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怎么看13年债券市场啊
现在债券市场比较防范信用风险,主要原因是2012年出了几单信用事件:如山东海龙、江西赛维都是在当地政府出面兜底才解决的,到了12月末又出了一个超日太阳(002506)的银行贷款逾期事件,导致11超日债(112061)存在违约可能,现在该事件尚未解决。且现在有不少报告指出城投债(地方投资建设)的发行方有很多财务都是或多或少都有问题,未来城投债再出问题时,地方政府是否会再来兜底还是未知数,再加上2012年债券市场发行了不少信用债(没有担保只凭信用),现在债券市场整体对于2013年债券市场会迎来实质性违约的问题产生一定担忧。刚进入2013年就已经有债券遭受信用评级下调,如超日太阳和庞大集团这两公司都分别遭受到信用评级下调,其他业绩较差处于微利状态且已经发行了债券的公司也存在信用评级下调的可能。
根据上述市场情况来看,对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发行的无担保债券必须要提高风险意识,不要贪图票面利率的高息,最好的例子就是超日太阳。
另外由于现在市场利率下行的空间有限,债券市场在2013年可能会处于一个较为震荡时期,不会像2012年那么好的行情,还有2013年债券市场的债券供给量也会很大,主要原因是城填化预期导致大量的城投债向市场供应,由于城投债的发行方的财务良莠不齐,故此在大量的供给下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好的,切记不要贪图其高息诱惑,最好是要从发行城投债的城市背景进行一定的分析,还有要审视相关公司的财务状况。
2. 如何看待债券违约事件
债券违约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正常市场现象,本质是信用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蒙格斯在债券违约这块调查研究比较深入,分析透彻,有兴趣想深入了解债券违约的可以去看看蒙格斯发布的调查报告。谢谢您能采纳我的回答,有不明白的随时提问
3. 中国的债券市场面临怎样的任务和挑战
面临整合为统一市场的任务和国际化的挑战。
4. 如何看待国海证券债券违约事件
债券代持是指在银行间市场通过不转移实质所有权的交易,而请他人代其持有债券的业务。从具体操作上看,债券持有方通过银行间交易与代持方达成口头协议,约定将标的债券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代持方,经过一定期间再以事先约定的价格由债券持有方赎
5. 怎么看债券市场的风险高低
最主要现在的市场利率处于一个低位水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且未来利率有可能会出现反弹,对于债券价格来说是随着利率的下降而上升,利率的上升而下降的,最主要是债券对于未来的现金流基本上是可以预期确定的,即债券面值和债券的票面利率基本上是确定的,另外现在新发的债券大多数是票面利率较低,没有担保的信用债,若发生违约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风险很大,基于这些情况所以会有人说现债券债券市场风险已经很高。
6. 最近我国债券市场有什么大的变动请从3个方面分析原因。
最近我国债券市场没有很大的变动,利息也没有很大变动。
7.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风险
近期全球市场受希腊危机和中国股市恐慌影响,出现避险情绪。海外发达国家的国债收益率普遍回落,股票市场下跌,避险货币汇率升值,其他风险资产受到抛售。但整体来看,中国对全球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商品、人民币汇率、中概股和港股,对全球其他资产的影响偏小。随着A股市场恐慌的平复,各类受冲击的市场也出现恢复性回调。
在A股大幅回调背景下,AH股溢价创2009年年中以来新高。因为A股的金融石油石化大蓝筹受救市影响价格下跌较少,大蓝筹决定了AH股溢价的走势。其它股票AH股溢价相对高点已经回调10%,但较历史平均水平仍然偏高。
8. 债券市场走势怎么看呀
有 股票软件上就有吖 国债期货也快要上市了
9. 中国债券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投资分红保险划算么?重疾分红险,投资保障两不误。 第一个问题,管理体制分散,监管效率低下 从监管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一直缺乏管理机构,无法形成监管和发展的合力,影响了市场发展的质量,以公司债券债券为例,同一个公司发行的债券,在不同的审计机构和流通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属性,也分别适用人民银行法、企业债券法、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多个法律法规,容易产生监管盲区,不利于控制风险。 第二个问题,缺乏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品种包括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私募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共四大类五个品种,这四类公司债券当中,除了企业债的资金运用主要体现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之外,其他方面均没有实质上的差异,发债主体是高度的重合,但是由于这四类债券是归属于不同的审批机构,发现标准共存的情况,这对我国统一监管措施的实施都带来了制度上的障碍。对同一个发债主体而言,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适用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使法律主体往往会规避要求更严格的企业债券,而更多的选择比较宽松的中期票据,这对发行人的发行监管和控制留下了隐患。 第三个问题,二级市场分割效率受到质疑 中国债券市场受制于传统观点的束缚而处于长期分割的状态,这与国际债券市场交易区域集中,场内场外日渐融合的趋势不符,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和融合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各自的优势,不利于实现债券产品、资金和投资者的互联互通,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事实上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都有着各自的优势,银行间市场具有投资者基础雄厚、后台清算系统庞大等优势,交易所市场则具有定价效率高、价格连续、市场透明、交易系统先进、技术系统覆盖广泛等优势,不利于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在市场分割的状态下,债券投资人、资金、现券被限制在两个独立的区域中运行,不能自由流动,经常出现同券不同价的情况,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这种局面广受投资人诟病。 第四个问题,商业银行广泛垄断债券,制约债券市场的发展 由于我国高储蓄,商业银行成为债券市场的绝对投资主体,目前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比例已经超过存量的70%,债券投资者结构出现了单一化的特征,债券市场发展的持续性令人担忧。银行大量持有债券使得投资者无法持有信用债,这种单一的投资结构无法建立起真正的企业信用机制,在商业银行既是承销主体又是持债务主体的情况下,债券市场成为了特殊的市场,这种情况不利于根据信用利差进行市场化定价,企业资信评级制度、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等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也银行的高信用光环下被淡化,一旦发债出题出现兑付违约,集中持有债券的商业银行又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第五个问题,配套制度不完善,市场化风险处理机制尚没有建立 现阶段,我国公司债市场还面临外部市场和市场机制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市场规则体系尚不完善,债权人保护和破产制度尚没有积累有效的实践经验,债权受托管理人制度也不理想。二是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债券产品依然是以政府债为主,企业信用债只占23%左右,与合理的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是信用体系建设不足,信用评级机构受外界干扰比较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级的公正性。四是产品缺乏有效的信用基础,银行转贷款仍是路径依赖。近几年短期信用债已经出现了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违约风险已经开始显现,利诺集团等几家企业发行的短期融资券都曾出现短期的险情,这也暴露市场制度上的缺陷,发行人责任自负,投资人风险自担的市场文化还没有形成,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却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市场无法正常发育和健康的成长。 慧择提示:中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就是以上介绍的几点,有没有加深您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了解呢?
10. 最近债市出现暴跌现象,把我这种债券持有者吓坏了,债券市场到底还能否投了啊
怎么说呢,我这两天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债市走势的预判,文章里正好是天弘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姜晓丽的一些个人观点,她认为目前债券正处于一个短暂的调整期,明年一季度后还是有建仓机会。我看完以后还是比较认同,因为从央行的态度来看,央妈已经放水,整体来看是积极的态度,我们作为吃瓜群众应该跟着大的趋势走,我也比较信任牛人的观点,而且临近年末,资金成本各种飙升,在这种混乱的情形下,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情理之中,我建议你还是先观察观察,等翻年以后再进行操作也不迟,债券市场依然是投资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