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债券指数的方法简介
根据上表所作归类,中国债券市场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类债券基本均有相应债券指数对其价格演变趋势进行了描述、研究,由于部分债券指数数据缺乏,本文主要对交易所国债、银行间国债、银行间综合类债券以及跨市场的综合类债券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比较。 市场 银行间 银行间 样本范围 国债、金融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编制方法 其他标准与
“中银银行间
国债指数”相同 其他标准与
“同业中心国
债指数”相同 市值法/全收益 指数基期 —— 指数基值 1000 入选样本要求 剩余期限 一年以上 流通规模 1亿 息票类型 固息和一次还本付息 流动性限制 每月报价次数前30支的债券 样本调整 按月调整,只有在本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或已确认将在下月第一个交易日符合入选标准的债券才纳入样本 选取价格 买入申报价 无可用价格时处理 上一次成交日的买入申报平均价 权重 发行量 应计利息结算规则 T+0 利息收入再投资 指数 指数风险收益指标 无 项目 中国债券指数 中信全债指数 市场 交易所、银行间 交易所、银行间 样本范围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国债、金融债、企业债 编制方法 市值法/全收益 市值法/全收益 指数基期 01-12-31 —— 指数基值 100 1000 剩余期限 一年以上 一年以上 流通规模 50亿 1亿 息票类型 零息券、利随本清、附息券、含期权券 固息和一次还本付息 流动性限制 每月报价次数前30支的债券 样本调整 按月调整:分为常规性、非常规性调整。常规性调整指每月末将符合条件的新上市债券加入指数,剔除不合格债券;
非常规性调整:指数随时针对债券除息、现金流入的产生、暂停交易等事件加以相应调整。 即时调整:将在交易所上市的国债、企业债在其上市后的第二日加入样本券,若该券在深沪交易所同时上市,则将该券作为上交所国债加入样本;
按月调整:只有在本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将当月买入申报申报前30只左右的债券纳入下月指数样本。 选取价格 收盘价/报价/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计算的理论价格 交易所:样本券当日收盘价;
银行间:样本券买入申报价 无可用价格时处理 银行间市场双边报价中的最优申买价/债券信息网询价/模型定价 平均买入申报价,或上一次成交日的买入平均申报价 权重 以发行量为权重进行市值加权并对单只债券品种对债券指数的贡献率进行流动性调整。随着样本中债券的加入、退出,券种结构相应调整 发行量 应计利息结算规则 T+0 T+0 利息收入再投资 指数 指数 指数风险收益指标 不祥 无
㈡ 中证国债指数到底是什么
中证全债指数(中证国债指数)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的跨市场债券指数,也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并发布的首只债券类指数。
该指数的样本由银行间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市场的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组成,中证指数公司每日计算并发布中证全债的收盘指数及相应的债券属性指标;
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投资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基准。该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对异常价格和物价情况下使用了模型价,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债券的实际价值和收益率特征。
中证全债指数体系还包括4只分年期指数和3只分类别指数,分年期指数是在全债指数样本集合中挑选剩余期限1-3年、3-7年、7-10年及10年以上的样本构成相应的指数,分类别指数是在全债指数样本集合中挑选信用类别为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的样本构成相应的指数。
(2)债券指数编制扩展阅读
中证全债指数的成分券包括:银行间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及公司债,沪市国债、企业债及公司债,深市国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并满足固定利率、剩余期限一年以上,信用级别投资级及以上等条件。
中证全债指数的中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的样本数量分别为71、99、189,市值占比分别为61.2%、30.9%、7.9%。
各分年期指数中证3债、中证7债、中证10债及中证10+债的样本券数量分别为58、101、116、84,市值占比分别为27.64%、30.41%、25.82%、 16.13%。
㈢ 关于中国债券指数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样本债券指数,是总指数,包括市场上所有具有可比性的符合指数编制标准的债券,适合于那些持有债券类别较为复杂,并会投资流动性差的债券的投资者,能客观反映一国或地区或某一市场的债券总体情况。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价成长指数,是可复制或可追踪指数。从总体债券指数中进行抽样选择债券编制而成,或给以流动性调整所编制的债券指数均可称为可复制指数。该指数适合国内职业投资者和QFII投资者及其它基金管理者使用。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上海、深圳证交所于1990年底相继成立,并陆续开始国债交易以来,经过管理层层及广大投资者的不断培育,我国债券市场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债券品种及市场规模都有长足发展。为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分析债券市场走势, 2000年以来全国同业拆借中心等机构陆续推出了同业中心银债指数等一系列针对不同市场、券种的债券指数,这些指数设计各有侧重,从而为不同风格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绩效评估提供了比较可靠、科学的决策依据,也为债券市场的金融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㈣ 证券指数的编制遵循什么原则
证券指数的编制遵循公开透明原则。
证券指数的编制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证券指数设置和编制的具体方法由证券交易所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编制综合指数、成分指数、分类指数等证券指数,以反映证券交易总体价格或某类证券价格的变动和走势,随即时行情发布。
(4)债券指数编制扩展阅读:
在编制上,沪深300指数根据流动性和市值规模从沪深两市中选取300只A股股票作为成份股,其样本空间为剔除如下股票后的A股股票:
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大市值股票可以例外)、暂停上市股票、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出现严重亏损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异常明显受操纵的股票、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为应提出的股票。
㈤ 债券指数的发展
除了保留总指数及不断完善编制方法外,指数的板块越分越细,指数也越编越多,不断出现针对特定投资者的特征指数。
“指数家族”的系统化
设计思路综合指数由各子指数板块组成,而同一子指数板块可以是不同综合指数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方便了指数的跟踪和新指数的创建,而且综合指数的板块划分方式趋同,使指数投资者能更好更快地接受新指数。 国际指数发展变化的一个趋势是提高进入指数中的债券流通额的下限。
指数编制规则的细化和统一化趋势
由于固定收益工具本身的特点及交易、结算规则的异同,尽管人们一直强调指数的编制应尽量做到简单适用,但因编制对象的复杂和不断创新而使指数编制规则不得不细化。由于各国或各机构编制债券指数所用的公式和选择的标准并不相同,所以不能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比较, 为此欧洲金融债券分析师协会(EFFAS)和欧洲债券委员会觉得有理由要重新检查债券指数建立的基本规则,并努力统一规则和方法,期望能确定一个类似国际 证券市场协会(ISMA)计算债券收益公式的标准方法,以便于各指数间的比较和复制。当然由于债券市场呈现极不相同的证券产品、市场惯例和操作规章要达 到一致所需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不过这倒为新兴市场国家编制债券指数提供了借鉴意义。
㈥ 中国债券指数的中国债券指数的概念
2002年12月31日,中央登记公司开始发布中国债券指数系列,该指数体系包括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指数、交易所债券指数、银行间债券指数、中短期债券指数和长期国债指数等,覆盖了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所有发行额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待偿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债券,指数样本债券每月调整一次。该指数系列以2001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期指数为100,每个工作日计算一次。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样本债券指数,是总指数(all- bond index),包括市场上所有具有可比性的符合指数编制标准的债券,适合于那些持有债券类别较为复杂,并会投资流动性差的债券的投资者,能客观反映一国或地区或某一市场的债券总体情况。
中国债券指数是全价成长指数,是可复制或可追踪指数(Tracker Index)。从总体债券指数中进行抽样选择债券编制而成,或给以流动性调整所编制的债券指数均可称为可复制指数。该指数适合国内职业投资者和QFII投资者及其它基金管理者使用。
㈦ 上证国债指数的编制方法
上证国债指数在编制方法上,借鉴了美林债券指数、JP摩根债券指数等国际成熟市场主流债券指数的编制方法和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在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大量实证研究,所提出的编制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简便性和易于复制等优点。
1、选样
2、指数计算
1)基期指数
基期指数为100 点;采用100 为初值可以直观的看出指数值的百分比变动,而且国际上主要指数也是以100 为初值。
2)计算公式
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样本国债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国债的总市值 +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全价 = 净价 + 应计利息。
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3、指数修正
1)修正公式
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国债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 除 数 = 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4、指数调整
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剩余期限不到一年的国债剔除。
㈧ 企债指数的编制方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企业债指数是按照科学客观的方法,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按照债券发行量加权计算的指数。指数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指数代码为000013,指数简称企债指数。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03年2月17日开始正式发布企业债指数。这是该公司继推出深证100指数之后编制的又一指数。该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日指数为100,指数简称为企债指数,行情代码为399481,随深市行情一起实时动态发布。
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企债指数的正式发布,填补了交易所企业债券指数的空白,为衡量企业债券市场整体风险收益提供了一个标尺,为企业债券市场投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基准。企债指数直观表征交易所企业债券市场的运行状况,不仅有利于提高投资者投资效率,更是为机构投资者指数产品创新拓展了空间。
据介绍,企债指数选取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债券为成份债券:一是固定利率且不附带转股、优先购买股票权利的企业债券;二是剩余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企业债券。企债指数的编制借鉴了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并采用逐日连锁计算方法进行指数计算。
企债指数的调整分两种情形,一是实时调整。成份债券出现付息情况时,在除息日将分母中该成份债券的收市价更新为除息参考价;二是定期调整。每年5月、11月第四周的第一个交易日对指数样本进行定期调整,于开市前公布并执行调整方案。新的企业债券发行上市且符合选取原则时,调入指数;成份债券剩余期限不足一年时,调出指数。
㈨ 债券指数与收益率曲线
稳步上升的国债指数曲线并不是正常的通胀所造成的,是由于国债所附有的标面利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的利息所造成的,建议你要理解国债指数的编制,其编制时是按成分国债的全价作为计算基础的,所谓的全价就是债券的交易净价加上应计利息,而净价是指债券在交易时不计算应计利息的交易价格,应计利息是指当前该债券应该支付的应付未付的利息。必须要注意到债券的净价会受到市场利率波动而导致收益率变成产生产变化,但由于国债指数编制是以全价作为基础编制的,故此就算利率上升,会导致指数短期会下挫,但时间长了,由于利息受到时间影响而增大,一样能抵销利率上升所导致的净价下跌的影响。
一般所说的债券的收益率实际是指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就是说你买入债券后一直持有该债券到到期时实际能从中得到的收益率,即反映其持有的买入成本与期间得到的债券利息和到期收到本息的一个收益率。
所谓的即期指的是当前的各期限的市场利率,所谓到期收益率一般是指投资与固定收益类产品(泛指债券)的收益率,远期指的是未来某一段时间利率,一般可以从即期利率的期限结构中的差异求得出来。实际上并不会计算相差一两天的利率的,一般远期计算的利率是某一个时间间隔段的利率,但一般不会计算间隔一两天这么短的,一般是以月为单位作为间隔计算的。如果是一天两天的短期利率多数是指市场短期借贷的利率,一般这些利率是受到市场供求影响而产生变化的,一般这些利率并不能有效计算得到的。
至于推荐书就比较难推荐了,原因是书市中很少有出这类关于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书籍,主要原因是固定收益类投资属于比较冷门的,就算有也是属于那种“孤儿书”,出了不会再出的销路不算好的书。
㈩ 中证全债指数的编制方式
1、选样
1)债券种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上市的国债、金融债及企业债。债券的信用级别为投资级以上。债券币种为人民币。
2)发行量:暂不考虑发行量限制。
3)债券剩余期限:一年以上。
4)附息方式:固定利率付息和一次还本付息。
中证全债指数
2、指数计算
1)基日: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
2)计算公式:以样本债券的发行量为权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债券的总市值 + 报告期债券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
报告期债券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样本债券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3)取价规则
选取债券交易价格为净价。
交易所债券(是指仅在交易所交易的债券):首先取做市商最优报价(最优报价=(最高买价+最低卖价)/2,下同),若无,取日收盘价,再无,采用模型定价。
银行间债券(是指仅在银行间交易的债券):首先取做市商最优报价,若无,取日内加权收盘价,再无,采用模型定价。
跨市场债券(是指同时在两个及以上市场交易的同一债券品种):若存在银行间做市商报价,首先取最优银行间报价,若无,取其在交易所的收盘价(交易所如有做市商报价,则先取最优报价),再无,取其在银行间的日内加权收盘价,再无,考虑模型定价。
3、指数修正
1)修正公式
当样本券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 = 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中证全债指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2)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发生指数样本券调整时,在调整实施前一个交易日修正指数。
凡有样本债券发生发行量变动,在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当月样本债券利息及再投资收益从指数中去除。
4、指数调整
新券计入:符合基本条件的债券自下个月第一个交易日起计入指数。
不合格券剔除: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将不合格债券(剩余期限不到一年或信用级别投资级以下)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