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负利率时代到底是个啥,真的可怕吗
这两天,“负利率时代”成为财经热点的关键词之一,我国进入负利率时代的话题也开始不断蔓延并发酵。那么到底啥是负利率时代?听说好像很可怕的样子是怎么回事?
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2.0%,再来看看最新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多少:ang~,是1.75%,比CPI还低,这意味着我国再次进入负利率时代。
也就是说,你存银行1万块钱,一年后你本息收入是10175元,物价若维持2%的上涨,那么今天1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一年后就需要10200元,你存银行一年净亏25元!
此消息一出,大家仿佛都人心惶惶的,小融也是跟着揪心,一万元放银行一年等取出来后还少了25元,这叫什么事儿啊?!后来静下心来一想我也就不担心了,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钱!
咳咳,跑远了,回到正题。那么问题来了,负利率时代真的那么可怕吗?CPI走高就一定是件坏事吗?
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不建议炒股。鉴于股市最近的表现如同短暂性精神病患者一样,心脏不好的伙伴们咱还是别去招惹TA了,毕竟股市不差咱这一绺韭菜……
2、定存可以选择中长期,并且要“货比三家”。中国是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对于一部分来说,把钱放银行不是冲着利息,而是图个安全。另外,多数银行的利率都有上浮,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都是高于2%的。另外也可以选择中长期的定期存款,比如5年期,各个银行的利率浮动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悄悄告诉你,城商行的利率会比较高哦。(北上广28家银行最新存款利率汇总)
3、多元化投资理财。钱存银行缩水,再不理财你就真的跑不过CPI了。最简单的余额宝、理财通什么的不也比一年期的定存高么,流动性还好。再高级一点的什么保险、国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比如P2P,大家都可以去尝试,但是要注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4、提前消费。有网友表示要把钱取出来花花花。这种想法部分是正确的,由于通货膨胀与降息降准的预期,先消费再还款明显要划算得多,比如贷款买房,付款刷信用卡等等。但是大家也不要太任性啊,毕竟日子还是要过滴。
媒体:别把负利率搞得“妖魔化”
负利率真的那么可怕吗?看看专业人士咋说。单纯从CPI数据来看,适当的通货膨胀说明经济向好,2%说明物价上涨幅度可控,并且是一个令国际羡慕的数字,因为美联储制定的美国目标通胀率正是2%。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通胀率维持在3%-5%是合理区间,而目前的通胀率形成了一个对于通缩的防御带。
而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上调,一些商业银行的上浮后的存款利率是大于2%的通胀率的,也就是说,目前还不会有负利率情况发生在实际的储户身上。
就算真的进入“负利率时代”,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以美国为例,总体通货膨胀率0.1%而信用较好的银行利率仅为0.02%-0.05%,按照其他媒体报道中国走入负利率时代的计算逻辑,美国早已负利率多年。而且它的核心CPI同比增长率已经到达1.8%,目标通胀率2.0%。虽然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但是负利率时期美国的经济和股市都在复苏,这是有目共睹的。
⑵ 负利率国债为什么还有人买
第一种购买负利率国债的人,应该还是为了收益。需要明白的是,国债的收益率为负,并不是说买了国债之后还得倒贴利息,而主要是因为国债的溢价很高,利息收入不足以补偿因溢价带来的损失。
然而,国债的收益率为负,却并不代表买国债就赚不到钱。因为只要是上市交易的国债,价格就会有变动,所以只需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同样可以获得收益。所以那些购买负利率国债的人,有一部分肯定还是冲着收益去的。
第二种购买负利率国债的人,可能是图国债的安全。国债的收益率虽然不算高,甚至还有负利率的国债,但国债的安全性却很高,因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国债,不还的概率很低。当经济和金融的风险开始增加时,持有任何资产可能都会受到一定损失,此时哪种资产更好,就看谁亏得更少了。而国债虽然有负利率的,但正常来说也不会负很多。只要能保障资产的安全,这点损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种买负利率国债的,就是各国的央行了。央行购买国债,主要还是从宏观层面的考量。比如日本央行每个月都会拿出大笔的资金来购债,以维持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对央行来说,购买本国国债就是向市场投放货币的一种形式,对于收益和安全性就不是很在意了。即使收益为负又怎样,没钱了再印钱就是了。
⑶ 国债期限长、收益率低但又很抢手。为什么
因为只要国家不出现问题``他能算是一种保本的产品```这么多年 除了汪精卫时代的政府没还过钱 其他都是比较有诚信的``再加上中国人大部分 承受风险能力很差 所以都购买这个``
⑷ 负利率的影响,还能在银行办理短期理财吗
所谓“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此时如果你将钱存入银行,你会发现不但不升值,反而贬值了,这就是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负利率现象。假如说通货膨胀率为4%,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实际的储蓄存款利率为- 1%,意味着100万存银行,1年缩水1万元。
在负利率时代,市民都会采取多渠道投资方式来使资产保值增值。但是“负利率”使得物价上涨,尤其是一些市民热衷的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投资方式,比如房产、黄金、收藏品等。相比之前,负利率时期就需要用更多的钱才能购买到。那么市民究竟如何应对“负利率”呢?嘉丰瑞德理财师建议如下:
1、减少银行存款比例
负利率时期,钱存在银行会贬值,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适当减少银行存款比例,或者适当缩短存款期限,因为银行可能会加息,来防止存款流失的情况发生。
2、进行多渠道投资
此时,市民投资理财意识更需加强,可以采用多渠道投资方案。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通货膨胀率高使得物价上涨,以实物形式存在的投资方式投资更大,同时风险也加大,倘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低,尽量少进行这类投资,多进行一些低风险的稳健组合投资,比如货币基金,年利率4%左右;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5%左右,国债,3年期年利率5%,5年期年利率5.41%,甚至一些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 比如某知名理财机构的宜盛财富宜盛宝产品,年化收益率10%起,投资资金10万元起,组合投资既能分散风险,还能使得收益最大化,市民可多采用。
3、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
负利率时期,物价上涨,东西变贵了,意味着你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同样你也得赚的更多的钱。因此,嘉丰瑞德理财师表示,对于一些工薪族来说,如何保持生活质量不变,要努力工作,通过升职加薪来获得更多的收入。甚至还可以通过创业、做兼职等多方面渠道赚的更多的钱。
⑸ 国债利率是负的意味着什么
负利率往往意味着极高的通货膨胀率,导致投资者即使利率为负也继续投资国债。
所谓的负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看起来就好像在“缩水”一样,故被形象的称为负利率。
在负利率的条件下,相对于储蓄,居民更愿意把自己拥有的财产通过各种其他理财渠道进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购买股票、基金、外汇、黄金等。所谓负利率,即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存银行的利率还赶不上通货膨胀率就成了负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是经常听到的CPI指数)。
(5)负利率重现三月理财国债抢手扩展阅读
负利率的消极影响:
1、存贷利率倒挂会打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有人会从银行借款再存入银行。以坐收利率倒挂的差额;
2、不利于借款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当存贷利率倒挂时,企业的资金使用会浪费,甚至有货币资金闲置时也不归还银行贷款,引起信贷资金周转不灵;
3、不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济核算。利率倒挂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越多,发放贷款规模越大,则亏损越大,不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
⑹ 为什么负利率国债还有购买者
负利率,是指名义负利率并不直接等于真实收益。所以无论正与负对于实际收益而言并没有大影响,也就不会影响购买者购买。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