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炒股配资 >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1-09-07 04:49:29

❶ 我国持有美国大量国债,对美国有何威胁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中美两国双赢,其实你完全没有必要把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想得那么复杂,碰巧两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给一些小说家有了一些戏剧联想罢了,买美国国债说白了就是我国靠外贸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厂)赚取了太多的美圆,工厂把赚来的美元拿到银行换成人民币,给工人发工资、支付原材料费用等成本支出,而银行保存的美元为了保值增值,就必须对外投资,我国就购买美国的国债,美国的国债最安全收益稳定,总不能买伊拉克的国债吧!不好的就是美国国债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圆一贬值,反过来我们的外汇资产还会缩水,中国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靠升值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同时增加国内消费。

关于你说的利用手中的美国国债搞点小动作,你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这种观点认为我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是一种牵制美国的武器。通过抛售美国国债影响美元汇率和国内利率。而在国际上这种观点被政治利用,比如前总统夫人希拉里将这一武器用于民主党党内选举,她呼吁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国成为北京、上海或东京经济的人质。她声称“美国国债超过44%由外国控制,让美国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就抛售美国国债的后果来看,中国并非能比美国轻松。如果中国抛空美国国债,那么将带有标志性意义,国际市场的跟风不可避免。美元回流将使得贬值成为美元的唯一选择,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

美国是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军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国债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动性最好,你中国不买,日本、还有中东石油国家一样会购买美国国债;当然,随着美圆贬值,我国的美圆外汇资产出现了缩水,但是不买美国国债,缩水更严重;如果美圆反弹,或许会减轻资产出现的缩水。所以买美国国债不得已的选择,不可能去买股票,那样风险太高,亏损了怎么办,你看看中国的股市从6000点掉到2000多点,资产缩水多少?还有很多国内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亏损;如果去买工业资源,例如铁矿石、石油等,中国买什么就涨什么,这些东西价格现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为国际炒家都在炒中国概念。

美国永远也不会玩完!美国出现经济危机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经过衰退——变革——重新崛起。因为他的货币是世界货币,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是美元,我国就有1万多亿美元外汇,美国玩完,我们的财产也玩完!美国玩完,我们生产的东西卖给谁,而我们的收入普遍很低,消费不了这么多的产品,如果工厂开工不足,必然裁员关门,中国劳动力众多,不能就业没有收入难道都去喝水。下游工厂倒闭,上游的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铁路港口、石油化工等等……都好不到哪儿去,还有服务业,大家的收入没有了,网吧、餐馆、卡拉OK、理发店,直接关门。房子也没人买,银行业受牵连!

所以,美国一定不能跨,他已经借“美元”是世界货币,要挟了世界,不光中国,日本、中东石油国家、欧洲……很多。现在世界已经全球化了,彼此环环相扣,你那种冷战思维需要在新形势下做出改变。

❷ 次贷危机对我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影响.

你好,我不是什么专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分享一下。

文章属于摘抄。请查收。

中国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

“两房”终获美国政府出手搭救,这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两房”债权人松了一口气。然而美国政府的出手意味着美国财政赤字将创历史新高,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或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债权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在,那么不是这里损失,那里也会损失。”社科院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昨天表示,被美国国债深套,主权财富基金或外汇储备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垫被”的不只是中国,这是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困境,“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外汇储备?”

“两房”获救的悖论

公开资料显示,“两房”共持有5.4万亿美元的未清偿债务,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总规模的40%。如果“两房”破产倒闭,全球金融市场将出现大幅动荡,那些“两房”的债权人处境可想而知。

对于美国政府的救助计划,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分析认为,这意味着2008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历史新高,与“两房”资产组合有关的信用风险,大部分将转移到美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上。新增美国国债的信用评级可能被调降,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可能缩水,从而给国际债权人造成资产损失。”

而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038亿美元。

“不是这里亏,就是那里亏,羊毛都是出在我们身上。”张斌形象地说,“毫无疑问,在美国爆发的这场次贷危机中,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在内的国家,成了强有力的买单者。”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的看法较为乐观。他表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采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国国债市值降低,这对于持有债券不到期就转手的投资者来说有损失,但官方储备管理通常是持有债券到期收回本息。

买还是不买“都是亏”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国央行目前正为如何处置所持美国国债感到左右为难:如果央行停止购买美国债券,其原有投资将陷入亏损,因为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仅3%;如果继续购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也将导致亏损。

“除了收益率损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债券还将遭受汇率损失和价差损失。”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陈勇称。

尽管遭遇多重风险,央行目前却无法停止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因为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引发中国原有投资进一步损失。陈勇表示,这一两难处境是人民币汇改滞后所造成的,由于结售汇机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也不得不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而美元一旦恶化,“我们是大户”,风险自然更大些。

纽约时报上周五报道称,因在美国公债和抵押贷款市场的投资价值缩水,央行已经开始与中国财政部就充实其资本金的方式问题进行了会谈。

该报称,财政部最有可能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将其他政府机构的债券转至央行。报道还称,由财政部注资将降低央行独立性。财政部对人民币升值一直抱反对态度,这或将对央行产生一定影响

“仅仅是冲击的开始”

在张明看来,持有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后,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机会几乎为零。他分析称,中国政府很难通过多元化外汇储备来规避风险。如果中国每年不购买1500亿美元左右的机构债,而改为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将会面临其他问题。例如,如果中国政府购买更多美国国债,将会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如果购买更多企业债,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将会上升。当然,中国可以转而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欧元资产太贵,日元资产收益率太低。任何国家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都高于美国。

“如果我们不下决心纠正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那么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冲击,‘两房’危机可能仅仅是冲击的开始。”张明说。

外管局出手的尴尬

不仅仅是持有巨额美元债券资产。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投屡战屡败,但中国外储出海的步伐依然“矫健”。据财经网报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国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权,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天然气公司、吉百利、英国电力公司、联合利华、乐购、传播公司等,还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阵,外汇储备的大规模出海欧洲似乎运气也并不好,恰恰赶在“欧元区的危机”,变身成了“欧元或英镑资产”。就在这个8月,欧元区的“次贷问题”开始浮现,长期坚挺的欧元和英镑大幅跳水。统计显示,自8月11日-9月8日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5.45%,兑美元贬值4.74%。

❸ 中国持有多少美国国债

截止2019年3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约为1.188万亿美元,日本持有的规模约为1.044万亿美元。到了10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136亿美元。在外国持有的美债中,中国和日本持有的最多。两国合计超2万亿美元。

购买美债还有保持汇率稳定的因素。有专家就表示,人民币对美元之所以能一直保持着汇率波动这么低,就是依靠着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储备。其实,中国的外汇也不全是买美国国债,也有买黄金,欧元、日元资产等等。

(3)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扩展阅读

随着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好,外资希望进入中国投资,那么外资手里的外币,也要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转变为人民币,这些也都会转化成外汇储备。以上这两点其实就是我们总在媒体上看到的“我国经常账户(外贸往来)和资本账户(外国投资)的双顺差”——是造成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但是,这些新增的外汇储备归根结底都是用人民币兑换出来的,银行一手收入美元,另一手就要把等额的人民币“换”出去。这里用于兑换美元的人民币,是央行先发行的央票(可以理解为一种债券),然后再换成新印制发行的钱。

❹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是什么意思

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中国政府持续购买美国国债,但美国本土的投资者却不停减持。例如,10年前美国国债的总额约为3万亿元,当中逾七成、即2万亿元以上为美国本土的投资者拥有;

但时至今天,美国国债的总额增至4万亿元,却只有三成为本土投资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断下降。美国人不买美国国债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4)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扩展阅读

发行国债的利率的多少受当时该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未来的预期。美联储购买国债等于向市场上释放了资金,市场上资金多了,获得的成本降低,市场利率自然下降,银行利率也会下调,一般来说,国债的利率是既定的,不会变的,但国债的价格会变,进而引起国债收益的变化。

黄金是货币,虽然持有人不能获得利息;国债是纸或者数字,发行人为了安抚持有人的焦虑,会支付所谓的“国债收益”。每一年国债全部收益占投资总金额的比率就是每年的“国债收益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该收益率数十年的走低。

❺ 我国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

原因是这样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强制外汇结算政策,导致政府持有大量美元(因为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所以持有的是美元而不是其他货币),随着中国出口导向经济政策和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我国持有的美元越来越多...直至世界第二位,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多的美元如何能够保值和增值?
为什么必须要保值呢?因为这些美元不全是国家的,国家的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是国内企业出口赚取的外汇、国外企业投资的外汇、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国外炒家的热钱等等...这些外汇进入中国,根据强制外汇结算都要暂时先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当国内企业进口、还款、国外投资商和炒家撤资时,还要兑换成美元的,所以这些外汇必须保值增值,以随时应付支付。
那么为什么要投资美国国债呢?
首先,你用美元不能投资欧元区国家的国债,因为欧元区国债以欧元进行交割。
其次,美债流动性最好,因为美国的金融业是全球最发达的,各大金融机构都在投资美债,也就是说,大家都持有美债,所以美债可以最轻松地在市场上变现,随时可以将美债变成美元,以此来应付支付,同时还有利息哦。
那么可以投资其他的金融产品或者商品吗?
答案是不可以,首先其他金融产品(例如股票)相较美债风险太高,不适合长期投资;其次,买商品(如矿石等)也不划算,因为动这么大的钱,买什么什么价格涨,无法达到保值升值的目的,那么买黄金呢?也不行,因为当今世界各国货币已跟黄金脱钩,黄金均掌握在各国央行手里,市场上的黄金总量太少了,而且市场上的黄金绝大多数都在英美炒家手里,想买也买不到的。
那么可以用这些美元来投资国内建设吗?
答案是不能。因为这些美元在进入中国时已经被兑换成等价的人民币了,此时再将美元投入国内市场,就等同于超发货币,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综上所述,美债是当前最为合理的投资方式,如果削减美债投资,那么手里握着的美元现金会随着汇率下跌而瞬间蒸发,同时我国政府还要为此支付巨额的利息;与此同时,作为中国这样的一个超级经济体,是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的,如果削减美债投资,就会向世界发出一个信息:“看淡美国经济”,如此一来,美元和美债会进一步贬值,导致我们手里的美元美债蒸发的更多,美国经济会衰退,从而减少对我们的进口,引发我国的连锁反应,美国会趁此机会超发货币,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所以,购买美债,使美元流回美国,能减少美国超发货币量,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也是有力的...
所以,持有美债是最好的也是无奈的选择,这就叫“金融霸权”,明知被剥削,也要往里跳。
顺便说一下,持有如此天量的美债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也是一种保障,美国是如何通过国际金融金势力做空东南亚、掠夺财富的?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持有的美元有限,无法阻止对冲基金卖空本国货币,而我国拥有天量美元,可以轻松吃下对方抛售的人民币,国际金融资本是无法与我国的美元持有量较量的。

❻ 关于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问题...

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是否能够生效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1日 17:17 《中国金融》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免费解套:010-58325082

短期来看,美国购买长期国债将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账面增值。但长期来看,巨额的美国国债考验着中国的政策选择

何帆 马锦

数量宽松政策的影响机制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政策声明,指出美联储将继续保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同时还推出更为激进的措施:一是通过增加购买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1000亿美元的机构债,扩大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以便为抵押贷款市场和楼市提供更大支持;二是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多达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这标志着美联储的政策导向已经从传统的利率政策转为倚重数量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影响短期利率。但是,随着美联储的不断降息,美国的基准利率已经降到了“零利率边界”。这意味着传统的利率政策基本失效。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只好依靠非常规的数量宽松政策。

所谓数量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影响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资产价格和经济产出。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对利率水平、资产价格等产生影响。有的学者就将前者称为数量宽松,而将后者称为性质宽松(qualitative easing)。举例来说,中央银行可以从金融机构手中购买国债。假设中央银行从一家养老基金手中购买100万美元的国债,养老基金在卖出国债的时候得到了现金,因此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增加100万美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相应增加。中央银行也可以直接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国债。商业银行卖出国债的时候得到了现金,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就会直接增加。当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之后,它就有能力增加贷款,因此,这将带来货币供给的扩大,并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购买金融资产的时候,往往会增加流动性较差、风险更高的资产。这是因为,如果中央银行只是购买高质量的资产,对商业银行的帮助不大,只有当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那里购买风险较高的资产,才能帮助商业银行减少损失。对于中央银行来说,这意味着中央银行以好资产置换了金融机构的坏资产,金融机构可以“轻装上阵”,但中央银行则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当利率政策无所作为的时候,数量宽松政策依然可以发挥作用。数量宽松政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资产组合渠道。当各种资产之间不是完全可替代时,居民会在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下重新配置资产组合。当中央银行通过数量宽松政策向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货币之后,居民可能会觉得手上的现金过多,而把一部分现金换成其他资产。这就导致非货币资产的价格提高。资产价格提高之后,按照托宾Q理论,会拉动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二是财政渠道。当中央银行购买国债的时候,相当于以通货膨胀税取代了直接税收如收入税,这将使得政府的预算约束更加宽松,可以方便政府放开手脚,实行减税或增加公共开支的政策。三是相对价格渠道。中央银行可能持有各种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金融资产。比如,美联储持有的国债期限从4周到30年不等,但平均的期限是1~4年。如果美联储增加对长期国债的购买,长期国债的价格就会上升,收益率减少,长期国债的利率就会下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组合,可以对不同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

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能否生效

美联储采取数量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弥补国债发行缺口,继续向世界推销美国国债。根据奥巴马政府的预算,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7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2.3%。估计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将达到2万亿美元,而国内外投资者购买的意愿均不强烈。从外国投资者来看,出口导向型和能源输出型国家贸易顺差减少,使其购买能力不足。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忧,原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的国家如今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很多国家开始抛售美国长期国债,转为购买短期国债。从国内投资者看,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失业加剧,美国居民的收入大幅减少,增持美国国债的数量也不会太大。2009年美国国债的需求可能会有1.8万亿美元,与2万亿美元的国债供给存在至少2000亿美元的缺口。美联储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一方面促使长期国债价格上升,可以阻止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长期国债,并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国债市场;另一方面,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也有逼迫他国购买的意味,如果外汇储备充裕的国家和有支付能力的本国民众都不买的话,那就只有美联储自己“印钞”买了。二是改善私人信贷市场条件。由于国外投资者对美国长期国债的减持,长期国债价格持续走低,收益率上升。截至今年3月17日,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提高了80个基点。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美国国债尤其是长期国债的利率不断上升,无疑会提高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和房地产融资等各项中长期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打击美国经济。美联储购买3000亿美元国债的消息传出,5~10年期国债的利率下降了大约0.5个百分点。美联储希望,随着国债利率走低,抵押贷款利率也能下降,并缓解很多居民的还债压力。三是通过通胀减轻美国债务负担。巨额的赤字将大大增加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而近期国债收益率的攀升也将增大政府的付息负担。美国正处于经济负增长、通货紧缩的局面。如果进入通胀通道的话,可以“一石三鸟”,既降低国债收益率,又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还有助于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

美联储已经将其资产负债表余额从2007年7月份的8680亿美元推高到了今年3月中旬的32186亿美元。尽管从理论上讲数量宽松政策为中央银行在零利率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但其效果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观察。从历史经验来看,日本曾经在2000~2005年采取了数量宽松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银行的储备资产增加了,但信贷并未相应增加。美联储的数量宽松政策也可能遇到一系列的挑战:第一,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降息和提供贷款等方式,已经给商业银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短期存款并不稀缺,但问题是其持有大量价值缩水、缺乏流动性的长期资产。从企业和居民的角度来看,如果以前的过度负债使得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恶化,那么它们现在最迫切的压力是偿还债务,对借贷的需求也不强烈,因此,数量宽松政策能否有效地解决信贷紧缩的困境,仍然值得怀疑。第二,抵押利率过去一直随着国债利率变化,国债利率下降则抵押贷款利率也下降。但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违约率不断提高,抵押贷款利率和国债利率之间的利差不断扩大。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抵押贷款市场出现了萎缩。因此,数量宽松政策能否传导到住房市场,也不容乐观。第三,货币的超额发行将导致通货膨胀抬头。尽管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遇到通货紧缩的压力更大,全球范围内生产能力过剩,近期通货膨胀的压力似乎不大,但是随着经济复苏、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缺口缩小,则通货膨胀很可能卷土重来。数量宽松政策放出来容易,收回去很难。一旦美国遇到通货膨胀的压力,美联储要么提高利率,但这将使得美国经济的复苏更加困难,要么忍受更高的通货膨胀,这将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

数量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此次购买长期国债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09年1月末,中国已持有739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居各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量的首位。短期来看,美国购买长期国债将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账面增值。我国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7396亿美元和以“两房”债券为主的机构债形式持有的5106亿美元,二者均可因债券市场价格的上扬而增值。但长期来看,巨额的美国国债考验着中国的政策选择。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将导致美国国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会出现债市恐慌性抛盘,那么中国尚未抛出去的美国国债将面临巨大的损失;而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就要承担美元贬值和资产损失的风险。事实上,自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仍在不断增持美国国债,但增持的数量在逐月下降。从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份,中国分别增持美国国债659亿美元、290亿美元、143亿美元和122亿美元。高额的美国国债余额将成为中国经济更大的掣肘。事实上,美国挽救危机的过程也就是债台高筑的过程。如果中国没有良好的减持措施的话,危机过后,对美国国债持有量也将剧增。

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我们应该注意:第一,增强对外话语权。中国要力争在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要求美国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为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提供担保,并以此作为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条件。中国可以承诺不减持美国国债,但美国必须承诺不盲目发行新的国债,而且在发行新国债的时候应和通货膨胀挂钩,甚至可以仿照当年卡特政府在德国发行德国马克债券融资的方式,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这将有助于中国规避汇率风险。第二,抓住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及海外优质资产价格偏低的有利时机,增加有色金属、能源、铁矿石等的收储量,适当购置海外优质资产、股权等,一方面为国家存储战略资源和潜力资产,另一方面也可使外汇储备更加多元化,提升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第三,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只有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不断增多,成为国际性的货币,才能真正摆脱美元贬值的风险,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才能脱离“两难”的困境。目前可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结算、开展双边货币互换,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❼ 关于国债的问题

我国是美国第二大国债持有国的意思就是:美国发行的国债,我国买入的总量排第二位,说白了就是我国是美国的债主,但不是主要债主,暂排第二位。

中国用外汇通过美国财政部或者证券机构购买美国国债;买美国国债对中国和美国都有好处,中国企业靠出口加工赚取了大量美圆,这些美圆存在中国的银行每天银行是要支付利息给储户的,因此把这些美圆拿到美国去买美圆国债,那么我们就可以收取美圆利息了,收到的利息又拿回来给储户们利息,说白了就是保值增值;不然会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而使我们的外汇既美圆遭受贬值,所以外汇储备必须用于投资。同样美国卖给我国国债,而他们得到美圆,美国拿到这些美圆过后,他们又可以向我们购买加工和制造的东西了,美国市场里的商品很多都是中国制造的啊!这样双方都有利。况且美国国债信用好,美国又是超级大国,军事、科技、金融各个方面都是第一,所以买美国国债最安全,不可能去买伊拉克的国债吧!

中国国内内需不足,中国的老百姓又没有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只能出口赚取美圆,那么多的美圆回来为了不引发通胀和让美国继续购买我们制造的产品,我国只能去买美国国债或者出去购买石油或者工业原材料例如铁矿。现在人民币缓慢升值就是为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提升国民的消费。

❽ 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有什么目的

我们国家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主要有以下考量:
1、外汇需要保值增值,如此巨量的外汇购买美国国债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当然是否真正实现保值增值,另当别论),当然可能存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治目的,与美国搞好关系。还有购买国债是有佣金收入(给经手人的,不会在会计账户中体现,所以有人购买国债乐此不彼)的。

2、除了买国债,还有其他途径,一是买资源,但是没有那么多资源,而且你一买马上就暴涨(这个已经被实践证实,中国也高价买了不少资源)。二是入股西方企业,尤其是资源类企业,资源类技术类企业西方政治门槛很高,不让你轻易买,让你买的未必好,例如两房或者某些基金等中国亏了很多(不排除内外勾结)。日本可以成为西方资源型企业的大股东,中国很难。只好向第三世界搞资源投资,而很多国家和美国关系不好。第三是投机类资产,这个风险很大。

3、还有就是对外贷款以及援助,包括有偿的和无偿的(效果如何另当别论)。外国说中国有钱,这是主要原因。你外汇太多了没处使用。

4、能不能投入到民生中,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很赞成这样做。因为外汇的来源是中国商人出口获得外汇,中国政府印刷相应的人民币收购外汇(很多国家是藏汇于民,我国以前外汇短缺不这样做,全部收购,后来才逐步改革)。

阅读全文

与我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