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看文章的时候看到“量化宽松使美国债券的收益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市场的利率”。这句话怎么解释,请问公式
这个利率是指什么,要看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针对的是哪一类债券,例如QE3是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所以这个债券的利率就会因为大规模的购买行为和购买预期,致使其价格上涨,收益率则相应走低(注: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是负相关),也就意味着进行抵押贷款的利率会降低,由于每次QE购买的债券类型是不一样的,直接影响到的利率也是不同的,但是都会对整个资本市场造成联动影响,那就是各类美元相关债券收益率都会降低。另外:债券的利率和收益率是一个意思。
B.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
降低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一旦量化宽松政策开始实施,人们将会向美联储出售国债,届时利率将会显著降低。
C. 量化宽松对货币的影响是什麼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量化宽松极有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后果。央行向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直线飙升,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不仅降低了银行的借贷成本,也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现在全球同此凉热,各国政府都在实行超低利率,其本意是希望经济迅速复苏。但结果事与愿违,那些本该进入实体经济的量化宽松货币,在有些国家却流入了股市
源于网络
D. 宽松货币政策为什么是债券的利好
货币政策宽松当然是对债券基金收益是一种利好。
相关解释如下:很多时候会把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与持有期间收益率混淆导致的误解,但实际上是不理解债券投资的原理所造成的。债券一般是采用固定票面利率来进行发行的(发行时就已经确定了票面利率,就算是浮动利率即俗称的浮息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影响呈度相对于固定票面利率即俗称的固息债要低),而债券本身的面值也是固定的,也就是债券投资的未来现金流在不违约的前提下是可预期的,对于债券投资的债券估值是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利率与价格成反比关系),而一般来说债券投资很多时候是十分看重那一个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所谓的长期利率就是指持有至到期收益率),由于债券的现金流这些固定性导致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关系的。如果货币政策宽松,会导致市场利率下降,这样会通过市场传导会导致债券持有至到期收益率下降,也意味着会通过债券市场交易中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体现在持有至到期持有收益率的下降。由于很多时候投资者并不是一定要把债券一直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价格的上升会间接影响到债券持有期间的持有期收益率,也就是说货币宽松政策使得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会使得债券持有期间收益率上升或带来收益。
E. 量化宽松对股市的影响实是什么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由于资金大量涌入市场,在中国表现为股市大涨,资金效应首先表现在股市,股市优先于实体经济体现。(因为中国股市不太和实体经济挂钩,所以表现为中国特色)在外国则表现为多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不管是什么市场,量化宽松都是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提振市场信心,短期表现都是利好,股市表现为大涨。
参考量化宽松:http://ke..com/link?url=5sr_wf-P9kfhgl3K
F.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哪些以及近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举措有哪些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是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央行通过降息,降存准率等货币工具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大量的货币涌入股票债券市场,导致对投资需求的扩大,使股票债券价格上涨,如果货币量太大,甚至可以催生出一个资金推动型的牛市。
2、如果是美国的量化宽松,如QE3,大量的闲置美元将会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很多会进入中国,推动我国资产价格的上涨,当然股市肯定是要涨的。
3、还将会使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人们将倾向持有人民币资产,大批的美元流入,央行必须要通过降息,发行央票、逆回购等手段,对冲这些流入的美元,将造成国内流动性的更加宽松,当然通胀率怕是要不断高企了
最近央行不断的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释放了几千亿的流动性。
为保增长,发改委不断审批通过一批基建项目,近万亿元。
G. 量化宽松对货币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能成功生效,增加信贷供应,避免通货紧缩,经济恢复健康增长,那么一般而言股票将跑赢债券。
第二种情况,假如量化宽松政策施行过当,导致货币供应过多,通货膨胀重现,那么黄金、商品及房地产等实质资产可能将表现较佳。
第三种情况,如果量化宽松政策未能产生效果,经济陷入通缩,那么传统式的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工具将较为吸引。
H. 请问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有哪些影响宏观和微观方面;另外什么是可转债和分级债详细者可加分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流动性过剩,货币量增加,利率下降。
由于债券是一种未来的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在折现以后得到其价格的。
在利率下降以后,会使得折现率下降,所以,价格就变高。
可转债是一种特殊的债券,但是兼有权益的性质。
就是可以让债券持有人在公司表现好时分享公司的利益。
但是这其实是一种使得债券持有人不得不转换为公司股票,使得公司可以减少资本结构风险的债券债务关系。
因为一般可转换债券都有赎回条款,持有人为了防止被赎回,从而造成损失,一般都会迅速转换为公司股票。
可转债是公司为增加公司权益融资,减少公司违约风险,减少债务负担的一种手段。
可转债有转换比率,这是在债券上标明的。
用债券面值除以转换比率就得到转换价格。
用转换比率乘以前一收盘股价得到转换价值。
用债券价格减去转换价值得到转换溢价。
分级债其实是一种投资基金的简称。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产品的产品线也越来越完善。目前,国内债券型基金,已经可以根据其投资范围的限定作进一步细分。按照只投资债券、可以投资新股申购和可以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可将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这些细分的债基,称作分级债基金。
分级债基金的特性
一级分级债基金
投资标的:除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打新股
产品特点:纯债+新股
风险特征:中低风险
二级分级债基
投资标的:除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也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打新股精选添收益
产品特点:纯债+新股+精选个股
风险特征:中低风险
纯债基金
投资标的:不参与股票投资,只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
资产配置:高收益债组合
产品特点:纯债
分级债基的选择
若选择购买债券基金,如何在纯债基金、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之间作选择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不同债券基金之间的风险-收益区别。
风险特征:低风险
从上表中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出,三种债券基金最大的不同在于投资范围的不同,纯债基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较受限制,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而一级债基可在此基础上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二级债基又在一级债基基础上扩大了投资范围,可以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三者中,二级债基的风险最高,但预期收益也最高;纯债基金收益较难有很大突破,但胜在收益稳定,风险较低。
了解了三种债券基金各自的特点,就不难发现,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更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资人,二级债基则为追求低风险的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进取的选择。由于其配置的特性,二级债基在震荡市场中能攻守兼备,在立足债市收益的基础上,抓住波段股市机遇获取超额收益的几率将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