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债券在上个付息日后买,在下个付息日前卖掉,除了本身的涨跌浮动收益,还有利息收益吗
1,有利息收益。债券交易是按净价交易、全价结算;全价=净价(成交价)+应计利息。所以,你在付息日前卖出会得到应计利息,利息是按天算,持有一天就有一天的利息。
2,无息债券就是贴现债券,主要是一年以下的短期债券。债券的发行价与回收价(或者说卖出价、面值)之间的差价就是收益。
3,除了票面利息5元,还有交易价格与面值的差值(100-95=5元),当然你买进的成本不止95元,结算的时候还要计算11个月的应付利息,实际得到的是5元的利息减去11个月的利息等于一个月的应得利息,即持有一个月得一个月的利息。总收益=5元差价+一个月的利息收益。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贝请注明出处参考资料。
⑵ 债券的价格和债券的利息有关系吗
怎么说呢,债券的价格本身并不影响债券的票面利率,但是债券的价格影响债券的收益率。例如说,一个债券它的票面利率是6个百分点,你买一张到期就可以得到106元,价格跌了你买入就赚得更多。
⑶ 债券的收益怎么算的
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 (发行价格 *偿还期限)*100%。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债券的票面利率、期限、面值和购买价格。最基本的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债券收益率:(到期本息和-发行价格)/ (发行价格 *偿还期限)*100%。
由于债券持有人可能在债券偿还期内转让债券,因此,债券的收益率还可以分为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和债券侍有期间的收益率。各自的计算公式如下:
债券出售者的收益率=(卖出价格-发行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发行价格*持有年限)*100%;
债券购买者的收益率= (到期本息和-买入价格)/(买入价格*剩余期限)*100%;
债券持有期间的收益率=(卖出价格-买入价格+持有期间的利息)/(买入价格*持有年限)*100%。
理论上,一张可转债可以拆分为一张普通的公司债券和一份股票期权,可转债的价值就等于两者之和。而新债的发行一般是按照票面金额100元进行认购,会明显低于其理论价值。
通常一级市场申购获得的可转债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且风险较小。
一般责任债券并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其还本付息是以政府的信誉和税收为担保的,这实际上就是地方公债。收益债券则与特定项目相联系,其还本付息来自投资项目自身的收益,比如自来水、城铁和机场的收费等,对投资者而言,其风险要高于一般责任债券。
在1983~1989年高收益债券最为活跃的时期,大约发行总量的1/3 是被用于公司收购活动的,收购过程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或转移。
⑷ 债券的收益包括哪些
债券收益,来自三个方面:债券的利息收益、资本利得和再投资收益。
1)债券的利息收益,这是债券发行时就决定的,除了保值贴补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债券的利息收入是不会改变的;
2)资本利得,即债券买入价与卖出价或买入价与到期偿还额之间的差额,当卖出价或偿还额大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收益,当卖出价或偿还额小于买入价时,为资本损失。
3)再投资收益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债券记息时间终止前)。
⑸ 债券和银行利息有何关系
债卷也有风险,一般在连续加息阶段,就有可能出现其收益低于银行利息的情况.应该注意噢!
⑹ 债券利息应该怎么算
1、债务利息计算公式:本金X年利率(百分数)X存的总时间
2、含义:债券利息(debentureinterest),是指基金资产因投资于不同种类的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金融债等)而定期取得的利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一个基金投资于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该基金资产净值的20%。
3、利息核算:债券利息分期支付的,债券到期的账面价值等于面值,企业只需按面值偿付债券本金,则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贷;
银行存款债券利息同本金一起到期偿付的,债券到期企业偿付本息时,会计处理为: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应付债券——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
(6)债券有利息收益吗扩展阅读:
债券利息所得税的收取:
1、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付息:
以现金方式,自动计入客户账户。不扣利息所得税。若是到期还本付息,资金到账包括本金和当期利息。
2、其他债券付息:
以现金方式,自动计入客户账户。对个人投资者按利息收入的20%收取个人利息所得税,机构投资者不用扣税。
其中债券日常交易的价格与利息税没有直接关系,客户在中途卖出得到的利息不用扣除利息税,只有在派息和到期兑付时,才涉及利息税问题。
我国交易所市场对附息债券的计息规定是,全年天数统一按365天计算;利息累积天数规则是“按实际天数计算,算头不算尾、闰年2月29日不计息。”
⑺ 债券应计利息如何计算
应计利息额:指“起息日”至“成交日”所含利息金额;从“起息日”当天开始计算利息。应计利息额=票面利率÷365(天)×已计息天数。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365天×计息天数。注:1、年度天数:1年按365天计算,闰年2月29日不计算利息。2、计息原则:“算头不算尾”,即“起息日”当天计算利息,“到期日”当天不计算利息;交易日挂牌显示的“每百元应计利息额”是包括“交易日”当日在内的应计利息额;
⑻ 债券利息收入计算
债券交易基本上是实行净价交易,全价结算,净价实际上就是该债券不计算应计利息时的债券价值,全价就是债券净价加上应计利息后的价值。一般债券交易在行情显示中都会有显示应计利息这一栏的。
如果你以101元买入债券,一般这个价格是净价,等到你债券交易交割时必须支付该债券从上一次付息后到当前为止的应计利息,由于当前剩余30天就到付息日,实际上你买入后在101元的基础上还要支付该债券近11个月的利息。
粗略计算这11个月的应计利息为100*6.7%*11/12=6.142元(注:一般债券交易其应计利息是算到小数点后三位数)
故此你持有该债券到下一个付息日时其纯利息收入为100*6.7%-6.142=0.558元。
若此债券当前剩余的30天已经是最后一次支付利息,即该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则你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为100+100*6.7%-100-6.142=-0.442元。
⑼ 债券的收益包括
债券收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债券票面利率。票面利率越高,债券收益越大,反之则越小。形成利率差的主要原因是基准利率水平、残存期限、发行者的信用度和市场流通性等。
二是债券的市场价格。债券购买价格越低,卖出价格越高,投资者所得差益额越大,其收益就越大;
三是利益支付频率。在债券有效期内,利息支付频率越高,债券复利收益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四是债券的持有期限。在其他条件下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期限越长,收益越大,反之则越小。
债券的收益来源有,债券的收益包括哪些内容。债券的投资收益来白3个方面:一是债券的利息收益。这是债券发行时就决定了的.除了保值贴补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债券的利息收人不会改变,投资者在购买债券前就可得知。二是债券资本利得。资本利得受俊券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三是再投资收益。再债券投资收益受以周期性利息收人作再投资时市场收益率变化的影响。由于资本利得和再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者在作投资决策时计算的到期收益和到期收益率只是顶期的收益和收益率.只有当投资期结束时才能计算实际收益和实际到期收益率。
俊券的利息收益取决于债券的票面利率和付息方式,债券的票面利率是指1年的利息占票面金倾的比率。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扮债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一般是由债券发行人报据债券本身的性质和市场条件的分析决定的。通常.首先要考虑投资者的接受程度。发行人往往是参照r其他相似条件俊券的利率水平后.在多数投资者能够接受的限度内.以最低利率来发行俊券。
⑽ 为什么说债券利息收入也属于利息收入
证券投资分为债权投资(债券)和股权投资(股票),因为投资的性质不同,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也不一样,债权投资获得的收益称为利息收入,在投资时是已经约定了的(利率),不以企业经营的好坏而变化;股权投资获得的收益称为红利,不固定,视企业经营好坏(利润多少)和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