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的承销和分销在业务的角色和流程中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很有质量,
债券分销是指债券承销商在债券分销期内,将其所承购债券转让给其他市场成员的业务。在财政部、国开行或进出口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时,企事业客户向银行提出认购申请,并签订分销协议。客户在一级市场买入债券后,持有一段时间后在二级市场上卖出,或持有到期获取利息收入。办理程序:每个银行都不太一样,但大体程序差不多1、每期债券投标前,客户根据我行发送的发债信息及投资预测分析并结合自身需要,确定是否分销债券;2、客户有投资需求时在招标日前将分销的额度、可接受的利率等要素通过“代理系统
”编制“债券分销意向书”,发送或通过书面方式传真给我行;3、债券发行日,如果客户中标,我行与客户签定债券分销合同;若客户落标或仍有投资需要,我行如有分销额度,可与客户签定债券分销合同;。4、分销缴款日,客户根据债券分销合同将债券分销款项划入我行指定的银行帐户,我行在缴款次日将债券过户给客户,客户可以通过电话直接查询债券是否到帐。
案例2000年6月21日财政部发行第6期记帐式国债,期限5年,年利率3%,按年付息,发行手续费2.2‰,兑付手续费0.5‰,如果客户分销1000万元,假设其获得发行手续费1.1万元(手续费比例由银行与客户具体协商),第一年客户获得利息及发行手续费收入31.1万元,第二、第三、第四年客户每年分别获得利息收入30万元,第五年客户获得利息及兑付手续费收入30.5万元。五年客户共获得收益151.6万元,与同期金融机构存款相比,五年共增加收益48.1万元(以单利计算)。
债券回购——抵
Ⅱ 债券承销协议是否要缴纳印花税
我认为应该交。
只要是两方及两方以上的当事人书立的应税凭证(例如合同),并且当事人都是印花税纳税人的,就应该交。
Ⅲ 证券分销协议的分销协议的特点
1、根据《股票条例》的规定,拟公开发行股票的面值总额超过3 000万元或者预期销售总额超过人民币5 000万元的,应组织承销团进行承销。凡符合上述标准的股票发行,必须采取承销团方式承销,也必须签署分销协议。发行公司债券是否也须以承销团形式进行,现行法律法规无专门规定,实践做法也不统一。
2、分销协议以承销协议为生效要件。承销团成员公司通常会在承销协议磋商期间准备分销协议,并在签署承销协议的同时,签署分销协议。这种特殊状况导致了分销协议对承销协议的效力依赖性。
3、分销协议对承销团成员具有合同约束力。承销协议确定了主承销商的义务和责任,通过与承销团其他成员签署分销协议,可减轻承担主承销商的经营风险。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成熟,证券发行中卖方市场将逐渐被买方市场所代替,证券承销风险也会相应增大,分销协议的重要性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分销协议主要条款与承销协议有相似之处,但特别应就各成员分销的股票种类、数量、协作条件、分销费用、分销保证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
Ⅳ 债券发行为什么要有承销团
证券法三十二条规定证券发行超过面值5000万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
Ⅳ 承销团是什么意思
承销团是指:对于一次发行量特别大的证券,例如国债或者大宗股票发行,一家承销机构往往不愿意单独承担发行风险,这时就会组织一个承销团,由多家机构共同担任承销人,这样每一家承销机构单独承担的风险就减少了。国务院1993年4月发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拟公开发行股票的面额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或者预期销售金额超过人民币5000 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主承销商由发行人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通过竟标或者协商的方式确定。"
承销团至少由两个以上的承销商组成,至于究竟需要几家承销商组成承销团,要取决于证券发行规模、发行地区。
在承销团中起主要作用的承销商是主承销商。主承销商是代表承销团与发行者签订承销合同的实力雄厚的大证券公司,一般由竞标或协商的方式确定,其任务主要是负责组建承销团,代表承销团与发行者签订承销协议等文件,决定承销团成员的承销份额等。承销团的成员确定后,主承销商应负责与其他承销商签订分销协议,明确承销团各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各成员推销证券的数量和获得的报酬;承销团及其合同的终止期限等。
Ⅵ 公司债是否必须组建承销团
是的。
组建承销团对主承销商来说,
(1)好处在于可以分担主承销商的发行风险,因为在中国目前可能不存在发行不出去的风险,但是在外国尤其是采取证券注册发行的国家,有可能无法完全承销出去。如果主承销商采取包销方式发行的话,可能无法实现完全销售出去而使自己不得不购买剩余的证券。同时组建承销团可以扩大客户资源,使证券能更顺利的发行出去;
(2)对主承销商来说最大的弊端在于减少了主承销商应获得的承销费收入,降低了主承销商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