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李统毅:炒股好还是炒汇好
个人觉得是炒股好点,风险市场更容易掌控点,而且炒股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盈利方式,平时得多学、多看、多去模拟练习,平时多去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炒股技巧:
一、炒股不能怕赔钱,因为这是高风险行业,谁都不能保证每次交易都赚钱,该小割点肉就认了,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赔大赚才能赚钱,反过来肯定赔钱。
二、炒股要锻炼好心理素质,冷静是必须的。不能慌着买慌着卖,今天卖了这个又马上买进那个。赔钱赚钱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然会失去判断力。
三、要养成先判断大市的习惯。买入之前要先判断大市,认为市场前景好时再买。
四、不要不断的操作,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所以应减少在水边走的次数。
注意:新手入市前期必须先系统的去学习,要学会,看一些股票的指标和具体的股票走势图,同时自己要独立的分析和研判,这时候不要着急的投入资金,而是应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方式的操作,目前游侠股市还不错,对入门学习、锻炼实战技巧很有帮助。
五、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财会知识,因为这样才可以看明白上市企业的年报和业绩,还要看一些股票的入门书籍,明白股票的大致分类和股票各种不同的股性,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实际操作打好基础。愿能帮助到你,祝你投资愉快!
② 炒外汇和炒股哪个好
个人觉得炒外汇比股票更灵活一些。盈利机会更多一些。如果不是太清楚的话,可以先在交易平台(老虎外汇)体验一下,体验下便清楚了。
③ 炒股还是炒汇
那要看你的胆实的,如果新手,我建议你炒股
炒汇风险太大了
看一下这篇文章
http://..com/question/136765877.html
炒汇目前有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支持,但比国外收的手续费要高10倍
所以要考虑好再出手
入市有风险!
④ 炒股和炒汇哪个难度大
炒股比较平民一点,炒汇么,因为国家的政策,还是比较晦涩。操作上,其实如果研究熟了,炒汇比炒股在操控性上更强,而且也省去很多选股的焦虑,不过炒汇的风险很大,如果你是初学者,不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话,最好别碰,我建议你还是先玩股票,如果你股票能玩好,炒汇也就差不多了
⑤ 炒股还是炒汇
1、作为炒汇或者炒股者,你对股市或汇市了解吗?
了解
2、作为股民或者汇民,你是否赚了钱?收益有多大?
股票亏了,外汇赚了
3、你认为,炒汇与炒股的优势各是什么?
炒汇没有时间限制
,炒股票可以保值
4、你今后是否考虑加入汇市?
现在已经加入
⑥ 炒股票和炒外汇那个风险大
若非要进行比较的话,应当是外汇的风险大于股票。这里分别介绍两者的主要特征:
股票,指的是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向大众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实行“T+1”交易制度,意味着今天买入的股票,最快也要次日才能卖出,能够一定程度上遏制频繁交易。此外,股票还有10%的价格涨跌停限制,如果一天之内,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超出前一天股价的10%,那么就会面临俗称的涨停板或跌停板,超出此价格的交易一般就无法成立,因此可以有效控制股价的涨跌幅,降低投资风险。
外汇,和只能做多的股票不同,它是一个双向市场,既能买涨也能买跌,而且实行“T+0”交易制度,当天买入当天就能卖,投资方式很灵活。此外,外汇还不设涨跌幅限制,汇率完全由市场决定。更重要的,大部分的外汇交易均采用保证金制度,可以利用资金杠杆,以小额资金撬动大额交易,风险与收益也就随之一并放大了。
综上所述,从外汇不设涨跌幅限制、实行保证金制度等特征可以判断,外汇的投资风险是要高于股票的。
⑦ 炒股和炒外汇哪个好
炒股和炒外汇各有各的好处和缺点,我认为还是炒外汇好一点。参考资料: http://www.happypool.net/szctj/qxctj/
⑧ 是炒股票的人多还是炒外汇的人多
炒期货的人多,外汇有期货,现货之分。 外汇是有优势,但是外汇现货保证金的优势不大,首先资金要存到国外,国内没有监管,资金不安全,其次100倍的杠杆,利润放大的同时,风险也被放大,国内的期货,资金安全有保障,银行监管,杠杆10倍左右。 所以期货比外汇保证金优势很明显。做期货的人多,不过炒股的人更多。虽然期货比股票 有优势。
⑨ 炒汇和炒股的区别在哪
炒汇好的 两种方法: 一、中行“汇聚宝”美圆年收益可以达到3%以上。 二、如果你有兴趣和时间的话,可以进行中行“外汇宝”交易,获取价差的收益。 方法二需要较多的外汇知识,建议你选择方法一。 操作策略: 美元已进入加息周期,加息的频率可能加快。外汇理财收益被逐渐看好,预计随后推出的该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可能有所提高,理财专家认为,投资者应对美元资产进行相应调整。 选择外汇理财产品时,产品收益、期限、货币利率的发展趋势等因素应当是投资者综合考虑的。考虑到美元利率还在不断攀升。 如投资一年期以上的品种,资产失去流动性,也就失去了获取其他更多利益的机会。因此,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可以考虑投资美元短线品种。产品多可细挑 目前的外币投资市场上有两大类的理财产品,一类是保本型,大多数投资者倾向于稳健、安全的外汇理财产品,保本产品因为其兼顾风险和收益的特点而受到投资者追捧。 另一类是不保本的与汇率挂钩的期权产品,这类产品期限较短,因此资金流动性高,期权费率高。客户须承担本金可能损失的风险。 收益率递增的外汇理财规避了美国继续加息带来的市场风险,成为市场新宠。 这类的理财产品,比如浦发银行推出的浦发汇理财2005年第二期(B计划)、民生财富外汇非凡理财六期B计划。在设计上已考虑了加息因素,专业人士称其收益率提高的水平大概与美元加息的水平差不多。 但是外汇理财专家提醒,美元加快加息步伐的可能仍然存在,为降低风险,投资者购买外汇理财产品时,最好分批分期购买。
⑩ 炒股好还是炒汇好
如果对于经济学比较有研究的话还是炒汇好(炒汇的前提是你要又很多的钱),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叫做乔治·索罗斯的经济学家利用各国汇率差异一夜之间狂攥了9.58亿。
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尔曼发出了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
然而,布尔曼的声音还是没有被听见,这就使得索罗斯最后下定决心,要在东南亚以一个人的力量对抗国家集团的力量。
面对各国货币市场投机盛行,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对市值的变化率一直在犹豫不决,尤其担心热钱像流入国内一样迅速流出,从而使汇率急剧波动。但是此时此刻,这只被重新打开的资金龙头要拧上已很困难了。东南亚各国中央银行已经走到了它们的最后关头。
看准时机的索罗斯出动了。
不过,此次索罗斯及其部下不但显得小心、谨慎,而且还选准了从80年代未已成为地区通货的泰铢下手。因为印尼与菲律宾利率虽然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因此泰铢市值实际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
索罗斯之所以拿泰抹开刀,这在于看中了上述有利条件,这就叫“擒贼先擒王”,打破泰铣堡垒之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就这样,索罗斯吩咐手下,将资金暗中向东南亚转移,以便最后时机一俟成熟,便可大举登陆东南亚,将这些尚在美梦之中的人群杀个措手不及。
索罗斯终于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
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索罗斯及其手下认为,这是对泰国金融体系可能出现的更
深层次问题的暗示,便先发制人,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手待大量东南亚货币的西方冲击基金联合一致大举抛售泰铢,在众多西方“好汉”的围攻之下,泰铢一时难以抵挡,不断下滑,5月份最低跃至1 美元兑26.70铢。泰国中央银行倾全国之力,于5月中下旬开始了针对索罗斯的一场反围剿行动,意在打跨索罗斯的意志,使其知难而退,不再率众对泰铢群起发难。
泰国中央银行第一步便与新加坡组成联军,动用约120亿美元的巨资吸纳泰铣;第二步效法马哈蒂尔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抹给索罗斯大军;第三步则大幅调高利率,隔夜拆息由原来的10厘左右,升至1O00至1500厘。三管齐下,新锐武器,反击有力,致使泰抹在5月20日升至2520的新高位。
由于银根骤然抽紧,利息成本大增,致使索罗斯大军措手不及,损失了3亿美元,挨了当头一棒。
然而,索罗斯毕竟还是索罗斯。凭其直觉,索罗斯认为泰国中央银行所能使出的全盘招术也就莫过于此了,泰国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之后,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遭受的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的。从某种角度上看,索罗斯自认为,他已经赢定了。对于东南亚诸国而言,最初的胜利只不过是大难临头前的回光返照而已,根本伤不了他的元气,也挽救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命运。
索罗斯为了这次机会,已经卧薪尝胆达数年之久,此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先头部队的一次挫折并不会令其善罢甘休,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
1997年6月,索罗斯再度出兵,他号令三军,重振旗鼓,下令套头基金组织开始出售美国国债以筹集资金,扩大索罗斯大军的规模,并于下旬再度向泰铢发起了猛烈进攻。刹那间,东南亚全融市场上狼烟再起,硝烟弥漫,对抗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泰国上下一片混乱,战局错踪复杂,各大交易所简直就像开了锅似的热汤,人们发疯似地奔跑着,呼嚎着。
这是一场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从形式上看,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从结果来看,则更加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历经短暂的战斗,便宣告“弹尽粮绝”,面对铺天盖地面来的索罗斯大军,他们要想泰铢保持固定汇率已经力不从心。泰国人只得拿出最后一招,来个挖肉补疮,实行浮动汇率。不料,这早在索罗斯的预料当中,他为此还专门进行了各种准备。各种反措施纷纷得以执行,泰铢的命运便被索罗斯定在了耻辱的十字架上了。泰铢继续下滑,7月24日,泰铢兑美元降至32.5:1,再创历史最低点,其被索罗斯所宰杀之状,实在令世人惨不忍睹,泰国人更是心惊肉跳,捶胸顿足,责问苍天。
然而,在击破泰铢城池之后,索罗斯并不以此为满足,他断定泰铢大贬,其他货币也会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索罗斯暗中发誓,此次定要将东南亚各国搜刮一空,灭了这帮不识好歹之徒企图取西方而代之的迷梦。
闻得索罗斯大军兴风作浪,腾云驾雾不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均倾全力进行了殊死抵抗。菲律宾抛售了25亿美元,马来西亚抛售了10亿美元,以稳定本国货币,但在索罗斯的强大攻势面前却难以阻止比索、林吉特的贬值。同时印尼盾、新加坡元也剧烈波动,一时间,东南亚货币市场风声鹤吹,草木皆兵。这究竟是一场金融危机的前兆,还是金融风暴的尾声?恐怕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其秘密也许只有一个人知道,他就是索罗斯。
索罗斯采用的是立体投机的策略,并不是单一的只是外汇的操作。 所谓立体投机,就是利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的金融投机
1997年上半年,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不断挤压泰国金融市场,触发泰国金融危机,在随后东南亚金融危机演变过程中,这些基金大规模运用“杠杆”,加重了危机的程度。他们怎么做的呢?正如索罗斯本人所描述的“我们用自己的钱买股票,付5%的现金,另外95%的资金用借的;如果用债券做抵押,可以借更多钱,我们用一千美元,至少可以买进价值五万美元的长期债券……”。(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它们以自有资本做抵押,从银行借款购买证券,再以证券抵押继续借款,迅速扩大了债务比率,不仅如此,它们还将借款广泛投机于具有“高杠杆”特点的各种衍生工具,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杠杆比率。据《经济学家》的报道,量子基金确实早在1997年3月就大量买入看跌期权,以掉期方式借入大量泰铢,卖出泰铢期货和远期,因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轻而易举地借他人之手制造泰铢贬值压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香港的做法,更是立体投机的经典例子。
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无套利均衡关系,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的诞生和发展,外汇即期市场、远期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市场之间环环相扣,节节锁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典型例子如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料定对香港外汇市场发动攻击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投机家在各个市场上立体布局,一方面在各个市场加大赌注,为投机推波助澜;另一方面,一旦投机成功即可全面丰收,为承受的投机风险匹配高收益。索罗斯对此做了生动描述:“如果你把一般的投资组合像名称所显示的一样,看成是扁平或二度空间的东西,最容易了解这一点。但我们的投资组合更像建筑物,用我们的股本做为基础,建立一个三度空间的结构,有结构,有融资,由基本持股的质押价值来支撑。……我们愿意根据三个主轴把资本投资下去:有股票头寸、利率头寸和外汇头寸。……不同的部位互相强化,创造出这个由风险和获利机会组成的立体结构。通常两天——一个上涨日和一个下跌日——就足以高速使我们的基金膨胀。”(索罗斯等著《Soros on Soros》,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国际投机家进攻香港金融市场时充分运用了这种“立体投机”策略:首先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大量港币;在股票市场上,借入成分股;在股票期指市场累计期指空头;然后在外汇市场上利用即期交易抛空港币,同时卖出港币远期合约;迫使港府提高利率捍卫联系汇率;在股票市场上,将借入成分股抛出,打压期指……。综合看来,基于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立体布局”使投机家的风险暴露相互加强的同时更令杠杆投机威力和收益大增。1998年8月之前,国际投机家利用这种手法取得的丰厚回报,无疑助长了他们的贪婪,使其甘冒风险,增大香港金融市场的不正常波动。当1998年8月中旬国际投机家再度兵临香港,使用相同手法时,他们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港府坚决入市抗击国际投机家,这一“仗”惊心动魄,港府终于取得胜利,保卫了香港的财富,捍卫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据说中国政府在背后利用手上的外汇储备大力支持港府。不过政府自己开的市场,自己也进去玩,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