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期限为:
3个月,6个月,12个月,2年,3年,5年,7年,10年,30年
收益率随市场波动,当前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0.98%,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25%
2. 美国国债利息是多少
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这远低于者于股票指数或进行直接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对中国央行而言,持有美国国债有着更为现实的成本。这是因为,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基础货币的冲击,央行通常采用发行央票的方式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3. 美国国债发行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一年有几次具体时间是谢谢
美国国债的发行采用定期拍卖的方式。三个月和六个月的国库券每星期一拍卖,一年期的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拍卖,国库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卖,财政部在月中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委度第二个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卖;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卖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国债一般由财政部在月初公布拍卖金额,一星期后定价,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4. 美国国债是多少
目前美国国债总额在17万亿附近,以今年10月止中国持有1.3万亿。收益率这个是市场浮动的,并且根据期限长短不同收益率也不同。
因为国内对金融资本有严格管制,国外企业到国内投资、国内出口赚取的外汇、以及个人的外汇必须通过银行进入中国,如果使用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所以银行手里的外汇美元越积越多,就需要对外投资赚取收益和保值,目前美国国债是最安全的;即便是黄金现在也跌的没样子了,只有美元和美国国债相对安全的!
参考资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复制粘贴请注明出处。
5. 中国和日本历年持有的美国国债分别是多少
中国:
2008.2 持有 0.47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9 持有 0.585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11 持有 0.714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8.12 持有 0.72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1 持有 0.740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日本:
2008.12 持有 0.5783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1 持有 0.5871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
美国在 2009.1 国债总额大约 12.333 万亿美元,目前中国持有大约 6% 的美国国债。
6. 美国中国国债多少
又见无数无知者。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完全是自愿的无奈行为,因此根本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借钱,中国不买也没有任何关系,反正还是有人买。并且美国政府一直到其还本付息,根本不存在不还钱的事情。此外,购买美国国债只能进一步加剧我们对美国的依赖,被美国人控制住,而不是反过来,人民币主动升值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中国金融市场严格管制,流动出去的人民币很少,美国人想买也买不到多少,要不然东南亚金融危机早就在我们国家重演了。
7.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是几年期的
5年
8. 美国国债有多少
2010年六月,美国国债突破十三万亿(135,620亿美元),短短两年多就增加了三万亿,若再加计隐藏性负债,则美国负债超过一百万亿,早就属于破产的财政。
9. 美国的国家国债总额是多少
专家警告,除非政府改弦易辙,否则50年内福利制度将会崩溃。 据星岛日报报道,以现时全国3亿人口计算,不论男女老少,每个美国人负担的债务约3万美元。庞大欠债意味着政府在偿还利息上的开支比重越来越大,已侵蚀正常开支,为了维持收支,民众在房价上涨、燃料腾贵和信贷紧缩之余,还要面对加税或福利削减,甚至两者并行的局面。 在未来25年内,65岁以上的国民数目将比现时增加一倍,劳动人口越来越少,退休后的婴儿潮人将在社安和医疗援助上占用政府更多资源。但观乎政府的财政前景,届时是否有能力奉养老年人口实在令人质疑。 根据06年数字,退休保障计划和健保福利是政府开支最大的项目,其次是国防经费,排在第3而又急速上升的,是总值4300亿的国债利息。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的首席经济师韦斯称,如果政府不改变现行政策,到了2050年前国债就会达到本地生产总值3.5倍的惊人水平,以现在的税率,社会福利制度“根本行不通”。 分析人士称,国债节节上升布什政府可说难辞其咎。他2001年上台时国债总额是5.7万亿,估计他08年年初离任前后,数字将突破10万亿大关。有经济学家批评,政府就像拿着信用卡拼命花钱的消费者,数年挥霍后现在尝到了偿还利息的苦果。曾是国会预算分析员的企业顾问考兰德更形容,政府的处境和借了次贷的业主差不多。 对于政府现况,民主、共和党之间互相指责,埋怨对方理财不负责任令国家财政步上困局。但倡议减少国债的跨党派组织“协和联盟”直言,各方虽然明知现时的财政趋势不能持续,但政界却鲜有改革的意愿,没有多少人愿意面对长远的财政问题,更遑论提出解决方案。皮尤民调机构调查员考赫特也称,政治人物总倾向处理眼前的迫切问题,比如工资、就业率和贫富悬殊等,往往把财政稳健这些长远议题抛在脑后。