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场内交易,参与者比较广泛,适合不同投资者,只要通过交易所开户都能参与交易(例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央企财务公司、企业、个人投资者),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顾名思义主要是一些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进行交易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放开了一些准金融机构进入,但个人投资者是不能进入交易的,而一般企业只能通过代理机构参与),一般在这个市场交易的单项金额比较大,所以交易方式也有不同,而在交易所交易是通过交易系统撮合,自动完成债券交割和清算,交易双方都不清楚对方是谁,跟买卖股票一样。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是通过双方询价交易,双方自主完成债券结算和资金清算,就是两个银行间彼此讨价还价面对面交易;起初,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债券交易系统提供公开报价和对话报价两种报价形式,交易双方通过交易系统界面进行格式化询价,达成一致后确认成交,然后根据双方约定的清算路径,自行清算,引入了电子化的报价驱动交易。而且政策性银行,例如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发行的金融债,一般只能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而交易所一般交易的是普通企业债券品种。
应该有很多,因为几乎每个月政策型银行都要发行金融债,还有央行票据、国债、以及债券和国债回购;普通企业债应该很少。详细具体的需要要打开银行资产管理部门们的交易软件才明了,一般人很少去了解,即使以前知道,但每天都在变化,所以我也不能肯定知道,帮不了你了。
❷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区别详细一点!谢谢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区别:
1、定义不一样
银行间债券市场指的是金融公司之间的相互拆借,如银行,证券公司等;
交易所市场是最主要的证券交易场所,是流通市场的核心。交易一般采用持续双向拍卖的方式,是一种公开竞价的交易。
2、职能不一样
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等。
交易所市场是进行交易某种信息及物品等的信息平台。
3、交易的主体不一样
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的是特定金融公司;交易所市场面向所有交易者,包括金融公司和个人投资者。
4、交易方式不一样
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以询价方式与自己选定的交易对手逐笔达成交易;交易所市场进行的债券交易与股票交易一样,是由众多投资者共同竞价并经精算机构配合磋商成交的。
(2)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区别扩展阅读:
中国的债券市场是世界上交易量第三大的债券市场。
中国主要有二大债券交易市场,其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由人民银行监管;其二是交易所债券市场,主要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交易场所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约占据中国债券总交易量的90%以上。
❸ 债券属于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
短期证券市场
是指信用良好的工商企业为筹集短期资金而开出的票据。它可通过银行发行,票面金额不限,期限一般为4至6个月,交易按票面金额贴现的方式进行。是指经银行承兑过的商业票据。票据一经银行承兑,其信用就得以提高,从而易于流通。由于银行信用较高,故其流动性比商业承兑票据更强。它是指进行短期证券发行与买卖的场所。其期限一般不到1年,这里的短期证券包括国库券,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等,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各国的短期信用工具种类繁多,名称也不一样,但实质上都属于信用票据。
1.国库券
2.可转让存款证
3.商业票据
4.银行承兑票据
贴现市场
它是指对未到期票据,通过贴现方式进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交易市场。
贴现市场的主要经营者是贴现公司。贴现交易的信用票据主要有政府国库券、短期债券、银行承兑票据和部分商业票据等。贴现利率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❹ 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区别
1、投资范围不同。这是债券基金与货币基金最大的区别。债券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债券的基金。货币基金,即货币市场基金,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具体看来,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是主要是各类债券,包括企业债,政府债,公司债、可转债等等。一般来,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就叫“债券基金”。如果基金100%投资于债券,那么又叫“纯债基金”。
货币基金只能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工具主要是指到期日不足1年的短期工具,包括大额存单、央行票据,债券回购等等。货币基金也可以投资于债券,但对于债券的要求较高,一般是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的债券,投资企业债,则要求信用等级在AAA以上。
货币基金不能投资于股票、可转债以及信用评级低的债券等高风险产品。
2、适用人群不同。债券的风险较低,因此债券基金一般也被认为是收益和风险都适中的投资工具。货币基金的风险更低,而且流动性好,但是长期收益率低。最常见的货币基金就是余额宝,目前收益率在4%左右。只能作为暂时存放资金的场所,长期收益率低,不适合进行长期投资。
3、申购与赎回
在申购时间和费率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货币基金的认购费率为0,但是货币基金会从基金费用中提取不高于0.25%的服务管理费用。另外,货币基金的基金净值固定在1.00元/份,超出1元的部分会分红,且每日分配收益。
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用一般在1%以下,单位净值每天都有变化。
❺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一、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区别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
二、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联系
两者都是资金融通市场,为融资提供一个平台。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长期资本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指还款期限超过一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
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❻ 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区别
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的一个主要区别是:货币市场进入门槛通常很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般投资者的进入。
❼ 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与货币市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
货币市场主要是资金借贷期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市场。它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亦即称长期资金市场,它是买卖中长期信用工具、实现较长时资金融通的场所,泛指资金借贷期长于1年的市场。它可细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等。
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相互之间进行交换的场所。
联系: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统称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一年以上的长期证券。因为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进行长期资本交易的市场。长期资本指还款期限超过一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公司债务和股东权益——股票。与调剂政府、公司或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资金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引。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经营货币资金借款、外汇买卖,有价证券交易、债券和股票的发行、黄金等贵金属买卖场所的总称,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的结合共同构成金融市场整体。
金融市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融资期限,可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短期金融市场亦叫货币市场,包括票据贴现市场、短期存贷款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市场等;长期金融市场亦称资本市场,包括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按交易对象,可分为本币市场 (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
金融市场 网络
❽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什么区别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该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可以流通的货币。它的存在,一方面满足了借款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为暂时闲置的资金找到了出路。货币市场一般指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
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理概念,资本市场通常是指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由于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