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炒股配资 > 国债第一财经

国债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1-08-20 18:03:17

『壹』 债卷型基金

基金根据种类划分可以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混合型等等
债券型基金风险相对于股票型基金风险要小一点,但是风险肯定也是有的
今天刚了解到,今年发行的63只偏股型基金中,只有两支净值是在1以上,其余61只都是亏钱的...(仅供参考)

『贰』 增持美国国债对于中国的利弊 。

[经济学论文]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利弊分析国债, 美国, 中国, 利弊

我也想创建词条赚积分摘要:近年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也未减持。这和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结售汇制度、外汇储备结构、去杠杆化、人民币国际化、中美关系、美元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有政治因素。增持美国国债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感,抑制了美国大量印制美元,但却带来很多风险,包括美元贬值风险、国债缩水风险、债务偿还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风险的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美国国债,美元贬值,外汇储备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现状(一)持有量暴增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此后中国逐渐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从1972年到1999年底,由于缺少外汇,不熟悉美国金融市场等原因,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数额较少,而且基本上没有形成较大的持有量。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大量持有是在2000年以后,2000年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仅仅600亿美元,但是从2001年开始这个数额开始了迅猛增长,到2009年5月已经达到了8015亿美元。(二)金融危机后加速持有美国国债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不仅没有减持美国国债,反而加速持有美国国债。2008年9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43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债权国。2009年5月中国又增持了380亿美元美国国债,总量达到8015亿美元。从2007年底到2008年底的单年增加持有量达2498亿美元,也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单年增持纪录。2009年1月和2月中国外汇储备分别减少326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但是中国在这两个月分别增持了122亿和46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三)逐步调整美国国债持有结构目前中国依然在持续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但净增持规模在2008年的第4季度明显下降。2008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分别为242亿、361亿、42亿美元;增持美国短期国债分别为-110亿、470亿、1050亿美元。2009年5月,中国增持美国长期国债40.3亿美元,增持短期国债339.7亿美元,这表明中国5月所购入国债以短期国债为主。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原因剖析(一)资金来源—改革开放外汇储备迅猛增加将我国长期以来的外汇储备情况和美国国债持有量结合起来分析可知,中国外汇储备越多,持有的美国国债越多,即中国使用外汇储备的重要途径是购买美国国债。2001-2008年,中国每年稳定的有40%左右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存在。所以长期来看,中国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国债量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以贸易上“奖出限入”,资金上“宽进严出”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导致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急剧快速增长,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就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去购买美国国债。(二)购买对象—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金融危机导致美元的强势地位陷入危机。但是欧元、英镑、日元的表现却更弱,所以这些货币目前还都不能替代美元的国际地位。在全球都面临金融危机时,中国意识到美国国债是相对保险投资产品。美国国债容量大、需求强劲、交易活跃、流动性强、收益较高,如果减持美元资产,来增持其他币种资产,也只能导致外汇储备市场价值出现较大账面损失。(三)储备结构—不能大部分购买黄金、石油等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中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1-2006年,超过50万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出口总额已连续5年占据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所以中国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四)去杠杆化—大量资本重新流入美国金融危机下,去杠杆化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现在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都已启动去杠杆化进程,引起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回美国。另外,由于美国国债仍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具流动性的资产,所以大量短期国际资本重新流入美国投资于美国国债。这一方面会引起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会引起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的升值。因此增持美国国债就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五)结售汇制—政府控制跨境资本流动强制结售汇条件下,企业必须把所得外汇卖给指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在外汇市场上将超过头寸限额的外汇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本币发行。可以说,外汇是央行通过增加货币发行从企业和个人手中取得的,因而外汇储备成为央行的资产。这就满足了政府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控制,政府手中集中的过多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投向海外市场,美国国债是相对合适的投资产品,因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六)其他目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仍然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现阶段的国际信誉还是建立在庞大外汇储备和巨额美国国债持有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可以通过大量持有美元国债来维持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一大步。(七)中美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在,美国是中国商品的最大进口国,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可以维持中国的出口增长,中国可以维持美国超前消费。中国停止购买或者抛售美国国债,会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增和价格暴跌,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账面损失。一旦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美国就会印刷更多的美元进行救市,于是美元贬值,美元贬值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中国就会进一步减持美国国债,如此下去中国便陷入了恶性循环。(八)政治因素—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不仅有经济上不得已的原因,其中也涉及政治因素。历史表明,全球经济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都会建立新的国际秩序。这次金融危机后,不论欧洲、中国还是日本,都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取代美国的角色。中美两国制度不同,近年中国迅速崛起,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挑战和威胁,因此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徘徊不定。这时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从旁协助美国救市,就占据了道德优势,中美两国之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一)国债缩水风险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增发国债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最主要融资方式。2007年美国国债的净发行额为5490亿美元,2008年上升至1.47万亿美元。一旦新增国债供给量超过其市场需求量,则新增国债的收益率将会显著上升,而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二)美元贬值风险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增加了美国长期内通胀与美元贬值的风险。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迅猛增长。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并没有变动,所以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就意味着其在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一旦美国经济有所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提高,流动性将加速转化为信贷与广义货币。这时美联储不能及时从货币市场抽回流动性,那么通胀将随之而来,美元就会贬值。(三)债务偿还风险近年来,美国一直依靠发行国债来弥补其巨大的融资缺口。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大规模救市的展开,美国的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白宫预算管理处预测2010财年美财政赤字1.26万亿美元,比之前预期提高870亿美元,占GDP的8.5%。美国的净资产在急剧下降,而债务数额却快速上升,由此可见美国已不具高额债务的偿还能力。(四)本币汇率风险中国M2/GDP的比例现在高居世界之最,说明央行投放的货币并没有转化为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么资金是在虚拟经济如资本市场内循环,要么说明货币的投放已超出实体经济的合理要求。中国2009年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用更多的美元外汇增持美国国债,于是美联储就将这些货币投入到本国的货币市场增加本国的流动性,于是支撑起美国企业的融资和对外投资,这些企业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这样大量的货币以外汇和投资的形式再次流入中国,按国内的换汇机制会引起人民币的再一次增发,长期看必然引起本币的贬值。(五)货币政策风险巨额美国国债的存在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形成障碍。对于大量的美国国债,需要以美元的价值投放相应的人民币数量,但是大量美国国债造成外汇的沉淀,短期内美元贬值的趋势必然给国内货币政策造成干扰。一旦美元贬值,前期投放的人民币过剩,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进一步诱发通胀。另外,对应大量美国国债的人民币增发要求央行必须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国内的流动性泛滥,但是提高利率会诱发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套利,使得央行紧缩措施收效并不明显。相关政策建议(一)促进外汇投资结构多元化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汇储备中占据较大比例的美元资产开始成为一种隐忧,因此外储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中国提供了一些其他的潜在投资机会。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向186个成员及其央行发债的方案框架,将发行1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定价的IMF债券,而中国的购买目标将高达500亿美元之多。其次,全球能源、金属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目前处于至少10年来的低位。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建立资源储备的必要性,进口能源与大宗商品。再次,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目前处于多年来的低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二)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模式中国实行强制结售汇制,中央银行在取得外汇的同时,要增发相应数量的人民币,这就会引起通过膨胀。在这种结汇制度下,国家统一安排外汇投资,不利于风险分散。因此,政府应该允许企业和个人拥有外汇,扩大企业对所创外汇的自由支配度。这样,国家不能对外汇集中投资,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根据经济形式进行自主的投资,这就分散了外汇投资单一化的风险,同时也改变了国家集中投资目标大、渠道单一的弊端。(三)加强对话促中美达成共识为降低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风险,中美之间应该加强对话达成共识。央行应该要求美国政府提供可信的保证来作为是否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条件。首先,要求美国政府将其国债的收益率与通胀指数挂钩,以防范通胀风险。其次,即使美元贬值,美国政府也必须保证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汇率和最初购买美国国债时的汇率相同,以防范美元贬值风险。或者是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对中国持有其国债的损失给予补偿,如果不行,那么在其他方面应该建立具体可行的补偿机制。(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充足,币种和品种齐全,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金融危机之后,世界金融体系急切期待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来,人民币无疑是众望所归。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有利于逐步摆脱美元的控制。参考文献:1.宋国友。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来源、收益与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赵娟。增持美国国债之利弊分析[J]。科技信息,2008(35)3.张明。中国不应无条件增持美国国债[J]。世界知识,2009(6)4.李彬。中国持美债规模首超80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09-7-17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论文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806287&page=1

『叁』 你有哪些财经类的节目可以推荐

可以看郎咸平的《郎经财眼》,一开场主持人会讲几分钟的段子然后再引出节目的话题,我挺喜欢看前面的段子的,很搞笑。郎咸平的观点也是很犀利,看完后受用。还有就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一档财经类的脱口秀节目,相当不错。

『肆』 谁给解释一下这哥怎么理解呢资金面紧张什么意思是怎么导致他退出的呢

可理解为:大环境资金面紧,人民用于买国债的钱少了,或者投资于其他更高收益,更需要的地方去。国债卖不完或者卖的时间太长都会增加券商的成本。卖不完的话需要券商兜底,就是卖不完的券商要买下来,如果券商资金面也紧,那对于整个公司的运营造成影响。销售时间长会增加券商的人力物力成本,占用资源。于是干脆不赚这比钱。券商承销国债利润是很小的

『伍』 中国债券市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截至2018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8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投资者持债规模近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的体现,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

陈湛匀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国债恢复发行,中国债券市场开始,截至2018年的10月末,中国债券市场已经超过了80万亿人民币,在全球债券市场的余额排名第三,公司信用债券也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的债券市场。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长期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并被聘为国际论坛峰会和国外大学演讲,与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国家名校进行学术交流,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最受欢迎的实战型权威金融专家。陈湛匀教授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陈湛匀教授长期专注于地产金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对这些领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丰富的实际经营经验。他擅长实用解决具体方案,将广泛的商业知识和特定行业的深入了解相结合,致力于运用金融专业技术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赢利能力,放大企业价值并创造价值,成功辅导不少企业上市。

『陆』 最近看金融的书,好多问题。1:债卷在什么情况下会溢价发行2:股票票面价格的意义……

金融书从来没看过。过去看过股票基础知识(解释基本名词)的书。其他的全靠经验和想象了。
1,债券在什么情况下会溢价发行。
想不起来债券溢价发行过。按照现在的想法,如果银行利息为零或者负值的时候,债券会溢价发行。或者债券的利率“下保底上不封顶”的情况下存在溢价发行。
2,股票票面价格的意义。
票面价格表示当初发行股票的时候,每一股股票所代表的资产就是票面上的价格。
A股股票的票面价格几乎都是1元,意思是,无论发行价是多少钱,是10元还是30元,这只股票在发行的时候就值1元钱。就是说,发行价30元,就是你拿30元买1元的东西。
所以,中国的股票刚发行的时候就是危险的。既然这样,散民为什么还踊跃认购呢?因为发行价30元,一上市也能涨到60元。30元买1元的东西就已经危险了,就因为它能从30元涨到60元,散民照样去认购。在这里不能用“冒险”一词,应该用“认购”,应该散民不认为这是冒险,并且因为没有认购上而感到运气不好。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没有成熟的投资者,永远不会有成熟的市场。从这可以看出,中国股市至今不成熟的原因就是散民不成熟。他明明知道30元都不值,就因为30元能涨到60元,照样去买,就是赌徒。
试想一下,如果发行价30元散民都不去认购,那它自然而然就把发行价降下来了,还用改革吗。
3,怎样进行行业分析,
这个得一点点来,多看经济方面的新闻,多看经济专家的分析,比如看《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看电视CCTV-2和《第一财经》还是《东方财经》的,忘了。
90年代,我家订报纸每年都是1000多元。我家当时订的报纸有:
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消费者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大连新华商报,新民晚报,参考消息,.......忘了,还有,想不起来了。
我老记得1994年股市大暴跌的时候,工商时报的一篇文章说:“早晚要见5。”5是上证指数500点的意思,我和哥当时就大笑。后来确实见到5了,500多点。
看这些经济新闻,不是看专家怎么预测的,也不是看专家预测的准不准,而是看专家怎么把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看一个公司、一个行业会与哪些方面有联系。然后,自己再分析一遍,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你的知识、智慧、经验、想象力到哪,你就能分析到哪。
4,我国现市场上市在所处的经济周期是那一块?
不知道,专家、有关部门说是那一块就是那一块。中国是政策市,各行各业都受政策的影响,不是受经济的影响,没有经济周期。即使在2001年至2006年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中国的股市却跌了长达5年的时间,是全世界唯一下跌的股市。1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经济也是每年都增长的,可是股市照样经历了无数个大暴跌。所以,在中国,看经济周期没有用,还是看政策。但是政策是变化的,要时时刻刻盯着才行。但是,当我们知道政策的时候就晚了,不是没有机会买就是没有机会卖,所以只有价值投资才能抵消政策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5,基金
我刚才上网查了。像公益基金这样的基金是靠社会捐赠,和股市里的基金不是一回事。
6,期货的风险
先说股票的风险。股票的风险是,买了以后股价下跌,你就赔了。很少,一生很难遇到,你刚买入这只股票,它10分钟以后就跌到零了,但是期货存在。并且,股票跌到零,你可以不卖,将来可能涨回来;但是期货跌到零了,卖不卖不是你说了算,是经纪人说了算,他有权利在不用通知你的情况下直接把你的“期货”零价格卖掉,你一分钱也不剩。如果卖了以后又涨了回来,那与你无关。你是先赔光离场的,后面再涨与你无关。这只是10分钟的事。你买入了“期货”,10分钟就全赔光了。如果你投入100万,那就是10分钟100万变成零了。所以,千万别玩期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几个敢玩的。能把股票玩好了就不错了。

『柒』 债务融资适合什么类型的企业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借出资金,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并获得该公司还本付息的承诺。 企业的融资决策都是要考虑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的,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融资理论。

陈湛匀指出: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债的方式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相较于经营风险较大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则更倾向于传统企业,也就是经营风险比较小,预期收益也较小的企业,一般选择融资成本较小的债务性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陈湛匀教授

以下是陈湛匀的部分观点实录: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中国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人民币债券也会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关注和认可,人民币的债券已经成为全球机构投资者配置资产的重要选择。2018年的3月,彭博宣布将中国债券纳入他的旗舰指数,叫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并且计划在2019年4月正式开始实施;摩根大通公司也在此前将中国债券纳入他的新兴市场政府指数;富时、罗素也宣布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旗下的相关的指数。2019年1月2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获准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国际机构对债券市场的认可,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和发行人进入中国债券市场,使国外投资者更好的了解中国债券,提升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当我们说到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债的方式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相较于经营风险较大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则更倾向于传统企业,也就是经营风险比较小,预期收益也较小的企业,一般选择融资成本较小的债务性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比如说现在在风口上的互联网类型的创业企业一般选择的都是股权融资,因为此类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所以预期收益也比较高,能够承受起较高的融资成本,并且在创业初期不用担心付息的压力。而传统企业如:钢铁煤矿企业、制造类企业一般会选择债务融资,因为在传统行业的收益利润已是既定的,企业会选择融资成本更小的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的特点主要是短期性、可逆性、负担性、流通性,即企业所融资金具有时间节点,到期需要偿还资金,并且需要支付债务利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著名经济学家、全球共德CEO陈湛匀教授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首批统计学博士点专业博士。现任中国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首创拟人化资本运营专家,上海电视台“夜话地产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长期应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并被聘为国际论坛峰会和国外大学演讲,与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国家名校进行学术交流,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最受欢迎的实战型权威金融专家。陈湛匀教授已获近20项国家、省部级优秀科研奖。陈湛匀教授长期专注于地产金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长,对这些领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丰富的实际经营经验。他擅长实用解决具体方案,将广泛的商业知识和特定行业的深入了解相结合,致力于运用金融专业技术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竞争优势、赢利能力,放大企业价值并创造价值,成功辅导不少企业上市。

『捌』 如果人民币成功加入SDR,会有些什么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可以自由使用的货币(freely usable currency)!!!IMF正式承认人民币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圆和英镑并列,成为SDR货币篮子的第五种货币。
1、什么是SDR?
SDR是英文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的缩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分配的,一种可以用作IM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记账单位,纳入其中也就意味着人民币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
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IMF每隔五年对SDR进行一次评估。
2、有何深远影响?
人民币“入篮”短期内不会对各国央行的资产配置产生太大影响,但相信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金融资产,这需要一段时间。
他说,目前美元仍是各国央行持有的最主要储备货币,其后是欧元、英镑和日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元都将是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人民币“入篮”并不会挑战美元的主要储备货币地位。
3、管我什么事?
|消费:不用兑汇 买买买更随性
花钱花的更痛快了是纳入SDR的一大好处。换汇,是让每一个有出国游经历的人都非常头疼的事情。
游客不仅要在出发前换算汇率、预约银行换汇;回国后,还需要再把剩余的外币现金兑换成人民币,其中不仅有汇率损失,而且操作步骤相对复杂。人民币一旦“入篮”SDR,未来这种囧囧的情况有望改善。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将变得更加便利。
|投资:海外置产炒股更方便
投资方面,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前提下,人民币“入篮”SDR后海外买房也方便的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结算。不仅如此,如股票、理财、基金、他国国债等海外投资渠道也将更加便利化。这对部分有钱不知何处安放的“壕”们的确是一件乐事。
|贸易:跨境交易收购效率更高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需求的逐步上升,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得到支撑,也有利于企业跨境投资、交易、收购、兼并,购买资源、劳务、技术等。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比例越来越高,人民币已成为最常用的支付货币之一。中国企业经常向贸易对象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融资、换取对方采用人民币结算,从而消除自身的汇率风险。截至目前,人民币正在迅速扩大其在贸易结算中的作用。用贸易伙伴国的货币结算交易而不通过美元作为中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未来之路 还远着呢!
美国在18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直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元才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如果历史是先导,人民币还需要几十年时间才能成为主要储备货币。

『玖』 人民币加入sdr “入篮”之后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独大”催生了“我的美元、你的问题”;此外,IMF的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由于美国国会的再三阻碍而无法通过,这使得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IMF的投票权无法同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相匹配。纵使既存国际货币体系饱受诟病,各界又似乎无力扭转现状。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拉加德14日的声明称:“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

不可否认的是,SDR篮子的扩大有助于增强SDR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有助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向更加稳定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发展。

就稳定性而言,印裔经济学家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此前指出,东亚十国中已经有7个国家的货币与人民币的紧密度超过了美元,人民币升值1%,这7个国家的货币会升值0.55%,而美元升值1%,七国的货币只会升值0.34%。

至于代表性和合法性,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除2000年欧元取代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外,
SDR 篮子构成已经长期未发生变更,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力量格局与各货币国际使用与交易情况的变化。因此,SDR
篮子有必要扩大至适度规模。”

他表示,如果人民币在上一次评估时加入篮子,则2011年以来,SDR相对美元、英镑和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会有较大的降低。“根据我们的计算,可以分别下降13%、21%和17%。”

当然,SDR仍存在自身的缺陷。从货币职能而言,SDR只具有价值标准、储备和记账的功能,在作为储藏手段功能上也是受制于缺乏以SDR标价的资产,另外SDR更缺乏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基础职能。

因此,特里芬基金会理事Elena
Flor近期也建议,官方部门应该带头来提供一个合适的结构有助于SDR市场的运作。“在1975-1985年间SDR用于债券、辛迪加贷款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商业银行存款及存款证明。有些政府发行了由SDR计价的债券
(如瑞典)但没有达到临界质量。当前,如IMF等国际机构以及政府是发行SDR债券最有可能的候选人。其主要目标是降低外汇风险,和一篮子货币中的单一币种相比,与SDR一篮子货币的波动更小。”

而在投资人方面,Elena
Flor认为各国央行是投资SDR金融资产最有可能的候选人,此外主权基金或养老基金也可借此使得其所持资产更多样化。

推进中国金融市场改革

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加入SDR是既是IMF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认可,也是中国对继续推动包括资本账户开放在内的金改的承诺。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人民币的纳入将被解读为IMF对人民币作为自由可使用货币的官方背书,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国际认可。这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国内金融改革以及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其实,今年以来,国内的改革可谓快马加鞭。中国央行在4月末批准大量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7月14日,央行又进一步宣布,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这三类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市的额度将通过备案制完成,而无需审批,并且可投资范围也将扩大至更多品种。

8月11日的新一轮人民币汇改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央行宣布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同时,人民币短期贬值幅度约3%。IMF亚洲及太平洋部副主任Markus
Rodlauer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中国正在不断从一个紧紧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汇率体系向一个更开放、灵活、更基于市场条件的汇率制度转型,人民币应该能在2-3年内实现自由浮动。”

此外,据悉,中国央行可能于近期宣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段,
从目前的16:30延迟到23:30,以覆盖欧洲交易时段,满足SDR所要求的在"全球主要外汇市场"广泛交易的要求。计划可能在11月底前开始实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9月底,中国首次向IMF公布其官方外汇数据,成为披露季度数据的96个国家之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透明度。10月,中国宣布采纳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

利率方面,财政部将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从技术上,SDR利率将可在其构成货币三个月期国债利率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三个月期国债市场是加入SDR篮子的技术前提之一。从第一期
3
个月贴现国债发行状况来看,认购积极,利率也较好的反应了短端利率。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中国央行在下一阶段有望围绕着三个方面继续推动改革。第一,放宽人民币债券跨境发行限制,既放宽对熊猫债发行人的限制,同时也支持政府机构和鼓励国内企业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第二,推动股票市场双向开放,一方面允许海外机构在国内开展股权融资,另一方面正式启动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第三,继续开发人民币支付结算系统。

助力中国债市同国际接轨

中长期而言,人民币加入SDR或加强中国债市的全球吸引力。

如上所述,央行早在今年7月14日便允许三类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市的额度将通过备案制完成,然而“行动者”似乎并不多。当时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海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比例不到3%,这可能有几大原因。

首先是交易活跃度方面。国际经济研究院指出,中国国债的换手率在0.3至1.9之间,而美国国债和日本国债的这一比率分别为10和5.9。换手率是衡量二级市场债券成交量的一项指标,该数字越高,表明交易越活跃。

此外,制度建设、国际信任也不可忽视。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如境外各大央行,其配置会更加偏好长期限品种,如长期国债、地方债或政策性金融债。但前提是,需要让他们建立起对中国长期金融改革的信心,才能让其真正愿意进入中国债市。此外,海外机构相对缺乏对中国信用债市场了解的人才储备。”

人民币进入SDR则将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心。管清友表示,从中长期看,政府已采取和将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势必会给债券市场带来多重影响:第一,中期内套息利差的存在会持续吸引境外资金;第二,长期内债券收益率必将下行,消除套息利差;第三,境外机构的进入增加了市场利率敏感性,促进形成有效的收益率曲线;第四,评级体系与国际接轨,境内外评级差异极大的信用债潜在价格波动增大。

野村证券分析称,当前中国债市体量约为400亿美元,境外投资者仅占2.4%,然而这一比例在印度为5.7%,韩国为6.5%,泰国为18.6%,马来西亚为18.6%,印尼为36.5%,可见中国机会巨大。进一步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将愈发利好债市,开放境内债券市场将会减缓外资流出和国内资本外流,这在人民币存在贬值预期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长期或增强中国股市吸引力

股市可谓最贴近生活的一部分,而“人民币加入SDR能否强化中国股市对于外资的吸引力?”自然成为近期出频率最高的问题。

荷宝亚太股票联席主管缪子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SDR
配置本来就是全球央行储备的一项,人民币也将自然成为全球央行储备货币,这可能缓和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全球投资者在投资A股时所承担的汇率风险或相应下降,因此可能会激发其投资A股的兴趣。”

无独有偶,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罗毅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可谓是资本市场的“催化器”。“人民币国际化代表整个金融体系地位的提高,代表金融体系赚钱的机会增多,随着外资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也就代表会源源不断地配置权益市场。”

不过,罗斯柴尔德财富管理公司全球投资策略师Kevin
Gardiner的观点几乎代表了多数外资对A股的态度。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SDR的象征意义更大,其在长期会激发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兴趣,但短期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切都会循序渐进。”

阅读全文

与国债第一财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可以赚回本钱吗 浏览:367
出生孩子买什么保险 浏览:258
炒股表图怎么看 浏览:694
股票交易的盲区 浏览:486
12款轩逸保险丝盒位置图片 浏览:481
p2p金融理财图片素材下载 浏览:466
金融企业购买理财产品属于什么 浏览:577
那个证券公司理财收益高 浏览:534
投资理财产品怎么缴个人所得税呢 浏览:12
卖理财产品怎么单爆 浏览:467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规定 浏览:531
保险基础管理指的是什么样的 浏览:146
中国建设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 浏览:719
行驶证丢了保险理赔吗 浏览:497
基金会招募会员说明书 浏览:666
私募股权基金与风险投资 浏览:224
怎么推销理财型保险产品 浏览:261
基金的风险和方差 浏览: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见 浏览:610
银行五万理财一年收益多少 浏览: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