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兑付到期的三年期国库券,收回本息会计分录
国债利息按规定应该计入投资收益
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 (购买时的成本,如果购买时是计入持有到到期投资的,那么贷方是持有到到期投资,对应起初买入时计入的科目。)
投资收益 (利息)
Ⅱ 预算会计 代收到期国债本息的分录怎么写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投资—国债 贷:银行存款 这是按新的会计科目写的分录。“长期投资”科目在新的会计科目体系中没有了。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产类和负债类。凡是资产类的增加,就计在借方,凡是资产类的减少,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增加就计在贷方,凡是负债类的减少,就计在借方。会计分录做时要遵循的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你已经知道了,所以分录的另一半就不用我说了。
把所有的会计科目分成“资金占用和支出类”和“资金来源和收入类”,前者增加计借方,减少计贷方;后者减少计借方,增加计贷方。
Ⅲ 短期债券投资到期进行兑付分录怎么写
借:银行存款 23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00000 投资收益 30000
Ⅳ 请问:工会用现金购入国债业务及到期兑付本金的会计分录谢谢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贷;库存现金
到期竞换时
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
Ⅳ 短期债券投资到期,收回债券本金100000元,利息10000元,存入银行。分录点做
购入债券分录: 借:短期投资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债券到期兑现时分录: 借:银行存款10500
贷:短期投资10000
投资收益500
Ⅵ 该企业从债券发行到债券到期的全部会计分录
09.1.1借:银行存款 1000万 贷:应付债券-成本 1000万计提利息借:在建工程 1000*6%/2=30万 贷: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30万付息借:应付债券-应付利息 30万 贷:银行存款 30万 还本 借:应付债券-成本 1000万 贷:银行存款 1000万
Ⅶ 持有至到期投资,编制债券到期时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的分录
最后一年的利息,就是票面值乘以利率
Ⅷ 发行债券,到期还本的会计分录
怎么我做到后面感觉不对劲呢?
发行债券 借 银行存款 278.62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1.38
贷 应付债券—面值 300
每年计提应付利息=300*6%=18万元,
第一年摊销费用=(300-21.38)*8%=22.29万元,
借 财务费用(或其它科目)22.29
贷 应付利息 1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29
借 应付利息 18
贷 银行寻款 18 ( 每年付利息分录相同,以下省略)
应摊销折价22.29-18=4.29万元
第二年摊销费用=(300-21.38+4.29)*8%=22.63万元,
借 财务费用 22.63
贷 应付利息 18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4.63
摊销折价22.63-18=4.63万元
第三年摊销费用=(300-21.38+4.29+4.63)*8%=23万元,
Ⅸ 到期债券兑现怎么入账
这种投资通常是以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的,把相关账面余额冲销,差额作为投资收益(其中包括最后一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金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该笔投资该科目余额,下同)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到期还本付息的情况下该科目余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该科目余额)
投资收益 (贷方差额,如为亏损则在借方)
如果当初是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的话,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初始入账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余额)
投资收益 (差额,或在借方)
同时,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余额转为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科目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则从贷方结转)
贷:投资收益 (或借记)
如果当初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科目余额)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初始入账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科目余额)
投资收益 (差额,或借记)
同时,借:资本公积—其它资本公积 (原计入该科目的金额,或贷记)
贷:投资收益 (或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