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炒股配资 > 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

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

发布时间:2021-09-13 15:24:10

⑴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债券再迎政策支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绿色债券市场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8年以来,多个部门相继推出绿色债券市场建设与发展监管条例,监管体系更加规范;多个地方政府着力研究部署绿色债券奖励政策,激励措施更加完善。

2019年5月,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通知》,尽管区域范围目前仅有5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债券种类只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但在支持试验区绿色发展的同时,其相关经验和做法也将会得到复制和推广,这对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促进作用,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证监会轻点2017年证券市场20大案位列榜首的是什么

鲜言操控上市公司炮制“1001项奇葩议案”。

2018年1月19日,证监会发布2017年度案件办理情况通报。2017年,证监稽查部门受理各类违法违规有效线索625件,其中交易监控发现的异常线索占70%。全年集中部署4个批次专项执法行动共54起典型案件,重点打击财务造假、爆炒次新股、利用高送转非法交易、私募乱象等市场典型违法行为。

2017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其中包括鲜言操控上市公司炮制“1001项奇葩议案”,九好集团财务造假、山东墨龙虚假陈述及实际控制人精准减持案、雅百特财务造假案、马永威等人操纵福达股份股票案、廖国沛操纵15只股票价格案等。

(2)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扩展阅读

2018年7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上海一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鲜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操纵证券市场一案。种种资料显示,本案中的被告即为资本玩家鲜言。

资料显示,鲜言曾主导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起闹剧,引起广泛争议,最终引来监管部门的关注:曾主导了多伦股份更名匹凸匹的资本大戏;因操纵多伦股份股价,被证监会罚没款合计约34.7亿元;

介入慧球科技后,指使、参与起草了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的1001项奇葩议案;因罚没款未如期缴纳,上了第二批资本市场“老赖”名单;如今又被法院审理,即将宣判。

⑶ 银行投资债券有哪些监管要求

银行投资债券一般是需要监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⑷ 2017年多少批违法违规举债的案例

截止到2017年末,我国政府债务余额为29.95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国债余额13.4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47万亿元。我国政府负债率也就是用债务余额除以GDP所得出的比例是36.2%。这个比例比2016年的36.7%有所下降。按照这样一个比例,我国政府的负债率是低于国际社会通用的所谓60%的警戒线,也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负债水平。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政府的债务风险指标水平与2017年相比,也就是我刚才跟大家通报的数据相比,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堵后门”方面,主要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担保法,从严整治无序举债乱象。坚持谁举债、谁负责,用我们通俗的话讲就是“谁家的孩子谁抱”,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债务人和债权人依法合理分担风险。同时,将加大督查问责的力度,做到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措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完全能够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⑸ 2017年资金链断裂企业,有哪些

2017年资金断裂的中国企业名单出炉,共有十三大企业。在2017年这个经济下行、金融去杠杆并行的年份,他们的杠杆终于承担不了扩张的野心,资金链断了。

2017年资金链断裂的企业有:魏桥集团、丹东港、五洋建设、大连机床、江泉集团、齐星集团、博源集团、辉山乳业、保千里、龙力生物、亿阳集团、东银控股和乐视。


  1. 魏桥、丹东港、五洋、大连机床

虽因种种原因没造成实质性的债务违约,魏桥集团紧急向行业协会求援文件中提到的2000多亿银行贷款暴露了其债务压力。丹东港集团发行的10亿元中期票据因未能按期兑付本金,出现了实质性违约。五洋建设负债率不高,但垫资建设的模式影响了资金的周转。连续多次违约的大连机床逾期债务超过60亿元,占2015年末未经审计净资产的117.28%。


总结:这些企业大多有着较大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和本地金融机构都已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⑹ 证券市场,怎样分辨个人可买的企业、公司债

债券市场投资者按照其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分为公众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

债券符合下列条件且面向公众投资者和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公众投资者和符合交易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可以参与交易:

(一)发行人最近三年无债务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

(二)债券信用评级达到AAA级;

(三)(深圳市场)发行人申请上市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以集合形式发行的债券,上市时所有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加总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上海市场)发行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债券一年利息的1.5倍;

(四)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根据投资者保护的需要规定的其他条件。

债券不符合上述条件,或者符合上述条件但发行人自主选择仅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的,仅交易所规定的合格投资者可以参与交易。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公众投资者可以投资的债券在存续期间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公众投资者不得再买入,原持有债券的公众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到期或者卖出债券:

(一)债券信用评级下调,低于AAA 级;

(二)发行人发生债务违约,延迟支付本息,或者其他可能对债券还本付息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三)中国证监会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根据投资者保护的需要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债券上市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仅限合格投资者参与交易:

(一)债券信用评级下调至低于AAA级;

(二)发行人发生债务违约、延迟支付本息,或者其他可能对债券还本付息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三)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参考资料:《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

⑺ 2017年债券基金市场怎么样

综合基本面、通胀面、资金面的情况来看,债券市场的利好因素还将存在,2017年的市场并不悲观。但是由于短期因素的扰动,年末仍然存在一定压力,需要在调整中把握中长期机会。
2016年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债券尤其是信用债增量配置的最重要参与主体从银行自营资金变成了理财资金。这里的银行理财资金包括银行理财部门的直接投资、委外、定制公募基金等。预计到2016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30万亿元。
在委外资金中,大部分管理机构都是通过以债券底仓+加杠杆获取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获取资本利得(包括利率债波段、信用债拉长久期)为增强收益的方式来完成业绩目标。
这一切的银行资金大循环,在债券牛市下,当然是没问题的。如果由于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资金价格易上难下的情况下,若委外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最大可能是估值亏损),可能导致银行委外规模收缩,委外的资金管理机构被迫卖券降杠杆,导致债券卖盘增多,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的二级市场供给压力,从而逐步将收益率砸上去。
总结而言,债券被动去杠杆的螺旋式路径:
风险事件触发收益率上升-->收益率不及预期-->银行委外资金供给量的收缩-->委外管理机构被迫去杠杆-->债券卖盘增多-->收益率上行-->导致更多的债券抛盘。
在资金价格易上难下、流动性边际宽松概率减小的情况下,如果股市向好,股市债市的跷跷板效应凸显。
2017年的判断是区间震荡,那么利率出现阶段性上行时,就是好的配置机会。
目前各方面经济数据看起来,经济软着陆概率很大。展望17年,房地产能不给经济增长带来拖累已是不错,指望房地产给增长带来多大正贡献不太可能。17年财政政策(基建、PPP)和改革政策(国企混改)对经济增长尤为重要,若这些政策执行不力或效果不达预期,经济有可能在17年年中或下半年出现进一步衰退,货币政策只能被动进一步宽松(汇率利率权衡下,保利率要紧)。
投资机会分析:
1、信用违约主体所在行业的产业龙头债
如果个别过剩产能的信用主体违约了,那么就会出现如2016年一季度的机会那样,产业龙头债的性价比非常高。银行受限于风控制度,属于风险规避型,这块的机会应该属于券商、基金、私募基金等。
2、CB、EB的机会
可转债、可交换债拥有债性和股性双重属性,防守性和进攻性兼备。若股市出现行情,CB、EB表现估计不错。
3、PPP等结合财政的非标机会
PPP目前仍是雷声大雨点小,关键点在于政府是否意愿让渡出真实利益给民间资本。17年估计PPP会进一步落实,以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意愿。

⑻ 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频现该怎么解决

近一段时间以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加速暴露,一些民营上市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接连出现债券违约,引发了市场的担忧。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债务违约,体现出金融与政府债务双重监管大背景下,一些企业自身经营和财务控制能力出现了问题,债券市场的风险整体仍然可控。

而在稍早之前,则出现了企业发债10亿元几乎全部流标的情况。5月21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称,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15亿元的债券已经获批,原本计划发行的10亿元公司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仅0.5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在信用收缩的大环境下,资质较差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部分城投平台再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这可能将继续加快相关信用风险的暴露。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已经发生至少19起债券违约事件,涉及发行主体11家,合计债券余额为176.04亿元。除此前的春和集团、大连机床、丹东港、亿阳集团外,新增违约主体5家,分别为上海华信、富贵鸟、凯迪生态、神雾环保和中安消。与2016年不同的是,本轮违约多集中在民营上市公司、其中包括一些较知名的上市公司,因此引发了市场对风险蔓延的担忧。

中金公司认为,本次“违约潮”并非事出偶然,本轮债务违约加速受去年底来融资环境收紧所驱动,尤其是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非标资产快速回表为地方政府与民企的资金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同时,多项去杠杆宏观政策叠加,包括财政支出放缓、地方政府融资及基建投资监管趋严,表内信贷额度偏紧等,也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压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记者表示,这一情况的发生,主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调整所致。由于中国经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违约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形势相对较差的地区。从行业来看,违约事件主要集中在一些面临较大行业分化和环保压力的传统产业。

上市公司发债热情高涨

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信用债发行规模已达4465.34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979.41亿元,增幅高达355.92%。大幅攀升背后,上市公司偿债压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存量信用债规模已达28188.96亿元。其中,年内偿债规模将达5436.61亿元。即使扣除年内发行的短融,偿债规模仍达3666.11亿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按照细分行业分类,房地产发债规模最高,达到了864.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电力能源行业,达到了831.9亿元,采矿行业发债规模也达到了215亿元。这三类行业发债规模占上市公司发债总量的比例达42.81%。Wind统计显示,在年内上市公司债券到期情况方面,包含多个细分行业的制造业到期债券规模为1761亿元,其次为电力能源行业,到期规模为822.6亿元,房地产行业为717.86亿元。

东方金诚评级公司首席分析师苏莉认为,强监管下发生的信用收缩对债券发行人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融资成本和再融资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尤其是对“借新还旧”过度依赖的企业冲击较大。具体来说,部分负债高企、盈利能力出现显著下降的民营企业或较为边缘化的国企,尤其是处于产能过剩领域企业或成为信用风险暴露的集中区;部分面临债券到期和回售压力的房地产企业,在再融资难度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违约主体。

另一方面,公开信息显示,年报公布后,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正在受到交易所的高度关注。以飞乐音响为例,5月18日,上交所对其下发2017年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问询函要求该公司结合业务构成、资金使用安排、经营情况,说明报告期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的原因,并要求上市公司结合短期借款规模、流动资金等,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否存在短期偿债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债券市场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尽管债券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仍然整体可控。李迅雷强调,从违约金额来看,信用债违约金额比例还不到1%,大概只有0.4%、0.5%左右,远远低于目前银行的坏账水平,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李迅雷表示,从金融监管角度来讲,要打破刚性兑付,所以不排除接下来还有不少公司出现违约。他指出,应当要有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意识,做好预期引导。

中信证券则认为,近期频繁爆发的信用风险事件,各家主体违约的导火索和根源有所不同,其风险的积聚与爆发不在货币政策或流动性环境,而在于自身经营和财务控制能力。在稳杠杆和防风险目标下,预计原有风险处置将更加温和,防范新风险积聚。未来信用风险总体会更为缓和,但结构上低评级主体仍然面临一定风险。

中金公司建议,在政策层面,要遏制风险蔓延,短期内需要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及较稳定的政策预期,保持社融增速环比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有助于稳定总体融资条件及总需求,同时尽快颁布资管新规的执行细则及过渡期的安排也有助于“非标”资产有序退出,降低“踩踏”风险。中长期制度建设方面,金融去杠杆不能“单兵突进”,平稳去杠杆需要财税体制改革及低质量信用资产平稳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配合。

苏莉认为,近期及后续可能出现的违约案例是我国信用债市场去除刚性兑付面纱之后呈现的信用风险本来状态,信用风险的还原和释放将促使信用债市场回归信用风险定价的本源,引导投资者理性平衡信用风险与收益,有助于消除系统性风险的隐患。不过,在相对集中暴露信用风险的阶段,也需要避免金融机构集体非理性和踩踏效应导致风险传染性加剧。建议债券市场投资者提升信用风险识别和组合管理能力,对债券风险的暴露制定应对预案,冷静应对信用风险。

⑼ 国内债券发生实质性债务违约是从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后吗

2018年全年新增42家违约主体,涉及债券118只。违约金额方面,截至12月31日,2018年债券市场涉及违约金额达1154.5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据为337.5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资管新规发布之前,在5月30日之前,2018年共有近20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超过170亿;而2017年同期仅有9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违约规模约70亿。

阅读全文

与2017年债券市场违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