的提高对它们不起作用。这样的结果,无疑会加重国家的负担。
同样的道理,贷款利息的提高,对进出口贸易业是十分不利的。突然加大的成本增加了进出口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对一些靠低价格、薄利取胜的低端出口产品将失去优势。
加息除了对我们前面提到的房地产有一些影响以外,对民航、高速公路、机场、石化、钢铁化纤、管道运输等行业都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加息将直接加重相关企业的利息负担。拿民航来说,有人计算过,上升0.27个基本点就意味着利润总额减少三成多。
《商界名家》:最近有媒体报道,11月初,银行曾有不少客户将10月份购买的国债退掉,改买新国债。我们注意到,如果买2003年凭证式(三期)国债10万元,利率为2.32%,到2006年兑付时可获得6960元的利息,现在从银行中提前兑现,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可以取到100530元;在银行存三年的定期,到期就可获得7810.7元的利息,多得810元;而买10万元的新国债,可得利息就是10110元,可多得3510元。加息是否会引发人们对部分国债的提前兑现?
邹恒甫: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加息将冲击国债市场。中国5000亿凭证式国债的收益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果储蓄利率再度调高,银行的兑付风险将会变大。据初步估算,从2003年开始,在市场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中国共发行了5500亿元凭证式国债,其中三、五年期的有4950亿元,如果出现大量提前兑现,银行是很难承受的。加息以后,日前发行的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票面利率水涨船高,成为人们抛出低票面利率国债的理由,这期国债的三年期利率为3.37%,五年期是3.81%,比10月发行的上半段同期国债高出将近一个百分点的利差。银行在承购报销国债获得收入的同时,必须承担提前兑付接盘的义务。据了解,中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主要是由银行承购包销,由于发行额度的依据是银行的网点数量,所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额度通常较高,每家所占比例基本在10%至20%之间,其他银行不过1%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