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方式是什么,被谁买了
我们知道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国债是以国家的信用为基础,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务,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收益率高的优点,“金边债券”的称号当之无愧。
而与国债相对的,是被称为“银边债券”的地方债。既然能被称为银边债券,说明地方债是仅次于国债的一种比较安全的债券,那么,你了解地方债券吗?
地方债券是什么?
和国债类似,地方债的发行也是为了筹集资金,这些资金一般会用于交通、教育、医院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
Ⅱ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提速了吗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指出,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判,对项目包括PPP项目,加强了合规性校验。下半年随着项目清理完成,合规项目加快落地进度,基础设施投资也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业内人士表示,从在建工程、新开工项目等方面来看,投资的增长潜力依然较大。投资结构会持续优化,有效的投资会大幅增加,投资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在专家看来,专项债的加快发行会为地方基建筹集资金。王志刚表示,加快地方专项债券进度,充分体现积极财政政策,这为地方公共投资提供了支持,对补短板和提高公共服务有积极意义。
Ⅲ 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
【导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配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对于经济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我们也可以通过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一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
(一)当月发行情况。
2020年10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429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1590亿元,发行专项债券2839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1899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2530亿元。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3.5年,其中一般债券15.1年、专项债券12.6年。
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67%,其中一般债券3.70%、专项债券3.66%。
(二)1-10月发行情况。
2020年1-10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1218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1412亿元,发行专项债券39806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4494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6274亿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期限14.9年。其中,一般债券15年,专项债券14.8年。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0%。其中,一般债券3.33%,专项债券3.43%。
(三)1-10月还本付息情况。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16242亿元。其中,10月当月到期偿还本金2177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本金14197亿元、安排财政资金等偿还本金2045亿元。
2020年1-10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6914亿元。其中,10月当月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512亿元。
二、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批准,2020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880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28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5185.08亿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8074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28498亿元,专项债务129576亿元;政府债券256159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915亿元。
截至2020年10月末,地方政府债券剩余平均年限6.9年,其中一般债券6.2年,专项债券7.5年;平均利率3.51%,其中一般债券3.51%,专项债券3.50%。
注:[①]部分数据小数位按四舍五入取整。
[②]年度执行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地方统计数据。
[③]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与上月相比存在变化,主要是在经国务院批准下的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内,地方相应发行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券。
[④]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按照省级政府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之日统计。
关于2020年10月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债务情况,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相应国家政策,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Ⅳ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0.8% 房产税同比下降5.3%
7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方面,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在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108亿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税3254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1398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757亿元,同比下降8%;城镇土地使用税1050亿元,同比下降7.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同比下降5.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479亿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988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129亿元,同比增长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21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630亿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44582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8820亿元,同比下降10.7%。
于同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据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从全国收入运行走势看,上半年各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3.9%、-21.4%、-26.1%、-15%、-10%、3.2%,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单独测算疫情冲击以及为应对疫情采取减免税等措施的影响,分别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约1个、13个、25个、15个、10个、5个百分点。
关于抗疫特别国债的整体发行情况如何,刘金云回复称,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12期,累计发行72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发行2000亿元、1000亿元、4200亿元。发行主要特点:一是发行利率符合市场预期。平均发行利率2.75%,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衔接良好。二是认购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标倍数(实际投标量/计划发行量)达2.63倍,较6月以来一般记账式附息国债高0.1倍。三是市场评价积极正面。市场机构普遍认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透明度高,节奏较为均衡,维护了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在上半年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方面,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4.4%。经国务院批准,前期分3批提前下达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29万亿元;近期刚刚下达第4批额度1.26万亿元。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
Ⅳ 财政部:上半年全国房产税同比下降5.3%
原标题《财政部: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0.8% 房产税同比下降5.3%》
7月17日,财政部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方面,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在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108亿元,同比下降2.4%;土地增值税3254亿元,同比下降8.7%;房产税1398亿元,同比下降5.3%;耕地占用税757亿元,同比下降8%;城镇土地使用税1050亿元,同比下降7.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同比下降5.8%。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479亿元,同比下降1%。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降20%;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988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129亿元,同比增长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521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630亿元,同比下降27.9%;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44582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8820亿元,同比下降10.7%。
于同日,财政部召开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
据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介绍,从全国收入运行走势看,上半年各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3.9%、-21.4%、-26.1%、-15%、-10%、3.2%,呈现一季度收入大幅下降后二季度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单独测算疫情冲击以及为应对疫情采取减免税等措施的影响,分别拉低1-6月各月收入增幅约1个、13个、25个、15个、10个、5个百分点。
关于抗疫特别国债的整体发行情况如何,刘金云回复称,截至7月16日,抗疫特别国债已发行12期,累计发行7200亿元,完成1万亿元发行任务的72%。其中,5年期、7年期、10年期分别发行2000亿元、1000亿元、4200亿元。发行主要特点:一是发行利率符合市场预期。平均发行利率2.75%,与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衔接良好。二是认购需求保持旺盛。平均投标倍数(实际投标量/计划发行量)达2.63倍,较6月以来一般记账式附息国债高0.1倍。三是市场评价积极正面。市场机构普遍认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透明度高,节奏较为均衡,维护了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在上半年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方面,预算司一级巡视员王克冰表示,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4.4%。经国务院批准,前期分3批提前下达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29万亿元;近期刚刚下达第4批额度1.26万亿元。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情况良好。
Ⅵ 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能否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只要与发行债券的用途不冲突,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能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要优先用于偿还拖欠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债或其他金融工具置换存量债务节省的利息支出要全部用于清欠。对目前已确认的多年拖欠款,力争年底前全国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清偿一半以上。中央企业要带头优先偿还对民营企业的逾期债务,年底前做到“零拖欠”。其他国有企业也要加快清欠。
Ⅶ 财政部:加强对地方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把关 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
观点地产网讯:7月20日,财政部召开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项中新表示,2021年,财政部积极发挥政府规范举债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促进作用。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等工作,会同发改委从项目成熟度、合规性和融资收益平衡等角度,加强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的把关,要求各地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做好项目储备,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建设。明确不安排用于租赁住房建设以外的土地储备项目,不安排一般房地产项目,不安排产业项目。
他表示,实施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通过完善信息化手段,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项目资金使用、建设进度、运营管理等情况,实现对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防范法定债券风险。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印发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对专项债券资金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进行“双监控”,细化“借、用、管、还”全链条管理举措。
项中新还表示,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项目已被纳入2021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经初步汇总,1-6月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一半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3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2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截至6月底,各地区形成支出1.635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63.1%。从支出级次看,省级支出0.614万亿元,占比37.5%;市县基层支出1.021万亿元,占比62.5%,体现了常态化直达机制“据实分配使用资金、增量向基层倾斜”的制度安排。从支出结构看,各地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支出占总支出的7成以上,支持基层落实民生政策。
Ⅷ 国家为何发行1.35万亿专项债券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发行1.35万亿元专项债券是年初既定的计划,并非最近才确定的“刺激”措施。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专项债券在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上大有可为。
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政策取向。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20.98万亿元,增长7.6%;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保持上年规模。另安排不列入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发行1.35万亿元专项债券是年初既定的计划,并非最近才确定的“刺激”措施。当前,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从1月份至7月份数据看,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特别是短板领域投资明显不足,其中原因包括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等。与此同时,上半年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较慢,因此有必要加快发行和使用进度,把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注重的是精准调控,并非“大水漫灌”。比如,在聚焦减税降费方面,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创业创新、稳定就业为重点,精准施策,提升效能。在支出方面,则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的投入,强调发挥支出效益。具体到专项债券,体现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精准扶贫、生态环保、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优先用于在建项目平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