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之间的国债买卖是以什么为交换的
用的是外汇储备买对方国债的。
解答你这个问题前,先要给你介绍纸币的价值定义的问题。纸币是由纸做的。纸本身没有价值,那怎么才能让纸做的东西被大火承认他有价值呢?就是一个国家的央行,要储存一种很有价值的东西,当大家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将纸做的货币向政府手中兑换出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所以,一个政府如果存有足够的物资储备,来兑现居民的这种需要,那么这种纸币就有了价值。不然一台机器,随便印一张上面写了100的纸,就能换走大米什么的。那市场就完了。
中国用什么东西作为储备呢?是黄金+美元+欧元+日元+……一大堆外币。而中国的国力还不强,手里只有1000吨黄金。而美国有8000吨,加上IMF放在美国的3000吨,美国能直接取用的超过万吨黄金。美国可以用黄金作为它的货币保证,但中国没那么多黄金,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中国的办法是上述一堆东西作保。
另外,中国也当然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当那一堆东西里其中有一种掉价了,中国就受损失了。比如中国手里原来有2万亿美元,而这2万亿美元是中国辛辛苦苦挣来的。可如果有一天,美元贬了一半下去,中国不就损失了一半么?但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国内的老百姓也可能持有美元,也会因此手里的钱贬值一半。这样大量老百姓的资产就被美元贬值所掠夺了。
中国的办法是外汇管制。所有做出口贸易的企业,一旦你卖出东西了,美国人肯定会给你美元。在接到美元的那天往后15天之内,必须把美元花掉,或者找银行把美元兑换成RMB。这样,国内的老百姓就不会持有大量美元了。从而避免外币贬值对老百姓的掠夺了。但是这等于政府把外币贬值的风险全包揽下了。所以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就因为这个外汇管制。
那么为什么明知美国人会印钞票,但还要买美债呢?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基本上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如果买了石油,那老百姓天天用汽油就会更贵,所以不能买油,要是买黄金,黄金价能涨飞了~就不划算。
只能买国债,可是一般的国家也不发行这么多国债,你想买,人家还不卖呢。只有美国发这么多。
如果不买,美国还是一样要印钞票。咱们外汇储备的美元钞票一样会贬值。买了美债,就能让美国少印点钞票,还能给咱利息。相比之下,这是损失最少的办法。
美国国债和美元现钞在国际市场上,基本是有相同的购买力和流动性的。说白了,你拿一张100美元的国债债券,去美国照样当100美元钞票花。所以国库里的美元换成美债,实质是没有变化的。那为什么不拿出来投资呢?
因为这些钱不能动!这些钱是作为RMB的币值保证用的。就像美国存得8000吨黄金一个作用。美国虽然那么多金子,但却从来都是不拿出来卖得。中国没那么多金子,就只能拿外币作为RMB价值保证。
为什么要币值保证呢?因为纸币是纸做的。是政府赋予的纸币价值。政府许诺这张写着100的纸票字值这么多钱。但老百姓信任政府的这个许诺,不是靠信用,而是靠政府手里有没有那么多物品来确保这些纸币。如果一个老百姓说,我不想要纸币了,拿着手里的纸币去政府,说给我换成现货。政府就必须要拿出现货才行。这样纸币的价值才有保障。中国存的是外汇,美国存的是黄金。世界上只有2个国家是用黄金来作保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瑞士。其他国家都是用外汇作保的。
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至多换成外国国债或者实物物资作为储备,不到紧急情况下不能用。投资就更不可以了。
虽然美国可以开动印钞机还债,但做的太明显,就会被人骂。毕竟不光中国外汇储备用的美元,巴西、印度什么的也一样。开动印钞机等于向这些国家明抢,抢一次倒是小事,万一这些国家全都不买美债,改屯欧元了。美国以后想印钞票,印出来都没人要。所以,维护美元霸权就是他把必须要做的事。只有当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通用储备货币时,他才能靠印钞票的方式,盘剥他国财富。每年印个2-3%的美元,全世界是感觉不明显的。美国从1970年代,就开始做这件事,已经白白的从世界别的国家,掠夺了很多的财富了。一旦欧元取代了美元,美元每年多印2-3%,却没有国家愿意存美元,所以美国就没法用不值钱的纸票子,换来外国的真货物。
所以,为了维护美国的大国形象和美元霸权,不能印的太快太急太明显,是他的重要的任务。我们可以看到,每次美联储想多印钞票了,美国评级机构就降低欧洲某国的评级,让人们关注欧债危机。就是要给人一种感觉,相比不景气的欧元,美元还稍微凑合~美国的思路就是,按住欧元,自己就是老大,自己的货币差劲不要紧,只要欧元比自己差就行了。
B. 一个国家为什么买另一个国家的国债,从中得到的好处是什么呢
确保本国的外汇保值增值,比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可以获得一点利息,而且本身钱比较安全,保管费几乎没有。
C. 美国购买国债目的意义所在
美国财政部发行国债(卖国债),筹集资金用于国家开支(军事、医疗、公务员工资等),这就相当于政府借钱。但是借的太多了,大家都没那么多钱买了,不管是国内投资者还是国外投资者,怎么办呢?美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美联储,就印钞,印钞以后美联储从财政部那儿购买国债。相当于是中央银行增大货币发行量,然后把钱借给财政部,财政部去花钱。
美联储购买国债,准确说是大量购买国债,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大量购买国债,造成国债供不应求的态势,国债价格高企,所以收益率就很低,美国现在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才2.5%,所以市场利率就被人为地(被美联储)压低了,市场利率低,融资成本低,鼓励借贷,刺激经济发展,所以说,美联储购买国债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压低市场利率;二是通过大量购买国债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资金。
在这两层含义之外,美联储印钞会引起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我们并未看到美元大幅贬值,是因为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很疲软,我们也未看到美国国内大幅通货膨胀,是因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仍在向美国输送廉价商品。但是我们看到了石油、黄金价格暴涨,这都是美元购买力下降的明证。美元购买力下降了,美国对外的债务就大大缩水了,中国等持有大量美元国债的国家很被动。
D.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目的与背景是什么
目的:使得美圆资产保值增值,保持汇率稳定.
背景:中国是出口大国,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国(FDI),既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又施行强制结汇制度.
因为美国流出大量美圆到中国,美圆会对人民币贬值,形成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中国又是外向型经济,经济全靠外贸出口来缓解国内内需不足,这样美国用卖国债的钱又向中国投资或者消费,反正中国现在是给美国打工,什么资产,消费品都被美国拿走了,留给中国的是廉价美圆纸币,物价上涨和环境污染.
E. 购买国债对国家,或个人有何相关意义
1 国家开出来的白条 为了借钱2 是3 银行+证券交易所4 电子凭证式和储蓄式利率是固定的 一年期国债比一年期定期存款高0.35%。这个去看财政部的网站。记账式的国债利率是通过市场招标的,一般看看同时到期的国债收益率,和招标下来的国债差不多。换句话说,买那个国债都一样,利息之差,早就通过资产价格的波动找平了。5 国债是把自己钱借给国家 基金是让别人帮自己操盘来理财5 需要对央行基础利率进行预测 这需要对宏观经济有充分的认知 至于操作 熟悉一下就好 没什么操作难度
F. 中国买美国国债的意义是什么又有什么用途
过去的数年来,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专家见解
在中国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购买美国国债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外汇储备来自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顺差及进入中国的国际游资。截至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0年资金净外流,10年来国外净运用我国资金累计达到1.72万亿元。中国如同国际资金流动的“中转站”:一边是外资持续涌入赚取高额回报,推高外汇储备余额;一边是中国的资金持续多年净外流,而投资回报率偏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把这种现象称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员刘维明指出,中国资金净外流是巨额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引起的,并不是说国内企业的资金多得用不了。这并不是一个悖论。刘维明解释说,在现行外汇制度下,境外资金进入中国时必须兑换为人民币,由央行把外汇买下,形成外汇储备。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用来购买美国国债,而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到5%。
G. 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什么
1、筹措军费
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平衡财政收支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
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
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做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
(7)国家之间相互买国债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国债发行主要有四种方式(注意各种国债发行方式的优缺点):
1、固定收益出售法(在金融市场上按预先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国债的方式,具有认购期限短、改造条件固定、改造机构不限和主要适用于可转让的中长期债券四个特点);
2、公募拍卖方式(也称竞价投标方式,在金融市场上公开招标发行,有三个特点: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以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为发行机构、主要适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主要适用于中短期政府债券,特别是国库券发行的国债发行方式是公募法。
3、连续经销方式(亦称出卖发行法,指发行机构受托在金融市场上设专门柜台经销的一种较为灵活的发行方式,特点:经销期限不定、发行条件不定、主要通过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证券经纪人经销、适用于不可转让债券,特别是储蓄债券);
4、承受发行法(又叫直接推销方式,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举行一对一谈判出售国债的发行方式,特点:发行机构只限于财政部门、认购者主要限于机构投资者、发行条件通过直接谈判确定、主要运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政府债券的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